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稅改

眼看着已經快到午時, 此時大朝會早已經散了。

尋常散職之後, 元化帝一般都是在紫極殿處理政務、召見大臣。

顧雲浩身着翰林院從六品官服, 在內侍的引領下, 一路心緒滿懷的入了大明宮, 經朱雀門、太和門, 去往紫極殿。

及至殿外, 那內侍含笑一句“顧大人請”便不再說話,只退到一邊去。

聞言,顧雲浩點頭道了聲謝, 便擡步上前。

行至外殿,卻見元化帝身邊的內侍總管許斌亦是立守在此。

對此,顧雲浩還是有些詫異的。

畢竟這位許斌大太監乃是自元化帝還是齊王之時, 便在身旁伺候, 可謂是元化帝頗爲寵信之人,御前的一應事情平時也都是由這位許斌在打點, 眼下也不知發生了什麼事, 居然讓這位許內侍也退守門外?

心裡疑惑, 但顧雲浩面上卻絲毫不顯, 只含笑上前與許斌道:“許內相, 在下翰林院顧雲浩, 前來面聖,煩請通稟一聲。”

本朝太監內侍們雖然常在皇家跟前侍奉,但卻並無什麼實權, 加上內廷對這些宮人們管控頗爲嚴格, 故而也不存在什麼宦官掌權之事。

只是許斌畢竟跟在元化帝身邊伺候已久,乃是元化帝信任之人,平時顧雲浩他們這些大臣也都頗爲客氣的稱之一聲‘內相’。

許斌見顧雲浩如此說,自然也不會擺譜,亦是笑道:“顧大人請稍候。”

言罷,許斌便轉身進內,不過片刻就復又出來道:“顧大人請進。”

聞言,顧雲浩笑着道了聲謝,又理了理身上的官服,見並無什麼失禮之處,便深吸一口氣,擡步而入。

一進屋子,只見元化帝懶懶地靠坐在御案之後,案上雖然堆滿了奏章。

殿內顯然並非僅是元化帝一人,御案一側侍立的那位年輕官員不是季航更是何人。

見着季航在此,顧雲浩便知道今日之事的緣由,當下心中更是感念這位好友。

難怪今日元化帝會突然召見,想來是季航在御前說起了什麼,方纔提醒了元化帝吧?

心裡明瞭,顧雲浩卻是恭敬上前,跪拜行禮:“臣顧雲浩,叩見陛下。”

“顧卿起身。”

元化帝好似心情不錯,聲音中也帶着幾分溫和之意,說道:“今日召你前來,是當日殿試之事,你思慮的如何了?”

見着元化帝如此開門見山,顧雲浩目色一閃。

當初新科進士面聖,元化帝在文武百官面前提及他殿試文章之事,也曾要他多加思慮。

顧雲浩雖然心裡期待着這位帝王能採納自己的意見,但卻也沒想到元化帝會這般突然召見問及此事。

不過關於新政之事,他是一直都在思考,故而也是成竹在胸,不懼元化帝詢問。

而且眼下殿內除了季航之外,並無旁人,說起話來也方便許多,不必擔心今日所言之事會被傳揚出去。

不過雖然心中有了打算,但顧雲浩還是頓了頓,卻是並不着急回話,只面帶難色。

“陛下,自前次面聖得陛下示下之後,微臣亦是反覆思量,只是卻見識有限,怕是目光短淺,說些不合時宜之言,還望陛下只作笑言,恕臣無知。”

畢竟元化帝現在已經是帝王,顧雲浩還是覺得應該把醜話說在前頭。

萬一自己新政的思路並不被元化帝所喜,惹得龍顏大怒,發落了自己那就太冤了。

而且就算是元化帝讚賞他的見解,但在皇帝面前也不能顯擺聰明和才幹,反正低調一些總是沒有錯的。

元化帝見他如此說,卻是一笑,說道:“無礙,此處就朕與你們君臣三人,你只管直言就是。”

“是,微臣謹遵聖諭。”

顧雲浩恭敬一禮,隨即面色一正,說道:“陛下,微臣自前次面聖之後,日思夜想,仍是以爲新政當以稅制爲先。”

“我華朝沃野千里,良田無數,然這近二十年來,雖各地官田有所增加,但在田畝稅賦上的收入卻一年少似一年,無他,不過豪門大族仗着權勢,兼併隱瞞田地之事越發嚴重罷了。”

說到這裡,顧雲浩瞧瞧地看了一眼元化帝,見他面上雖不露喜怒,但眼中並無怒色,也不由暗暗鬆了口氣。

看來這些事情元化帝也是早就心知肚明的。

此時,顧雲浩愈發肯定了元化帝的心思。

看來這位年輕的帝王,早就有了要動那些世家大族們的意圖,難怪會對新政這般上心。

“陛下,據臣所知,我朝去年的百姓較十年前增長不少,而最近這兩年,每年更是新添數百萬人,然田地有限,若如此下去,只怕百姓愈發不易生存。”

言及至此,顧雲浩心中一緊,心緒也沒那麼平靜,臉上也皆是沉重之色。

畢竟眼下豪門大族們隱瞞兼併土地嚴重,而官田也每年都有增加,那麼能讓百姓們掌握的田地就更少了。

加上人口的每年遞增,那麼今後的老百姓想要有一塊屬於自己的田地就更是難上加難,長此以往,多數的百姓只能依靠租種田地過日子,從而成爲那些豪門大族們的佃戶,一直受盤剝下去。

顧雲浩乃是農家子出身,最是清楚田地對百姓而言有多麼重要。

在這個農耕的時代,可以說沒有自己的田,就意味着世世代代難有翻身的機會,只得一直貧苦的生活着。

就如他們家,若不是家裡開始有那二十畝田,他跟顧雲濤根本就是沒有條件去讀書認字的,更何談科舉入仕改換門庭了。

若是能改制稅賦,遏制豪門世族兼併田地,那麼百姓們獲得田地的機會就更大,肩上的重擔自然就要輕上一些。

自然,這個乃是顧雲浩心中的最主要目的,但對於身爲帝王的元化帝而言,僅僅憑着這一項,卻是不足以動心去施行新政改制稅賦的。

因此,顧雲浩又連忙繼續說道:“陛下,如今我華朝田地,良田沃土一分爲三,其三中有一乃是官田,剩下大多爲士族豪門所有,而百姓所有田地大多都較爲貧瘠,若不加以遏制,只怕不久之後,我華朝糧食價格再難受朝廷控制。”

“微臣所知不多,然卻也聽聞一些傳言。”

說到這裡,顧雲浩微微垂頭,雙眼輕輕一眯,道:“如我朝禮部左侍郎徐景徐大人,據稱便在閩地有良田無數,閩地良田十有其四爲徐大人所有,更是開了一家八閩糧莊,這八閩糧莊又與多家糧莊互有往來,想必徐大人一句話,便可令閩地糧價隨之升降。”

“陛下,若我華朝各地都是如此,一遇災年,或是需對蠻族用兵,難免會因此影響大局。”

言罷,顧雲浩復又恭敬地跪拜下去,一臉誠摯地伏身拜道:“微臣所言句句屬實,還望陛下三思,恕臣無狀之過。”

果然,聽聞顧雲浩這些話,元化帝眼中明顯多了幾分幽暗之色。

而立在一旁的季航,此時亦是心驚不已。

www▲ttκΛ n▲¢ ○

他萬沒想到顧雲浩會在這個時候提及徐景之事。

雖然他們這些陵江書院的學生對徐景都沒什麼好感,但他們都還僅僅是初入官場的小卒。

而徐景在朝多年,他一直以爲顧雲浩會如他一般一步一步登上高位之後,方纔會跟徐景對上,沒想到這位好友竟然會在此時就向徐景下手,而且還將此事與新政聯繫到一起來。

“愛卿起身罷。”

元化帝沉默了片刻,復又笑道:“愛卿一心爲公,又何過之有。只是卿雖是在殿試一文中言及改制稅賦,朕令戶部清算,即便丈量田地按畝收稅,僅可增加稅收三百萬兩,又怎能如你文中所言,使得國庫充盈?”

顧雲浩立起身來,忙躬身回道:“陛下容稟,眼下我朝田地士族所佔十之有三,官田十之有三,百姓所佔十之有二,而剩餘十之有二乃士族瞞報,如今丈量之後,按畝而言,能增賦三百萬兩不假,然以微臣所想,改制稅賦,卻並非僅清理瞞報田地而已。”

“說來聽聽。”元化帝笑道。

“是。以微臣所見,我朝歷代聖人皆心繫百姓,素來輕徭薄賦,百姓所擔之稅賦不到前朝一半。”

顧雲浩應了一聲,先將華朝歷代君王誇讚了一番,隨即說道:“然我朝建朝數十年,百姓大多不知前朝過往之事,不知我朝君王一片愛民之心,只言稅賦繁重。”

說到這裡,顧雲浩立馬就又道:“只是微臣本爲農家子出身,自然曉得我朝稅賦並非繁重,只是稅類太多,因而百姓誤解罷了。”

“若是將所有稅賦攤派到田畝之中,只按田畝收稅,如此一來,百姓一年只需交稅一次,自然不會妄言誤解,而各地收稅也輕鬆了許多。”

顧雲浩說完這話,便悄悄地觀察了下元化帝的神色,見他似有所思,只覺整顆心都提了起來。

其實他雖然言及是爲了不讓百姓誤解朝廷,實際更是爲了讓那些百姓們免收底層官吏的盤剝。

自爲官以來,顧雲浩對一些往事的記憶更加清晰了。

第195章:臨行三策(一更)第35章:考前第65章:老狐狸跟小狐狸(二更)第58章:書院讀書第129章:事端第49章:回村第101章:搬家第192章:天涯(一更)第109章:士子鬧事第154章:難題第78章:輪流虐狗第92章:成親第90章:熱鬧第119章:閱卷第31章:放榜(捉蟲)第97章:他鄉故知第99章:局勢第40章:拜望第194章:爭奪(三更)第43章:赴考第42章:胡知縣的心思(捉蟲)第187章:君臣默契第76章:郊遊賽馬第100章:師兄第14章:練字第48章:背靠大樹的感覺第73章:羣架(二更)第40章:拜望第132章:分派第146章:板上釘釘第5章:夫妻夜話(捉蟲)第127章:家常第202章:權傾朝野(二更)第104章:會試弟2章:家常(捉蟲)第26章:學業(捉蟲)第163章:杜家第116章:會元第142章:舊歲第49章:回村第76章:郊遊賽馬第42章:胡知縣的心思(捉蟲)第136章:冠禮第79章:桃花運第127章:家常第144章:死諫(二更)第194章:爭奪(三更)第165章:當年會試第174章:學弟第153章:考量第141章:開局第115章:名次第39章:家(二更)第87章:恩師第3章:唸書的機會第173章:徐景之死(二更合一)第86章:鹿鳴之宴第157章:吏部第166章:左相的狠番外二:高逼格的陵江書院第55章:二妞婚事第94章:新婦第129章:事端第63章:去你媽的老天爺第27章:回家第81章:親事(二更)第121章:太和殿內第31章:放榜(捉蟲)第87章:恩師第109章:士子鬧事第104章:會試第23章:志向(捉蟲)第160章:彈劾第202章:權傾朝野(二更)第125章:家第16章:考校第164章:救不得第141章:開局第98章:右相第194章:爭奪(三更)第162章:背鍋俠第118章:殿試第101章:搬家第42章:胡知縣的心思(捉蟲)第153章:考量第7章:意外第112章:新帝第178章:不太平第41章:衙門第145章:龍顏大怒第10章:秋收第93章:紅燭下第189章:大廈傾覆第197章:重返雍京(三更)第84章:疲憊第43章:赴考第44章:院試第166章:左相的狠第161章:顧忌
第195章:臨行三策(一更)第35章:考前第65章:老狐狸跟小狐狸(二更)第58章:書院讀書第129章:事端第49章:回村第101章:搬家第192章:天涯(一更)第109章:士子鬧事第154章:難題第78章:輪流虐狗第92章:成親第90章:熱鬧第119章:閱卷第31章:放榜(捉蟲)第97章:他鄉故知第99章:局勢第40章:拜望第194章:爭奪(三更)第43章:赴考第42章:胡知縣的心思(捉蟲)第187章:君臣默契第76章:郊遊賽馬第100章:師兄第14章:練字第48章:背靠大樹的感覺第73章:羣架(二更)第40章:拜望第132章:分派第146章:板上釘釘第5章:夫妻夜話(捉蟲)第127章:家常第202章:權傾朝野(二更)第104章:會試弟2章:家常(捉蟲)第26章:學業(捉蟲)第163章:杜家第116章:會元第142章:舊歲第49章:回村第76章:郊遊賽馬第42章:胡知縣的心思(捉蟲)第136章:冠禮第79章:桃花運第127章:家常第144章:死諫(二更)第194章:爭奪(三更)第165章:當年會試第174章:學弟第153章:考量第141章:開局第115章:名次第39章:家(二更)第87章:恩師第3章:唸書的機會第173章:徐景之死(二更合一)第86章:鹿鳴之宴第157章:吏部第166章:左相的狠番外二:高逼格的陵江書院第55章:二妞婚事第94章:新婦第129章:事端第63章:去你媽的老天爺第27章:回家第81章:親事(二更)第121章:太和殿內第31章:放榜(捉蟲)第87章:恩師第109章:士子鬧事第104章:會試第23章:志向(捉蟲)第160章:彈劾第202章:權傾朝野(二更)第125章:家第16章:考校第164章:救不得第141章:開局第98章:右相第194章:爭奪(三更)第162章:背鍋俠第118章:殿試第101章:搬家第42章:胡知縣的心思(捉蟲)第153章:考量第7章:意外第112章:新帝第178章:不太平第41章:衙門第145章:龍顏大怒第10章:秋收第93章:紅燭下第189章:大廈傾覆第197章:重返雍京(三更)第84章:疲憊第43章:赴考第44章:院試第166章:左相的狠第161章: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