第九十九章 談判

王子寫此書之時,一直以從網上找來的一張三國地圖爲依據,今日在看圖時突然發現此圖有多處不對,急忙又從網上搜出一些三國地圖加以對比,發現不少錯誤之處。可文己寫成,無從改起,只好請各個朋友原諒一下。以後王子會更加認真一些,仔細一些,爭取少犯些錯。

第二日對諸葛恪的國宴,我並沒有參加。事後聽安公公稟報說,諸葛恪在酒宴之上,持才傲物,多有抑蜀揚吳之言,言語中令大多蜀國重臣不快,因此得罪了蔣琬、卻正、費諱、秦宓在內的衆朝臣。酒宴最終也不歡而散。

聽完後,我本以爲諸葛恪年少輕狂,並未在意,可轉念一想,一個年少輕狂之人如何能得到東吳孫權這個老謀深算之人的信仼,而擔負起出使蜀國這樣一個重仼的。他如此做應該是故意的,但爲何要這麼做我就想不明白了。

想到這些,我晴暗提醒自已,三國時代這些留下名姓的人物,每一個都不要小視,這些人除了沒有我這多出來近二千年的知識外,沒有一個的智慧在我之下。這也正是歷史上的劉禪成了亡國之君的原因。對於這個諸葛恪,我還是要多加註意爲好。

於是我讓安公公找來了鄧芝、蔣琬、杜瓊、郤正、這幾位大臣。這幾人來到御書房後,我開口就說出了一句讓所有的人都大吃一驚的話。我說道:“諸位爰卿,朕打算用汝南郡與東吳交換武陵、零陵二郡,諸位以爲如何啊?”我話一出口,衆人臉上表情不一,鄧芝、杜瓊面有吃驚之色,蔣琬卻是在苦苦思索,卻正己是起身問道:“不知陛下爲何如此?”

有了卻正這一問,杜瓊也起身問道:“正是,陛下。那武陵、零陵二州多有山越做亂,本就不是良善之地,而汝南卻地處中原,土地肥沃,雖因戰亂而人口大減,然也非武陵、夷陵二處可比,不知陛下爲何有如此之想法?”我先沒有回答他們的問話,而是示意安公公取出一副新繪製的三國地圖出來。等安公公取出地圖,我把它鋪在書桌上後說道:“衆位卿家,這是朕命人新繪的三國地圖,諸位先看一看,然後朕再說。”

幾位大臣紛紛圍了過來,兩眼盯上了桌上的地圖。不久之後,蔣琬已經瞭然,鄧芝若有所思,可杜瓊和卻正二人仍不明所以。我見衆人都看過了,便開口道:“汝南郡雖已被我攻下,但東吳對此地垂涎以久,如在我蜀國之手,東吳勢必不肯干休。而武陵、零陵之地,東吳本是從我蜀國手中奪去,如今更是雞肋。所謂雞肋者,食之無物、棄之可惜。若以此雞肋之地交換汝南郡之中原之地,自是佔了好大便宜。”

我說到這,杜瓊更是不解,不由問道:“那陛下更不應該與之交換,而讓東吳得比大利,卻爲何?”我一笑後說道:“武陵、零陵二郡在東吳手中之所以爲雞脅,實因山越這幾年越發強大,不滿東吳之統治,經常反之,而東吳每每爲此而頭痛,剿之不盡、殺之不絕。而如此處在我蜀國手中,以朕對異族之政策和手段,朕會在短時之內讓山越如同南蠻一般不只是不爲禍,還可以爲朕所用,成爲朕之臂助。”

這幾年,我對異族的方法叫讓諸位大臣心服口服,不僅南蠻孟獲視我爲親人,更爲不可思議的連那烏戈國都從起兵打我到出兵幫我,那青羌、胡人都認我爲友。這可不是別的君主能辦得到的,因此我的話並沒有任何一人對此表示懷疑。

我又接着說道:“我對東吳不取輕言動兵,乃是因東吳有長江之天險,而我水軍始終不能戰而勝之。如果武陵、零陵二郡在手,一但戰事發生,我軍就可避開東吳長江之天險,從武陵、夷陵攻擊長沙郡,從零陵攻擊廬陵郡,俱克之後就可直奔柴桑而去。這纔是朕的想法。”

我話說到這衆人已是大悟。蔣琬不住的點頭嘆道:“陛下果是目光長遠之君也,所謂不謀一時不可謀一世,不謀一地不可謀天下也。陛下胸中對東吳已是早有所謀啊!”鄧芝等幾人也是異口同聲的對我此策連稱高明。鄧芝在讚歎一番後又問道:“陛下,如若東吳也有明智之人看出陛下此策,不肯與交換又會如何呢?”

我還未回答,蔣琬已代我答道:“如果東吳不肯相換,我可據汝南之地發展之。日後東可攻揚州之地,南可攻廬江之地。北可攻兗州之地。其利皆在我手也。”

我又補充道:“朕正在建造新艦,訓練水軍,此事諸位皆知,然不可令東吳之人知曉。一伹水軍有成,朕可令之從夷陵向江陵之吳軍攻擊,加上劉巴亦可從地面夾擊江陵城,江陵可下,江陵下則荊州全郡可下也,若是如此,東吳被我蜀軍從西、北二面同時攻擊,則首尾不能顧,大事可成也。"

我這番話讓衆位大臣自信滿滿,無不志得意滿。我又說道:“只是朕現在水軍未成,而吳國與魏國也纔開始交兵,遠未到損傷其實力之吋,朕此時對東吳仍須忍讓一些。故此各位愛卿對那東吳使臣諸葛恪也不須過多爲難,只要以朕之要求爲底線與之慢慢談判就可。”

衆位大臣都是心領神會的一笑,施禮答道:“臣等尊旨。”然後退出了書房。衆人退出後,我也暗自鬆了口氣,心道:“總算是讓這些大臣明白我的想法了,以他們的機智,一但有了目標,那別說是諸葛恪那個孩子,就是他父親諸葛瑾來,也不會討得了好去。”想到這不由的心情大好,臉上現出喜色來。

果然,這之後和諸葛恪這位東吳使臣的談判,完全掌握在了鄧芝、杜瓊等人手中。經過數次交鋒,鄧芝、杜瓊等人看似極爲不願的提出以蜀國舊地武陵郡和零陵郡來交換汝南郡。這一看似委曲求全之策立刻引起了諸葛恪的興趣,表示立刻請示吳王孫權來決定。然後馬上派人把這個條件傳遞迴吳王孫權處。

吳王孫權此時正在柴桑城中等待諸葛恪的消息,得到諸葛恪派人快馬傳來的消息後,急忙招來張昭等心腹大臣前來商議。張昭等人看過諸葛恪的奏摺後商議了一番。朝中幾位重臣都認爲這是蜀國委曲求全,向東吳示好之策。可以答應蜀國,只有幾位年輕的臣子看出其中不妥之處,提出了異議。但這幾位年輕的臣子位鄙言輕,終不比張昭等重臣在吳王心中之份量,而被吳王無視。

吳王孫權本以爲汝南已是無望不戰而得,如今得以用武陵、零陵二個邊遠之郡從蜀國手中換得,自是大喜過望,下旨贈送了蜀國許多金銀珠寶以示謝意,並表示吳國一定會按照盟約,在接收汝南郡之後對魏國繼續加以攻擊。

吳王孫權的旨意送到諸葛恪手中,諸葛恪自是依旨行事。在與杜瓊的談判時當衆出示了吳王孫權的旨意。杜瓊等人也是早有準備,於是蜀國何時撤出汝南郡,何時接收武陵、零陵二郡,雙方如何交接,以何處爲新的界線等細節也開始一、一商談。

又經過幾天的商談,二國終於簽下了這份份量很重的協議。一時間皆大歡喜。場面上再無諸葛恪剛來時劍拔弩張的緊張感。協議已經簽下,剩下的就是友好而熱鬧的宴會和慶祝。終於在諸葛恪來成都二個月後完成了他的使命,在成都府官員的歡送下回轉東吳。

成都府的一切事情,還有我的想法,我都在第一時間用密信傳遞到了遠在許昌的孔明手中。對我的想法和計策孔明給予了全面的信仼。他不但同意並支持我的想法,還爲我出了不少主意,包括在撤出汝南城時,要留下一定的可用之人,以待日後有機會時可重奪汝南城。

這些我雖已有所想法,但決沒有孔明想的那樣周全和完善。大喜之下,用密令吩咐劉巴和姜維按孔明所說完全照辦。待得蜀吳二國依照約定,姜維把汝南郡城交接給渚葛瑾,我又派出討寇將軍黃安領軍二萬赴武陵郡駐守,司馬懿假武陵太守之職一同前去。沙摩雲領手下二萬羌兵並一萬新軍駐零陵郡,孟光仼零陵太守之職同去。這些事都會部完成,時間已經過去了小半年。

我對東吳的佈局也已基本完成,結下來的事,就是我要想法與山越交好,讓山越之人就算不爲我之臂助,也不可起兵攻擊我郡城。爲了能交好山越,我還在沙摩雲和孟光二人臨行前特意把二人召到了御書房細細的叮囑了一遍。又吩咐沙摩雲和羌王沙摩林多加聯繫,好求得沙摩林之助。

第八十二章 江州第一百三十五章 府庫第一百六十章 用度第十五章 準備第十一章 條例第二十四章 店鋪第十一章 條例第二十三章 後宮第九十七章 李勝第六十六章 救濟第一百七十六章 魯王第二十三章 後宮第四十三章 趙廣第五十章 會面第一百四十四章 暴雨第八十六章 商隊第一百三十七章 陵園第一百一十七章 變革第二十六章 遊街[二]第二十七章 遊街[三]第一百二十一章 作坊第一百四十七章 巧計第四十三章 趙廣第八十一章 賢才第一百六十八章 爭鋒第三十一章 軍校第一百六十五章 來犯第一百七十二章 用計第一百一十六章 官制第一百五十三章 受挫第四十六章 李恢第一百五十二章 攻吳第八章 出宮<下>第一百一十七章 變革第一百二十三章 精品第一百四十九章 公祭第四十七章 孟節第一百章 平靜第九十一章 羌王第一百一十三章 桂陽第九十章 船廠第十四章 測試第一百六十三章 福利第五十八章 出征第四十五章 路上第三十二章 馬超第一百一十六章 官制第一百四十六章 死戰第五十九章 火炮第八十七章 比試第一百五十八章 進獻第五章 改變第六章 釀酒第一百一十七章 變革第五十章 會面第八十七章 比試第一百一十六章 官制第一百七十六章 魯王第十章 見官[下]第一百三十五章 府庫第一百三十章 升遷第一百零五章 奪城第十八章 教師第六十章 太子第五章 改變第一百四十三章 越權第四章 造紙第一百六十三章 福利第四章 造紙第九十七章 李勝第八十五章 遊園第二十章 火藥第八十七章 比試第三十一章 軍校第三章 祭祀第一百七十四章 水寨第一百七十一章 新兵第一百零七章 決戰[上]第二章 丞相第十三章 收徒第一百六十八章 爭鋒第十六章 讚許第八十一章 賢才第十二章 香菸第二十七章 遊街[三]第一百七十七章 降蜀第二十四章 店鋪第一百三十八章 攻魏第一百五十三章 受挫第三十五章 調解第七十七章 回蜀第一百五十一章 結案第四十七章 孟節第一百五十一章 結案第五十八章 出征第一百零六章 水戰第一百四十六章 死戰第十一章 條例第二十八章 春天
第八十二章 江州第一百三十五章 府庫第一百六十章 用度第十五章 準備第十一章 條例第二十四章 店鋪第十一章 條例第二十三章 後宮第九十七章 李勝第六十六章 救濟第一百七十六章 魯王第二十三章 後宮第四十三章 趙廣第五十章 會面第一百四十四章 暴雨第八十六章 商隊第一百三十七章 陵園第一百一十七章 變革第二十六章 遊街[二]第二十七章 遊街[三]第一百二十一章 作坊第一百四十七章 巧計第四十三章 趙廣第八十一章 賢才第一百六十八章 爭鋒第三十一章 軍校第一百六十五章 來犯第一百七十二章 用計第一百一十六章 官制第一百五十三章 受挫第四十六章 李恢第一百五十二章 攻吳第八章 出宮<下>第一百一十七章 變革第一百二十三章 精品第一百四十九章 公祭第四十七章 孟節第一百章 平靜第九十一章 羌王第一百一十三章 桂陽第九十章 船廠第十四章 測試第一百六十三章 福利第五十八章 出征第四十五章 路上第三十二章 馬超第一百一十六章 官制第一百四十六章 死戰第五十九章 火炮第八十七章 比試第一百五十八章 進獻第五章 改變第六章 釀酒第一百一十七章 變革第五十章 會面第八十七章 比試第一百一十六章 官制第一百七十六章 魯王第十章 見官[下]第一百三十五章 府庫第一百三十章 升遷第一百零五章 奪城第十八章 教師第六十章 太子第五章 改變第一百四十三章 越權第四章 造紙第一百六十三章 福利第四章 造紙第九十七章 李勝第八十五章 遊園第二十章 火藥第八十七章 比試第三十一章 軍校第三章 祭祀第一百七十四章 水寨第一百七十一章 新兵第一百零七章 決戰[上]第二章 丞相第十三章 收徒第一百六十八章 爭鋒第十六章 讚許第八十一章 賢才第十二章 香菸第二十七章 遊街[三]第一百七十七章 降蜀第二十四章 店鋪第一百三十八章 攻魏第一百五十三章 受挫第三十五章 調解第七十七章 回蜀第一百五十一章 結案第四十七章 孟節第一百五十一章 結案第五十八章 出征第一百零六章 水戰第一百四十六章 死戰第十一章 條例第二十八章 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