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節 巷裡敵可踩(下)

計點完整場戰鬥的結果後,於毒忍不住激動的對樂進說道:

“全殲敵人六十六人,無一人走脫!我方只有三名輕傷!還繳獲戰馬四十匹!這是全勝!全勝啊!”

對於這樣的戰果,樂進也相當意外。

張狂在佈置戰事的時候,其實做得很簡單。他將手中的騎兵,除了必要的斥候隊,其他的全都留給了樂進。外加管亥派來的於毒部三百人,這一戰,其實是準備以四百騎兵,來對付漢軍六十人。

——所謂“獅子搏兔亦用全力”,戰場之上,容不得大意。再說了,萬一漢軍後方還有額外的援軍呢?

所以,張狂給於毒和樂進交代的任務,不過是用“甕中捉鱉”之計,想辦法將敵人誘入東阿縣城,然後依靠優勢兵力,加以圍殺。如果敵人不上當,則在天平軍主力走遠之後,追殺一陣,讓漢軍騎兵不敢跟得太緊即可。

爲了引誘敵人入城,樂進與於毒商量了一番,乾脆將整個城防都空置出來。東阿城的規模,足可容納四、五萬居民。在經過兩次黃巾軍占城之後,城中空閒的房舍不少。四百騎兵,除了幾個機靈的觀察者,都被安靜的隱藏在幾處較大的空房之內。

接下來,漢軍騎兵經過一番疑神疑鬼之後,終於進入城中。而且,這支漢軍不知道爲什麼,很不幸的居然進入了一條極爲狹長的街道。得到消息的於毒和樂進,毫不猶豫的隨即出動,這才順利的將漢軍騎兵,堵在這條狹窄的街道內,前後圍殺。

城中街道狹窄,非常不利於騎兵奔馳。所以,在事前,於毒就與樂進商量過,等堵住了漢軍,立刻下馬步戰。就算漢軍利用街道兩邊的民居,能夠逃出去幾個,這場戰鬥也將是一場大勝。

讓兩個人沒想到的是,漢軍的屯長,居然如此白癡。被困在行動不便的街道上,他居然也不及時命令部下,下馬應戰。結果,高坐在馬背上的漢軍騎兵們,就這樣毫無遮擋的被長矛刺死,被弓箭射死,被擠下馬踩死……

這真是所謂“一將無能,累死三軍”的典範啊!

當然,由漢軍屯長髮起的那一波亡命衝鋒,也的確威不可擋。若不是樂進應變得快,說不定這一下,就被漢軍衝出去了。如果漢軍成功的突圍了,那對這個漢軍屯長的評價,就會變成“臨危不亂,敢戰當先”了。

所以說,很多時候,戰場上的生死勝負,只是取決於某個關鍵時刻。挺住了,就是勝利。沒挺住,則兵敗身死。

這場戰鬥,開始的快,結束的也快。沒有多久,收拾好戰場的天平軍,就騎着戰馬,帶着戰利品,動作麻利的向北離開東阿縣城,讓這座蕭條的城池,變成了一座無人防守的空城。

當膽大的東阿城百姓敢於走出房門,前去窺視官兵與黃巾軍雙方戰鬥的勝敗之時,離雙方殺聲震天的拼鬥時刻,已經過去了兩個多時辰。

街道上血跡斑斑,昭示着這場戰鬥的殘酷。在整條街道的中央位置,是一副有如屠宰場一般的情形。

五、六十條被扒成光豬的屍體,被隨意的堆疊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小小的屍山。除此之外,就——什麼都沒有了。

戰馬,兵器,盔甲,衣服……

什麼都沒有剩下。

不過,東阿城的百姓,對此倒也不奇怪。黃巾軍的窮匱程度,早已在天下間出了大名。他們這次搜刮到如此徹底的地步,連死去的馬匹都被全部帶走充當軍糧,其實完全是一種正常現象。

但是,這些剩下的“東西”,或者不應該被如此稱呼的屍體,卻是一個麻煩。

任由屍體露天堆放,那是會引發瘟疫的。要說黃巾軍造反,爲什麼突然間就如同火山那樣爆發出來,造出這麼大的動靜呢?除了官府苛刻的收刮之外,大範圍的乾旱和來勢洶洶的瘟疫,也是兩隻重要的幕後推手。

再說了,這些死人,應該是漢軍。要是不好好的埋葬了這些漢軍的屍首,等到哪隻漢軍再過來,發現自己的袍澤被曝屍荒野,說不得就會激怒這些粗人。與其到時候惹得那些粗胚發飆,倒不如事先將這些手尾收拾好。

只是……

百姓們苦着一張臉。

挖坑埋人是要出錢的。再說了,如果不給這些屍身至少裹上一圈布,就有違當時的風俗。但是一說到布匹,那可還是錢啊!

在漢朝那個年頭,糧食、布匹,都是硬通貨。每當出現戰亂的時候,這兩樣東西的價值,通常比五銖錢還更搶手。畢竟,亂世中常常有錢都買不到糧食和布匹。而糧食在戰亂中的價值,比平時高出至少幾倍。

城中的大戶,多半在黃巾軍破城的那一夜,就輕車熟路的逃走了。現在的城中,能做些主的,也只有幾個年長的鄉老。可是爲了討論出葬的費用支出,幾個鄉老之間,足足爭了一個時辰。

這樣一來,天也就黑了。所以,等到第二天午後,一支着裝上五花八門的漢軍,打着寫有“陶”字的將旗,來到城下的時候,那些屍體居然還剩有一小半,就這樣白花花的露着,堆在十字街頭處。

“這是怎麼回事!”

將旗之下,一個五十左右年紀的老者,將兩隻圓圓的眼睛瞪得老大,生氣的問身邊的親信。

一個腿快機靈的親隨,已經抓過幾個百姓,問清楚了情況。此刻見主公問起,他趕忙湊上來回答道:

“主人,這些都是被蛾賊殺害的皇漢勇士……”

接着,這個親隨就藉着從城中百姓那裡道聽途說來的一點兒猜測,又加了幾分自己的發揮,將這些皇漢勇士是如何被蛾賊殺害的過程,說的是天花亂墜。那圓眼睛的老者聽了幾句,脾氣消退了幾分,對着空中虛揮了一記馬鞭,淡淡的說道:

“行了。故事編的不錯,就是沒一句是真的。”

那親隨深知自家主人的脾氣,見馬鞭襲來,也不低頭,笑着“諾諾”了兩句,這才退下。看起來,他事先就知道,主人的鞭子其實是落不下來的。

一路來到空蕩蕩的縣中寺衙,陶姓老者騎在馬上也不下來,就這樣進了寺衙的大門。他用鼻子吸了吸,又信馬由繮的在縣衙院牆中轉了轉,突然開口說道:

“這夥蛾賊不錯呀!居然沒有將此處弄亂?”

聽陶姓老者這麼一說,身邊的隨從一個個注意了一下週圍,發現的確是出乎意料的乾淨,沒有原來見過的那些普通黃巾軍大營中的遍地穢物。

一個披着輕甲的年輕人,口中嘖嘖稱奇:

“父親,這裡似乎比那賊酋卜己的親帳,還要乾淨整潔些呢!”

陶姓老者“呵呵”笑了笑,說道:

“這夥蛾賊,還真是愛乾淨啊!正好,便宜了我。就把大營安在這裡吧!”

說完,陶姓老者跳下馬來,對那個披着輕甲的年輕人說道:

“商兒,去請劉義士,過來商量事情。”

“父親,劉義士不願將受傷的手下送到輜重隊那裡,結果拖慢了行程。現在還不知道,他在哪個角落裡走着呢!”

“那你就去給我找嘛!”

老者大馬金刀的坐在一個交杌(俗稱馬紮)上,不耐煩的說道。

“人家年紀不比你小子大幾歲,可是行事說話,比你小子可就強多了!再說了,人家可是大破卜己的頭號功臣,你多走幾步路,很費事嗎?”

那個“商兒”知道自己老爹,經常說些不着調的話。這一點,就連皇帝陛下都是知道的。不過,雖然很有些官員私下裡因此而譏諷老爹,卻因爲老爹辦事能力強,那些傢伙也找不到太大的過錯來指責老爹。不過,自己身爲兒子,最好老實的按照老爹的話去做。要不然,老爹若是突然發起脾氣來,那可是自己承受不起的……

想到這裡,“商兒”,或者應該叫做陶商的青年人,立刻帶上兩個侍從,騎上快馬,順着來路的方向,一路向後尋去。

第48節 友軍藏敵意第26節 伏兵城中來(五)第23節 回春有良方第90節 巷裡敵可踩(下)第9節 冀州一人故第32節 兩敗未俱傷!第6節 公路何足道(下)第6節 張狂攻可取第17節 董卓思時局(上)第32節 兩敗未俱傷!第3節 需勝方由己(上)第76節 戰歌當好戰第51節 羣氓一走私第14節 浴血豪強間(下)第56節 董卓大起兵第92節 細分狐與豺(下)第67節 願吃苦中苦第27節 華雄戰不休(上)第94節 獨品驚共駭(下)第58節 貳臣動干戈(下)第三 卷終·此去經年第31節 何進立少帝第26節 決勝制萬騎(二)第45節 陷地終有計(一)第29節 先登知是誰?(上)第16節 一城獨臨危第21節 烽火遍地起(三)第37節 飛騎未可持第62節 冀州強龍伺第68節 太行根基盛(五)第32節 天師登神壇第22節 伏兵城中來(一)第31節 顏良戰典韋第99節 關既不得脫第26節 冀州暫平靜(下)第33節 飛將非無敵(上)第38節 天平實難敵第37節 大刀速斬“羊”第52節 王劉遭暗劫(下)第91節 細分狐與豺(上)第15節 樂進破陣弩(上)第64節 苦鬥馬不歇(上)第27節 華雄戰不休(上)第37節 俠士亦官迷(中)第33節 敵前徐緩動第100章 張亦難躲過第45節 大刀斬虜敵(中)第11節 冀土奇襲諧(三)第66節 中原亂風波第30節 決勝制萬騎(六)第64節 太行根基盛(一)第86節 難解心內意(下)第30節 決勝制萬騎(六)第36節 關羽破強軍第37節 有公國名趙第29節 程普搶先攻第64節 欲靜風不止第58節 趙氏有佳麗第43節 徐州變數起第50節 公曹當覆滅(下)第41節 何得識天機(一)第33節 飛將非無敵(上)第46節 大刀斬虜敵(下)第55節 豪強罪當逃第10節 兩軍窺匈奴(四)第53節 遺言藏真卜第65節 冀州換方伯第17節 董卓思時局(上)第42節 曹操試應敵第25節 州固易得矣第41節 真氣世家子第25節 小縣藏能吏第56節 閹黨鳴輓歌(下)第7節 河北鏖戰烈(三)第41節 真氣世家子第23節 運籌謀千里(七)第28節 華雄戰不休(下)第65節 軍威強爲主第61節 料中是良驥第48節 漢宮現連環(六)第48節 漢宮現連環(六)第32節 決勝制萬騎(八)第1節 黃巾據太行(上)第31節 科舉立新制(上)第10節 冀土奇襲諧(二)第20節 苦肉收軍心第30節 先登知是誰?(下)第37節 白波起亂戰(一)第15節 亂石穿空過第79節 料敵暫爲停第34節 郭嘉說局勢(下)第47節 越河襲糧道第52節 臧氏兩父子第62節 梟雄大事成(四)第52節 但須招曹操第16節 文丑亦兇猛(下)第10節 兩軍窺匈奴(四)第19節 烽火遍地起(一)第49節 屯田有章法
第48節 友軍藏敵意第26節 伏兵城中來(五)第23節 回春有良方第90節 巷裡敵可踩(下)第9節 冀州一人故第32節 兩敗未俱傷!第6節 公路何足道(下)第6節 張狂攻可取第17節 董卓思時局(上)第32節 兩敗未俱傷!第3節 需勝方由己(上)第76節 戰歌當好戰第51節 羣氓一走私第14節 浴血豪強間(下)第56節 董卓大起兵第92節 細分狐與豺(下)第67節 願吃苦中苦第27節 華雄戰不休(上)第94節 獨品驚共駭(下)第58節 貳臣動干戈(下)第三 卷終·此去經年第31節 何進立少帝第26節 決勝制萬騎(二)第45節 陷地終有計(一)第29節 先登知是誰?(上)第16節 一城獨臨危第21節 烽火遍地起(三)第37節 飛騎未可持第62節 冀州強龍伺第68節 太行根基盛(五)第32節 天師登神壇第22節 伏兵城中來(一)第31節 顏良戰典韋第99節 關既不得脫第26節 冀州暫平靜(下)第33節 飛將非無敵(上)第38節 天平實難敵第37節 大刀速斬“羊”第52節 王劉遭暗劫(下)第91節 細分狐與豺(上)第15節 樂進破陣弩(上)第64節 苦鬥馬不歇(上)第27節 華雄戰不休(上)第37節 俠士亦官迷(中)第33節 敵前徐緩動第100章 張亦難躲過第45節 大刀斬虜敵(中)第11節 冀土奇襲諧(三)第66節 中原亂風波第30節 決勝制萬騎(六)第64節 太行根基盛(一)第86節 難解心內意(下)第30節 決勝制萬騎(六)第36節 關羽破強軍第37節 有公國名趙第29節 程普搶先攻第64節 欲靜風不止第58節 趙氏有佳麗第43節 徐州變數起第50節 公曹當覆滅(下)第41節 何得識天機(一)第33節 飛將非無敵(上)第46節 大刀斬虜敵(下)第55節 豪強罪當逃第10節 兩軍窺匈奴(四)第53節 遺言藏真卜第65節 冀州換方伯第17節 董卓思時局(上)第42節 曹操試應敵第25節 州固易得矣第41節 真氣世家子第25節 小縣藏能吏第56節 閹黨鳴輓歌(下)第7節 河北鏖戰烈(三)第41節 真氣世家子第23節 運籌謀千里(七)第28節 華雄戰不休(下)第65節 軍威強爲主第61節 料中是良驥第48節 漢宮現連環(六)第48節 漢宮現連環(六)第32節 決勝制萬騎(八)第1節 黃巾據太行(上)第31節 科舉立新制(上)第10節 冀土奇襲諧(二)第20節 苦肉收軍心第30節 先登知是誰?(下)第37節 白波起亂戰(一)第15節 亂石穿空過第79節 料敵暫爲停第34節 郭嘉說局勢(下)第47節 越河襲糧道第52節 臧氏兩父子第62節 梟雄大事成(四)第52節 但須招曹操第16節 文丑亦兇猛(下)第10節 兩軍窺匈奴(四)第19節 烽火遍地起(一)第49節 屯田有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