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左相的狠

“父親, 若是姐夫就此被問罪了, 那麼姐姐跟依然可怎麼活啊……況且閩地之事, 也不該全由姐夫一人擔待。”

說到底, 杜承嗣仍然還是有些不忍。

畢竟他僅有這麼一位姐姐。

“婦人之仁!”

聽了他的話, 杜允文卻是冷冷一哼, 說道:“他徐景也藉着我們左相府的權勢橫行華朝數年, 如今即便是一死,也不算白活一輩子。再則來說,閔地之事雖然牽連甚多, 但他徐景也並不乾淨,若是因此事獲罪,也不算委屈了他。”

見着杜允文決心已定, 且明顯帶着幾分怒意, 杜承嗣也不敢在勸,而是岔開話題道:“父親, 您答允了姐姐, 說去陶相府, 可還要出門?”

“自然。”

杜允文放下手中的茶碗, 點了點頭, 說道。

“可是您不是說此次不能出手救姐夫麼, 去陶相那邊,是爲了……”

對於杜允文的話,杜承嗣卻是有些不解了, 但仍是帶着幾分期待。

他自然是知道的, 自從順德一朝,父親跟陶相陶明哲都捲入了奪嫡之爭。

當年陶明哲支持蜀王,而父親卻是跟平王走得近。

當時朝中傳言,順德帝將立太子,並且更是要在蜀王跟平王之間選定接班人。

因着這個緣故,身爲左相的父親跟陶明哲自然是鬥得厲害。

眼下雖然新帝即位,父親跟陶相兩派都沒押對寶,但也一直是井水不犯河水。

若不是爲了幫助徐景開罪,父親又何必拉下臉面去見那陶明哲呢?

聞言,杜允文立起身來,目色悠遠地看了看屋外的院子裡的一排翠竹,緩緩出言。

“要想讓三司會審的結果與爲父設想的一致,又豈能不去見一見陶明哲這個老小子呢……”

言及至此,杜允文轉了轉拇指上的扳指,復又說道:“閩地之事,必定要藉此機會了結了纔好,此事不可再生波瀾,只能止於徐景這裡。”

聽了這話,杜承嗣心中一緊,眼中透出些許悲涼之色。

看來此次徐景是怎麼也不能脫罪的了。

真是苦了姐姐……

“父親,那陶明哲與您不睦多年,今次會不會在此事上做文章?”

這時候,杜承嗣又想起一事,遂建議道:“咱們是否應當另想法子?”

“承嗣,你到底還是年輕了。這官場之中,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好壞,其實不過都是爲了利益罷了,之前和睦不和睦有什麼要緊。”

杜允文卻是搖了搖頭,說道:“你只當現在還是太上皇當政之時麼?眼下新帝即位,爲父與那陶明哲都押錯了寶,如今皆是新帝眼中的芒刺,那陶明哲更是自顧不暇,哪裡還來得氣力與爲父相爭互鬥?”

“是兒子短視狹隘了。”

一聽這話,杜承嗣便極快地回過味來,隨即神色一正,道:“難道父親您是想與陶相結盟?”

“官場之中,因利而合的事情,難道你還見得少麼。”

杜允文眼皮都沒擡一下,只是沉聲說道:“那季銘現在手裡的權柄越來越甚,陛下也是有意擡舉,想來過不了多久,季銘便權傾一朝。眼下還是早作打算的好。”

聞言,杜承嗣歪着頭思索了一會子,仍是覺得有些轉不過那個彎來。

雖然眼下季銘爲新政總裁,掌控着戶部全力推行稅改之事,但這也好似不至於損及父親杜允文的地位纔是。

對於朝中之事,他也是有所耳聞的。

聽說皇上有意讓季銘更進一步,讓他登上相位,但如今他們杜家早已跟勳貴世家牽連到了一起,陛下如今在推行稅改,爲了安撫勳貴們,自然是不會在這個時候輕易的便敢動父親杜允文這個左相的位置。

那麼剩下的便只有副相跟右相的位置了。

所謂人往高處走,那季銘在內閣爲官多年,朝中也有許多門生故吏,現在又爲元化帝所信任,想必心裡自然是看不上從一品的副相之位。

季銘看中的,約摸乃是右相之位吧……

而且近來朝中雖然並無什麼大事,但也是能感覺的出來,季銘近來有不少舉動,都是衝着右相孫惟德而去的。

最爲明顯的一事——季銘勾連吏部尚書鄧仕建,一起運作將孫惟德門下得意弟子顧雲浩,從翰林院調任到戶部的閩省清吏司。

這分明乃是想拉孫惟德下水,去幫他分擔守舊派帶來的壓力。

不過這孫惟德也是狠角色。

卻是直接立馬反擊,通過徐景之事,來逼迫季銘不得不與他們左相一黨交惡。

當然,杜承嗣並不是一個很有心機城府之人,這裡面的許多事情,他其實看不明白,而是父親杜允文教他的。

“爹,季銘不是看中的右相之位麼?咱們何必……”

杜承嗣不解地道。

他確實有些不明白,既然父親斷定季銘是衝着右相之位去的,他們又何必在意那麼多。

難道不是隻需要穩固自己的地位變可了麼?

“季銘此人看似忠厚,實際野心極大,且又得皇上信任,若是哪日一旦官至宰相,還是得了右相之位的話,自然是要壓爲父一頭。”

看着杜承嗣那疑惑的樣子,杜允文不由搖了搖頭,解釋道:“孫惟德是個懂得權術之人,即便是爲右相,也是懂得避讓,不至於與我爲難,但那季銘卻是說不準了。”

聞言,杜承嗣恍然大悟。

雖然內閣乃是三位宰相共同主理。

但副相卻是從一品官職,自然是無法與正一品的左相跟右相相提並論。

而且,嚴格來說,只有右相,方纔是真正意義上的丞相。

雖然眼下他們朝中左相跟右相併尊,並沒有什麼多大的差別,但實際上,其實右相的地位應當更高一些。

孫惟德並不是一個在意虛名的人,也不願一人獨大,從而惹得皇帝不滿,所以這麼多年來,不論是在內閣中,還是在朝政之事上,都沒有獨自攬權,反而是儘量平衡內閣諸人的權柄。

也是因着這個關係,杜允文這麼多年來方纔在朝中有如今的影響力,甚至能與孫惟德分庭抗禮,勢均力敵。

在這一點上,不論是杜承嗣,還是杜允文,都是極爲佩服孫惟德的。

混跡於名利場上,能如這爲孫右相一般有智慧,又不那麼貪戀權力的,着實是不多了。

很明顯,季銘並不是那麼一個有胸懷之人。

“父親,那姐姐若是待會問起來,我該如何說啊?”

杜承嗣猶疑地道。

他還是不知道該如何面對自己的姐姐杜柔嘉。

畢竟按着先前父親話裡話外的意思,好似去陶相府乃是爲了幫姐夫徐景脫罪,但現在確實去爲了讓徐景早日定罪。

這讓他如何去面對滿懷期待的姐姐……

“連這點子事都不知道該如何應對,你這腦子什麼時候方能開竅!”

見着杜承嗣一臉糾結爲難的樣子,杜允文不由心中一門,教訓道:“自己在家裡多想想,別成天作出一副優柔寡斷的樣子!”

對於杜承嗣的心思,杜允文是萬分看不上眼的。

他曉得自己這個獨子不僅是心機城府不夠,還爲人過於良善,行事優柔寡斷,實在並非是個混官場的料子。

也不知道當自己百年之後,這孩子能否擔當的起這偌大的杜家。

若不是情非得已,杜允文實在是不願就此將徐景作爲棄子。

這倒並非是念着徐景乃是他的女婿,而是覺得有徐景這樣一個人在身邊相助,對於兒子杜承嗣而言絕對是件好事。

只是眼下由於都察院的彈劾,閩地那邊的事情已經被擺到檯面上了,加上季銘又一力主張嚴懲此事,對於徐景此人,現在也只得放棄了。

教訓了兒子杜承嗣一番,見着時間差不多了,杜允文便吩咐府裡的備下轎子,往副相陶明哲府上去了。

翰林院的官員共分爲三班輪流休沐。

與杜承嗣一樣,今日也剛巧是李文旭的休沐日。

李文旭當年因着徐景的關係,方纔一舉高中,而後又因着徐家跟杜家的權勢,輕輕鬆鬆的進了翰林院。

前些日子因季航那邊需要人手負責邸報之事,他便直接找到了翰林院學士陳凱元,調任到了季航那邊。

不錯,李文旭調任到季航麾下,其實並非乃是徐景或是杜允文的意思,而是他自己自作主張的。

翰林院本就是杜允文所分管,這麼多年來,杜家在翰林院的影響力非同小可。

李文旭身爲徐景的女婿,又是杜允文的外孫女婿,即便是作爲‘一把手’的陳凱元,也是要給幾分薄面的。

剛巧那時候季航那裡需要人手,李文旭說話了,陳凱元自然是不敢輕易駁斥了去。

畢竟李文旭身份特殊,他說的話指不定就是左相杜允文的意思。

陳凱元自然是不敢拂逆杜允文,但也不敢去當面相問,也只得埋着頭、咬着牙將李文旭調撥到了季航那邊。

不錯,在於徐家結親之後,李文旭便是如此有意無意地利用徐家跟杜家的權勢爲自己開道。

如今徐景因爲閩地之事爲都察院彈劾,可謂是朝不保夕,李文旭自然對此事也頗爲上心。

第163章:杜家第36章:府試第16章:考校第201章:丞相之位(一更)第71章:書院之變第112章:新帝第138章:稅改第157章:吏部第39章:家(二更)第90章:熱鬧番外一:傳說中的丞相第7章:意外第22章:一百兩(捉蟲)第102章:節日第5章:夫妻夜話(捉蟲)第13章:學堂第57章:府城講學第74章:集體開後門(捉蟲)第12章:上學第121章:太和殿內第159章:該動手第9章:決定第160章:彈劾第133章:聖心第164章:救不得第26章:學業(捉蟲)第180章:風向變了第180章:風向變了第148章:升官第18章:私塾第165章:當年會試第194章:爭奪(三更)番外一:傳說中的丞相第170章:難對付第69章:救命恩人(一更)第153章:考量番外一:傳說中的丞相第29章:選擇第179章:所謂‘明哲保身’第150章:幕僚第80章:趙妍(一更)第54章:買房第43章:赴考第171章:階下囚第155章:膽大包天第134章:戶部事端第45章:案首第197章:重返雍京(三更)第110章:結果第113章:生產第197章:重返雍京(三更)第46章:簪花宴第99章:局勢第104章:會試第25章:同窗第149章:閩省清吏司第190章:人非(一更)第171章:階下囚第49章:回村第182章:(已替換)告御狀第145章:龍顏大怒第80章:趙妍(一更)第139章:決斷第106章:喜訊第77章:表妹第195章:臨行三策(一更)番外二:高逼格的陵江書院第41章:衙門第157章:吏部第156章:所謂‘黨派’第1章第174章:學弟第30章:縣試(捉蟲)第179章:所謂‘明哲保身’第179章:所謂‘明哲保身’第192章:天涯(一更)第77章:表妹第72章:查封(一更)第28章:大妞婚事(捉蟲)第36章:府試第176章:放榜第22章:一百兩(捉蟲)第164章:救不得第129章:事端第107章:風聲第91章:銀錢第38章:發案(捉蟲)第182章:(已替換)告御狀第155章:膽大包天第200章:託孤(三更)第64章:齊王駕到(一更)第202章:權傾朝野(二更)第105章:暈倒第140章:風雨欲來第144章:死諫(二更)第160章:彈劾第41章:衙門第199章:皇太子(二更)
第163章:杜家第36章:府試第16章:考校第201章:丞相之位(一更)第71章:書院之變第112章:新帝第138章:稅改第157章:吏部第39章:家(二更)第90章:熱鬧番外一:傳說中的丞相第7章:意外第22章:一百兩(捉蟲)第102章:節日第5章:夫妻夜話(捉蟲)第13章:學堂第57章:府城講學第74章:集體開後門(捉蟲)第12章:上學第121章:太和殿內第159章:該動手第9章:決定第160章:彈劾第133章:聖心第164章:救不得第26章:學業(捉蟲)第180章:風向變了第180章:風向變了第148章:升官第18章:私塾第165章:當年會試第194章:爭奪(三更)番外一:傳說中的丞相第170章:難對付第69章:救命恩人(一更)第153章:考量番外一:傳說中的丞相第29章:選擇第179章:所謂‘明哲保身’第150章:幕僚第80章:趙妍(一更)第54章:買房第43章:赴考第171章:階下囚第155章:膽大包天第134章:戶部事端第45章:案首第197章:重返雍京(三更)第110章:結果第113章:生產第197章:重返雍京(三更)第46章:簪花宴第99章:局勢第104章:會試第25章:同窗第149章:閩省清吏司第190章:人非(一更)第171章:階下囚第49章:回村第182章:(已替換)告御狀第145章:龍顏大怒第80章:趙妍(一更)第139章:決斷第106章:喜訊第77章:表妹第195章:臨行三策(一更)番外二:高逼格的陵江書院第41章:衙門第157章:吏部第156章:所謂‘黨派’第1章第174章:學弟第30章:縣試(捉蟲)第179章:所謂‘明哲保身’第179章:所謂‘明哲保身’第192章:天涯(一更)第77章:表妹第72章:查封(一更)第28章:大妞婚事(捉蟲)第36章:府試第176章:放榜第22章:一百兩(捉蟲)第164章:救不得第129章:事端第107章:風聲第91章:銀錢第38章:發案(捉蟲)第182章:(已替換)告御狀第155章:膽大包天第200章:託孤(三更)第64章:齊王駕到(一更)第202章:權傾朝野(二更)第105章:暈倒第140章:風雨欲來第144章:死諫(二更)第160章:彈劾第41章:衙門第199章:皇太子(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