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話當年

夜話當年

月光柔和,灑落在臨窗長榻上執杯淺酌的女子臉上,如籠薄紗。明淨剔透的琉璃酒杯擎在修長如玉的指間,赤如霞珠的葡萄酒液微微漾着,淺淺漣漪裡彷彿模糊了流光,讓人徒生悵然情緒。

衛希顏回屋時,便見名可秀着了中衣歪在榻上,手裡執杯似飲非飲,心思不知晃到何處,一臉的眷念追憶神色。

她想了想,便了然了。走近前去,將琉璃杯取下擱在側邊矮几上,挨坐榻邊問:“在想母親?”

她說的母親是名可秀的母親花惜若。

名可秀垂着眼簾嗯了一聲,懶懶地直了□,起手摘了她發上玉簪,一頭烏髮如瀑般垂落下來,指尖拈起幾縷摩挲着,神情悵然。

衛希顏握了她手,凝視的目光柔和。

這一整天,就此時她方與名可秀獨處——申時落班就去了陳克禮家中,赴他的四十五歲生辰宴,酉時方回山莊,還沒跟名可秀說兩句話,就忙着三叔的餞行宴,一家人聚在雁雲院亥時方散,她又留下陪三叔過招,而後喝光了兩壇酒,梆交四更才落屋。

她忖着,不知何人何事惹得可秀又懷念起母親。揚眉打趣道:“今兒見了哪個美娘子,惹得你見人生情了?”

名可秀被引得笑了下,說:“不是美娘子,是美郎君。”

“哦——?”衛希顏挑起脣。

名可秀拈着她的髮絲,語聲幽幽,“見了陳西山,議楊邦義的摺子,”她語氣頓了頓,“說起當年揚州初遇的事……”

“哦!”衛希顏發出一聲短促的噫嘆,順着話頭問,“難道是段傳奇般的相遇?”

兩人所說的陳西山,就是司農寺丞陳旉,出身於揚州的書香世家,家族出過三個進士,其中一位官至禮部尚書,陳旉也是年少學成,二十歲就考進太學,有望入選進士,孰料竟自個放棄仕途,一門心思蹲在西山莊子躬執耕稼,還自號爲“西山居士”,氣得陳父揮着手杖抽他,卻沒扭過這個嫡子的冥頑不靈,痛失期望下索性將西山莊子扔給了他,再不許他進陳氏家門,等同於放逐,直到陳旉被趙鼎薦舉司農寺,已經垂垂老矣的陳父才重新接納了這個忤逆子。

衛希顏對於這位不愛當官愛務農的讀書人中的奇葩,性子又執拗得像根煮不爛的老牛筋似的農業大臣,心裡攪動着旺盛的好奇心——究竟當年有着怎樣的交往,纔會促使他選擇立於可秀旗下?這回總算聽了個開端,便催着往下說。

名可秀卻一手撩開她衣襟,“有酒氣。”

衛希顏撲哧一笑,心道陪三叔喝了兩罈子甘玉春,沒酒氣纔怪。伸手解了寬鬆的外衫丟到榻尾,露出裡面的細綾中衣,胸前曼妙的起伏立時顯出來。

名可秀臻首靠去,枕在她胸口上,因眷念母親而生的悵然便在這團溫軟裡漸漸陷落下去。

衛希顏低笑的聲音在她耳邊輕響:“需要我去洗乾淨再來聽‘傳奇’麼?”手臂卻摟着她腰不動。

名可秀閉着眸子,語氣懶懶的,“傳奇沒有,故事倒有一樁。你去洗,我睡了。故事改天再講。”

衛希顏眼睛骨碌一轉,拿起側几上的琉璃杯,將杯中剩下的葡萄酒喝乾,放了酒杯回頭就在名可秀脣上親了下,擡眼笑說:“這下好了,咱倆的味道一樣了。”

名可秀半睜眼撇嘴,“無賴行徑。”

衛希顏抱着她咯咯的笑。

名可秀嘴角微彎,這般打岔,心中僅有的一分悵然也遁去無蹤了。

她側了側身,看了眼懸掛中天的明月,月光將她明亮的眸子映得更亮,又似有星辰落入眸中,點點耀輝。

追憶着過往,她道:“那年是重和元年,四海錢鋪的分號開進揚州,阿孃帶了我去做歷練。一次踏青路經西山腳下,見田壠上立了個道服男子,一邊袖子半挽,手裡拿着卷書吆喝田裡的農夫:挖壟多深,間距多寬,下肥幾鈀……阿孃聽得有趣,便叫馬車行近些。

“那人一雙鞋履和道衫下襬都沾了泥,道袍前衫的膝蓋處接了襴——是位讀書的士人。阿孃聽了會,讚許說,難得有士子躬作農事,更難得的將《齊民要術》因地制宜、活學活用,不是個死讀書的。便起心結識這位躬耕稼穡的讀書人,吩咐就近尋處草地落車,鋪氈起爐。

“阿孃點茶的技藝甚是高妙,就是趙元鎮都要遜色三分。茶香順風飄向田壠,我和阿孃還沒喝完頭盞茶,那士子就循香而至。阿孃學識博雜,素擅言辭,與之相談者無不忘卻辰光。這是亦不例外,從烹茶、品茶說到製茶、種茶,又從種茶說到種田……天將昏時方離去,陳西山猶自一臉不捨,恨不得跟着我們走。”名可秀笑了聲,眸光透出驕傲。

衛希顏瞭然點頭。可秀的母親花惜若無疑是很吸引人的女子,最大的魅力不是來自於她的絕色的美貌和獨具的氣質,而是她堪比智者般的智慧和學識,這種智慧性的光源最是吸引如陳旉這類專心致道的讀書人。當然,這個吸引未必是男女之情。

名可秀接着道:“之後,陳西山便成了登門請教的常客。每次相談便去半日,阿孃從無厭倦不耐,併爲此在揚州多停留了半月。阿孃說,這般切磋互有稗益。又說,天下讀書人皆知國以農爲本,然則有幾人服田力穡,勤勞農桑?陳西山之可貴,便在此處。

“次年陳西山來杭州拜訪,就在杭城住下了。阿孃挑了幾處不同土質的田地,做他的試耕田。因同城近便,登門的時候多起來。交流農事要術之餘,亦會探討和農事相涉的國策法令,青苗法便是之一。

“陳西山講青苗法之失,主弊在於官府強迫田戶認購:官吏爲了多徵青苗錢作爲政績,對不需要青苗錢的中產之家亦強迫借貸,甚至強迫城裡的坊郭戶亦認購青苗錢,使這些人家平白背上利息負擔;

“次一等的弊病,在於百姓的愚昧短淺,只顧眼前:借了青苗錢不用於買種子買耕牛,而是盡買米糧濟眼前之急,到還錢之時,別說利息,就連本錢也還不出來,而官吏要向朝廷交差,便逼迫農戶還錢,貧窮之家往往變賣家產還債,地方豪戶便趁危低價兼併田地,以致貧者益貧;

“再次一等的弊病,則是貪官奸吏擡高利息,從中貪污謀利。又有官吏唯恐限期內收不回青苗錢,不等田收農稅季節就催令還錢,此時田戶如何有錢可還?然而官府催逼還錢如狼似虎,又如何敢說不還?要麼攜家遠逃,要麼變賣家產,然則故土難離,農戶多半傾家蕩產以還……

“阿孃說,青苗法的弊病但凡有識見之士皆能辨知,然則當今登位,起用蔡京復新法,何以更爲害民?陳西山答道,新法種種弊病未除,蔡京之輩便妄行恢復。上有奸佞當朝,下無良吏施行,且爲君者好奢,遂致弊法比之神宗朝爲害更甚。

“阿孃冷笑,說有良吏施行又如何,能保得了三年、五年還是十年?縱是史家稱道的貞觀之治,吏治清明之時亦不過十幾載爾。惟將法令繫於良吏,則不成爲常法。”

衛希顏心道,這就是法制不能繫於人治的道理。

“阿孃說,任何事物要長久,都須得有自己的源力。就像儒家學說,雖然經歷過亂世的傾頹,禮樂崩壞,但儒學的源力仍在,就如紮根地底的青草,生機不絕,隋唐天下一統,便又復尊崇地位。究其根本,不是皇權選擇了儒學,而是必須以儒學爲尊。因爲這是‘平天下’的道,這就是儒學的源力,是一種內在的生命力,不依賴於外在的君權而存亡。阿孃說,世間大道相通,無論思想學說還是國策法令,要想長行於世,就必須有自己的源力,‘源’者,爲源源不息之義。”

衛希顏正聽得津津有味的時候,名可秀卻未再說下去。她等了一會,捺不住心頭癢癢,追問:“母親說青苗法的源力是甚麼?”

名可秀微微搖頭,低嘆一聲,道:“阿孃沒說……”

衛希顏愕然,“母親沒說?”這留半截子是做甚?

名可秀道:“阿孃是讓我自己尋求解答。”她頓了頓,解釋道:“爹爹和孃親對我們的教養,從來都是啓引多於灌輸。”忽又揚脣笑了笑,“爹爹說:未敢質疑父母師長教誨者,或可青出於藍,然不可勝於藍。阿孃說:水滴石穿。”

衛希顏呆了下,無語了。

不但要質疑,還要時時質疑;不但要時時質疑,還要持之以恆的質疑;不但要持之以恆的質疑,還要疑之有據——否則,怎麼做到“石穿”?

這是甚麼要求啊?!

若不吃透學問,又如何提出質疑?

衛希顏總算明白了,原來名可秀對她的高標準、嚴要求是來自於家傳淵源。

她後背一寒,訥訥道:“可秀,那個,我就不用‘水滴石穿’了罷?咳咳,這個,從你這裡青出於藍,已經很不錯了。”

名可秀想笑,又忍住,眉梢挑了兩下,“叫你多讀點書,才沾了兩分青色,就青出於藍了?美的你……”終究沒繃得住,脣角翹了翹,睨笑看她,說:“不思上進。”

衛希顏“噗”的笑開,倒在她身上直叫冤,“我已經很思上進了,真的,手不釋卷。只是你這標杆太高,我就是拍馬……呃不,拍翅也飛不到你頂上去呀。”

名可秀哼了哼聲,“是誰說的,我若爲鳳凰,她便爲鯤鵬?這拍翅都飛不上去,怎麼扶搖九萬里?”

衛希顏呻吟一聲,這哪跟哪呀,完全不搭界的兩回事。

究竟誰無賴啊!

作者有話要說:備註:

襴衫:士人之服,因其於衫下接橫襴爲裳,故稱。

因爲最早的衣服是上衣下裳,後來才發展出上下連體的長袍長衫之類,爲尊重古禮的“衣、裳”服禮制,士人的長袍和官員的官袍公服的衣衫前擺,近膝蓋處都要接一幅同色的襴,視覺效果看起來像是前衫下襬橫着拼接了一塊——以前看古代服裝時沒弄明白,還道好好的一件長袍幹嘛不用整匹布裁製,偏要在前面接一橫條破壞整體美觀。咳咳,後來方知此爲“襴”也,哈哈。

但最隆重的禮服依然是衣、裳分開,譬如皇帝和官員的祭服、大朝會的朝服,都是上衣+下裳的。

小劇場:

某西(揮手絹):可憐的衛衛,先把史書讀透徹吧~~~~

衛希顏(怒):爲毛去了古代還要更苦逼的讀書啊啊啊

某西(無辜):誰讓你家名女王高標準、嚴要求啊?不是作者君的錯啊!

衛希顏(咬手絹):偶不要讀史書,打滾!好枯燥,打滾,打一百個滾!

某西:要不你先讀諸子百家?

衛希顏(嗷):打一千個滾!

某西:你就是滾成“驢打滾”,還是要努力讀書滴。好孩紙,快去手不釋卷吧,名女王等着你提問質疑呢。話說你讀的都是女王的批註本滴說,上面的註解都是需要吃透滴說,吃透了是要提問滴說(衛希顏怒指:滾!)

原是故人309 防火防盜唐門宗主衛相何書275 襲擾戰術鐵騎對撞345 與子朝朝293 八方風雪道君駕崩305 親事之憂第9章 仙蹤初邂323 縱虎西2去臺倭攻略經略東洋七花朝賞花三經略東洋二青谷大會言說變遷騎步之戰雷楓中毒305 親事之憂287 新的學派295 攻心爲上閃電突襲287 新的學派唐門宗主河北形勢楓閣析戰暗渡陳倉女子書院北戰爆發再見可秀伺伏之虎女子書院305 親事之憂355 紅袖添香出師遼東衛相何書經略東洋七302 上京3協議唐門論勢一線生機朱雀書院阿寶歸來經略東洋二青城大戰309 防火防盜地下生死308 考課風課雨經略東洋一北迴悲歌二廬山交心288 言笑論戰聲名傳揚293 八方風雪307 聯姻之議言說變遷商盟交鋒楓閣析戰冰原登陸閃電突襲經略東洋六月下奇遇毒醫邀戰1310 勢力重分一潰百潰277 高麗出兵唐門論勢朱雀太極296 上京被圍地下生死32 防0防火防盜299 金國覆滅2三箭在弦上32 防0防火防盜花朝賞花四292 宗師因果307 聯姻之議301 金國覆滅3五289 官報之議唐門宗主323 縱虎西2去道君駕崩絕殺覆滅世道人爲花朝賞花四292 宗師因果伺伏之虎經略東洋三伸手摘桃284 不期而遇河朔遊襲289 官報之議有美同行303 大功3難賞北迴悲歌二青城大戰臺倭攻略296 上京被圍
原是故人309 防火防盜唐門宗主衛相何書275 襲擾戰術鐵騎對撞345 與子朝朝293 八方風雪道君駕崩305 親事之憂第9章 仙蹤初邂323 縱虎西2去臺倭攻略經略東洋七花朝賞花三經略東洋二青谷大會言說變遷騎步之戰雷楓中毒305 親事之憂287 新的學派295 攻心爲上閃電突襲287 新的學派唐門宗主河北形勢楓閣析戰暗渡陳倉女子書院北戰爆發再見可秀伺伏之虎女子書院305 親事之憂355 紅袖添香出師遼東衛相何書經略東洋七302 上京3協議唐門論勢一線生機朱雀書院阿寶歸來經略東洋二青城大戰309 防火防盜地下生死308 考課風課雨經略東洋一北迴悲歌二廬山交心288 言笑論戰聲名傳揚293 八方風雪307 聯姻之議言說變遷商盟交鋒楓閣析戰冰原登陸閃電突襲經略東洋六月下奇遇毒醫邀戰1310 勢力重分一潰百潰277 高麗出兵唐門論勢朱雀太極296 上京被圍地下生死32 防0防火防盜299 金國覆滅2三箭在弦上32 防0防火防盜花朝賞花四292 宗師因果307 聯姻之議301 金國覆滅3五289 官報之議唐門宗主323 縱虎西2去道君駕崩絕殺覆滅世道人爲花朝賞花四292 宗師因果伺伏之虎經略東洋三伸手摘桃284 不期而遇河朔遊襲289 官報之議有美同行303 大功3難賞北迴悲歌二青城大戰臺倭攻略296 上京被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