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議一擊

府議一擊

天邊漸漸泛起赤金色,將蓮湖鋪上一層金橘色的波光,客人們帶着意猶未盡的表情拱手作別,迤邐出了水閣往外,各自車馬散去。

轉眼天色便暮,坐落在教睦坊的胡府大宅漸次掌起了燈。

前院的書房內,胡安國正考較三子胡寧在太學的課業,便聽家僕在門外稟報,說夫人回來了。胡寧眼睛一亮,想起文宴盛會上的絕詞妙句,心思便如長了翅膀般飛向母親所居的嘉禧院。胡安國瞪道:“聞外事而心浮躁,何以專致學問?”

胡寧立即收斂心神,垂手端謹道:“父親教訓的是,孩兒知錯了。”沉澱在心頭的壓力再度油然而起。

過得兩年就是進士科考,他的父親和兩位兄長都是進士,尤其是次兄胡宏三年前及第後,胡寧就面對着來自家裡及親戚友人的殷殷目光,這是一種無形的壓力,意味着不但要進士上榜,還要考出好名次,方不負衆家期望,而胡寧每念及此,本就不多的玩樂心思和閒情逸致便都遁去無蹤了,唯餘心中一片凜然。

胡安國考較完兒子的學業回到嘉禧居已是戌正,婢女添了盞茶,夫妻二人便倚着迎枕坐在臨窗的長榻上說話。

因身患足疾之故,胡安國甚少出席宴會,經由自家夫人赴宴回來後襬談。而官場人脈就是在這些宴請往來中累聚,甚至官場風向也多是從聚宴中傳出,秦夫人身爲禮部參政的妻子,相當於充當了丈夫的耳目臂助,從某個方面彌補了胡安國無法親至的遺憾。

說起文宴上的絕妙詩詞,秦夫人一廂說“衆多名家相聚,激得佳作爭出”,一廂又感嘆“李易安才華橫溢,如皓月當空”,說起宴上的諸般趣事時又妙語連珠,聽得屋裡服侍的貼身婢女都掩笑不止。

“沒想易安還是如此趣致人物!”秦夫人說到那段相思詞的趣話時,仍然繃不住笑,胡安國也不由捋須搖頭而笑,說了聲“胡鬧”。

秦夫人便笑說“隨心而致,方是風流”,又撫掌感嘆道:“衛國師這人不易接近,但和李易安卻是妙趣相諧,觀之恰如忘年的莫逆之交,真讓人訝異,轉念一想卻又覺得合當如此,倒是怪了。”

胡安國半眯着眼道:“如夫人所說,這二人俱是風流人物,便有相知相惜亦不足爲奇。”他淺眯的眼底隱隱有着沉疑,彷彿在思量甚麼。

秦夫人說聲“亦是”,便又接着擺談後面的事,直至說到宴罷後與李易安的交談,說聊起朱雀書院九月九開學,斜眼見丈夫臉色有些凝重,心裡打了個突,便揮手屏退丫鬟,道:“阿蕪的事,你怎麼想?”

“嗯?”胡安國睜眼,“夫人是說,朱雀書院的事?”

“嗯。”秦夫人道,“妾身得了準信兒,丁相公家裡的三個小娘子,包括已及笄的二娘子,和未及笄的三娘子、四娘子,都已報名入學,其他幾位參政家,包括已經及笄的,只要還沒說親的都提了名單……”

胡安國“咦”了聲,“包括吏部參政府上?難道李伯紀還有未出閣的女兒?”

秦夫人白了他一眼,“李家沒女兒,難道還沒孫女兒?——李參政的長孫女正好年滿六歲,符合書院幼學班的招收年限,聽說五歲就能吟詩,一早就報了名。”

胡安國“哦”了聲,腦海裡搜出記憶,“就是那個五歲觀荷寫了首絕句,‘日照宿雨幹,一一風荷舉’的女娃?”

秦夫人說“就是這孩子”,拿盞喝了口淡茶,又嗤笑道:“便是向來和衛國師不對付的範參政,還是緊趕着將女兒送進去?聽說不好意思登國師府,便請託到宰相夫人那,幫遞了條子給李易安。”

她看了眼丈夫,指尖剔着白釉盞上的折枝茶花,以商量的語氣道:“朱雀書院既有這個光景,又有李易安爲山長,妾身琢磨着,不如讓阿蕪亦去……”

兩月前秦夫人唯一未出閣的女兒胡蕪剛議了親事,未來的夫君正是這科制舉——博學鴻詞科的榜眼,因秦夫人捨不得,又顧慮年少生育艱險,便與男方說好等一年半後年滿十七再嫁,因議了親便同其他還未說親的及笄小娘子不一樣,所以當衆家女眷都在熱議送女讀書院時,秦夫人一直沒表態,心中卻是猶豫的,待得今日親見李清照,那猶豫的心思便定了下來,遂回來後便與胡安國商量四娘進學的事。

“……入學後不求多麼文才,但凡學得些爲人處世的道理,又能和以前交好的閨友不疏離了,互爲同學後關係又密了一層,以後嫁到夫家,無論打理家事人情,還是眷友往來的人脈,都是有好處的。”

她語氣頓了一下,又道:“還有,三叔家的五娘、六娘,五叔家的七娘、八娘,都比阿蕪小几歲,若是聰明上進的,不妨寫信去使人送到京中,到時和阿蕪一起就學,姊妹間還可互相促進。以後,等年紀到了說親時,憑着朱雀書院出來的名聲,豈不是比默默無聞地呆在崇安袁州更有優勢?往後對家族亦是個提攜。”聯門好姻親,對家族聲望自是大有稗益。

胡安國想了會,捋須點頭,“夫人說得在理,明日某便去信給老七、老九,讓他二人早做打算。”

胡安國屬於崇安胡氏長房一脈,他是長房長子,下有四個弟弟,大的兩個早卒,成年的是四弟安止和五弟安老——在長房這脈分別排行七、九。

胡老七頗有經商之才,年青時連考兩次科舉不第後便死了仕途之心,守着崇安的祖業,營事長房這脈的田莊鋪子,年年進項甚豐,銀錢上對長兄安國和幼弟安老的助力頗大。

胡老九是蒙胡安國的關係,蔭補爲官,先補缺羅江縣,任滿後通判袁州,但袁州這地方並不富庶,胡安老居官又頗清廉,那官俸便只夠得家用,至於官場人情往來的花費,則多賴於崇安的支應。

便是胡安國的官俸雖然遠遠高於老九,但也沒這個財力能在地價貴如金的臨安京城置座大宅,最初奉詔爲給事中時,住在開元坊的門下省官舍,但官舍除了宰相執政六部尚書的舍第是單獨的兩三進的宅院外,其餘官舍都是集棟樓閣,不允許家眷入住,因此當秦夫人攜女入京後,便和其他入京的官眷一樣,經朝廷樓店務賃屋宅而居,後來胡安止派人從崇安送來三十萬貫的交子,胡安國一家方在教睦坊這座重樓帶湖池的大宅安居。

對於接納七老弟的銀錢,胡安國受得十分安然,因家族兄弟互助共益,胡安止因長兄的官身得免稅役,而胡安老也因長兄得以蔭補。家族本就是一榮俱榮的關係,是以胡安國聽妻子說提攜本家侄女,自然答應,心想若學成出來說門好親,對闔族都有益。

因對妻子的見事明白欣慰,胡安國端重的臉色舒了舒,想了想又道:“老七老九家的侄女夫人比較熟悉,不如同時給弟妹去信說說,選好了人再送過來。”

若是那性情愚鈍,或是不知進退、上不得檯面的,便省了送到京中——不被書院錄取是小,丟了胡府臉面是大。

秦夫人點頭應下,轉眼見丈夫眉頭緊皺,似乎有所疑慮,便問:“可有不妥?”

胡安國搖了搖頭,“無事。”沉吟了半晌,突然又道,“夫人方纔道,衛國師書完《浣溪沙》的那句詞題後,還說了幾句話,你再說來聽聽。”

秦夫人見他神情沉肅,不由得認真回想,“嗯……衛國師說:‘世上之事多如相思,有所思,便求有所應,無所應就只能‘空對燭花紅’,然世間事若無付出,豈有心想事成的便宜可揀?’……嗯,原話就是這樣。”她見丈夫表情愈發凝重,心中一突,遲疑道,“這是……話裡有話?”

“嗯……”胡安國眼泡下垂支應了聲,握拳輕輕敲着右腿不語。

秦夫人急着傾身過去,“又痛了麼?”說着雙手在他膝蓋上下部位揉按着。

胡安國動了□子,安慰她道:“無妨。晚食前四娘才用藥包炙過,近來感覺較往年鬆活不少,只是坐久了有些酸。”說起女兒胡蕪,他神色頗是熨貼。

“阿彌陀佛,幸得阿蕪日日堅持這藥炙,看來果是有效。”秦夫人道了聲佛,神色盡是歡喜,“阿蕪向來孝順,亦幸得李御醫肯教她這法子,說起來還要感謝林院令說話,不然李御醫未必肯盡心相授。”她一邊輕輕揉着,一邊道,“過幾日李御醫便要教她鍼灸,到時針藥齊下,每日堅持,比起御醫每旬一次的用針,見效就更好了。”

胡安國便想起太醫院令林莒是出自蕭國醫門下,和國師衛希顏關係甚近,眉頭便皺得更緊,微不可察地嘆了聲,喃喃了句:“欲想取之,必先予之……此謂有付出,纔有所得。”

“甚麼?”秦夫人沒聽清楚。

“沒甚麼。”胡安國拍了拍她手,倚靠在迎枕上閉了眼睛,心裡忖度着宮裡的反應。

皇帝寢殿內燭火熊熊,恰似皇帝此刻的心情。

沈元從國師府出來後便先去了宮中覆命,最後轉述衛希顏所言道:“軍器監陳弊不除,火炮不可託付。”

趙構目光一暗,笑了聲道:“樞府甚是能耐,將州郡作院的情弊查得如此清楚。”

沈元低眉垂目。

趙構沉笑兩聲,轉而卻問起文宴如何,沈元一一述了,當說到衛希顏書題後那句話時,趙構臉色霍然一變,兩道濃眉挑豎,如兩柄利劍般凌厲,胸口怒火騰昇:這還真當火器作是她家的了,竟敢說付出才能所得,如此挾君,其心可誅!

趙構繃着臉,舌尖裹字不出,怒氣卻不可遏制地涌進幽黑的眸子,目色愈發沉不見底,擡眼間卻又復平靜,仰眉哈哈幾聲,撫掌開顏笑道:“有趣,有趣,可惜朕未親見,憾乎哉。”

皇帝展顏笑着,沈元卻心中一凜,油然而生幾分戒懼之意。

之後幾日,朝中竟一片平靜。

皇帝不再催問政事堂火器作議得如何,而程瑀兩次覲見都駁了回去,彷彿突然轉了念般,皇帝對火器作彷彿不甚上心了。

但政事堂卻不能擱置此事,畢竟皇帝沒說罷議。

這日政事堂再提“府議”,丁起方起了個話頭,衛希顏拿出三份札子,說淮南東路、廣南西路和福建路的武安軍都帥上折稟事,奏彈本路的作院和都作院“軍器質劣不堪用,或偷工減料,或代以劣材,乃至兵器不銳,甲盾不堅,被氈粗劣,軍衫不耐……帥府每年均作饋訴,然軍器質劣依舊,以致官兵積怨,越來越重……茲報樞府,期以問責有司,限期整飭爲盼。”

這三份札子從諸位相公手中傳閱後,最後傳到列席府議的軍器監程瑀桌前,翻完後臉色頓時青了。

不等議事廳裡衆人說話,衛希顏又叫進隨行的兩名樞府傔人,將兩捆兵甲擱到議席中間空出的水磨青磚上,分置左右兩堆,她指着說道:“左邊是三路都統制隨折送呈的證據,右邊是同樣制式供給京畿路武安軍的兵甲,諸位相公不妨上前細觀,對比一下可有區別。”

諸相不由互相望了眼,程瑀已忍不住當先起身,上前拿起左邊一杆長槍掂了兩下,臉色就又變了,顯然長槍的重量有異。

周望低頭咳了咳,端起茶盞喝了幾口,心中如吊了七八隻水桶般,七上八下。

丁起喚進一名宰相傔人,讓程瑀交槍給他,命這傔人雙臂掣槍桿磕膝用力,便聽“啪”的一聲,這長槍的槍桿竟然折斷了。衆相“啊”一聲,程瑀的臉色更是驚怒交加,十分難堪。

丁起沉着臉,說:“此傔人非力士。”

廳中諸相面色更是難看,非力士竟能折槍桿而斷,這槍桿是甚麼制的?周望瞥了一眼程瑀,端着茶盞的手抖了下。

衛希顏撇眉冷笑了聲,道:“按神宗朝定下的《軍器製造法式》,軍中長槍的槍桿以椆木爲佳,合木次之,白蠟木更次。椆木合木質地堅硬,握手即沉,而此槍質輕木白,看似白蠟杆,然蠟杆柔韌性佳,曲而不折,豈會磕折即斷?此等劣槍不是松木便是楊木,價廉濫充爾。”

說着又命兩位傔人各展一副皮甲,左爲京畿武安軍的配備,右爲廣南路的配備,而右甲的厚度薄了近一半,皮料也不是經多次浸製而成的精牛皮。

衛希顏冷眉道:“軍器監可有興趣試試這長槍刺皮甲的效果?”

程瑀還在躊躇,樞府傔人已將先前那杆斷槍遞去,他只好接着,提槍刺向右邊那副合乎標準的皮甲,一刺之下卻未戳破,連續五六下,那皮甲才破。樞府傔人又將右邊那杆配置給京畿武安軍的合木槍遞過去,程瑀提槍刺甲,這回兩槍就破洞。

程瑀手一抖,長槍“鏗”的一聲掉在地上。顯然,那劣制的長槍不只槍桿換了劣材,連精鋼槍頭也偷工減料了,看起來森森泛着冷光,實際卻沒有應當的銳利。

衛希顏示意傔人拿起左邊那副弓箭,道:“這黃樺弓的射程爲一百五十步,然配置武安軍的黃樺弓射程不到百步。這箭亦不合標準,箭簇減料,箭桿換材。如此劣弓搭劣箭,縱是神射手亦射不中百步外的雞。”陡然一掌拍桌,“國家軍器,何如兒戲?”震得程瑀臉色更是劇變,心裡一時怒,又一時冤。

衛希顏揮退傔人,冷顏冷聲道:“這些只是兵甲,還不提被服之類軍品,都是以劣充好、以次爲用……樞府往年均有質責軍器監,然弊害依舊,未見解決。”

她目光凌凌,掃過在座的宰執相公,“如此制器,軍中何以委信?將士性命可爲兒戲?要將火炮交給這樣的軍器監,只怕南洋水師三萬將士就先不答應!”

說着起身而去,留下議事廳內的諸位相公面面相覷。

半晌,丁起咳了一聲,看了一眼兀自呆立的程瑀,擡手示意歸座,顧目衆相道:“這軍器劣造之弊,實乃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程瑀臉色一緩,便聽宰相嘆道:“這陳年積弊,要徹底整飭,談何容易?”

在座的宰執們都清楚,這軍器製造就是個爛攤子,從哲宗末年起便亂了章法,偷工減料、粗製濫造,上下吃油水,貪腐獲利的何止州郡作院、都作院,從軍器監到兵部,到樞府到政事堂,哪個沒從中受利?這就是張藤蔓相結的大網,作院從上到下都已敗壞,殺幾個撤幾個也只是短時的,一旦監督不到這起攤子便又復熾,查之不絕。

這也是因何衛希顏掌樞府後只着重懲治了幾個典型,而未能徹底整飭的原因。何況作院隸屬軍器監,而軍器監隸屬兵部,樞府職權不及,又向爲兵部所忌,而兵部要員就從中受賄吃錢,以周望爲首,豈會容忍樞府插手?——便是鐵證在手,最終不過推出幾個替死鬼,卻觸不到根子。

打從那些劣制兵甲被擡上堂,周望心裡頭就發虛,這會急着撇清,道:“丁相說得是,這軍器作院積弊甚深,實難根除,早幾年兵部就有心復立章程,奈何阻力重重,多是半途而折。本想着這兩年徐徐革進,不過,可惜……”他捋着鬍鬚斜眼看了下程瑀,未盡的話意不言而明。

程瑀瞪視回去,臉上現出嘲諷鄙夷之色。

作者有話要說:摘錄一篇《古代官員的住房問題》,讀來既有知識又有趣:

1、官舍就是機關大院。

“官舍”,就是官吏的住所,因爲常與官衙連在一起,如今謂之“機關大院”,大抵就是機關住房的意思,屬於國家資產,而且往往特定屬於某官署——即某一個機關。如省府官屬宅,即三省省官的官舍;樞府七房院,即樞密院各房長官所居處。

到西漢後期,官吏家屬可以隨居官舍。譬如,宋代的司馬光生於郫縣的官廨,其父時任該縣縣尉。歐陽修也是其父任綿州司戶參軍時“生於司戶官舍”。

2、居住官舍不僅是一項福利,也是一種政治待遇。

北宋時的名相寇準因受政敵迫害,被貶爲衡州司馬。衡州府不給他分配住房,“百姓聞之,競荷瓦木,不督而會,公宇立成”。 朝中政敵一見,好嘛,還有免費屋住,立刻將老寇貶去雷州,看誰還給你建房。

又有蘇東坡的弟弟蘇轍,被政敵章惇貶到雷州,“不許居官舍,遂僦民屋”。章惇知道後,嚴令州府追究敢借房給管制分子居住的百姓張某某。

到後來章惇被鬥下臺,也被貶到雷州,碰巧也向這個張某某求租房子,張某心有餘悸道: “前蘇公來,章丞相幾破小人家,今不可也。”於是嘛,章相公領受了這番因果釀出的苦酒。

3、宋代爲什麼將官員的兒子稱爲衙內?

自秦漢以來,凡地方長官和主要官員的家居區,按例都是圈定在各自的衙署以內,俗稱“內衙”或“私宅”,並有屋宇式的宅門同大堂爲中心的辦公區劃界。宋人道: “以衙爲廨舍……兒子謂之衙內”,因此“衙內”成爲宋代官員子弟的代稱。

如寇準、蘇轍這些貶官,名義上級別比鮑當的曹官還高一些(司馬爲知府的佐官),但實際上是到此接受管制的,所以,無權住在“內衙”。

4、京朝官的住房問題。

地方官可以享有隨任家屬免費享用機關住房的福利(一直維持到清朝),但京朝官卻不一樣。

京朝官的官衙和官舍是分開的(大理寺除外),對多數京朝官而言,衙與舍的分開就意味着“攜眷免費居住官舍”的福利沒有了,京中有祖屋的當然方便不過,若甘願打光棍,則官署裡仍有單身宿舍可住。

如果定要拖上老婆兒女一大家子,而在京師又無祖業,那就必須別作選擇了。一種是買地建房或直接套購現成的公館。假如經濟條件困難,便只能陋室將就了。唐玄宗時副宰相盧懷慎屋宇極陋,堂堂副相“臥於弊簀單席,門無簾箔,每風雨至,則以席蔽焉”。

唐代名相姚崇因中心地段房價太貴,住所買在偏遠的地方,爲了上下班方便,又在皇城附近的旅館裡包了一間,終因起居失調而“病店”。玄宗得知後,就在專門接待周邊少數民族和外邦使節的涉外高級賓館裡,爲他開一間套房,以方便妻妾同住照顧。但姚崇以館局華大,不敢居。最終還是唐玄宗讓政府出錢,在中心地段新蓋了一所讓姚相自認爲合適的住宅,從此避免了擠旅館的苦惱。

5、官員退休離任, 必須搬出官舍

皇帝爲表示對大臣關懷,特賜一部分高級官員攜眷入住產業屬國有的宅第,一般情況下又隨居者的調任、貶謫或告老還鄉而收回。唐玄宗即位不久,老宰相李日知自請退休,一旦獲准,就馬上退還官舍,搬進其他房子。

當然,以“賜第”形式化官爲私的也有,不過因改朝換代或獲罪受處等原因,亦難保永業。

6、宰執大臣皆租屋而居。

從唐代起,朝廷一般就不爲京官提供免費住房,這做法基本上爲以後朝代繼承,其中尤以宋代最“慳”。

宋代,從京都到各地州府,都設有樓店務(後改名店宅務),作爲主管國有房產和邸店的行政部門,負責出租及修造事宜,相當於房管局。官員在京都任職而又無私第的,皆僦屋而居,雖宰執大臣亦然。

譬如楊礪官居樞密副使,照樣借住樓店務的房子,死後,宋真宗登門悼念,才發現其“僦舍委巷中,乘輿不能進”。

然而,不向京朝官提供住宅的制度,雖然能節省支出,但工作上的不便仍很多。宰相執政下班出省,各自回家,忽然有緊急公文需要辦理,按制度還得軍政兩府(政事堂、樞密院)的首長連署才能生效,只好由吏員拿着公文一家一家去請各位領導畫押,辦事既慢還會泄露機密。於是,宋神宗在右掖門之前建兩府相舍,每府相對四位,俗謂之八位。可憐見的,兩府首長從此纔有了建在皇城區的官邸。

不過,能免費住進“兩府八位”的畢竟沒有幾個,中下級官員還得“僦舍而居”。而房租是按月繳納的,對比收入,“恩格爾係數”也不低。而且還不時生出“樓店務增三分房錢“的爭論。 所以宋代每逢大節,朝廷都會有免僦屋錢多少日的福利,也就是說這段日子免公家房租。

7、離開官舍,不得帶走任何公家用品。

官舍內的一應傢俱雜物都按入住者的身份由公家提供,當官員調任或退休時,所有傢俱雜用,都要按清單歸還。

話說,王安石從出判江寧府任上自請退休時,夫人吳氏把官舍裡一張躺習慣的藤榻帶回了家。未幾,郡吏來索,左右莫敢言,只好悄悄向王安石彙報。王安石知道夫人好潔成癖,自己則因邋遢與她每不相合,於是跣足登牀,偃臥良久。吳夫人望見,即命下僕送還。(某西讀此大樂)

277 高麗出兵山莊夜話經略東洋四新瓶舊酒聲名傳揚278 烈火烹油301 金國覆滅3五洞庭相會各有段數再見可秀阿寶歸來275 襲擾戰術295 攻心爲上閃電突襲281 民心可得雪山邂逅鐵騎對撞河北形勢易安清照經略東洋一冰原登陸易安清照衛相何書280 兵站之設284 不期而遇聖手魔鬼354 新法推行鐵騎對撞山莊夜話此乃驕傲300 金國覆滅3四再見可秀流花客棧河朔遊襲臺倭攻略3173 論夏之戰十二年前京師貴客各有段數山長何人臺倭攻略地下戰道河北形勢見疑在心男尊女尊309 防火防盜275 襲擾戰術花朝賞花二青城大戰九月菊宴第11章 雷門有女287 新的學派青谷大會流花客棧夜話當年出師遼東293 八方風雪江北行營300 金國覆滅3四一線生機再見可秀衛相何書經略東洋五青谷大會爲賦女子楓閣析戰經略東洋二354 新法推行騎步之戰原是故人第6章 身世之謎345 與子朝朝青穀神醫276 曷懶之戰月下傾語303 大功3難賞經略東洋六原是故人286 教以非仕第8章 瀑底歷劫言說變遷3173 論夏之戰十二年前金298金國覆滅二時鐘新技爲賦女子翰林國士聲名傳揚283 進軍蓋穆295 攻心爲上北迴悲歌一府議一擊男尊女尊阿寶歸來衛相何書新瓶舊酒殺手之王一線生機1310 勢力重分見疑在心
277 高麗出兵山莊夜話經略東洋四新瓶舊酒聲名傳揚278 烈火烹油301 金國覆滅3五洞庭相會各有段數再見可秀阿寶歸來275 襲擾戰術295 攻心爲上閃電突襲281 民心可得雪山邂逅鐵騎對撞河北形勢易安清照經略東洋一冰原登陸易安清照衛相何書280 兵站之設284 不期而遇聖手魔鬼354 新法推行鐵騎對撞山莊夜話此乃驕傲300 金國覆滅3四再見可秀流花客棧河朔遊襲臺倭攻略3173 論夏之戰十二年前京師貴客各有段數山長何人臺倭攻略地下戰道河北形勢見疑在心男尊女尊309 防火防盜275 襲擾戰術花朝賞花二青城大戰九月菊宴第11章 雷門有女287 新的學派青谷大會流花客棧夜話當年出師遼東293 八方風雪江北行營300 金國覆滅3四一線生機再見可秀衛相何書經略東洋五青谷大會爲賦女子楓閣析戰經略東洋二354 新法推行騎步之戰原是故人第6章 身世之謎345 與子朝朝青穀神醫276 曷懶之戰月下傾語303 大功3難賞經略東洋六原是故人286 教以非仕第8章 瀑底歷劫言說變遷3173 論夏之戰十二年前金298金國覆滅二時鐘新技爲賦女子翰林國士聲名傳揚283 進軍蓋穆295 攻心爲上北迴悲歌一府議一擊男尊女尊阿寶歸來衛相何書新瓶舊酒殺手之王一線生機1310 勢力重分見疑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