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絕世猛將

簡單的身份之後,就是一串的具體數字,這是用數據來直觀的展現一個人到底有多麼的厲害,數據都是零點幾的,他也不在意,不是零點幾才奇怪了,他才三歲啊,又不是成年人,注意了一下成年人的各項指標是1,他最高的已經達到了0.33,是速度,也就是說,只有4歲的他,相當於成年人三分之一,這已經不錯了,按照一般成年人百米成績13秒,他差不多能夠跑39秒,平均每秒能跑2米,對於一個三四歲的孩子而言,已經是逆天了,更別說力量相當於成年人的四分之一,看樣子,卡牌系統對他的提升相當的大,同年齡段的孩子,基本上不是他的對手了,這還是21世紀標準的,這個時代更強,三四倍都有可能有。

數據這些,直接的掠過,是一個數據而已,現在的他,遠遠沒有到上戰場的程度,直接忽略不計,他重視的是後面的手下,現在已經確定,孫吉是一位帶御器械,另外三人是什麼呢,帶御器械,不可能,就連仁宗也不過是擁有8名,一個已經是極限了,不可能都派遣過來,如果之前的推論是正確的話的,那麼在戰爭系統之中,就可以看到他們的身份了。

以往從側面評估,還有大致估算的的,都只是一個模糊的數據,真正關鍵的還是看卡牌系統,趙信不知道這個卡牌系統的運轉規律,可是他展現出來的東西,一定是不簡單的,他都已經確認爲皇子了,那麼孫吉等人的身份,應該也會有吧。

主將不過是第一頁,也是標識了他對於手下的控制權,下面,6個手下也分成了三個部分,第一頁,就是排名第一個是孫吉,年齡是27歲的,似乎比他估計的大了一點,他之前估計的是在二十三四歲,誰知道已經27歲了,可是這個年紀,對於宋朝而言,還是壯年,是各種身體機能達到巔峰的年齡,也是一生之中的巔峰時代,要到10年左右之後,纔會漸漸的衰落下來。

從唐之後,就少有鬥將,類似三國和隋唐時期武將單挑,逐步離開了主流的舞臺,一員猛將所能夠帶來的士氣加持,足以改變一個局部的戰爭,宋朝時期,無論是曾經楊家將的楊無敵,還是狄青,岳飛,他們的個人武力,都相當的高,岳飛能夠開8石弓,算下來,力量最少也是8,狄青和楊無敵也不差,甚至早期的北宋將門,被太祖杯酒釋兵權的那種,每一個都不會比隋唐英雄差多少。

不知道孫吉的具體數據是多少,對於帶御器械,趙信還是非常好奇的,有記載說,在宋朝中後期,有太監成爲帶御器械記載,然後推論宋朝的帶御器械,不過是擺出來的儀仗兵,可是他作爲歷史的資深研究者,還是知道一點,太監進入班值的,大多數都是宋徽宗的時候,沉迷於的字畫的他,辦過多少的讓人啼笑皆非的事情,在仁宗一朝,基本上是宋朝禁軍巔峰時期,以仁爲號仁宗時期,爆發過多起大戰,無論是南方北方,宋軍都表現出了相當的實力,即便是在失敗的好水川之戰之後,禁軍和西北邊軍,依然守住邊境,並且在數十年的時間之中忽悠勝負。

最少在仁宗一朝,禁軍的軍餉和武備還是可以保證的,錢糧是軍魂將膽,這句話一點都不差,就跟明朝末期一樣,面對着農民軍,之前殺得他們聞風喪膽的,在斷了軍餉之後變了一個模樣,當洪承疇敗後,就喪失了最後一份元氣,全國性的起義,再也無法撲滅了。在這個西夏戰爭持續的爭鬥,禁軍連續的上戰場的時代,從幾十萬人之中,選拔出來的精英,都不是一般人,他們幾乎代表着這個時代的最高武力。

古代士兵,他們經過了戰場,通過相當強度的體力鍛鍊,他們的身體比21世紀人強大的多。21世紀,大部分都是嬌生慣養的,趙信也吃過苦,是農村出來的,可是真正跟從戰爭之中走過的老一輩比起來,差得不是一點半點,在趙信的村子裡,就有一位80多歲的老人,當時趙信還在上初中,這位老人是抗戰之中走出來的,聽說還是一個紅軍戰士,都80多歲了,還可以下地幹農活,耕地,除草,澆水,一樣都不落下,比起一般壯年勞動力一點都不差,吃的也是梁山好漢級別的,自家蒸的大饅頭,一頓可以吃七八個,豬頭肉之類的,一次性也能夠吃個2斤左右,最喜歡吃的是紅燒肉配米飯,大塊的紅燒肉,炒了辣椒,大海碗能吃兩碗。

說實話的,趙信剛聽起來的時候,如同天方夜譚一般,他一頓飯吃一個饅頭都覺得飽了,肉很喜歡吃,豬頭肉或者條子肉這種,肥肉比瘦肉多的肉,兩三塊已經很飽了,兩斤左右,那簡直是天方夜譚啊,真正的見了這個老漢,才發現,哪怕是須發全白了,可是面色紅潤聲如洪鐘,聽聲音,不會以爲是八旬高齡的老人,反倒是一個孔武有力的壯漢。

飯量不能代表一個人的力量,卻代表着大部分指標,不攝入足夠的碳水化合物,又如何擁有強大的肉體,人體和肌肉等的一切活動都需要碳水化合物提供足夠的能量纔可以,古代的猛將,都是非常能吃的,七十多歲的廉頗還能吃這麼多,就足以證明飯對於古代猛將重要,只有這樣,才能夠推動他們擁有超乎尋常的力量。

戰爭系統下方跟着的是孫吉的身份,身份是帶御器械,沒有更多的介紹,緊隨其後的是一系列的數據,哪怕是早有準備,看到這些數據,趙信也嚇了一跳,很簡單,所有數據跟的趙信一樣,分別代表着身體的某些屬性,可是最開頭的一個力量,是兩個簡單的阿拉伯數字11。

趙信甚至有些暈了,之前在自己的數據上面,明白卡牌系統中的數據,一般的成年男性的正常屬性爲1,大概能夠舉起1石的重量,不算是特別精準,大體上相差不多,他想過孫吉的力量,或許是四五六,再或者是七八都是有可能,可沒有想到,這個數據居然超過了兩位數,以石來計算的話,這個孫吉可以舉起11石的重量,這何止千斤之力啊,按照每石100多斤的兌換,總重量會接近1500斤左右,是700多公斤,後世的奧運會105公斤以上級舉重的世界紀錄是472.5公斤,都跟這個相差巨大,而且舉重的世界紀錄並不是單一一項,是抓舉和挺舉加起來,孫吉可以輕鬆舉起來700公斤重量的,秒殺一大批的奧運冠軍,怪物之中的怪物。

雙手千斤之力,這在古代野史和傳聞之中,時有記載,霸王舉鼎的傳說,距離這個時代太過久遠,岳飛8石之力,也是傳聞,可是現在,孫吉的力量卻實打實的出現在趙昕的面前,哪怕是早有準備,知道這個帶御器械不簡單,不簡單到這種程度,還是出乎了預料,這樣的一個猛將,如果擁有足夠強悍的鎧甲,再加上合適的兵器,進入到戰場上面,簡直是人形兵器啊,這就是冷兵器時代的無敵猛將,他們的強大,在區域範圍之中,足以改變戰場的態勢。

第三百六十章 奇怪的請求第二百九十九章 趙允讓的反應第五百九十一章 禮送出境第七百五十三章 仿製失敗第一百四十章 饅頭到包子第一百三十三章 全莊蒸饅頭第八百三十一章 雪片奏摺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國博弈第五百五十三章 培養手下第二十八章 跋扈騎兵第五百零一章 最長的橋第二百四十六章 踊躍獲獎第八百八十九章 定海錢莊第八百七十章 兩條通道第四百一十四章 開墾水田第七百六十六章 使館區第四十三章 危機迫近第二百五十四章 材料和科技第四百二十九章 商人的回答第一百九十七章 戶籍審查第二百八十八章 當百鋼幣第一百一十八章 禁軍實力第八百零五章 閱兵式第一百三十二章 賺錢生意第一百四十二章 樊樓包子第四百零九章 糧食和國運第六百三十四章 深加工第六百八十五章 鐵路熱潮第六百六十九章 逃出生天第三百二十章 逃出生天第三百八十章 保證金第六百二十五章 真正根源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場勘察第三百一十四章 固執的皇帝第三百零四章 懸旨匾後第六百二十六章 漁船和夜盲症第一百八十七章 防禦體系第一百二十四章 發現疑點第六百九十章 一等戰列艦第六百三十五章 罐頭和海鮮第一百二十七章 煉器還是煉丹第四百八十五章 汴粱到應天第七百七十五章 情感牌第八百四十九章 潛移默化第七百九十一章 天空之夢第八百五十一章 東南亞之戰第二百六十六章 民品銷售第七百五十九章 公開招工第六百六十章 時機已到第十一章 始於足下第四百二十章 授田和耕牛第四百二十九章 商人的回答第五百九十四章 溫度和三態第三百一十六章 不要臉的要求第八百五十五章 三大作物第八百二十四章 房子的問題第一百七十五章 波特蘭水泥第七百八十二章 可怕佈局第六百九十八章 春節新氣第七百九十二章 飛行公式第五百九十章 教育改革第二百三十四章 遼西之戰第四百七十二章 破冰船第三百三十二章第九十四章 廉價的箭第二百六十九章 研究人才第六百五十三章 種家少將第八百三十五章 太平洋風暴第一百四十章 饅頭到包子第七百七十章 可怕的收入(補)漏發了一些補上第六百一十八章 技術和效率第九章 希望破滅第一百九十八章 間諜出現第二百五十四章 棱堡和西夏第四百八十一章 商業展示第三百二十章 浮動的人心第二百五十五章 反撲的叛軍第八百零一章 外交之密第五十章 薛玉的冒險第四百章 不同際遇第七百五十章 返回汴梁第六百五十八章 一份大禮第五百四十六章 外銷商品第二百二十八章 持久戰第八百零六章 仁宗的決定第六十一章 煙攻第五百五十三章 培養手下第六百零六章 戰場之神第一百四十三章 廉價肉包第九十七章 正確打開方式第六百八十二章 捕鯨船第四百四十五章 遼國鉅變第六百四十八章 收復燕雲的計劃第五百零五章 殘酷誘餌第七百一十一章 牛刀小試第八百一十三章 攻略歐洲第八百七十二章 春運開啓第八百五十六章 飼料廠第八百四十八章 無線電第六百五十四章 縱橫遼東
第三百六十章 奇怪的請求第二百九十九章 趙允讓的反應第五百九十一章 禮送出境第七百五十三章 仿製失敗第一百四十章 饅頭到包子第一百三十三章 全莊蒸饅頭第八百三十一章 雪片奏摺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國博弈第五百五十三章 培養手下第二十八章 跋扈騎兵第五百零一章 最長的橋第二百四十六章 踊躍獲獎第八百八十九章 定海錢莊第八百七十章 兩條通道第四百一十四章 開墾水田第七百六十六章 使館區第四十三章 危機迫近第二百五十四章 材料和科技第四百二十九章 商人的回答第一百九十七章 戶籍審查第二百八十八章 當百鋼幣第一百一十八章 禁軍實力第八百零五章 閱兵式第一百三十二章 賺錢生意第一百四十二章 樊樓包子第四百零九章 糧食和國運第六百三十四章 深加工第六百八十五章 鐵路熱潮第六百六十九章 逃出生天第三百二十章 逃出生天第三百八十章 保證金第六百二十五章 真正根源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場勘察第三百一十四章 固執的皇帝第三百零四章 懸旨匾後第六百二十六章 漁船和夜盲症第一百八十七章 防禦體系第一百二十四章 發現疑點第六百九十章 一等戰列艦第六百三十五章 罐頭和海鮮第一百二十七章 煉器還是煉丹第四百八十五章 汴粱到應天第七百七十五章 情感牌第八百四十九章 潛移默化第七百九十一章 天空之夢第八百五十一章 東南亞之戰第二百六十六章 民品銷售第七百五十九章 公開招工第六百六十章 時機已到第十一章 始於足下第四百二十章 授田和耕牛第四百二十九章 商人的回答第五百九十四章 溫度和三態第三百一十六章 不要臉的要求第八百五十五章 三大作物第八百二十四章 房子的問題第一百七十五章 波特蘭水泥第七百八十二章 可怕佈局第六百九十八章 春節新氣第七百九十二章 飛行公式第五百九十章 教育改革第二百三十四章 遼西之戰第四百七十二章 破冰船第三百三十二章第九十四章 廉價的箭第二百六十九章 研究人才第六百五十三章 種家少將第八百三十五章 太平洋風暴第一百四十章 饅頭到包子第七百七十章 可怕的收入(補)漏發了一些補上第六百一十八章 技術和效率第九章 希望破滅第一百九十八章 間諜出現第二百五十四章 棱堡和西夏第四百八十一章 商業展示第三百二十章 浮動的人心第二百五十五章 反撲的叛軍第八百零一章 外交之密第五十章 薛玉的冒險第四百章 不同際遇第七百五十章 返回汴梁第六百五十八章 一份大禮第五百四十六章 外銷商品第二百二十八章 持久戰第八百零六章 仁宗的決定第六十一章 煙攻第五百五十三章 培養手下第六百零六章 戰場之神第一百四十三章 廉價肉包第九十七章 正確打開方式第六百八十二章 捕鯨船第四百四十五章 遼國鉅變第六百四十八章 收復燕雲的計劃第五百零五章 殘酷誘餌第七百一十一章 牛刀小試第八百一十三章 攻略歐洲第八百七十二章 春運開啓第八百五十六章 飼料廠第八百四十八章 無線電第六百五十四章 縱橫遼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