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棱堡和西夏

趙信的異常狀態,剛開始,並沒有引起注意,應該注意到的孫吉,因爲這段時間,一直都在訓練團練,沒有注意到了趙信的狀態,不過,幾天之後,還是被王鬆發現。

王鬆這段時間一直都跟着趙信,說句實在話,他對於趙信現在,相當的佩服,無論是運河截殺,還是保州兵變,都是難以對付,在他看來,如果不是趙信的話,早在運河截殺時候,他們就很難過關,更別說保州兵變。

超過8000重甲步兵的攻城,在真個北宋戰鬥經歷之中,都非常少見。

當然了,西夏和遼國兩國,都沒有能力湊出這麼多的重甲步兵,在這樣的前提下,他們也成功的度過了眼前的這一關,這本來也是值得高興的事情。

可是爲什麼趙信不高興呢?

不過仔細的觀察之下,很快的王鬆就明白了趙信到底是在擔心什麼。

他居然是爲被叛軍殺死的那些村民們的擔心的

這不應該是上位者考慮的,故而,王鬆在接下來的時候,有意無意多的在趙信身邊,多說了一些關於這些的叛軍的事情,所有的一切,都歸咎於叛軍,而不是他。

如果說,趙信真的是孩子,如果收趙信出身皇家,他或許會接受這個見解,上位者可以藐視一切的,不用去管底層民衆到底想什麼的。

這在封建社會是非常正常的,可是來自於後世,平等的理念,一直都充斥在每一個人的心中,並且趙信很清楚,人代表這什麼,在封建社會,人沒有多少作用,

可是在工業社會,再加上一些的訓練,人力所能夠發揮出來的效果,

這些疊加在一起,特別是王家在背後動作。

運河截殺還算是可以接受,可是保州兵變就有些接受不了了,保州兵變損失多少,不說民衆的損失,單純近萬士兵的損失,對整個北宋來說,都是一個不小的損失,跟別說在煲粥周邊,最少是上萬的人員損失,

這還是第一次,如果王家和背後繼續來做的話,會如何?

一個保州病變,就損失了數萬,真的一步節這一步的話,會是多少,20萬,30萬,40萬,100萬?

只要趙信能夠抵擋住對方的攻擊。對方爲了皇位,在已經動手的前提下,會一步步的的上升,這就如同上了賊船一樣,那就沒辦法他只能夠一步步的向前走,並且一步步的更加過分。

這個過分的,會從現在的保州病變,一直向上,別說的更慘烈的,比如說吸引遼國,就算是還是這樣的兵變來,趙信也有些受不了。

他是爲了改變遼國命運的,去成爲了北宋的不穩定因素的,當這麼一個個的兵變起來,會給北宋帶來什麼,北宋之在滅亡之後,還能夠有南宋,那是因爲北宋被消耗的不大,雖然有外地,卻沒有什麼內部的戰爭,現在,如果連內部都出現了問題會是什麼概念,說不定,北宋連遼國都撐不過。

這樣下去真的好麼,之前,在保州病變之前,就冒出來的想法?

爲什麼要無休無止的這麼下去,難不成,他一個穿越者,就只能這樣的被動抵擋麼。

一個穿越者,並不想被放在這樣的焦點位置的,那麼,退一步海闊天空,有什麼不可以呢

門外傳來敲門聲,把趙信的思緒打斷了,哪一個念頭千頭萬緒,他必須要考慮清楚,此時此刻,還不算太完善,索性收起心思,看孫吉過來幹什麼。

孫吉進來之後,欲言又止,似乎有些不太好意思的話,在趙信的催促之下,孫吉才說出了來的目的,他第一個想問,這個棱堡的造價幾何,如果縮小之後,還會有這麼強的防禦麼?

孫吉的話語一出,趙信就知道孫吉是什麼意思了。

沒錯,孫吉果然是一個出色將軍,他意識和眼光,很容易從這個棱堡上面看出價值。

棱堡就是爲了防禦存在的,可以說是冷兵器時代,最強大的防禦性武器,再加入了一些後世理論之後,他的防禦強度更高了。

在歐洲,藉助着土工作業,用戰壕挖掘的方法,攻克棱堡,原則上,是可以的,但是面對着趙信改造的棱堡,這回更難,雖然打通了一條通往棱堡的道路,可是要完全佔據棱堡的核心,這需要更多損失,只是可能性提高了一點。

孫吉也不會奢望,獲得一個用不陷落的堡壘,他只是減少造價,當大小隻是現在棱堡五六分之一,可能只有三四百平方的,有些像是大型碉堡一樣的棱堡,他的防禦強度是否依然強大。

結果是肯定,棱堡的強大,一方面來源於城牆,40米高的外牆,就如同一條天塹一樣,隔絕了內外的通道,從這一個意義上面,只要有高度,棱堡的防禦是有保證。

更小的面積,代表着單位區域提供士兵的減少,這個比例雖然不是五六比一,比如說,這個棱堡差不多需要1000人到1500人,未來小一點的棱堡需要300人。

理論上是這樣,可是當細細計算,特別是長期抵抗的情況下,最少有500人以上才保險。

這種情況下,實際上,棱堡的防禦是沒有打規模的減弱,可能單位時間的殺傷,會減少很多,可是整合起來,棱堡的強大,依然是有保證的。

縮小代表着造價的減少,按照卡牌系統的計算,一個棱堡的造價接近3000貫,這個造價不低,比起城市來說要低一點,最小的城防,也差不多需要幾千貫,1.5公里以上城牆,跟這個只有300米長的城牆相比,差了好幾倍,哪怕是更高了,面積更大了,有了水泥和磚頭,實際造價是在減少的。

如果在苗家莊棱堡的基礎上面,再減少的話,雖然這個棱堡不再成爲儲備兵力,反攻的支點,卻可以成爲前線一個很難以拔除的關鍵點。

更少的人員,帶來的後勤壓力的減少,一個1萬人駐兵的城市,需要的各類資源,可以說,非常驚人,可是500人,又有什麼關係,哪怕平均每一個人,一個月付出兩貫的而成本,也不過是1000貫,再加上強大的防禦,整個西北變化是可想而知。

西夏藉助着對北宋的三場勝利,徹底的奠定了立國之基,在目前,西北的態勢之中,是以防禦爲主,無論是夏竦,范仲淹,還是這一次被派來的韓琦,都在西夏吃了大虧,目前對西夏的政策,依然是執行范仲淹所在的時候的政策,大規模的修建堡壘和城防,以抵禦西夏的滲透和攻擊。

這樣的方法有效,現在西夏,越來越難以深入隴西,甚至在邊境地區,就會被城防擋住,可是靡費巨大。

北宋的富庶,單純城防建設,這不算什麼,大不了,兩三年之中,支出個四五千萬貫,這筆錢北宋咬咬牙,是可以拿出來,可是這不是一兩年的事情,城防也不是建立之後,就可以發揮作用的。

越是大規模的城防,需要的駐軍就越高,小型城寨都需要駐紮幾百弓箭手,大型城池,少則五六千,多則一兩萬,整個西北駐軍,幾乎佔據了北宋常備軍三分之一的,這是一個繁重的,幾乎壓着人透不過氣來沉重消耗。

軍方也知道,這是飲鴆止渴,可是卻沒辦法,缺少騎兵這樣的機動力量,只能夠步步設防,哪一個地方設防簡單的,就有可能是騎兵洪流的突破口,而遊牧民族的西夏,幾乎沒有什麼產出,一旦天災人禍,在無法維繼下去的時候,就會拿出殺手鐗,就食於北宋,這是屢試不爽的辦法。

每年越發上漲的軍費開始,還有維持費用,越來越多的西北駐軍,成爲了一個壓在北宋身上的沉重包袱,哪怕是最發達,歲入最高的宋朝,也無法承擔如此規模消耗,西北問題,已經成爲了朝堂上爭議的焦點。

而范仲淹主持的慶曆新政,其核心問題也是解決錢的問題,錢不是萬能的,沒有錢卻是萬萬不能的,北宋驚人的收入,遠比漢唐高的多,可是北宋的花費,卻比漢唐更高。

從太祖太宗,一直到真宗,三代皇帝,積累下來的財富,在仁宗朝被逐步消耗,仁宗的控制力度之下,發現范仲淹有所偏差,就直接撥亂反正,在後面,神宗時期,徹底的改變。

一方面是資金的問題,一方面是的揹負着天下大望,養名三十年拗相公,最終,北宋的最後一縷元氣被消耗,黨爭成爲了北宋朝堂上的焦點,戰隊和相互的攻殺,耗盡了最後一縷元氣,最終造成了靖康之辱。

孫吉沒有那麼高的眼光,他只是從一個軍方的角度來看問題,這個防禦力高的嚇人,可是駐兵卻只有之前的幾分之一,甚至是十幾分之一棱堡,簡直是西北的天然之選。

只要棱堡的造價,在可以接受的範圍之中,那麼僅僅是減少七八成的駐軍,就會讓西北的財政,降低到一個的可以接受的範圍之中,只要穩定住,在拖住西夏的前提下,默默積蓄力量,一場大規模的會戰之後,解決和平復西夏的問題,就成爲了可能。

第八百七十一章 和平演變第四百九十章 銷售狂潮第七百五十七章 集體勸進第一百一十六章 造反前提第二百九十六章 艱難的決定第八百五十一章 不同視角第九十三章 紫衫木和海貿第一百一十一章 保州兵變第三百二十九章 靈州地位第三百六十五章 拔不出來第八百一十六章 錢壯人膽第七百六十六章 使館區第三百四十五章 妥協 定海速度第二百九十七章 確認仙術第七百七十五章 情感牌第七百七十四章 官制改革第三百一十九章 寸土必爭第三百九十一章 拿錢的條件第五百四十八章 矛盾彰顯第三百七十三章 訴求和擴大第七百二十八章 兵臨中京第六百零一章 審計報告第一百九十八章 間諜出現第一百九十八章 間諜出現第二百八十五章 失敗原因第三百七十二章 商品風暴第六十六章 有錢的水匪第一百一十二章 謎團真相第二百零五章 麻煩大了第三百四十三章 廷議驚雷第七百四十四章 最壞的結果第一百四十六章 節流第六百零五章 新式長弓第七百零四章 大獲全勝第五百四十一章 遠洋貿易第四百二十章 授田和耕牛第二百章 全部放翻第三百一十七章 興慶府陷落第五百八十五章 實驗室和白熾燈第二百九十七章 海上力量第四百六十七章 啓程汴梁第二百二十三章 叛軍襲來第七百六十七章 電燈和辦公第七百九十五章 水上樂園第八百零五章 閱兵式第二百六十二章 實驗部隊第三百二十五章 長驅直入第二百五十六章 逼迫章得象第一百九十章 二星常駐卡第二百六十二章 造冊接收第八百八十三章 仁宗之意第三百三十六章 改變方向第二百一十九章 商業指標第二百四十一章 冶鐵作坊第二百零六章 高層的麻煩第八百零六章 離別進行時第二百六十九章 研究人才第二百八十六章 不鏽鋼6.1第五百四十章 不能冒險第六百五十一章 海上登陸第十四章 絕世猛將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麻煩第二百七十三章 拍賣會第二百三十六章 後悔和憤怒第七百八十六章 臨時停車第三百八十二章 開幕前夕第七百六十四章 富弼出使第二百六十四章 騙人的吧?第二百八十四章 海闊天空第七百九十六章 說動第三百九十五章 水利和糧食第六百四十六章 拆掉函谷關第六百八十一章 轉運人口第三百八十七章 拍賣的串標第八百四十七章 有線電報第二百八十六章 航海的野望第七百八十五章 發現問題第三百三十五章 知難而退麼?第九十三章 紫衫木和海貿第八百零一章 外交之密第一百三十七章 禁軍張俊第七百四十八章 重型火炮第四百一十五章 河黃米第一百二十六章 反應爐第五百三十一章 誤差和燈塔第六百六十三章 全殲遼軍第一百八十三章 薛玉的遺憾第六百五十五章 御駕親征第二百一十九章 商業指標第一百二十六章 反應爐第八百六十四章 付出的代價第七十三章 遠程阻擊第七百一十四章 長城修不修第五百九十八章 第二批運輸第二百三十四章 攻城器材第五百二十章 製造戰艦第七百三十九章 分享快樂第三百一十七章 防禦和奏摺第七百四十八章 重型火炮第八百七十三章 北宋受益
第八百七十一章 和平演變第四百九十章 銷售狂潮第七百五十七章 集體勸進第一百一十六章 造反前提第二百九十六章 艱難的決定第八百五十一章 不同視角第九十三章 紫衫木和海貿第一百一十一章 保州兵變第三百二十九章 靈州地位第三百六十五章 拔不出來第八百一十六章 錢壯人膽第七百六十六章 使館區第三百四十五章 妥協 定海速度第二百九十七章 確認仙術第七百七十五章 情感牌第七百七十四章 官制改革第三百一十九章 寸土必爭第三百九十一章 拿錢的條件第五百四十八章 矛盾彰顯第三百七十三章 訴求和擴大第七百二十八章 兵臨中京第六百零一章 審計報告第一百九十八章 間諜出現第一百九十八章 間諜出現第二百八十五章 失敗原因第三百七十二章 商品風暴第六十六章 有錢的水匪第一百一十二章 謎團真相第二百零五章 麻煩大了第三百四十三章 廷議驚雷第七百四十四章 最壞的結果第一百四十六章 節流第六百零五章 新式長弓第七百零四章 大獲全勝第五百四十一章 遠洋貿易第四百二十章 授田和耕牛第二百章 全部放翻第三百一十七章 興慶府陷落第五百八十五章 實驗室和白熾燈第二百九十七章 海上力量第四百六十七章 啓程汴梁第二百二十三章 叛軍襲來第七百六十七章 電燈和辦公第七百九十五章 水上樂園第八百零五章 閱兵式第二百六十二章 實驗部隊第三百二十五章 長驅直入第二百五十六章 逼迫章得象第一百九十章 二星常駐卡第二百六十二章 造冊接收第八百八十三章 仁宗之意第三百三十六章 改變方向第二百一十九章 商業指標第二百四十一章 冶鐵作坊第二百零六章 高層的麻煩第八百零六章 離別進行時第二百六十九章 研究人才第二百八十六章 不鏽鋼6.1第五百四十章 不能冒險第六百五十一章 海上登陸第十四章 絕世猛將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麻煩第二百七十三章 拍賣會第二百三十六章 後悔和憤怒第七百八十六章 臨時停車第三百八十二章 開幕前夕第七百六十四章 富弼出使第二百六十四章 騙人的吧?第二百八十四章 海闊天空第七百九十六章 說動第三百九十五章 水利和糧食第六百四十六章 拆掉函谷關第六百八十一章 轉運人口第三百八十七章 拍賣的串標第八百四十七章 有線電報第二百八十六章 航海的野望第七百八十五章 發現問題第三百三十五章 知難而退麼?第九十三章 紫衫木和海貿第八百零一章 外交之密第一百三十七章 禁軍張俊第七百四十八章 重型火炮第四百一十五章 河黃米第一百二十六章 反應爐第五百三十一章 誤差和燈塔第六百六十三章 全殲遼軍第一百八十三章 薛玉的遺憾第六百五十五章 御駕親征第二百一十九章 商業指標第一百二十六章 反應爐第八百六十四章 付出的代價第七十三章 遠程阻擊第七百一十四章 長城修不修第五百九十八章 第二批運輸第二百三十四章 攻城器材第五百二十章 製造戰艦第七百三十九章 分享快樂第三百一十七章 防禦和奏摺第七百四十八章 重型火炮第八百七十三章 北宋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