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節 漢宮現連環(一)

作爲一個穿越者,張狂在與董卓的談判中,先天就有優勢。

比如說,根據對後世三國遊戲的記憶,再結合張狂當前對大漢朝廷的瞭解,他能夠相當有把握的確定,目前董胖子的視線焦點,應當放在哪裡。

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可能,董卓正關注着風雲變幻的朝廷政局。

要知道,大漢新皇帝繼位之後,何進很快就會發動對宦官的清洗,然後導致宦官的強力反彈,拼死一搏,殺了何進。接下來,便是遊戲中大名鼎鼎的“董卓進京”事件。

董卓進京進的那麼爽利,絕不會是臨時臨刻的行動。而且在西羌叛軍暫時被擊退以後,董卓目前並沒有面臨什麼軍事壓力,完全可以憑藉自己“前將軍”的頭銜,覬覦朝廷的權柄。

如果拿幾個月以後的朝廷大權相誘惑,張狂相信,董胖子不會對區區一個白波谷的數縣之地太感興趣。

所以,在月初張狂與董卓的直接見面時,張狂非常直接的告訴董卓,白波谷這一塊地盤,太行軍可以與董卓軍平分。但是,張狂也直言不諱的說到,若是幾個月以內,董將軍有機會統帥大軍上雒,控制朝政的話,就必須將他佔據的白波谷地盤,還給太行軍。

對於張狂的這番話,董卓可以說是完全愣住了。

其實,董卓雖然已經有心插手大漢朝廷,在當時卻根本沒有發現有效的機會。被張狂這麼言之鑿鑿的一說,董卓的第一反應,就是覺得不太可能。張狂想當然的用後世的常識,來推導古人的思維,結果又一次正常的失誤了。

不過,張狂這次小小的失誤。結果並不壞。由於漢時讖語流行,董卓對張狂精通預言的名頭,也是略知一二的。聽到張狂這等表態,他雖然感覺不太靠譜,心裡倒希望是真的。

而且,張狂的太行軍實力擺在那裡,真要是打起來,董卓固然不會害怕,也會覺得很是麻煩。好歹太行軍也是被招安了的朝廷官兵,董卓在與女婿李儒商量時。也覺得還是與太行軍保持互不侵犯的姿態比較好。

於是,董卓很大方的與張狂擊掌明誓,約定當白波谷發生變亂之時,雙方要一齊出兵,壓服變亂豪強。事後。雙方瓜分白波谷的五堡。

當然,要是張狂對朝廷的預言實現了。董卓也會很大方的交出在白波谷佔據的地盤。承認太行軍對白波谷的佔有權。

對於最後一條,董卓是這樣想的:

——朝廷如果有機會,何必再爲了區區一塊巴掌大的土地,與實力不弱的太行軍死磕?

——武人想要掌握朝中的權柄,必然極爲艱難。如果能夠在地方上得到有力的支持,對執掌朝政。應該會有很大的幫助。

而且,董卓在潛意識裡,覺得與一個能夠預測未來的神秘人物對抗,是一件極爲不妙的事情。張狂的預言若是實現了。董卓哪裡還會主動去招惹這廝?

當然,整個事情隨後的發展,與郭太和張狂最初的預料,還是有着很大的差距的。譬如徐晃在夜裡的誘敵戰鬥,差一點就讓楊奉和韓暹攻破了中堡。要是事情真的發展到那一步,則張狂的整個戰略設想,說不定就要全盤破產了。

所謂的料事如神,在現實中,根本就不太可能出現。

還好,張狂的運氣不錯。被他暗中“點化”的徐晃,初露崢嶸就挽回了即將崩壞的局面。而堅守北堡的郭威,也成功的拖住了胡才和李樂的注意力,讓張狂暗中調動三千步卒和兩千騎兵,成功的對胡才和李樂的聯軍,發動了出其不意的突襲。

這一戰的結果,胡才被單騎突進的關羽斬殺當場。李樂雖然狼狽逃脫,身邊的戰士也折損了九成。自此,兩人可以說是“不足爲患”矣。

作爲約定的另一方,董卓派出了手下最擅長治軍的校尉徐榮,以雷霆壓頂之勢,一舉攻破了楊奉的老巢南堡。楊奉和韓暹的逃竄,爲這場籌劃了許久的大戰,畫上了一個簡潔的句號。

戰後,太行軍佔據了北堡、中堡和西堡,徐榮則將南堡和東堡收入囊中。雙方相互戒備之餘,卻都保持了和平的姿態,沒有故意向對方挑釁。

顯然,大家都有投鼠忌器的顧慮。

白波谷的戰事告一段落,董卓的視線,立刻又集中到近來變幻莫測的朝廷上。

作爲一個統兵在外的大將,董卓在大半個涼州,可以說是一言九鼎。只是,要論起對朝廷的影響力,他就有些說不出口了。

雖然,想要把持大漢朝政的野心,在董卓的心裡已經發芽。可是,自家事自家知。無論是大將軍何進一系,還是太傅袁隗一系,甚至是十常侍一系,董卓都能與他們搭上關係。然而,無論是哪一方,都沒有將董卓當做己方的重要組成。

簡單的說,各方都把董卓的勢力,當做是外圍的臂助之一。不過,董卓本質上依然只是涼州的一介莽夫,不足以參與朝廷大事的決定。

根據董卓派在雒陽城內的線報,所發回的消息顯示,目前雒陽城內的局勢,再一次變得緊張起來。

大將軍何進在剷除了董太后和驃騎將軍董重以後,表面上把握了朝廷的大權。然而,勢力受到不小打擊的宦官一系,依然是何進在內朝的強力對手。

大漢的權柄,分爲外朝與內朝兩部分。所謂的外朝,指的是朝堂上那些三公九卿之流。但是,這些表面上位高權重的官吏,卻因爲皇帝對權柄的重視,從大漢武皇帝時期開始,就被慢慢的隱性剝離。

到了大漢光武皇帝手裡,光武帝有鑑於西漢末年大權旁落於貴戚大臣,所以竭力把權力集中於君主,凡機密之事,全部交給新設立不過百年的尚書檯,以此制約三公。因而,秩不過千石的尚書檯,職權就越來越重,居然有實力與朝廷的三公九卿等重臣一較高低。

由於尚書檯的官署,被安置在宮禁內部,以方便皇帝發號施令。於是,這個權柄沉重的機構,就被官吏們戲謔的稱之爲“內朝”或者“中朝”,以示其有與外朝分庭抗禮的能力。

“大將軍”一職,之所以能被擡到凌駕於“三公”之上的地位,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按照武皇帝時期留下來的制度,“大將軍”應當領導“尚書檯”的工作。

當然,由於皇帝對“尚書檯”的重視,實際上“尚書檯”的頭上,有不少暗中的領導者。就像在漢靈帝劉宏統治時期,身爲“大將軍”的何進,對“尚書檯”的把握度,還不及“十常侍”一夥。所以,終漢靈帝一朝,宦官的勢力始終強大,原因就是在這裡。

何進在殺死蹇碩,把握了朝廷軍權以後,以爲自己終於可以肆無忌憚的操縱大漢的權柄了。但是,現實擺在眼前,給了何進當頭一棒。

以太傅袁隗爲首的外朝官暫且不論。他們與大將軍何進之間,雖然有矛盾,卻不是根本性的。更何況,有新近被任命爲“司隸校尉”的袁紹在一旁調和,何進與袁隗之間,固然不可能合作得親密無間,倒也算和平共處。

但是,看似失勢的十常侍一夥人,這一刻,方纔顯示出他們在宮禁內的強大影響力。

有蹇碩這個倒黴的出頭鳥爲先例,沒有哪一個宦官,敢於直接與何進過不去。可這些人老成精的宦官,卻有着足夠的迂迴方法,來保持他們在中朝內的影響力。

十常侍們的迂迴路線,便是針對何進的親人。

何進的地位,從法理上來說,來自於異母妹何皇后。何皇后與十常侍之間的關係,不說是極爲親密,至少也是相當親密。

要知道,何皇后能夠入宮,就是十常侍裡的郭勝,大力支持所成。後來何皇后鴆殺皇子協生母王美人,氣得漢靈帝要廢掉她的皇后寶座,還是依靠十常侍一齊爲她求情,並且每人出了一千萬五銖錢幫何皇后贖罪,這才讓何皇后逃過一劫。

後來,爲了進一步密切自己與十常侍之間的關係,何皇后還不顧家中的反對意見,執意將自己的一個異母妹妹,嫁給了十常侍之首——張讓——的養子。這樣一來,何皇后一族與十常侍之間,居然都成了親家,相互間的關係,就越發的理不清了。

——都是自家的親戚,做的太過分了,可就不好呢!

而且,何皇后,不,現在應當升級爲何太后了。何太后以新天子劉辯年紀幼小爲理由,在一旁垂簾聽政,也開始插手朝堂之事。作爲一個婦道人家,何太后對朝堂上的事情並不熟悉。正好十常侍官場經驗豐富,在一旁爲何太后鞍前馬後的效勞,讓何太后感覺很不壞。

除此之外,在何太后的心中,還有一層不能說的顧慮。那就是:

——大將軍若是將宦官們殺光了,天子和太后身邊,就沒有了可靠的人手。在這種情形下,如果大將軍想要做些什麼非分的事情,那還有誰能夠阻止他呢?

——前漢朝的大將軍王莽,可就是前車之鑑啊!(未完待續。。)

ps:??本卷的**即將來臨,此“連環”非彼“連環”,可是與王允、貂蟬、呂布什麼的毫無瓜葛呢!

第47節 歌“明月幾時”第30節 久戰亂未靖第39節 彭城有曹氏第17節 爭權論朝堂(三)第31節 科舉立新制(上)第48節 自當順人意(二)第52節 內廷見尚書第25節 敗犬疲且瘦第21節 運籌謀千里(五)第83節 欲求國中智(上)第11節 冀土奇襲諧(三)第100章 張亦難躲過第26節 伏兵城中來(五)第13節 三英戰呂布(二)第13節 浴血豪強間(中)第42節 冀土意未寧(下)第56節 李郭功皆高第27節 大軍急急退(上)第48節 陷地終有計(四)第39節 勝負終落定第4節 兗州名士劫(下)第51節 自當順人意(五)第54節 歸去復來兮第58節 本初終隕落(下)第49節 好鹽入味道第67節 太行根基盛(四)第59節 勝負本鮮明第14節 片語聞敵情第21節 壯士半生死(上)第39節 勝負終落定第7節 本初滿城招(上)第47節 越河襲糧道第57節 真定藏麒子第7節 大事多磨礪第66節 太行根基盛(三)第65節 苦鬥馬不歇(中)第48節 友軍藏敵意第20節 三軍心未定(下)第24節 伏兵城中來(三)第52節 但須招曹操第10節 田豐無明主(下)第13節 只言斷忠佞第43節 徐州變數起第12節 浴血豪強間(上)第8節 戰炁耀三軍第23節 黃巾密密鋪(上)第68節 太行根基盛(五)第100章 張亦難躲過第35節 李傕託士氣第74節 易斷勢與局第15節 三軍齊整備第60節 王庭選良馬第56節 李郭功皆高第51節 羣氓一走私第65節 太行根基盛(二)第64節 欲靜風不止第47節 漢宮現連環(五)第12節 張合亦煩惱第23節 伏兵城中來(二)第53節 常侍非束手第23節 征戰漫天急(二)第6節 公路何足道(下)第12節 北騎若入口(下)第7節 馬骨空北羣第17節 董卓思時局(上)第41節 袁術驚遇襲第47節 但埋頭種田(二)第40節 三軍取全勝第68節 孰料伏對伏第61節 征程鞍未解(上)第34節 飛將非無敵(中)第70節 陳宮獻小計第44節 單挑拼一騎!第30節 先登知是誰?(下)第35節 李傕託士氣第10節 智士款款析(四)第51節 自當順人意(五)第24節 麴義意果敢第44節 鉅鹿危機至第47節 蠻夷顯心機第19節 運籌謀千里(三)第21節 烽火遍地起(三)第56節 煌煌威共勢第10節 躊躇黃河岸(中)第39節 勝負終落定第56節 閹黨鳴輓歌(下)第6節 諸侯洶洶勢(四)第51節 匈奴傷心身第34節 金毛現獅王?第21節 復仇起草莽(三)第18節 運籌謀千里(二)第67節 樂進布鐵騎第67節 太行根基盛(四)第89節 巷裡敵可踩(上)第66節 太行根基盛(三)第57節 短弓對強弩第37節 俠士亦官迷(中)第94節 獨品驚共駭(下)第6節 公路何足道(下)
第47節 歌“明月幾時”第30節 久戰亂未靖第39節 彭城有曹氏第17節 爭權論朝堂(三)第31節 科舉立新制(上)第48節 自當順人意(二)第52節 內廷見尚書第25節 敗犬疲且瘦第21節 運籌謀千里(五)第83節 欲求國中智(上)第11節 冀土奇襲諧(三)第100章 張亦難躲過第26節 伏兵城中來(五)第13節 三英戰呂布(二)第13節 浴血豪強間(中)第42節 冀土意未寧(下)第56節 李郭功皆高第27節 大軍急急退(上)第48節 陷地終有計(四)第39節 勝負終落定第4節 兗州名士劫(下)第51節 自當順人意(五)第54節 歸去復來兮第58節 本初終隕落(下)第49節 好鹽入味道第67節 太行根基盛(四)第59節 勝負本鮮明第14節 片語聞敵情第21節 壯士半生死(上)第39節 勝負終落定第7節 本初滿城招(上)第47節 越河襲糧道第57節 真定藏麒子第7節 大事多磨礪第66節 太行根基盛(三)第65節 苦鬥馬不歇(中)第48節 友軍藏敵意第20節 三軍心未定(下)第24節 伏兵城中來(三)第52節 但須招曹操第10節 田豐無明主(下)第13節 只言斷忠佞第43節 徐州變數起第12節 浴血豪強間(上)第8節 戰炁耀三軍第23節 黃巾密密鋪(上)第68節 太行根基盛(五)第100章 張亦難躲過第35節 李傕託士氣第74節 易斷勢與局第15節 三軍齊整備第60節 王庭選良馬第56節 李郭功皆高第51節 羣氓一走私第65節 太行根基盛(二)第64節 欲靜風不止第47節 漢宮現連環(五)第12節 張合亦煩惱第23節 伏兵城中來(二)第53節 常侍非束手第23節 征戰漫天急(二)第6節 公路何足道(下)第12節 北騎若入口(下)第7節 馬骨空北羣第17節 董卓思時局(上)第41節 袁術驚遇襲第47節 但埋頭種田(二)第40節 三軍取全勝第68節 孰料伏對伏第61節 征程鞍未解(上)第34節 飛將非無敵(中)第70節 陳宮獻小計第44節 單挑拼一騎!第30節 先登知是誰?(下)第35節 李傕託士氣第10節 智士款款析(四)第51節 自當順人意(五)第24節 麴義意果敢第44節 鉅鹿危機至第47節 蠻夷顯心機第19節 運籌謀千里(三)第21節 烽火遍地起(三)第56節 煌煌威共勢第10節 躊躇黃河岸(中)第39節 勝負終落定第56節 閹黨鳴輓歌(下)第6節 諸侯洶洶勢(四)第51節 匈奴傷心身第34節 金毛現獅王?第21節 復仇起草莽(三)第18節 運籌謀千里(二)第67節 樂進布鐵騎第67節 太行根基盛(四)第89節 巷裡敵可踩(上)第66節 太行根基盛(三)第57節 短弓對強弩第37節 俠士亦官迷(中)第94節 獨品驚共駭(下)第6節 公路何足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