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四章 不同的發展

在拿下遼國之後,在瀋陽獲得了快速的發展之後,定海軍產值增速,實際上是放緩的,這個不是說,定海軍發展勢頭減緩,反而是增加了不少。

一窮二白的時候,永遠是最容易發展的,一個一文不名的白丁,可能撿到一塊狗頭金,就能夠讓資產翻上好多倍。

可是對於一個億萬富翁而言,想要遇上資產翻倍的事情,雖然有,可是一輩子都不多,自然機會,想要翻倍,那是幾乎不可能的情況。

現在的定海軍,就是這麼一個舉措,從島嶼發展,控制海外的島嶼,發展期了一個完整的產業鏈,這些都是基礎,在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又獲得了遼國這個雄厚的根基。

在仁宗,或者是北宋中樞的這些大臣的眼裡,遼國不過是地盤大一點,甚至還有一點的貧瘠,因爲遼國,沒有足夠財富,北宋拿過去的一百多萬的歲幣,就已經成爲遼國比較大的收入了。

可是在定海軍的手中,無數的礦藏,無數天然產物,反倒是土地和耕種,變的不那麼的起眼了起來。

工業化發展,需要原料,需要近乎海量的原料,以鋼鐵爲核心的基礎,成爲了工業的翅膀,人均消耗鋼鐵開始大幅的上升,一定程度之下,也推動了重工業的發展。

當工業達到了一定的平衡,特別是細化和深挖之後,再想發展,難度比較的大。

不過,在趙信的卡牌系統,還有穿越的眼光支持之下,定海軍的發展還是非常驚人。

在普及了蒸汽動力和電力革命之後,定海軍的人均生產總值再一次的翻倍,這代表着國民生產總值的翻4倍,要知道,從北宋,定海軍可是近乎獲得了一半的人口,在和平演變計劃3500萬,之後,各大家族還有零散的,1500萬左右,也就是說,短短一年的時間,定海軍就從北宋獲得了5000萬的人口,哪怕是北宋的人口巨大,也吃不消了。

可惜,韓琦等一系列有能力,對定海軍認識比較深的下臺,連帶的一大批的中高層讀書人,投奔了定海軍,北宋剩下的,真的不算是很強,再加上仁宗的莫名態度,誰都知道,接下來,就是等時間了,這種情況之下,還有幾個人願意好好幹。

甚至在某種程度上面說,現在的北宋,外來的威脅已經沒有了的,沒有異族,沒有敵國,定海軍算是一個,可是從來沒有直接動手,而且仁宗的意思表現的明確,趙信也不必急於求成,到時候順利交接不就好了。

趙信還真的就沒有着急,現在北宋剩下的,就只有土地了,或許還有些財務,可是在定海軍創造了近乎海量的財富的前提下,北宋那些積攢的財富,根本就不夠看。

強行並下北宋,不過是名頭上面的好處,遼國還是一片白紙,原來剩下的人口,習慣都不多,可以被他自由的改變,可是北宋,各大家族根深蒂固,地方民族衆多,不可能一刀切的進行治理,真的陷身進去,或許會泥足深陷,這反倒是對定海軍不好。

拿下西夏的土地,加上統一了原來屬於中國的諸多版圖,甚至打到了貝加爾湖,讓定海軍的領土面積,幾乎擴展了一倍,達到了8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這是一個很大的地盤的。

目前北宋控制的範圍,大概是三百多萬平方公里,西藏是一百多,加起來總面積要超過1400多萬平方公里的。

之所以這麼大,實際上,清朝時期,中國的面積,大概有1300萬平方公里左右,在近代,蒙古獨立,少了150萬,被沙俄拿走了150多萬,還有其他零散的,差不多350萬平方公里,而丁海軍控制的區域,也要超過清朝的版圖,因此,擁有了跟後世中國,差不多大小的版圖。

這些土地非常的龐大,甚至很多地方都是地廣人稀的,需要慢慢的發展,經營,把人口,把物資,把鐵路和交通修建過去,才能夠匯聚成爲一個完整的整體,這樣的國家力量纔會更大。

經過了鐵路危機之後,雙方都平靜了下來,北宋再也沒有輸送工人,可是定海軍照例會給一些管理費,不過相對於之前,少了很多,大概每一個工人20貫左右。

這筆錢不多,卻也不少,500多萬的工人,這等於說,是一億的收入。

人少,大量的減少的人員,包括合併州府,讓北宋實際上支出,大大的減少了,商稅還有,不過也減少了,一億多,在原有的基礎上面,應該是可以承受。

同樣的,因爲各種農田水利的開發,北宋整個田畝的數量,開始迅速的增加,都基本上是水澆地了,哪怕現在勞動力不足,可是開發出足夠的土地,優先來耕種比較好的。

人口少了,可是能夠耕種的土地卻一點沒有少,反而有些增加,特別是大量定海軍的各種機械設備的進入,各種牲畜的進入,讓勞動力價值得到了提升,用較少的勞動力,就可以耕種較多的土地,產生的富裕也比較多。

按照慶曆十二年的統計,整個北宋清查出來的耕地,一共是9.6億畝,比起十年的時候,差不都減少了2成,可是剩下的土地,全部都是比較肥沃,加上的定海軍的良種,肥料,還有一些的科學的種植方法,大部分的土地的畝產都相當的高。

北方已經完全採用了冬小麥跟棉花的套種,冬小麥的產量,達到了4石的平均,棉花的產量也達到了280斤,這部分的收益相當的高。

南方,一年兩到三熟,又都種植者糧食資源,畝產更是達到了8石左右,這樣算下來的,平均年產糧食,可以達到54億石,按照5石糧食養活一個人來計算的話,僅僅是糧食本身,就可以養活10億人。

可惜,北宋現在,人口在逐步的下降,已經不足5000萬了,這些糧食應該是富裕太多了,在往年,糧價會跌倒無法承受的的程度,可是定海軍的存在,幾乎徹底的避免了這個問題。

糧食可是重要的資源,定海軍雖然佔據了遼國龐大的地盤,可是遼國跟北宋相比,更加處於高緯度,很自然的,耕地資源就不發達,這個從後世的數據上面,就可以顯示,中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耕地面積,才的18億畝,可是如果把北宋,加上幽雲在內,全部的耕地面積算下來,如果按照合理的佈局和開發的話,耕地面積就有可能達到13,甚至是14億畝。

三分之一的土地,卻佔據了最爲肥沃的平原和耕地,這就是北宋,可以說,北宋幾乎是後世中國最精華的地方,這樣才能夠養活那麼多的人口,未來的南宋也是如此,偏安江南,卻依然有1億多的人口的。

錢雖然可以解決很多的問題,可是人口基數是沒辦法的,在沒有跟外界大規模的交流,在世界各地,耕種技術都沒有達到很高的程度,就算是向外進口,又能夠獲得多少。

北宋結餘下來的糧食,除了少部分投入到釀酒,或者是飼料上面之外,剩下的,幾乎都被、定海軍購買走了。

定海軍佔據着各種各樣的優勢,不說定海幣,幾乎是白給的,就算是一些工業產品,就可以輕鬆的從北宋的手中收割,實際上,付出一部分的工業產品,換糧食,這對於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是非常有利,特別是有戰爭威脅的前提下的。

輕工業工廠,糧食和原材料,還有就是務工的佣金,這三樣,讓北宋哪怕衰落了,哪怕失去了大半的人口,甚至失去了繼續發展的能力,可是財政收入,還是聯創高峰。

只不過,包括仁宗在內,整個朝堂的大臣,都沒有進取心了,保證着這三個主項,然後就是自我爲地盤,大撈特撈,甚至連仁宗在內,不怎麼理會朝政,反正也不會出問題。

以前還有什麼民變或者災害之類的,現在人稀少了,種植產量高了,一兩年的旱災,或者是洪澇,也打不垮,真的打垮了,大不了到定海軍賺錢去。

現在,雖然,北宋還有控制,對於戶籍,對於隨隨便便到定海軍的,還是不容易,可是總有辦法,管的也不是那麼的嚴格。

北宋進入到一潭死水,正在有一天每一天的撞日子的時候,定海軍,卻非常高效的發展,自然科學,還有基礎學科,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特別是慶曆12年,從慶曆6年開始,經過3年中學,3年大學的學習,那些第一批進入到中學的學生,開始畢業的時候,更加的不同。

定海軍花費了巨大的財力,保障了幾百萬的甚至上千萬的少年,走上學堂,不用幹活來學習,這種系統化,規模化的教育,哪怕第一批,只有120萬,可是這些人,卻是各行各業之中急需的,他們的進入,厚積薄發之下,一下子誕生了十幾個,跟牛大力相類似的角色。

定海軍,成立的時間太短了,短到還沒有時間,培養出來一系列的學霸,學科大佬,除了一個牛大力之外,其他人都不算什麼。

能者上,庸者下,這是定海軍的特點,放在普通的工作上面如此,放在科研上面,更是如此。

這中間,不得不提到一個叫江泉的,他進入的學科,是石油化學科目,在這個科目之中,他有着天才般的想法和創造力。

本身,因爲研究和基礎的不同的,石油學科發展的並不快,最初,只是裂解,得到最有用的是煤油,在電力沒有普及之前,煤油燈,幾乎是最爲明亮,也是最爲簡單的一種照明方式。

從裂解石油開始,卡牌系統和趙信合力,也算是推動了石油的發展,給石油化學奠定了一個基礎,樹立了也寫基本的原則還有公式。

可是發展的速度太慢了的,各種的產物,也太少了,不足以形成一個完整的學科。

江泉的到來,可以說是天上的賜予,他進入到的項目,都非常的順利,陸續發現了一系列的化合物,終於坐穩了首席專家的位置。

趙信很重視石油,可以說,除了燃燒和內燃機使用,石油,幾乎佔據了化工的大半壁的江山,從石油之中裂解,然後分別的化工合成。

之前在尋找橡膠的替代產品的時候,也嘗試過裂解石油,當時發現了一些東西,可惜這些東西,沒有幾個有用的,最多,就是豐富了一下印染,一些後世大名鼎鼎的化工原料,一個都沒有獲得。

可是有江泉之後,不知道是他真的出色,還是運氣好,在短短4個月時間之中,發現了一系列的化工原料,其中,就有乙烯。

乙烯,這麼一種算是最基礎的化合物,他的作用是巨大的,他是工業原料的基礎,大部分烯類都可以通過他化合而成。

同時,乙烯的出現之後,江泉又再接再厲,得到了一種高分子的纖維,根據卡牌系統的點亮,居然是聚乙烯,這個可是第一個塑料的材料。

塑料在21世紀,應用有多麼的廣泛,可以說,整個生活之中,絕大部分的東西,都離不開塑料,而塑料製成的各種東西,對於鐵,玻璃,等的替代作用相當的明顯,價格上面,又是最低的。

一個牛大力,奠定了定海軍鋼鐵重工業的基礎,沒有牛大力,哪怕趙信有穿越者的眼光,有卡牌系統的幫助,小規模的實現一些材料是可以的,大規模的奠定重工業的基礎,是完全不可能的。

現在,多年的教育,結出了豐碩的果實,這些完全培養出來的,就冒出了12個,未來,伴隨着時間的推移,這些人會越來越多,有了各方面的學科帶頭人,有了定海軍不遺餘力的投入,定海軍的科技水平,肯定會日新月異的發展,甚至在某種程度上面,超越20世紀初,甚至是中期,都不是不可能的。

之所以有這樣的自信,一方面,有來自後世的卡牌系統,一些機率方面的問題,可以依託卡牌系統,另外一方面,趙信來自未來,或許,他完全建設出一個工業體系,一個科技體系,這不太可能,可是通過指引,指明方向這一點,舍他其誰。

第三百一十四章 固執的皇帝第四百三十九章 高度作用第一百二十四章 廣闊市場第六百三十二章 長江漁場第二百三十一章 自請地方第一百四十五章 高薪攬心第七十六章 抵達目的地第四百四十一章 任意雄關第二百六十八章 偷工減料第一百六十七章 出格的待遇第二百六十章 講述棱堡第二百九十四章 離開和根基第七十三章 遠程阻擊第三百一十五章 長弓壓制第二百三十二章 西遼矛盾第六百九十二章 陸軍海軍第二百八十章 水泥發展第十七章 內外之分第三百一十五章 尋找港口第六百二十四章 最終裁決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場勘察第三十章 真定王家第二十九章 黑手 初現第八百零九章 新宋中國第二百一十三章 香水第四百二十一章 抓住機會第八百零三章 真相求知慾第八百三十七章 抽丁進行第二十九章 黑手 初現第五百零三章第一百六十一章 易容術第二百七十八章 疏漏之處第六百九十四章 登陸海參崴第四百二十七章 真正原因第五百二十六章 經緯度線第八百五十三章 飼料產業第七百八十三章 精神壓力第五百三十二章 走向深藍第二百八十八章 當百鋼幣第二百零二章 錯誤判斷第四百八十二章 仁宗的態度第一百四十一章 滿口留香第二百二十七章 罷工和動盪第六百二十九章 漁船下水第二百零九章 團練成軍第一百零一章 忠誠變化第六百九十二章 陸軍海軍第七百九十八章 人口增長第二百五十八章 間接影響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鐵路 消息第一百四十九章 玉米和航海第八百七十四章 互助會第八百一十二章 運輸鏈條第七十七章 苗家莊第四十六章 羌族遊騎第五百七十章 一擊而潰第七百四十五章 演習開始第四百五十七章 糧食跟王朝第二百三十九章 正面強攻第四十一章 濃硫酸第八百五十九章 千島羣島第二百六十二章 可怕的持久度第二百二十三章 交接第一百八十六章 魔改防禦第一百三十七章 禁軍張俊第三百三十七章 邊境互市第二百五十章 震動大名第一百四十章 饅頭到包子第五百七十八章 軍事思想第一百三十八章 火爆銷售第五百七十三章 長牆建功第二百八十五章 多點的平衡第二十二章 中藥和無機物第八百零三章 真相求知慾第五百一十七章 驗證項目第七十六章 抵達目的地第七百八十九章 瀋陽車站第三百三十五章 知難而退麼?第六百七十五章 山海關之戰第四百七十六章 江南園林第一百二十九章 發泡劑第二十六章 禁軍會操第八百四十七章 初到瀋陽第二百五十七章 風潮乍起第七百八十九章 穿甲能力第七百二十三章 暴露了!第二百五十九章 韓琦的態度第八百四十九章 深入探索第六百三十四章 深加工第三百三十五章 知難而退麼?第二百四十一章 意外頻發第二百八十二章 給錢和新幣第三百五十八章 無人區第二百三十八章 無用的試探第五百二十七章 崛起的根基第二百一十章 肥皂第二百七十七章 價格問題第二百零九章 團練成軍第二百七十四章 廣而告之第三百五十八章 無人區
第三百一十四章 固執的皇帝第四百三十九章 高度作用第一百二十四章 廣闊市場第六百三十二章 長江漁場第二百三十一章 自請地方第一百四十五章 高薪攬心第七十六章 抵達目的地第四百四十一章 任意雄關第二百六十八章 偷工減料第一百六十七章 出格的待遇第二百六十章 講述棱堡第二百九十四章 離開和根基第七十三章 遠程阻擊第三百一十五章 長弓壓制第二百三十二章 西遼矛盾第六百九十二章 陸軍海軍第二百八十章 水泥發展第十七章 內外之分第三百一十五章 尋找港口第六百二十四章 最終裁決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場勘察第三十章 真定王家第二十九章 黑手 初現第八百零九章 新宋中國第二百一十三章 香水第四百二十一章 抓住機會第八百零三章 真相求知慾第八百三十七章 抽丁進行第二十九章 黑手 初現第五百零三章第一百六十一章 易容術第二百七十八章 疏漏之處第六百九十四章 登陸海參崴第四百二十七章 真正原因第五百二十六章 經緯度線第八百五十三章 飼料產業第七百八十三章 精神壓力第五百三十二章 走向深藍第二百八十八章 當百鋼幣第二百零二章 錯誤判斷第四百八十二章 仁宗的態度第一百四十一章 滿口留香第二百二十七章 罷工和動盪第六百二十九章 漁船下水第二百零九章 團練成軍第一百零一章 忠誠變化第六百九十二章 陸軍海軍第七百九十八章 人口增長第二百五十八章 間接影響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鐵路 消息第一百四十九章 玉米和航海第八百七十四章 互助會第八百一十二章 運輸鏈條第七十七章 苗家莊第四十六章 羌族遊騎第五百七十章 一擊而潰第七百四十五章 演習開始第四百五十七章 糧食跟王朝第二百三十九章 正面強攻第四十一章 濃硫酸第八百五十九章 千島羣島第二百六十二章 可怕的持久度第二百二十三章 交接第一百八十六章 魔改防禦第一百三十七章 禁軍張俊第三百三十七章 邊境互市第二百五十章 震動大名第一百四十章 饅頭到包子第五百七十八章 軍事思想第一百三十八章 火爆銷售第五百七十三章 長牆建功第二百八十五章 多點的平衡第二十二章 中藥和無機物第八百零三章 真相求知慾第五百一十七章 驗證項目第七十六章 抵達目的地第七百八十九章 瀋陽車站第三百三十五章 知難而退麼?第六百七十五章 山海關之戰第四百七十六章 江南園林第一百二十九章 發泡劑第二十六章 禁軍會操第八百四十七章 初到瀋陽第二百五十七章 風潮乍起第七百八十九章 穿甲能力第七百二十三章 暴露了!第二百五十九章 韓琦的態度第八百四十九章 深入探索第六百三十四章 深加工第三百三十五章 知難而退麼?第二百四十一章 意外頻發第二百八十二章 給錢和新幣第三百五十八章 無人區第二百三十八章 無用的試探第五百二十七章 崛起的根基第二百一十章 肥皂第二百七十七章 價格問題第二百零九章 團練成軍第二百七十四章 廣而告之第三百五十八章 無人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