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二章 軍隊出動

在基地負責人的首肯之下,整個基地開始動作了起來,超過一百艘船組成的船隊,開始行動,大量物資被裝載在船上,無數人員開始源源不斷的上船。

整個基地又恢復了剛剛開發基地時候的繁忙,無數的物資,被從倉庫之中拉出來,然後通過各種的機器,運送到了西班牙帆船上面,人員被召集,特別是全副武裝的軍隊。

這可是真正的軍隊,是野戰軍的編制,同時,各種武器一應俱全。

駐守在這個基地上面軍隊,是有一個團的編制,按照定海軍的編制,一個標準的團,大概有1200人,可是他們的裝備衆多,要把他們的全部輕重武器都給準備完畢,就不是一兩艘船能夠拉的下。

緊急的鈴聲響起,在營地之中,或者是在休息,或者是在訓練的士兵,迅速的反應過來,這是最終極集合的鈴聲,他們需要放棄一切的行動,打包武器和物資,然後在操場上面集中。

哪怕定海軍建立時間並不長,可是從一開始,定海軍就是從嚴治軍,各方面要求都非常嚴格,訓練也相當的上心,反應速度是很快。

1200人,排成了整齊的方陣,站立在草場上面,哪怕沒有行動,那種肅殺的感覺,還是震撼了每一個人。

在簡單頒佈了命令之後,他們開始準備武器,武器除了自身攜帶的槍械之外,還有大量的重武器,火炮和機槍加在一起,可能要裝滿最少7艘西班牙帆船。

這麼的一個全副武裝野戰團,哪怕是遇到了阻力,1個團,或許無法消滅對手,最少說,保持的營地的安全是不成問題的。

趙信對於航海的,支持是不遺餘力的,不但各種的人員,裝備,都是最好的,就算是武裝力量,也是精挑完選的,不但是精銳,而且裝備了整個定海軍最爲強悍的武器。

機槍,這個從提出理論,到最終完善之後,已經在定海軍出現了,並不是最爲經典的馬克沁,而是加特林式的。

馬克沁是最經典步兵用機槍,水冷,射速穩定,可靠性高,射速也相對較快,加特林一方面,太過沉重,槍管越多,越沉重,散熱也不好,無論時空冷,還是水冷,都不容易解決的,同時,可靠性不高,精準度差。

當然了,在21世紀,伴隨着飛機和直升飛機的使用,加特林重新獲得了新生,可是這一種新生,是在提高了射速的前提下,藉助這燃氣和電動,讓這個射速達到了極爲驚人的程度,遠遠超購馬克沁,在單位時間的投射勝利,還有攻擊穿透性上面,都比馬克沁更加優越。

馬克沁在跟加特林的競爭之中佔據了上風之後,就開始在步兵武器之中,佔據了主導,在步兵機槍的基礎上面,基本上,還是延續了馬克沁的形狀,因爲他的獨特性能和可靠性,成爲了步兵最大的火力壓制武器,到了一戰時候,更是達到了巔峰,馬克沁的配備,成爲了軍隊戰鬥力的一個最爲直觀的體現所在,這一點在一戰就有展現,到了二戰時間,發展到巔峰。

趙信不是軍事專家,更不懂得機械方面的事情,可以畫出馬克沁的外形,這個經典的重機槍,在很多的影視劇之中,都有過出場的,可是內部的結構,完全不知道,研究了半天,不但沒有收穫,反而如同進入到死衚衕一樣。

趙信在發現問題了之後,也想要影響一下,可是在問清楚所出現的問題之後,他也抓瞎了,沒辦法解決啊,完全不知道這中間的原理,到底使用什麼機械和控制系統。

這等於說憑空創造了一套系統,就算是發明人,也是通過的多年的研究,加上一些前人肩膀上的經驗的,一步步的改良改進而來,這中間的演變過程,可能要經過幾十年,甚至是上百年。

現在的定海軍,沒有這個基礎,整個熱武器的體系,都是在趙信的拔苗助長之下形成的,雖然說,讓定海軍擁有了全熱武器,甚至是近代或者更高的武器體系,可是這個武器體系的研究,再往下,就有些困難,沒有個十幾二十年的時間夯實根基,再想發展,就困難了。

馬克沁就是其中之一,單純趙信畫一個圖畫,不足以講述馬克沁的理論,研究更是毫無頭緒。

趙信給不出太多的意見,只能夠集思廣益,這時候,一個不起眼的研究員的隨口一句話,卻給了他啓發。

想要投射的密度,把一堆搶給集中起來,不就可以了,這個提醒,不但說出了更簡單的實現方法,更讓趙信想到了另外一款,跟馬克沁爭奪了很久的武器,加特林機槍。

最初的時候,不過是增加槍管的數量而已,只是一個巧妙的把槍管集中到一起,並且按照一定的規則激發而已的,說白了,就是一堆槍弄到一起,然後尋找應共同激發的手段。

當然了,其中也不是沒有的訣竅的,比如說,怎麼樣的規則發出,怎麼樣不互相影響,甚至是射速什麼時候,會達到極致,這些只是末節的東西,只要弄清楚整個設計,在設計的基礎上,不斷完善就可以。

這些只要不停的嘗試,實驗就可以了,這樣開發的難度越來越小,最終,還是被成功開發出來了。

從最初的,4管開始,一直到現在的16管,並且固定到了22管的程度,射速上面,極限可以打到300發每分,這已經是相當快的速度的了,比起很多早期的機槍,已經強了很多了。

要知道,目前金屬定裝彈,步槍的射速,大概是1分鐘10發,而16管來說,等於是160發,300發,幾乎是兩倍。

威力有所提升,在16個管組成的滾動機槍之下,如果全力的開啓,會形成一片金屬洪流,任何的東西,面對着這一場金屬的洪流之下,都會被撕碎的。

按照規定的佈置,一個團會佈置80挺左右的重機槍,在一個相對比較狹窄的地方,如果交叉佈置6挺機槍,在沒有火炮的前提下來上幾萬人,只要彈藥充足的前提下,也別想突破這個防線的。

從金屬定裝彈開始的,火藥武器開始拉開了跟大冷兵器的距離,不但射程越來越高,射速越來越快,而且的可靠性也不停的增長,早期的雨戰的弱點,早已經不復存在了,而經過了近代,甚至是現代化的軍事改造的定海軍,在戰鬥力上面,有了巨大無比的提升,這也是關鍵的威力。

機槍的產生,更是讓地理位置和地利的問題,發揮到了極致,在機槍之前,2-3個人堵住一個團,甚至更多的敵人,這幾乎是天方夜譚,以少勝多是有的,卻不是這樣的以少勝多。

可是有了機槍,再加上地利的結合,足夠子彈的前提下,一個團,甚至更多,也是一個正常的事情。

這個團除了裝備了大量的機槍之外,也裝備了火炮。

軍隊除了機槍之外,攜帶的威力最大的,還是火炮,火炮是機槍的天敵,之前兩三個人阻擋一個團,那是在沒有攜帶火炮的前提下,一旦攜帶了火炮,這個難度就大大的增加了,近代戰爭,特別是有了機槍之後,機槍小組,成爲了火炮照顧的重點。

在戰場上面,特別是雙方犬牙交錯的地方,有一個機槍火力點,對於後續的步兵殺傷力非常的大,普通的步兵,要對付這個火力點,不但需要付出巨大的犧牲,也需要用一點點的運氣,這中間,就必須要利用火炮,幹掉火力點。

定海軍的火炮,經過了好多代的發展了,從最初的,最簡單的火炮,在經過了冶煉專家的努力,一大批新的金屬和合金被研究出來,再加上,對於火炮的研究的進步,一些專門供給步兵使用輕型火炮,開始出現。

火炮的重量,也從半噸,逐步的減少,一些輕型的火炮,甚至可以達到200公斤以內,雖然說,還相當的沉重,卻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同時,爲了方便步兵攜帶,還可以快速的分解成不同的部分,最沉重的炮管,也不過是60多公斤,還可以分成兩節,一般而言,12個人組成的小組,可以輕鬆的攜帶這些火炮。

火炮是一個重要的發明,拿破崙說過,真理,是在火炮的射程之中的,近代軍隊,之所以大規模的超過的之前,火炮的應用,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沒有火炮,給軍隊的威力就不能彰顯出來。

軍隊的集中,顯得煞氣非凡,在島嶼上面,卻沒有多少影響,原因很簡單,整個基地都開動了起來,40多艘西班牙大帆船,還有所有能夠帶動回來的飛剪船,他們需要組成一個龐大的,總船超過百艘的龐大得艦隊。

在調動了大量的船隊的同時,也派出最少有10艘船,負責回去報訊的。

整個北美的探尋過程之中,是一環套着一環的,基地只是整個探索艦隊,最初級的探索基地,後面還有一系列的基地,發現這麼龐大的島嶼的這一件事情,必須要通知後方,那麼,從這裡傳達是最好的。

不同於之前先導船隊的報訊,從基地向後面,超過3000公里的海域,基本上都是被定海軍探索的清清楚楚的,哪怕任何一條船,都不會走錯,一艘船都可以。

但是一下子派出了10艘,穩妥是一個方面的,在這些熟悉的航道之中,也不是沒有出現過問題,有時候,會遇到風浪,或者,乾脆船隻出現故障,或者是意外之類,一艘船,總不是那麼的保險。

向後方基地傳遞消息,只是派遣大量的船隻的其中一個方面,還有就是向各方報訊,開發一個基地,或者是一個島嶼,需要一系列的支持,這個支持,不但是人員上面,還有物資上面。

沒有足夠的物資支持,別說弄這麼大的探險範圍,發現這麼多的島嶼,早就因爲龐大的壓力而停下來了。

大海探險,就是這樣,越是深入到大海的深處,後勤補給就越困難,有時候,輸送上來一包的糧食,卻需要付出好幾倍的消耗,甚至是人員損失,這些弱一點的國家,根本就支持不了,也無法保證絕對的安全。

航海,從來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除了需要有足夠強大的船,可以幫助橫渡海洋,需要有勇敢的人,可以跟自然風暴抗衡,實際上,還有一個,那就是後勤方面的支持。

在整個航海之中,這不但是冒險者的遊戲,是航海家的盛宴,同時,也是一個國力的展現,沒有一個強悍的國力和後方的支持,單純用勇氣,是沒辦法支持的。

鄭和下西洋,跟歐洲的大航海發現,幾乎同時進行,可是卻不得不落幕,方法不對是一個方面,可是靡費巨大,也是一個重要的音速。

歐洲的大航海時代,是在某些強力勢力的推動之下,其中要提到一個葡萄牙的王子,他幾乎資助了大量的航海家的,早期的那些航海家,如果沒有這個王子的支持,說不定,就會夭折,航海,也沒有足夠龐大的發現。

這個王子再怎麼的強大,都無法跟一個國家相比,特別是趙信控制下的定海軍,在初步的建設之後,擁有着可怕的生產能力,當整個定海軍,把一部分的視角和能量,從國內的發展,轉向了航海上面的時候,國家的意志就開始了體現。

定海軍現在,就是整個國家力量的展現,在整個太平洋之中,一共投入了的1萬艘以上的船隻,其中西班牙大帆船一共有6000多艘,剩下的纔是各種各樣的飛剪船。

不說噸位只有幾百噸的飛剪船,西班牙大帆船的噸位,最少都是在2000噸以上,載貨量更是數倍於總排水量,這些纔是整個大洋上面的運輸艦,他們把無數的物資,補給,還有其他的而一些東西,從定海軍的後方,一直輸送到前線,並且在龐大的物質的支持之下,興建了一個龐大的補給鏈條,正是這個補給鏈條,才讓已經延伸了3000多公里的探尋,得以持續下去。

第二百三十三章 長弓的古怪第八百四十章 疑似美洲第八百四十八章 無線電第八百六十一章 極限種植第八百一十四章 歐亞基本盤第八百六十七章 百家工廠第四百四十二章 鎮國基石第四百五十四章 人口增長第三百三十二章第一百九十八章 間諜出現第二百六十五章第五百三十六章 出征第七百九十三章 內燃機第三百二十九章 重型長弓第五百零八章 點睛一戰第六百二十八章 拖網製作第四百三十六章 棱堡浮現第七百五十三章 仿製失敗第三百七十七章 安全和火車時代第五百三十六章 出征第五百三十八章 海盜攻略第一百五十三章 集商和豬下水第四百六十五章 再次出行第十七章 內外之分第四百零一章 湖泊和鐵器第五百六十二章 遭遇土著第六百四十七章 拿什麼證明第二百四十二章 爭上城頭第三百六十章 奇怪的請求第七百七十八章 蒸汽車頭第七百八十四章 輪船的研究第一百四十八章 養殖和酵母第三百一十二章 離開之前第八百四十四章 歸家和禮物第八百零二章 韓琦的探索第八百二十二章 引發轟動第三百七十三章 訴求和擴大第四百五十二章 造船技術第五百三十章 壞血癥第三百三十四章 攻略北宋第四百八十七章 特別的邀請第三百九十章 商人的時間觀第二百四十五章 菜刀和第七百八十八章 裝甲列車第六百六十二章 進展順利第一百零九章 紀律的作用第四百八十五章 汴粱到應天第二十四章 文廟第一百零一章 忠誠變化第一百一十八章 禁軍實力第三十一章 巨大威脅第六百一十九章 繼續爭奪第二百六十五章第二百四十一章 意外頻發第八百六十章 人口素質第六百四十章 到站陳留第四百九十三章 韓琦來訪第二百零七章 神奇仙術第二百三十三章 利用矛盾第四百二十一章 抓住機會第六百七十章 攻城折津府第九十章 箭呢?第八百四十章 工人商店第八百一十一章 爭奪和改變第六十三章 風的契機第五百八十七章 教育和德國第一百一十七章 準備商品第三百三十八章 武器也可以麼?第七百七十五章 情感牌第四百一十四章 開墾水田第八百三十五章 忽視的東西第六百三十五章 罐頭和海鮮第七百零一章 金屬定裝彈第四百二十二章 搪塞第五百六十二章 遭遇土著第七百五十三章 仿製失敗第五百五十六章 大膽估計第八百零二章 兩國命運第三百五十章 仁宗來信第二百六十一章 分配比例第二百六十二章 實驗部隊第三百零五章 兩重天第二百五十五章 反撲的叛軍第四百八十九章 巧奪天工第一百一十四章 知己知彼第三百二十六章 佔據靈州第五百零一章 最長的橋第六百三十一章 開門紅第六百四十八章 收復燕雲的計劃第二百六十三章 天然溫度計第二百三十三章 長弓的古怪第八百五十六章 飛剪和先驅第二百二十八章 追隨的人第五十八章 無法承受第三百一十四章 東京的消息第二百五十八章 間接影響第四百二十一章 抓住機會第一百六十二章 遼國藥材第七百三十七章 奏摺入京
第二百三十三章 長弓的古怪第八百四十章 疑似美洲第八百四十八章 無線電第八百六十一章 極限種植第八百一十四章 歐亞基本盤第八百六十七章 百家工廠第四百四十二章 鎮國基石第四百五十四章 人口增長第三百三十二章第一百九十八章 間諜出現第二百六十五章第五百三十六章 出征第七百九十三章 內燃機第三百二十九章 重型長弓第五百零八章 點睛一戰第六百二十八章 拖網製作第四百三十六章 棱堡浮現第七百五十三章 仿製失敗第三百七十七章 安全和火車時代第五百三十六章 出征第五百三十八章 海盜攻略第一百五十三章 集商和豬下水第四百六十五章 再次出行第十七章 內外之分第四百零一章 湖泊和鐵器第五百六十二章 遭遇土著第六百四十七章 拿什麼證明第二百四十二章 爭上城頭第三百六十章 奇怪的請求第七百七十八章 蒸汽車頭第七百八十四章 輪船的研究第一百四十八章 養殖和酵母第三百一十二章 離開之前第八百四十四章 歸家和禮物第八百零二章 韓琦的探索第八百二十二章 引發轟動第三百七十三章 訴求和擴大第四百五十二章 造船技術第五百三十章 壞血癥第三百三十四章 攻略北宋第四百八十七章 特別的邀請第三百九十章 商人的時間觀第二百四十五章 菜刀和第七百八十八章 裝甲列車第六百六十二章 進展順利第一百零九章 紀律的作用第四百八十五章 汴粱到應天第二十四章 文廟第一百零一章 忠誠變化第一百一十八章 禁軍實力第三十一章 巨大威脅第六百一十九章 繼續爭奪第二百六十五章第二百四十一章 意外頻發第八百六十章 人口素質第六百四十章 到站陳留第四百九十三章 韓琦來訪第二百零七章 神奇仙術第二百三十三章 利用矛盾第四百二十一章 抓住機會第六百七十章 攻城折津府第九十章 箭呢?第八百四十章 工人商店第八百一十一章 爭奪和改變第六十三章 風的契機第五百八十七章 教育和德國第一百一十七章 準備商品第三百三十八章 武器也可以麼?第七百七十五章 情感牌第四百一十四章 開墾水田第八百三十五章 忽視的東西第六百三十五章 罐頭和海鮮第七百零一章 金屬定裝彈第四百二十二章 搪塞第五百六十二章 遭遇土著第七百五十三章 仿製失敗第五百五十六章 大膽估計第八百零二章 兩國命運第三百五十章 仁宗來信第二百六十一章 分配比例第二百六十二章 實驗部隊第三百零五章 兩重天第二百五十五章 反撲的叛軍第四百八十九章 巧奪天工第一百一十四章 知己知彼第三百二十六章 佔據靈州第五百零一章 最長的橋第六百三十一章 開門紅第六百四十八章 收復燕雲的計劃第二百六十三章 天然溫度計第二百三十三章 長弓的古怪第八百五十六章 飛剪和先驅第二百二十八章 追隨的人第五十八章 無法承受第三百一十四章 東京的消息第二百五十八章 間接影響第四百二十一章 抓住機會第一百六十二章 遼國藥材第七百三十七章 奏摺入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