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節 決勝制萬騎(八)

在如此絕望的背景下,郭縕被太行軍從居所解放出來之後,略一打聽,知曉了太行軍的來歷,依然毫不猶豫的選擇拜訪太行校尉張狂。

張狂對於郭縕的拜訪,先是驚訝,然後大喜。

張狂當然知道郭縕的底細。

要知道,兵戰兇危。千里奔襲南匈奴王庭,這樣重要的大戰事,不把事先的功課做好,張狂根本就沒膽子將計劃實行下去。對於久居邊地的郭縕,張狂在戰前收集到的所知資料,是這樣描述的:

“曉暢軍機,精熟匈奴。”

評價很簡單,卻很強大。能夠得到如此評價的人才,張狂自然很想要招攬。不過,這個郭縕,出身太原郡陽曲縣的地方大族,父親郭全當過朝廷大司農一級的高官,從階級成分上來說,天然就與出身黃巾的太行軍不是一路。

之前,張狂爲了招攬一個出身小戶地主的趙雲,都不得不費盡心思,甚至動用了“美男計”【?】,幾經周折,纔算是得償所願。對於招攬郭縕此等出身的士族人才,張狂心中確實沒有幾分把握。

如今,郭縕不請自來,對張狂來說,不啻於是被天上掉下來的餡餅給砸中了。當郭縕在談話間,透露出願意幫助太行軍穩定匈奴的形式時,張狂更是激動的從坐席上一躍而起,緊緊抓住郭縕的手掌,欣喜的大笑起來:

“我得郭先生相助,就好像是‘如魚得水’啊!”

爲了表示對郭縕的信重,張狂立刻叫過身邊的侍衛,將自己的“太行校尉”銅印,交付給郭縕,委託他處理太行軍入城之後的各種事項安排,還安排趙雲做郭縕的助手。郭縕對張狂的舉動,並不顯得如何激動,只是淡定的迴應了一禮:

“必不負明公所託!”

看着郭縕大步流星的走出院落,一直默默坐在一旁,不發一聲的程昱,這才問道:

“無忌就如此相信此人?”

“軍師,此人勢力不再,兵權又在我手中,他能掀起什麼大風浪來呢?再說了,子龍【趙雲】心思細膩。有他盯着,料郭縕也不敢做什麼對我軍不利的事情。不過,還要多辛苦軍師一下,暗中主意他。”

“這是自然。”

程昱答應完畢,再次沉默下來。然後,一個身材高大異常的魁梧巨汗,全副披掛,手持雙鐵戟大聲向張狂稟報:

“主公,呂從事來了!”

“快請!”

張狂的“請”字剛出口,呂布已經大踏步的從大門邁入院落中。他一出場,不說身邊身材本來就瘦小的樂進,連體格比呂布大了一圈的典韋,也變成了一旁的陪襯品。就彷彿全場的光線,都被呂布吸收了……

“張校尉,別來無恙啊?”

聽到呂布先聲奪人的一句話,張狂滿面堆笑,大步的迎接上去,誇讚道:

“都說‘人中呂布,馬中赤菟’,果然是名不虛傳啊!”

“張校尉過獎了!不過,赤菟是什麼馬?吾好像從未聽說過?”

呂布的話,簡單而直接,讓張狂一下子不好接口。

他說漏了嘴。

——好像,要等到董卓入京之後,赤菟馬才歸了呂布?

“赤者,紅色。菟者,楚人謂虎於菟。此馬矯健如虎,故名赤菟。1”

關鍵時刻,軍師程昱開口解圍。他知道張狂心中,有不少古怪的機密。在平時,張狂口中時不時的蹦出幾個奇怪的詞語,對他的親近人來說,都成爲一種正常現象了。

而且,作爲張狂身邊的頭號智囊,程昱一直負責太行軍的對外情報工作。他知道的情報,比張狂還要多,還真就聽說過“赤菟”這匹馬。

“呂布見過程先生。”

呂布與太行軍的重要人物,一起參加過丁原設下的接風酒宴,都有一面之緣。雖然自負勇力,但呂布對於年紀較大,而又顯得智深似海的程昱,心中還是頗有幾分敬意的。

“哼!”

一旁的典韋,冷哼了一聲。他自負是“太行軍第一強者”,對呂布很有幾分敵視。對典韋來說,那一次“三英戰呂布”,沒有讓典韋趕上,是一件極爲不爽的事情。如果不是被張狂壓制住了,典韋早就想辦法上去挑釁呂布,與他好好的打上一場了。

對此,呂布的反應是:

——無視。

見到典韋的挑釁行爲,張狂急忙瞪了典韋一眼。被主公如此示意,典韋只好扭過脖子,不再盯着呂布挑釁。程昱也急忙還了一禮,開口爲呂布解說。

“聽說‘前將軍’董卓【升官了】,不久前得了一匹寶馬,名喚‘赤菟’。據傳言,此馬可以日行一千,夜行八百,乃是天下間第一等的寶馬良駒。”

“哦?若是有機會,呂布倒是要騎騎看。”

雙方分賓主坐下,張狂開口詢問:

“呂從事深受丁幷州【丁原】器重,每日公務繁忙,怎麼有時間,到這蠻夷遍地的邊境來?”

呂布對於這個問題,早就準備好了答案:

“聽說張校尉與匈奴子射獵於此處,刺史特意命吾趕過來,意欲分一杯羹爾。”

張狂略略頷首,摸了摸新近留起來的一撇小鬍子,問道:

“卻不知,呂從事帶了多少人來,想要分多大的一杯羹?”

“騎兵二百餘,胃口不大,只要幾個首級就可以了。”

“呵呵,匈奴子的首級,遍地都是,呂從事但取無妨。只怕到時候,呂從事的馬兒,馱不動這許多首級呢!”

“不勞校尉費心。呂布手下騎士,盡皆是一人雙騎。料想幾千級首級,還是馱得動的。”

三言兩語,雙方將各自的目的說清楚。呂布沒有佔據美稷土地的想法,而張狂作爲黃巾餘孽,手中的一大堆首級,也沒有可以請功的地方。如此一來,雙方的要求居然毫不衝突。

發現對方並沒有什麼難爲自己的意思,大可以各取所需,呂布與張狂之間的氣氛立刻好轉起來。

正好,時間到了隅中【太陽行至東南角,上午9時正至上午11時正】的時分,一旁的親衛過來,詢問是不是要開飯。張狂便熱情的邀請呂布共進早餐。呂布略一思索,就大方的答應下來。

話說,漢朝的時候,普通老百姓,一天還是隻吃兩餐飯,第一頓稱爲朝食,在大約相當於上午九點左右就餐。第二頓稱哺食,在申時進餐。只有較爲富裕的人家,才一天吃三餐。

但是,在太行軍中,爲了保證士卒的體能充足,從當年立足泰山郡之時起,張狂就將一日兩餐變成了一日三餐。這個因爲張狂自己受不了飢餓,而執意更改的習慣,因爲可以多吃一頓,自然是深得軍心。

後來,一日三餐,居然成爲不少太行軍士卒,在張角死訊傳來,黃巾軍起義失敗以後,依然選擇跟隨張狂的重要原因……

當然,這樣做,是要付出代價的。簡單的說,實行一日三餐之後,太行軍軍糧的消耗,比一日兩餐,大約多出了兩成左右。張狂在太行山裡邊窩着的時候,若不是手上有些錢財,又有些門路,能夠從冀州豪強那兒買到高價的糧食,怕是早就改回一日兩餐的老習慣了。

ps:1赤菟,也有作赤兔的。對於赤兔的解釋,有說法是“兔”應當指馬的頭形。漢朝出土的裡,其中的一篇說“得兔與狐,鳥與魚,得此四物,毋相其餘……欲得兔之頭與其肩,欲得狐之周草與其耳,。.....欲得鳥目與頸膺,欲得魚之鰭與脊”。

第25節 州固易得矣第72節 居心藏詭異(下)第23節 回春有良方第9節 兩軍窺匈奴(三)第33節 客來意帶殤第42節 歡宴隱殺機(中)第31節 張楊思太原第14節 強軍初露頭第1節 四處烽煙起第15節 樂進破陣弩(上)第32節 決勝制萬騎(八)第71節 袁術累三軍第36節 瘟疫實難當第46節 淮陳已被奪第41節 袁術驚遇襲第17節 董卓思時局(上)第9節 長社火起否?(上)第99節 關既不得脫第61節 雒陽兵禍起第8節 青州有變故(下)第55節 豪強罪當逃第10節 冀土奇襲諧(二)第29節 翻看徐與青第21節 敵訊水上敗(五)第10節 兩軍窺匈奴(四)第77節 交鋒和觀察第38節 俠士亦官迷(下)第51節 當朝有太傅第90節 巷裡敵可踩(下)第3節 諸侯洶洶勢(一)第8節 兩軍窺匈奴(二)第31節 科舉立新制(上)第35節 張狂行暗計(上)第24節 黃巾密密鋪(下)第42節 曹操試應敵第66節 大旗力可扶第65節 軍威強爲主第7節 馬骨空北羣第30節 先登知是誰?(下)第44節 單挑拼一騎!第45節 孫袁皆受挫第14節 三英戰呂布(三)第42節 伐交顯謀略第30節 顏良意且猶(下)第66節 太行根基盛(三)第26節 決勝制萬騎(二)第43節 虛實需暗探第27節 決勝制萬騎(三)第25節 冀州暫平靜(上)第87節 城中路何在?(上)第30節 決勝制萬騎(六)第5節 天子坐明堂(中)第10節 西園八校出第11節 躊躇黃河岸(下)第41節 冀土意未寧(上)第83節 欲求國中智(上)第25節 小縣藏能吏第48節 論“大賢良師”第6節 王芬謀大事第66節 太行根基盛(三)第30節 強敵徐徐隨(下)第46節 漢宮現連環(四)第29節 決勝制萬騎(五)第1節 四處烽煙起第27節 決勝制萬騎(三)第16節 爭權論朝堂(二)第55節 豪強罪當逃第30節 決勝制萬騎(六)第37節 飛騎未可持第91節 細分狐與豺(上)第61節 料中是良驥第26節 大漢病天子第68節 太行根基盛(五)第62節 梟雄大事成(四)第5節 郡國囂張卒第46節 淮陳已被奪第39節 幷州初落定(上)第54節 太傅顯老謀第19節 烽火遍地起(一)第21節 復仇起草莽(三)第52節 迴天因無意(三)第16節 一城獨臨危第61節 子龍搏激流(下)第37節 飛騎未可持第23節 征戰漫天急(二)第59節 勝負本鮮明第29節 程普搶先攻第25節 決勝制萬騎(一)第11節 臨淄誠難保第33節 飛將非無敵(上)第31節 張楊思太原第48節 論“大賢良師”第39節 幷州初落定(上)第75節 呂布遭暗算第56節 閹黨鳴輓歌(下)第13節 好漢當食肉!第2節 朝中風波惡(下)第32節 決勝制萬騎(八)第61節 梟雄大事成(三)第11節 兩軍窺匈奴(五)
第25節 州固易得矣第72節 居心藏詭異(下)第23節 回春有良方第9節 兩軍窺匈奴(三)第33節 客來意帶殤第42節 歡宴隱殺機(中)第31節 張楊思太原第14節 強軍初露頭第1節 四處烽煙起第15節 樂進破陣弩(上)第32節 決勝制萬騎(八)第71節 袁術累三軍第36節 瘟疫實難當第46節 淮陳已被奪第41節 袁術驚遇襲第17節 董卓思時局(上)第9節 長社火起否?(上)第99節 關既不得脫第61節 雒陽兵禍起第8節 青州有變故(下)第55節 豪強罪當逃第10節 冀土奇襲諧(二)第29節 翻看徐與青第21節 敵訊水上敗(五)第10節 兩軍窺匈奴(四)第77節 交鋒和觀察第38節 俠士亦官迷(下)第51節 當朝有太傅第90節 巷裡敵可踩(下)第3節 諸侯洶洶勢(一)第8節 兩軍窺匈奴(二)第31節 科舉立新制(上)第35節 張狂行暗計(上)第24節 黃巾密密鋪(下)第42節 曹操試應敵第66節 大旗力可扶第65節 軍威強爲主第7節 馬骨空北羣第30節 先登知是誰?(下)第44節 單挑拼一騎!第45節 孫袁皆受挫第14節 三英戰呂布(三)第42節 伐交顯謀略第30節 顏良意且猶(下)第66節 太行根基盛(三)第26節 決勝制萬騎(二)第43節 虛實需暗探第27節 決勝制萬騎(三)第25節 冀州暫平靜(上)第87節 城中路何在?(上)第30節 決勝制萬騎(六)第5節 天子坐明堂(中)第10節 西園八校出第11節 躊躇黃河岸(下)第41節 冀土意未寧(上)第83節 欲求國中智(上)第25節 小縣藏能吏第48節 論“大賢良師”第6節 王芬謀大事第66節 太行根基盛(三)第30節 強敵徐徐隨(下)第46節 漢宮現連環(四)第29節 決勝制萬騎(五)第1節 四處烽煙起第27節 決勝制萬騎(三)第16節 爭權論朝堂(二)第55節 豪強罪當逃第30節 決勝制萬騎(六)第37節 飛騎未可持第91節 細分狐與豺(上)第61節 料中是良驥第26節 大漢病天子第68節 太行根基盛(五)第62節 梟雄大事成(四)第5節 郡國囂張卒第46節 淮陳已被奪第39節 幷州初落定(上)第54節 太傅顯老謀第19節 烽火遍地起(一)第21節 復仇起草莽(三)第52節 迴天因無意(三)第16節 一城獨臨危第61節 子龍搏激流(下)第37節 飛騎未可持第23節 征戰漫天急(二)第59節 勝負本鮮明第29節 程普搶先攻第25節 決勝制萬騎(一)第11節 臨淄誠難保第33節 飛將非無敵(上)第31節 張楊思太原第48節 論“大賢良師”第39節 幷州初落定(上)第75節 呂布遭暗算第56節 閹黨鳴輓歌(下)第13節 好漢當食肉!第2節 朝中風波惡(下)第32節 決勝制萬騎(八)第61節 梟雄大事成(三)第11節 兩軍窺匈奴(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