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節 冀州強龍伺

在爲人處世上,孫堅有不少的缺點。但是在關鍵的問題上,他還是能夠想得透徹的。如果孫堅私下裡與董卓議和,別的不說,在後方坐鎮的袁術,必然會與孫堅翻臉。而董卓本身財力不濟,也不可能有足夠的輜重補給支持孫堅軍。

更加關鍵的是,孫堅是以“除漢賊,清君側”的旗號向董卓開戰的。如果他敢於與董卓停戰,立刻就會被天下士人鄙夷爲“言而無信,爲虎作倀”之人。而孫堅的部下們,也會因此暗中起異心。

人心散了,隊伍就不好帶了。那時的孫堅,就算能夠從董卓那裡得到一個三公的官位,又能有什麼作爲呢?

正是因爲以兵法家的眼光,看透了董卓這次行動的後果,孫堅立刻請紀靈、張勳、橋蕤等袁術手下大將一齊到場,共同會見使者李傕。在李傕不卑不亢的提出了董卓願意給予的條件以後,孫堅根本不用多想,馬上在全軍諸將的面前,嚴詞拒絕了董卓的提議,並果斷將李傕當場趕出軍營。

孫堅果斷的行爲,無疑極爲恰當。若是他當時表現得有所心動,甚至只是略微遲疑一下,必然會被袁術的親信大將發現,然後引發袁術對他的懷疑之心。但是,經過如此一番表現以後,袁術對孫堅的人品大爲相信,日後自然少不了給孫堅的好處。

看到李傕狼狽的逃回來,知道自己的離間計失敗了,董卓也不懊惱。這種事情,本就是小動作,不上臺面的。董卓更是從來沒有指望過,孫堅會真的同意議和。不過,孫堅的態度表現得如此明確。絲毫沒有可以利用到的地方,倒是讓董卓略略有些遺憾。

孫堅在趕走李傕之後,立刻催動大軍,直撲雒陽。涼州軍的抵抗並不強烈,只是微微遲滯了孫堅的行軍步伐。不過,等孫堅遠遠的看見雒陽城牆的時候。吸引他注意力的,卻是幾道沖天而起的煙柱!

火燒雒陽的好戲,終於開始了!

看到雒陽城裡冒起的濃煙,孫堅怒髮衝冠,呀眥欲裂,簡直就要瘋掉了。他萬萬想不到,身爲大漢相國【自封】的董卓,居然會做下如此喪心病狂的事情!

這是一個大漢的重臣,可以做下的事情嗎?!

——董卓。吾誓殺你!

面對燃遍全城的大火,孫堅已經不去考慮追殺董卓斷後軍的事情了。對他來說,如今的當務之急,便是救火。

作爲深明兵法之大將,孫堅猜也猜得出董卓會派誰留在最後放火斷後。

呂布,只會是呂布。

呂布手下的騎兵不少,而且本身精通騎戰,一身武技更是高明得可怕。有他在一旁騷擾。孫堅軍的前進速度,至少會被減慢一半。

當然。這些都不是呂布會被派出來的主要原因。以孫堅的判斷,呂布擔任斷後任務的最大原因,便是呂布並非董卓的嫡系,其部下即使有所損傷,董卓也不會在意,甚至會更加安心些。

斷後如此危險的任務。當然要交給死起來不心痛的非嫡系部隊。

經過與呂布的那次直接交手,發現有呂布在前方斷後,孫堅明白,自己的追擊必然是無果而返。所以,他很直接的將所有注意力。都放到了指揮士卒救火的行動上。由於孫堅的搶救及時,部分漢家宮室居然被成功的保存下來。

這也是放火者敷衍了事,沒有嚴格執行計劃的原因。看到堆積在宮室裡的那些未被點燃的巨大柴堆,孫堅更加確認,斷後的一定是呂布。

孫堅在宮室裡救火,救到了些什麼玉璽之類的東西暫且不提。卻說袁孫聯軍克復雒陽以後,立刻聲勢大振。對此事最爲鬱悶的人裡頭,當然有董卓一個,而僅次於董卓的鬱悶者,其實還屬袁紹。

雒陽克復了,功臣卻不是袁紹。這讓在河內領兵,與涼州軍對壘了數月的袁紹情何以堪?

袁紹袁術兩兄弟,相互之間有着直接的競爭。由於汝南袁氏上一任家主袁隗死的突然,沒有明確確認下一任家主是誰,便被董卓乾脆的幹掉了,附屬於袁氏的門生故吏們,對誰是新一任袁氏家主存在很大的爭議。袁術聲勢大振,便意味着袁紹勢力的衰退。

如今的袁紹,孤懸在外,遠離自己的領地,連軍糧供應都需要仰仗冀州牧韓馥的鼻息。而伴隨着雒陽克復,討董戰爭得到了階段性的勝利,韓馥也就有了名正言順的理由,來減少給袁紹的軍糧物資。

沒有來自冀州的糧草供應,大舅子劉岱也在之前,被酸棗聯軍耗盡了軍糧,袁紹一下子便陷入了補給斷絕的危險境地。

爲了節約爲數不多的糧草,袁紹不得不開始削減部下的軍糧供應。如此一來,飢餓的士卒,開始搶掠駐地百姓的糧食,而失去糧食的百姓,只得採摘未成熟的桑葚作爲食物充飢,或者成羣結夥的逃離家園。

民以食爲天,無糧則軍自亂。有鑑於此,袁紹必須開動腦筋,想法子搞到一批糧食來度過難關。他想到的第一個選擇,依然是從物產富饒的冀州獲得糧草。

冀州牧韓馥既然拒絕繼續向袁紹軍提供充足的糧食,那麼,想要從冀州再次得到糧草供給,就只有一個辦法:

趕走韓馥。

韓馥在冀州的根基並不牢固。由於上任時間不長,冀州諸郡的太守,多半對他只是表面服從,沒有誰會堅定的支持韓馥。而更重要的是,韓馥手中掌握的兵權並不強大,在這個以武力決定成敗的亂世,韓馥固然位高權重,卻可以算作一個虛弱的巨人。

袁紹目前所擁有的兵力,連同曹操所率領的三千部曲在內,總數在兩萬以上。而冀州的總兵力,高達五萬以上。從這個數字對比來看,袁紹似乎沒有什麼機會。

但是,可別忘記,冀州各郡對韓馥只是表面服從。如果袁紹願意拉攏諸郡郡守的話,各郡的郡縣兵掌控者們,大多數會比較樂意採取作壁上觀的態度,然後在袁紹與韓馥分出勝負以後,追隨那個勝利者。

如此一來,韓馥可以調動的兵馬,就一下子下降到兩萬餘人。偏偏這兩萬餘人中,還有一個前任冀州刺史王芬的親信——麴義夾在當中。由於韓馥上任以來,對麴義一直是不冷不熱,讓麴義心中很不自安。袁紹此前派人接觸過麴義,自信若是向韓馥翻臉的話,麴義有九成的可能性,會加入反對韓馥的陣營。

麴義所部四千人,是整個冀州州師的精華。他若出頭對抗韓馥,韓馥至少要派出一萬人才能與之對抗。如此一來,袁紹對上韓馥,在謀算中便有了巨大的優勢。

“但是,這還不夠!”

提出奪取冀州計劃的第一人——許攸,在一衆袁紹心腹面前侃侃而談。

“以車騎將軍【袁紹】與韓冀州的關係,可以暗中威逼,卻不宜直接爲敵。韓冀州【韓馥】雖然是袁氏故吏,畢竟擔任過九卿,位高名重。車騎將軍如果公開對其下手,難免讓天下士人爲之大失所望。”

“可是,許先生,若不動手,韓冀州會自動將冀州讓給父親大人嗎?”

發出疑問的是袁譚。袁譚是袁紹的長子,爲袁紹前任妻子李氏所生。他今年二十歲出頭,風華正茂,相貌堂堂,接人待物揮灑自如,大有袁紹年輕時的風度。袁紹對這個風度類似自己的長子,可是很看重的。在起兵反董以後,他便將袁譚帶在身邊,言傳身教,培養這個兒子處理事情的能力。

“公子不要心急,就算不公開動手,也是有法子讓韓冀州自動退讓的。公則,你來給公子說說,可以怎麼做。”

公則,是郭圖的字。郭圖爲潁川名士,曾經在郡中出任“上計吏”,因此見過袁紹。反董戰爭爆發之後,潁川很快淪爲了戰場之一。郭圖只好帶着族人,離開故鄉,去投奔有實力的諸侯。而他選擇的勢力,便是“天下楷模袁本初”。

“上計吏”是郡國的長官,向上一級的刺史州牧派出的使者,負責向上級“上計”。所謂上計,即由地方行政長官定期向上級呈上計文書,報告地方治理狀況。上計吏並非常任職務,必要時由郡太守臨時委派,通常爲郡縣長吏臨時兼任。

潁川郭氏這一脈,雖然人丁不廣,名氣卻不小。郭圖的前兩代先祖,也曾擔任過兩千石的大吏,算是潁川的名門世家。他本人則才學過人,在州郡中廣爲人知。所以,郭圖一到袁紹手下,便被袁紹委以重任,擔任幕府從事。而郭氏的其他族人,也在袁紹的關照下得到了安排。其中有一個叫做郭嘉的遠房族人,被安排到曹操所部裡,擔任糧草“計吏”的要職。

郭圖是袁紹手下新近的謀臣,受到了許攸的提攜和看中。如今許攸給了他這樣好的一個露臉機會,郭圖當然要好好把握住。他神情恭謹的向袁紹施了一禮,這才直起身體,侃侃而談。

“韓冀州威望素著,不可無故輕易伐之。然,圖以爲,無需主公動手,自然有人可以爲主公代勞!”(未完待續。。)

第41節 歡宴隱殺機(上)第3節 需勝方由己(上)第35節 多情難相忘第49節 陷地終有計(五)第28節 決勝制萬騎(四)第46節 漢宮現連環(四)第53節 迴天因無意(四)第20節 烽火遍地起(二)第20節 苦肉收軍心第28節 朝堂擬新帝(下)第9節 冀州一人故第78節 騎馬與砍殺第37節 俠士亦官迷(中)第二 卷終·恰如猛虎臥荒丘第56節 董卓大起兵第28節 搶城若兒戲第59節 驕兵終有悔第51節 當朝有太傅第21節 單父現重禮(上)第42節 元龍湖海士第62節 冀州強龍伺第22節 運籌謀千里(六)第42節 元龍湖海士第20節 苦肉收軍心第18節 董卓思時局(下)第13節 復聞黃巾起第19節 烽火遍地起(一)第32節 董卓起私意第40節 白波起亂戰(四)第40節 鉅鹿外無援(下)第12節 張狂屯民戶第37節 何爲萬人敵?第23節 回春有良方第69節 蠻夷輕節氣(上)第64節 無忌思好逑(下)第46節 陷地終有計(二)第30節 先登知是誰?(下)第5節 公路何足道(上)第3節 公孫憂何食?第15節 爭權論朝堂(一)第50節 自當順人意(四)第6節 豪傑忿怒顧第40節 鉅鹿外無援(下)第38節 列人內有亂(下)第51節 匈奴傷心身第13節 復聞黃巾起第34節 金毛現獅王?第42節 元龍湖海士第12節 張狂屯民戶第40節 白波起亂戰(四)第19節 伏擊成笑柄第10節 長社火起否?(下)第67節 願吃苦中苦第34節 飛將非無敵(中)第38節 白波起亂戰(二)第75節 呂布遭暗算第9節 冀州一人故第20節 敵訊水上敗(四)第61節 征程鞍未解(上)第36節 張狂行暗計(下)第65節 太行根基盛(二)第59節 梟雄大事成(一)第80節 前戰果爲因第6節 張狂攻可取第31節 顏良戰典韋第60節 上應轉世星?第8節 小人偏遇吉第26節 決勝制萬騎(二)第4節 劉虞心在帝第28節 攻城休怨累(下)第48節 友軍藏敵意第15節 三英戰呂布(四)第71節 管亥展勇武第41節 歡宴隱殺機(上)第45節 陷地終有計(一)第85節 難解心內意(上)第63節 無忌思好逑(中)第68節 孰料伏對伏第54節 劉表入荊州第4節 遊俠探可疑(下)第24節 豪強陷陣急(下)第39節 幷州初落定(上)第9節 田豐無明主(上)第48節 自當順人意(二)第23節 伏兵城中來(二)第36節 相逢是冤家第7節 本初滿城招(上)第62節 冀州強龍伺第14節 片語聞敵情第10節 田豐無明主(下)第36節 俠士亦官迷(上)第23節 回春有良方第34節 仙師滾滾雷第43節 歡宴隱殺機(下)第60節 梟雄大事成(二)第57節 短弓對強弩第45節 孰能橫刀立?第66節 苦鬥馬不歇(下)第70節 蠻夷輕節氣(下)
第41節 歡宴隱殺機(上)第3節 需勝方由己(上)第35節 多情難相忘第49節 陷地終有計(五)第28節 決勝制萬騎(四)第46節 漢宮現連環(四)第53節 迴天因無意(四)第20節 烽火遍地起(二)第20節 苦肉收軍心第28節 朝堂擬新帝(下)第9節 冀州一人故第78節 騎馬與砍殺第37節 俠士亦官迷(中)第二 卷終·恰如猛虎臥荒丘第56節 董卓大起兵第28節 搶城若兒戲第59節 驕兵終有悔第51節 當朝有太傅第21節 單父現重禮(上)第42節 元龍湖海士第62節 冀州強龍伺第22節 運籌謀千里(六)第42節 元龍湖海士第20節 苦肉收軍心第18節 董卓思時局(下)第13節 復聞黃巾起第19節 烽火遍地起(一)第32節 董卓起私意第40節 白波起亂戰(四)第40節 鉅鹿外無援(下)第12節 張狂屯民戶第37節 何爲萬人敵?第23節 回春有良方第69節 蠻夷輕節氣(上)第64節 無忌思好逑(下)第46節 陷地終有計(二)第30節 先登知是誰?(下)第5節 公路何足道(上)第3節 公孫憂何食?第15節 爭權論朝堂(一)第50節 自當順人意(四)第6節 豪傑忿怒顧第40節 鉅鹿外無援(下)第38節 列人內有亂(下)第51節 匈奴傷心身第13節 復聞黃巾起第34節 金毛現獅王?第42節 元龍湖海士第12節 張狂屯民戶第40節 白波起亂戰(四)第19節 伏擊成笑柄第10節 長社火起否?(下)第67節 願吃苦中苦第34節 飛將非無敵(中)第38節 白波起亂戰(二)第75節 呂布遭暗算第9節 冀州一人故第20節 敵訊水上敗(四)第61節 征程鞍未解(上)第36節 張狂行暗計(下)第65節 太行根基盛(二)第59節 梟雄大事成(一)第80節 前戰果爲因第6節 張狂攻可取第31節 顏良戰典韋第60節 上應轉世星?第8節 小人偏遇吉第26節 決勝制萬騎(二)第4節 劉虞心在帝第28節 攻城休怨累(下)第48節 友軍藏敵意第15節 三英戰呂布(四)第71節 管亥展勇武第41節 歡宴隱殺機(上)第45節 陷地終有計(一)第85節 難解心內意(上)第63節 無忌思好逑(中)第68節 孰料伏對伏第54節 劉表入荊州第4節 遊俠探可疑(下)第24節 豪強陷陣急(下)第39節 幷州初落定(上)第9節 田豐無明主(上)第48節 自當順人意(二)第23節 伏兵城中來(二)第36節 相逢是冤家第7節 本初滿城招(上)第62節 冀州強龍伺第14節 片語聞敵情第10節 田豐無明主(下)第36節 俠士亦官迷(上)第23節 回春有良方第34節 仙師滾滾雷第43節 歡宴隱殺機(下)第60節 梟雄大事成(二)第57節 短弓對強弩第45節 孰能橫刀立?第66節 苦鬥馬不歇(下)第70節 蠻夷輕節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