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節 俠士亦官迷(下)

一秒記住,

“這位兄弟,你的拳法好生有趣,下次吾一定要領教領教。”

對謝遜說罷這句話,呂布大踏步走出院落。其偉岸的英姿和瀟灑的步伐,若是被後世的年輕追星少女看見了,必然是一陣驚豔亂叫,甚至暈倒。

“好了,客人走了,大家有事的,各自去忙吧!”

張狂說着,關切的注視了謝遜一眼,說道:

“退思,你的‘七傷拳’後患不小,怎麼又用了呢?”

這門“七傷拳”,乃是謝遜數年之前,有感於自身幼年喪母,少年喪父,連視若神人的“大賢良師”張角,也突然間就大病身亡,黃巾大業轉眼成空,一時激憤之下,無意中創立出來的一項奇門武學。

雖然使用起來,“七傷拳”的威力極爲巨大,當世難有可比擬者。不過,這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有它的侷限。“七傷拳”的侷限,便是:

——傷人先傷己!

用醫道大家泰大師的話來說,就叫做:

——先傷己,再傷人。一練七傷,七者皆傷!

“大哥,小弟一時情急,以後不會了。”

謝遜這頭獅王,在部下面前,從來都是神威凜凜。只有面對義兄長張狂,纔會顯露出這副馴服的模樣。張狂對此心中暗喜,又說了幾句,這才讓謝遜退下。

不過,等到諸將各自幹活去了,回過頭來,張狂已經是面沉似水。他讓親衛,將負責敵情偵查的斥候隊百人長找過來,大罵了一頓。

如今負責斥候隊的百人長,依然是外號“飛天道人”的何曼

。此人原本與兄長何儀二人,同是黃巾“波才帥”的得力部下。後來“波才帥”兵敗,兄弟兩個保護着謝遜,前來投奔張狂。

張狂在將謝遜任命爲千人長,執掌兵權以後,自然而然的將何儀、何曼兩兄弟從謝遜身邊調走,以免軍中的山頭派系勢力太強,產生威脅。

可憐何曼,身爲僅次於四大千人長的斥候精兵百人長,被張狂罵得狗血淋頭,卻連辯解都不敢說上一句。

在不少依然堅持到今天的太平道老人心中,張狂這個“小天師”,就是當年“大賢良師”張角的繼承人。被“小天師”罵上一頓,那沒什麼,對他們這些信仰依舊的老人們來說,不定反而覺得頗爲榮幸。

罵完之後,張狂心中算是舒服多了。見斥候百人長何曼,一聲不吭的矗立在面前,一副惶恐不安的樣子,張狂也知道,行軍打仗的事情,就不可能沒有破綻。當下,賞賜了斥候隊兩隻肥羊,作爲斥候隊多日辛苦的額外犒賞,張狂就把這個忠心的部下,給打發走了。

打個巴掌給個棗。這種馭下的手段,張狂算是相當熟練了。只要手下犯的錯誤不是原則性的,張狂通常都不會處罰得太重。

佔據美稷王庭,只是徹底平定南匈奴的第一步。好在南匈奴,剛剛經歷過一場激烈的內部爭鬥。不少貴族大臣,都被政變者一方殺死或者驅逐了。要不然,張狂行動的阻力,至少要比現在大上兩倍。

然而,即使有這樣有利的背景,張狂此刻,依然感覺到兵力嚴重不足。

爲了此次出戰,張狂在太行山中,一共動員了七千人。其中,戰兵三千,輔兵四千。當然,太行軍的輔兵,其實都可以直接派上戰場,直接參加並不是太過於激烈的戰鬥。

然後,爲了將幷州州師瞞住,以及軍中馬匹數量的限制,七千人中,真正參與了奇襲美稷王庭的,只有精銳兩千人。其餘五千人,都囤積在距離“白波谷”數百里遠的原“臨水縣”治所,由大將於禁率領,作爲大軍的後應。

參與奇襲的兩千人中,包括了樂進的騎兵隊,謝遜的千人隊,典韋的重鎧隊,和趙雲的騎兵隊。共計戰兵一千六百人,輔兵五百餘人。

其中,典韋的重鎧隊和謝遜的千人隊,都是步兵戰士,騎術不高

。即使有雙邊馬鐙和高橋馬鞍的幫助,他們也僅僅是能夠騎在馬背上趕路,算是一羣騎馬步兵。真正被張狂倚重的突襲主力,還是樂進的騎兵隊。

至於幷州太平道首領郭太所提供的一千幷州遊騎兵,因爲組織太差,鎧甲稀缺,戰鬥力並不被張狂所看重。張狂真正在意的,是這些幷州遊騎兵帶來的近兩千匹馬匹。沒有這近兩千匹馬,張狂的奇襲大軍,就沒有足夠的馬匹運送隨軍輜重,只能用雙腿走到美稷王庭。

現在,南匈奴的王庭已經被攻佔,南匈奴的有力貴人,十之八九非死即俘。整個南匈奴部落,實力正處於一種真空階段。此時,爲數高達一千的幷州土著遊騎兵,就可以派上大用場了。

這些幷州遊騎兵,正面會戰或許不行,長途奔襲也組織乏力,但是噹噹僕從軍和打手,還是相當不錯的。故此,張狂非常大膽的策劃了一次傾巢出動,將樂進、趙雲、謝遜所部都派出去,對周邊的匈奴部落,進行一次大規模的掃蕩。

太行軍發動的乘勝追擊極爲及時。不少大些的匈奴部落,還沒有接到王庭被擊破的消息,或者剛剛接到消息,還沒有對此做好準備。猝不及防之下,兩千多騎兵輕輕鬆鬆的擊破了十多個規模在五百帳1以上的匈奴大部落。

現在,呂布所部的來到,雖然讓張狂心中頗有幾分警惕。可是呂布手下的兩百多精銳漢軍騎士,也讓張狂極爲垂涎。

別的不說,這兩百漢軍騎士,殺起匈奴人來,必然比太行軍更加老練,更加有效率。張狂向呂布示好,也就是看上了這一點。

對於張狂攻略匈奴部落的邀請,呂布毫不猶豫,一口答應下來。能夠肆無忌憚的進行擄掠,是所有漢軍最愛的命令。哪怕對方只是以窮困著稱的匈奴蠻子,普通牧民帳篷裡可能沒有什麼財物,但匈奴貴族帳篷裡所擁有的財貨,也不會遜色於漢地的中等人家。

大家頂着死傷,出來打仗,爲的是什麼?還不是升官發財?

升官要人頭,發財靠擄掠。所以,漢軍攻略過的地方,常常是屍橫遍野,外加一片廢墟。這種有組織的殺戮和擄掠,比起業餘的蠻族騎手們來說,效率高出不是一點點。

爲什麼百餘年以來,大漢依靠爲數不多的部隊,就能夠威震四方,甚至號稱“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除了漢軍“一漢當五胡”的強悍戰鬥力以外,漢軍擄掠所帶來的威懾,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有些蠻人部落裡,甚至流傳着“漢軍過處,寸草不生”的流言。

於是,接下來的半個月,是所有南匈奴殘留貴族們,最爲難熬的日子。

張狂以“私通鮮卑,殘害漢民”爲理由,按照前“護匈奴中郎將”主薄郭縕所列出的名單,對美稷城附近,方圓一百二十里的南匈奴部落,進行了好一番“懲戒”。

凡是參與了反對前任“羌渠單于”活動的匈奴貴族,和得罪過郭縕的胡人,若是逃得不夠快,不夠遠,就只有一個下場:

——成爲美稷城西,一座大型“京觀”的組成部分!

對於太行軍佔領美稷王庭後的種種行徑,自然有人痛恨,但是也有不少人全力支持。其中,美稷城附近的漢民,當然是舉雙手贊成。這些被南匈奴壓榨殘害了大半年的漢民,纔不管佔領美稷的漢軍,前身到底是官是賊呢!

用漢民們推舉出來的鄉老,所說的原話來描述,那就是:

“今日復見漢官威儀!”

而且,由於太行軍的屠戮擄掠,主要針對那些佔有財富的匈奴貴族。對接近赤貧的普通匈奴牧民,太行軍壓根兒看不上眼,倒是時不時施捨一些帶不走的破爛給他們。這種行爲,居然讓普通的匈奴牧民,對太行軍的感官,保持的不錯。

看到漢軍所展示出來的強勢,一些部落被滅亡的匈奴人,甚至主動的投靠太行軍,想要依靠太行軍的實力,成爲草原上的新貴族。

當然,兔子逼急了,也會踢人。更何況那些匈奴貴族,絕非一羣良善之輩!

於是,數以千記的匈奴貴族私兵,忘卻了平日裡的種種齷蹉和私仇,史無前例的集結起來,懷着滿腔悲憤,對盤踞在美稷縣城的太行軍,發動了拼死一擊。

ps:1帳,是草原遊牧部落的戶籍描述單位。草原蠻族們往往一家人擠在一個較大的帳篷裡生活,通常一帳就相當於一“戶”人家。

你可以在頂部";加入書籤";記錄本次(第38節 俠士亦官迷【下】)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持!!

第1節 朝中風波惡(上)第14節 時窮節乃現第8節 戰炁耀三軍第51節 匈奴傷心身第17節 君臣青且嫩(上)第44節 勝負難明言第58節 本初終隕落(下)第10節 西園八校出第25節 小縣藏能吏第34節 院後火起中第26節 伏兵城中來(五)第10節 智士款款析(四)第43節 且冷眼旁觀(一)第71節 居心藏詭異(上)第88節 城中路何在?(下)第61節 子龍搏激流(下)第59節 子龍搏激流(上)第二 卷終·恰如猛虎臥荒丘第66節 真心服預見第5節 天子何留去?第10節 智士款款析(四)第41節 歡宴隱殺機(上)第73節 呂布非叛將第67節 願吃苦中苦第34節 院後火起中第30節 宮掖藏殺機(下)第18節 掠地需商量第3節 諸侯洶洶勢(一)第38節 列人內有亂(下)第46節 漢宮現連環(四)第26節 猛虎初露頭第96節 兩軍鬥智勇(下)第9節 兩軍窺匈奴(三)第87節 城中路何在?(上)第45節 何得識天機(五)第34節 金毛現獅王?第25節 伏兵城中來(四)第7節 本初滿城招(上)第45節 且冷眼旁觀(三)第40節 驟雨現奇襲!第13節 顏良何狂勇(上)第2節 豎子安敢欺?(下)第26節 白馬悠悠突(下)第35節 飛將非無敵(下)第17節 運籌謀千里(一)第26節 猛虎初露頭第6節 公路何足道(下)第75節 判敵未如判第59節 漢家有好甲第6節 王芬謀大事第50節 迴天因無意(一)第88節 城中路何在?(下)第27節 攻城休怨累(上)第37節 大刀速斬“羊”第4節 天下可布武第27節 決勝制萬騎(三)第68節 趙雲逞單騎第35節 多情難相忘第2節 縱敗無降意(下)第17節 取城如探囊第23節 征戰漫天急(二)第44節 單挑拼一騎!第17節 取城如探囊第54節 太傅顯老謀第2節 縱敗無降意(下)第6節 諸侯洶洶勢(四)第35節 李傕託士氣第53節 科舉可立國第43節 虛實需暗探第9節 兩軍窺匈奴(三)第5節 天子何留去?第35節 眭固獻大郡第54節 斷腕且避禍第10節 西園八校出第2節 名族遭毒手第36節 郭汜當先騎第五 卷終·是非成敗轉頭空第71節 管亥展勇武第2節 黃巾據太行(中)第51節 王劉遭暗劫(上)第97節 三英現崢嶸(上)第45節 何得識天機(五)第12節 北騎若入口(下)第24節 豪強陷陣急(下)第17節 取城如探囊第47節 漢宮現連環(五)第50節 功臣孰爲首?第38節 天平實難敵第30節 祖茂現崢嶸第9節 冀土奇襲諧(一)第3節 諸侯洶洶勢(一)第3節 黃巾據太行(下)第60節 飛將不可追第1節 縱敗無降意(上)第11節 兩軍窺匈奴(五)第3節 諸侯洶洶勢(一)第43節 漢宮現連環(一)第30節 祖茂現崢嶸第66節 中原亂風波第83節 欲求國中智(上)
第1節 朝中風波惡(上)第14節 時窮節乃現第8節 戰炁耀三軍第51節 匈奴傷心身第17節 君臣青且嫩(上)第44節 勝負難明言第58節 本初終隕落(下)第10節 西園八校出第25節 小縣藏能吏第34節 院後火起中第26節 伏兵城中來(五)第10節 智士款款析(四)第43節 且冷眼旁觀(一)第71節 居心藏詭異(上)第88節 城中路何在?(下)第61節 子龍搏激流(下)第59節 子龍搏激流(上)第二 卷終·恰如猛虎臥荒丘第66節 真心服預見第5節 天子何留去?第10節 智士款款析(四)第41節 歡宴隱殺機(上)第73節 呂布非叛將第67節 願吃苦中苦第34節 院後火起中第30節 宮掖藏殺機(下)第18節 掠地需商量第3節 諸侯洶洶勢(一)第38節 列人內有亂(下)第46節 漢宮現連環(四)第26節 猛虎初露頭第96節 兩軍鬥智勇(下)第9節 兩軍窺匈奴(三)第87節 城中路何在?(上)第45節 何得識天機(五)第34節 金毛現獅王?第25節 伏兵城中來(四)第7節 本初滿城招(上)第45節 且冷眼旁觀(三)第40節 驟雨現奇襲!第13節 顏良何狂勇(上)第2節 豎子安敢欺?(下)第26節 白馬悠悠突(下)第35節 飛將非無敵(下)第17節 運籌謀千里(一)第26節 猛虎初露頭第6節 公路何足道(下)第75節 判敵未如判第59節 漢家有好甲第6節 王芬謀大事第50節 迴天因無意(一)第88節 城中路何在?(下)第27節 攻城休怨累(上)第37節 大刀速斬“羊”第4節 天下可布武第27節 決勝制萬騎(三)第68節 趙雲逞單騎第35節 多情難相忘第2節 縱敗無降意(下)第17節 取城如探囊第23節 征戰漫天急(二)第44節 單挑拼一騎!第17節 取城如探囊第54節 太傅顯老謀第2節 縱敗無降意(下)第6節 諸侯洶洶勢(四)第35節 李傕託士氣第53節 科舉可立國第43節 虛實需暗探第9節 兩軍窺匈奴(三)第5節 天子何留去?第35節 眭固獻大郡第54節 斷腕且避禍第10節 西園八校出第2節 名族遭毒手第36節 郭汜當先騎第五 卷終·是非成敗轉頭空第71節 管亥展勇武第2節 黃巾據太行(中)第51節 王劉遭暗劫(上)第97節 三英現崢嶸(上)第45節 何得識天機(五)第12節 北騎若入口(下)第24節 豪強陷陣急(下)第17節 取城如探囊第47節 漢宮現連環(五)第50節 功臣孰爲首?第38節 天平實難敵第30節 祖茂現崢嶸第9節 冀土奇襲諧(一)第3節 諸侯洶洶勢(一)第3節 黃巾據太行(下)第60節 飛將不可追第1節 縱敗無降意(上)第11節 兩軍窺匈奴(五)第3節 諸侯洶洶勢(一)第43節 漢宮現連環(一)第30節 祖茂現崢嶸第66節 中原亂風波第83節 欲求國中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