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國際關係

在嚴酷的經濟危機的壓力下,各個國家都採取了一種更務實是外交與貿易政策,因爲現在經濟成爲了一個國家的致命要害,如果無法改善經濟的話,不但三個超級大國本身就將面臨着內部矛盾爆發的危險,而別的國家更面臨着生存的危險。這中外交與貿易政策的轉變,最終不可避免的會涉及到國家的聯盟關係。因此,在這場人類歷史是最大規模的經濟危機中,世界局勢也在悄然的發生着變化!

最先出現問題的是南美地區,因爲在經濟危機爆發之前,這裡是中美歐三個超級大國爭奪的焦點地區。中國控制着南邊的阿根廷,智利,秘魯等國家,而歐洲則與巴西修好,美國着全力的控制着通往中美洲的橋頭堡。因此,這裡也是三個超級大國勢力交匯的地點,因此,該地區的國際局勢自然是非常的複雜了。

從國際聯盟的政策上來講,歐洲是最爲激進的,因爲歐洲受到的經濟衝擊最大,他最需要保護切身的利益,加上歐洲本身就已經陷入了內部的政治混亂之中,所以,他自然無法更好的照顧到聯盟的國家,這最終必然導致歐洲在南美洲的勢力受到嚴重的削弱!

從關係上來講,巴西與歐洲不像是聯盟,更像是一種單純的利益合作。作爲南美洲最大的國家,也是世界上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巴西的政策一直比較含糊。他不想接受美國的領導,更不想看到在中國支持下的阿根廷統一南美洲,最後,自然只有把合作的目光落到了歐洲的身上。所以,在數十年的時間內,巴西其實一直是在利用歐洲的力量,增加他在南美洲地區的影響力,並且以此成立了一個南美洲國家聯盟,想單獨成爲世界的另一極。但是,日本,俄羅斯以及巴基斯坦等國家的教訓讓巴西在這種政策上沒有走多遠,就停下了腳步,他清楚的認識到,如果歐洲想成爲世界另外一極的話,那麼必然將受到其他的超級大國的打壓,因爲另外的超級大國絕對不願意看到一個新的競爭對手出現。最主要的是,南美洲已經基本上被分割完了,所以巴西的擴張空間並不大,而巴西的國力又無法支撐其完成稱霸的事業,所以最終只有放棄!

通過與歐洲的合作,巴西成功的達到了自己的目的,在2060年之後的35年間,巴西的平均年經濟增長率達到了6.5%,成爲了僅次於中國的發展最快的國家。這爲巴西奠定了一個雄厚的經濟基礎。在21世紀之末,巴西人口達到了2.5億,國家總產值達到了50萬億人民幣,相當於人均產值20萬人民幣,這一水平甚至比中國的18萬人民幣還要高一點。當然,巴西的實力是強大了起來,但是他稱霸的基礎已經永遠不存在了!

在歐洲的聯盟體系內,巴西是一個非常重要,同時也非常獨特的國家。如果將巴西算成是歐洲的盟國的話,那麼他就是歐洲最大的盟友。但是,巴西並沒有與歐洲簽署防務上的同盟條約,而且從沒有正式加入過以歐洲爲首的條約國組織。這一點就讓巴西顯得異常的特殊了。所以,從根本上來講,巴西與歐洲還算不上正式的盟友,而這也是歐洲本身的號召力並不強,以及巴西的特殊位置所決定了的必然結果!

在這場經濟危機中,巴西受到的影響也是非常巨大的,在第一季度內,就至少有上萬加中小型企業破產,而且至少產生了550萬的失業大軍。雖然比起經濟地震中心的三個超級大國來講,巴西的情況要稍微好一點,但是也好不到哪裡去。但是,此時的國際貿易環境對巴西來講,卻並不樂觀了!

爲了恢復經濟,巴西就必須要加強貿易,通過增加出口,來獲得更多的收入,其實也是將更多的產品出售出去,以解決國內物資積壓的弊病。而巴西的主要貿易伙伴是歐洲,歐洲與巴西的年貿易額在1萬億歐元左右,而巴西與美國以及中國的年貿易總額還不到8000億美元!可見,巴西的復甦希望其實是完全寄託在歐洲身上的,只有通過與歐洲加強合作,才能夠讓其擺脫經濟麻煩!

這一點,造成了巴西對歐洲的嚴重依賴,而此時奧爾特加的歐洲政府也正在想辦法解決國內經濟問題,當然,他們的目光其實也落到了巴西身上。如果能夠擴大向巴西的出口的話,那麼歐洲就將獲得一臺迅速恢復經濟動力的發動機。當然,通過加強貿易,還可以達到一些政治上的目標,因此,在經濟危機爆發之後,歐洲就立即想巴西提出了讓兩國建立完全的聯盟夥伴關係的要求,並且在此要求上,讓兩國完成經濟上的更深入的合作!

從表面上看起來,這是歐洲爲了解決經濟上的問題而提出的辦法,但是實際上,這是歐洲爲了擴大其勢力範圍的一次政治行動。而且毫無疑問的,這一政治行動將決定巴西未來的命運,且讓歐洲的實力增加不少!

很簡單的一個計算問題,巴西的經濟實力大概是加拿大與澳大利亞兩國的總和,如果巴西搭上了歐洲戰車的話,那麼歐洲的聯盟實力就將趕朝美國,而且歐洲也將在與巴西的聯盟中獲得巨大的利益。這一點,沒人看不到,所以在歐洲發出這一邀請的同時,中國與美國就開始活動了。

美國採取的是比較溫和的政策,即向巴西提供一些歐洲內部的情報,讓其知道歐洲這麼做的真實目的。而中國則比較直接,加強了在南美洲地區的軍事力量,特別是在阿根廷的軍事力量,目標直指巴西。

其實用不着中國與美國做太多的動作,巴西的領導人自己都知道該怎麼處理這件事情。如果說,此時有人已經遇見到世界大戰將在不久之後爆發,而又看了三個超級大國的所有底牌的話,那麼幾乎沒有人會買歐洲獲勝。

這一點巴西的領導人也非常清楚,歐洲在經歷了政治地震之後,緊接着又爆發了全球性的經濟地震,可以說,這個昔日強大到已經超越了美國的大國現在已經開始走向沒落了。而更重要的是,歐洲與中國的衝突已經難以避免,雖然雙方現在還在致力於改善國內經濟狀況,但是中國的擴軍備戰,乃至經濟上的轉型工作已經全面開始,如果此時巴西加入歐洲集團,與世界上最大的經濟軍事集團對抗的話,那他就將受到直接的威脅。中國在南美洲的駐軍並不多,但是中國部署在阿根廷港口內的大西洋艦隊絕對有能力迅速的摧毀巴西本就不是太強大的海軍,封鎖巴西的海上貿易活動,最終導致巴西整個國家的崩潰。這還沒有談到中國以及阿根廷軍隊對巴西的直接入侵,而且就足以使巴西喪失國家存在與發展的資本。那麼,巴西爲什麼要在這個風火頭上搭上歐洲戰車呢?

僅僅這一點外界的壓力就足夠巴西政府做出決定了,而且他們還要考慮到在與歐洲盡心更深入的聯合之後,國家會不會遭到更加大規模的影響。因此,巴西是不可能接受歐洲在此時提出的聯盟意見的。這一點相當的重要,因爲當巴西拒絕了歐洲伸出的友誼之手的時候,他與歐洲的關係其實已經處於破裂的邊緣了!

在失去了巴西的支持之後,奧爾特加採取了另外一種極端的政策,即全面對巴西豎起了貿易壁壘,他認爲這能迫使巴西做出妥協與讓步!從這一點上,就可以清楚的看出,奧爾特加只四個會玩弄政治陰謀與手段的政客,他的外交常識太少了。而在國家風雲變幻莫測的時期,一個國家的最高領導人缺乏足夠的外交常識幾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雖然美國總統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政治家,但是他有一個強大,而且完善的幕僚班子,有着精通外交的國務卿的輔助,但是奧爾特加沒有。他的政府中的絕大部分官員其實都是依靠玩弄政治手段才能夠到達現在的地位的,即使有,奧爾特加獨斷專行的性格也讓他無法充分的接受別人的意見,所以,他犯了這個嚴重的錯誤,而且在常人看來是一個極爲低級的錯誤!

奧爾特加的如意算盤永遠打不響,因爲他這種逼迫巴西就範的做法最終只能夠讓巴西走得更遠。這一方面表示出了歐洲在貿易問題上的霸道行爲,而另外一方面更顯示出了他對巴西的重視,但是這種表達方式,就只能夠讓巴西產生反感,而且讓巴西人民產生一種牴觸情緒!所以,歐洲與巴西之間的貿易戰立即爆發了,雙方的貿易壁壘徹底的破壞了兩國之間原本良好的關係。雖然這對巴西的影響很大,但是他們仍然挺了過來,並且通過加強與中國,美國的貿易關係,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歐洲的日子就不好過了。

巴西與歐洲的貿易戰開始之後,兩國的貿易額迅速下滑,到2100年初,兩國的貿易交往只有頭一年的10%不到!這對歐洲的影響是災難性的,因爲歐洲的產品幾乎無法賣到巴西去,而他卻需要巴西的豐富資源,嚴重的貿易逆差,對歐洲的經濟來說更是雪上加霜。當然,歐洲也因此失去了一個最爲重要的盟友,失去了在南美洲地區最重要的夥伴!

後來,奧爾特加雖然想過要用武力來解決與巴西的爭端,或者說用武力威脅來讓巴西軟弱下來,但是當中國在中東地區的軍事壓力增加的時候,他放棄了這個更加愚蠢的想法,最終軟弱了下來。雖然他也致力於改善與巴西的關係,並且在一年之後首先降低了貿易壁壘,想恢復與巴西的貿易關係,但是此時巴西與中美兩國的合作已經相當的深入,而且破裂的傷口是難以癒合的,巴西也徹底的認識到了歐洲在處理兩國關係上的這種卑鄙手段。因此,歐洲要想再獲得這個朋友,就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可以說,歐洲與巴西的關係準確的反映出了當時的國際關係。不但歐洲在外交貿易方面採取了一些極端的措施,即使是美國,也沒有避免犯下這樣的錯誤!

美國在非洲最重要的盟友就是南非。作爲南部非洲地區具有支配性地位的國家,南非一直主導獨立自主的發展方針,避免與任何超級大國發生利益衝突,當然,在實際的外交行動中,南非與美國的利益仍然是非常接近的,因爲在他的東北面,是中國控制的東非集團,而在他的西北面,則是歐洲控制的西非集團。在此情況下,南非要想獲得一個穩定的國內環境,唯一的辦法就是尋找一個奧援,而美國則是最理想的選擇!

在美國與南非的關係中,更多的時候體現出來的是一種政治上的相互協助,而並不是實際上的利益關係。南非在對外貿易中,並沒有太過於偏袒任何一個超級大國,其實他與超級大國的貿易額也不算多,只佔到南非對外貿易的45%左右,南非更爲注重與一些地區性強國,以及中小國家之間的貿易關係,而儘量避免與超級大國之間的接觸!

這無疑是一個明智的決定,雖然這讓南非受到了三個超級大國的壓力,但是同時也讓他維持着一種微妙的平衡,至少三個超級大國都不想首先在南非問題上製造麻煩,知道這將是一個極不得人心的行動。而南非這種尋求動態平衡的外交政策也爲他贏得了數十年的和平發展的機會,雖然其發展速度並不是很快,但是他卻保持了國內的穩定,這一經濟發展最爲重要的基礎!

在經濟地震中,南非也並沒有倖免,而是遭到了嚴重的打擊,因爲南非主要的貿易伙伴都是經濟並不健全的中小國家,而這些國家受到的經濟打擊是相當沉重的,這讓南非在貿易上陷入了困境。而在這個時代,一個國家的經濟支柱在很大的程度上就是貿易,失去了貿易的動力,以及貿易在經濟發展中做出的巨大貢獻,那麼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發展下去,即使這只是一種片面性的全球貿易,但是這對任何一個國家來講,仍然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歐洲豎立起的全球貿易壁壘爲貿易戰開了先河,雖然這對南非的打擊並大,但是一些歐洲的盟國也相繼採取這一措施,而這其中有不少國家就與南非有着密切的貿易關係。在這一情況之下,南非就只有將希望寄託在了美國的身上,但是美國此時的日子也不好過,國內經濟萎靡不振帶來的強大壓力,讓美國的對外政策產生了偏移!

如果美國此時能夠採取一種更爲開放的政策,吸收南非的產品與資金的話,也許他就將最終獲得南非的支持,讓這個在南部非洲地區佔有重要地位的國家投靠到美國的懷抱中來,但是美國沒有這麼做,而是一視同仁的對南非採取了相同的貿易政策,最終,疏遠了這個原本應該是盟友的國家,也讓美國失去了在非洲地區最爲重要的一個基地!

其實,美國也是迫於無奈。在全球經濟都不景氣的情況下,美國自己的貿易政策在其盟國組織內有着決定性的影響,像加拿大,澳大利亞,墨西哥,新西蘭等國家的經濟都需要美國的支持,才能夠復甦。而南非並不是美國的正式盟友,如果就此向南非敞開大門,給南非以獨特的待遇的話,那麼美國怎麼向自己的鐵桿盟友交代呢?而這極有可能讓美國失去那些更爲重要的盟友,最終走上歐洲的老路!因此,美國在南非的政策上是不可能出現太多的奇蹟的,他只能夠一視同仁,而且這已經非常不錯了,但是,這對當時的南非來講,是完全不夠的!

其實,中國也面臨着如此的問題,當南非最終向中國求助的時候,中國也沒有表現得太熱情,中國自己的問題都還沒有解決,而且還有阿根廷,坦桑尼亞,伊朗這些鐵桿盟友等着援助呢,中國根本就無法照顧到了一個遙遠的國家,而且這還是一個與中國沒有一點同盟協議的國家!

可以看出來,這場經濟地震對世界原有的格局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從根本上改變了世界的外交,政治與貿易局勢。弱小的國家在經濟地震中是無力單獨恢復經濟的,而強大的國家則無力向那些中立國伸出援助之手。

可以說,這是一個世界重新整合的時期,正是這場經濟危機,最終導致了世界三大集團,也是爲來世界大戰的三個軍事集團的最終誕生。雖然,在此之前,三個超級大國的聯盟體系已經建立了起來,但是這一聯盟體系本身是不完善的,而且強制性作用並不明顯。比如,在第二次南亞戰爭中,三個超級大國的盟國其實就沒有發揮太大的作用,而在哥倫比亞危機中,也有大部分的盟國其實是置身事外的。這就是以往同盟關係的實質,經濟上的同盟程度遠遠的超過了政治上的同盟程度,但是在經濟危機爆發之後,這種關係被倒置了過來,經濟危機最終使得經濟同盟關係讓位於政治同盟關係。而超級大國也着重利用了這一點,以加強對世界的控制,或者說是對自己盟國的控制,以求在未來的大規模戰爭中能夠獲得更多的力量,最終成爲勝利者!

這點國際經濟與政治的變化是相當重要的。中國首先就經濟援助與政治同盟進行了掛鉤,當然,這仍然是在原有的同盟體系內的行動,即要想獲得中國的經濟援助,以恢復國內的經濟發展,那麼就要與中國簽署更爲明確的政治同盟條約。當然,同盟國體系內部本身的政治同盟就相當的明顯了,所以這一行動並沒有遭到太多的反對,即使有的國家不想立即將自己完全掛上中國戰車,但是在國內經濟的壓力下,他們不得不與中國簽署更爲徹底,而且更爲完整的攻守同盟條約!

在以往的政治同盟條約中,只存在着當某個盟國遭到入侵時,別的盟國纔有義務爲其提供軍事方面的支援,而且沒有說明一定要是軍隊作戰方面的支援。而現在,這一點不但被明確的寫了進去,而且還加上了一條,即當任何一個盟國有理由對別的國家發動戰爭的時候,那麼,別的盟國則必須要全力以赴的幫助該國進行戰爭,包括使用自己的軍隊參與戰鬥!

完成了這一步之後,中國其實已經強30多個盟國牢牢的綁在了自己的身上,大家只能同進退,而不可能有第二種選擇了。雖然因此而讓中國付出的經濟代價是沉重的,但是這完全值得,因爲這讓中國獲得了超過本身國力的實力,更讓中國強化了自己的勢力範圍,爲未來的戰爭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相比之下,美國的行動要遲緩很多。雖然他與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以及墨西哥的新同盟協議很快就達成了,但是美國並沒有獲得所有原同盟國家的支持,他的政治同盟行動明顯慢了一步。這一點,讓美國的處境非常的尷尬,因爲這導致美國與中國的實力差距更爲懸殊,不但是在現在的軍備競賽中,即使是在未來的戰爭中,美國都將處於一個非常不利的地位。

歐洲的行動更是差遠了,因爲歐洲最早豎立起了全面的貿易壁壘,其實已經從根本上徹底的破壞了歐洲與同盟國家的關係,而且歐洲本身也拿不出多少的經濟力量來扶持別的國家擺脫危機,因此,歐洲直到戰爭爆發之前,也沒有獲得幾個同盟國的全力支持。從這一點上,可以明顯的看出歐洲的經濟實力與政治實力與中美的巨大差距!

毫無疑問的,這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時期,之所以不將其稱爲時代,是因爲這一時期持續的時間太短了。也就是說,留給三個超級大國的戰爭準備時間太短了。

2100年底,在經濟危機的第一波浪潮過去之後,即幾個主要國家的經濟出現了復甦的跡象之後,一場極爲關鍵的會議在中國的國家元首官邸召開了。

有人說中東地區的戰爭是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那是從戰爭方面進行分析的。其實,只要稍微看得長遠一點,就會發現,經濟危機纔是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因爲這場席捲全球,造成了巨大破壞的經濟危機最終打破了原有的世界格局,讓動態平衡遭到了徹底的破壞,最終因爲各勢力之間的相互差距,以及各超級大國之間的矛盾更加深重,世界大戰是無法避免的,即使沒有中東地區的戰爭,也會在今後的某個時間爆發世界大戰!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講,中東地區的戰爭,其實是第三次世界大戰的預演而已!

幾乎所有中央的要員都參加了這次會議,將元首官邸那個最大的會議室給塞得滿滿的,而這些要員的秘書就只能等在外面了。即使這樣,會議室也顯得非常的擁擠,除了坐在正中間的橢圓型的會議桌邊的十多個人之外,其他人就只能以旁觀,或者說次要一點的身份參加這次會議了!

魯毅坐的是四號首長的位置,沒有人置疑他的地位太高了,雖然從他身爲戰略顧問處的一名普通顧問來講,這個位置確實是太高了一點,但是大家都認可了這位老軍人的地位,因爲他在解放軍中有着無法替代的影響力,同時對政府的貢獻也非常的巨大。

“好了,我們現在開始吧,我想還是請總理先做政府的工作彙報!”柯敏明的神色比較嚴肅。

總理做彙報的時候,魯毅沒有太認真的去聽,他一直專心的做着自己的事情。而在總理的這通篇彙報中,只有兩個重點問題,一是國家經濟已經開始復甦,國內經濟情況已經走出了低谷,正在開始好轉。而各同盟國也在致力於加強經濟建設之後,同盟國內部的經濟環境也得到了改善,出了幾個比較落後的國家之外,同盟國內部的經濟發展已經開始起步,正在脫離最困難的時期。二是國內的穩定狀況,在經濟出現復甦的跡象之後,國內的情況也得到了穩定,失業工人正在得到重新安置,而且隨着國家經濟計劃的開展,以及經濟轉型的開始,困繞國家的最嚴重問題——失業終於得到了根本性的解決,國家生產速度,特別是重點工業,軍事工業,以及電子技術工業的生產速度已經恢復了過來。當然,在總理的這篇長達55頁的彙報文件中,也涉及到了其他的許多問題,但是這些問題都不太重要。總體情況是,國家現在已經走出了經濟的低谷時期,正在朝好的方向發展!

“在這裡,我們首先要感謝總理,以及政府工作人員的努力,同時也要感謝我們的人民,正是他們的全力配合,我們才能夠這麼快的擺脫經濟危機的影響,重新恢復活力!”柯敏明對這個工作彙報顯然是非常滿意的,這是一年之中,他難得知道的幾個好事情。“但是,現在我們仍然不能夠掉以輕心,根據我們現在掌握的情況,歐洲的擴軍備戰工作已經進入了更加深入的階段。歐洲解決經濟危機的辦法與我們不一樣,他們是完全依靠擴充國內需求,即擴充軍事需求來達到消化國內生產力,並且讓失業工人重新就業的目的。所以,我們不要妄想着與歐洲能夠和平共處,更不要想到我們能夠避免戰爭。即使現在不爆發戰爭,那麼要不了兩年,也許是一年,戰爭仍然將會爆發,所以,我們現在請魯毅海軍元帥爲我們做關於現在國際形勢的進一步分析!”

魯毅放下了手中的文件,取下了老光眼鏡,站了起來:“各位,主席的話一點都沒有錯。我們的情報機構已經多次證明,歐洲的軍事力量已經得到了極大限度的擴充,而這一年之內,他們不但沒有減少軍費開支,以增加經濟復甦的力量,反而將更多的金錢投入到了軍事建設中去。根據一種保守的估計,現在歐洲的軍隊數量已經是我們的2.5倍,其常備軍達到了550萬,有可能,實際數字比這個更多!而從軍隊的作戰能力上來看,歐洲也超過了我們,當然,這不包括持續戰爭所需要的經濟因素!那麼,歐洲爲什麼要這麼多的軍隊呢?毫無疑問的,歐洲在準備戰爭,雖然因爲經濟危機的影響,伊拉克的資源問題我們暫時都放了下來,但是這並不表示我們與歐洲之間的問題就得到解決了。所以,我們現在不應該掉以輕心,放棄戰爭的思想,我們是無法避免這場戰爭的!

“從歐洲國內現在的情況來看,奧爾特加通過一種極端的辦法雖然也解決了經濟發展的問題,但是這不是長遠的解決辦法,而且也極爲不穩定。但是我們可以肯定的是,正因爲奧爾特加通過擴大軍費的投入,從表面上改善了國內就業的問題,所以獲得了選民的支持,同時,也在歐洲內部形成了戰爭的氣氛。當然,我們不應該忘記,一百多年前,就是另外一個歐洲人用同樣的辦法,最終給世界造成了難以磨滅的災難!這是一場深重的災難,而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當時的其他國家沒有做好應付危機的準備。那麼這次,我們就絕對不能夠再犯同樣的錯誤了,如果無法避免戰爭的威脅,那麼我們就要勇敢的迎上去,而不是逃避,逃避,永遠解決不了問題!

“從表面上看起來,我們在這一年中只重視經濟的發展,而忽視了國防建設,當然,實際上並非如此。前面總理的工作彙報中也提到了‘經濟轉型’,這就是我們這一年的工作重點,通過這場經濟危機,我們完成了一次偉大的行動。我們的目光是注重長遠的利益,那就應該注意長遠的戰爭威脅。毫無疑問的,這場經濟危機最終摧毀了原本還能夠維持穩定的世界局勢,而在新的局勢中,戰爭是無法避免的,所以我們就要做好迎接一次大規模戰爭的準備,雖然這場戰爭也許不會立即爆發,但是也不會太遠了!而在這裡,我們就無法迴避另外一個問題,即戰爭的目的!

“我們進行戰爭的目的是什麼?打倒敵人?這是不夠的,因爲我們不可能完全征服所有的敵人,也不可能讓任何一個敵人失去翻身的機會,日本的經驗,在這裡是用不上的。所以,我們戰爭的目的,並不是要徹底的擊垮敵人,而是要獲得一個永久的和平,當然,在必要的時候,摧毀敵人,也是獲得和平的一種手段。但是這種手段在大多數的情況下是難以實現的,我們在21世紀所獲得的經驗都表明,完全的戰爭行爲,並不可能帶來和平。所以,要想獲得永久的和平,其實只有一個辦法,即在戰爭之外尋找其他的手段。也就是說,現在戰爭是我們最主要的手段,但是並不是唯一的手段。這一點非常重要,希望各位能夠在未來的行動中充分的注意這一點!

“最後,就是關於戰爭爆發的問題,我們既然已經無法避免戰爭,那麼就要討論戰爭的問題了。當然,這主要應該由總參謀部的同志負責,而我在這裡只是做一個簡單的說明,即伊拉克的資源危機是我們現在的主要關注點,但是我們不能夠將太多的力量使用到那裡去,因爲那不是未來的重點。這就只能夠依靠我們的指揮人員的創造,以及我們各級官兵的奮鬥來獲取最後的勝利了。”

魯毅斷斷續續的做完了自己的彙報,然後長出了一口氣坐了下來,他知道自己的這些話已經爲戰爭開啓了大門,也許最先動手的不是歐洲,而是中國,但是隻要戰爭爆發了,那最先動手這一點是關鍵的嗎?

“魯老,看來你的威信還是存在的!”柯敏明笑着把身子靠了過來,“你原本擔心的問題都不存在了,你看那些將領,他們聽你的報告的時候都非常的認真,可要比聽總理的報告時好多了,所以,你也不用擔心那方面的問題了,現在國家還需要你,我相信魯老應該知道這一點吧!”

魯毅苦笑了一下,他沒有拒絕,他原本是想在今年年底就退休的,但是現在看來,這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好了,魯老,你的身體健康我也非常關心,我可不想在這關鍵時刻失去一名最優秀的將領!”柯敏明看出了魯毅的想法,“我已經與幾個教授談過了你的身體健康的問題,他們都認爲,只要你不太勞累,那麼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問題的,而我們也在想辦法!”

魯毅點了點頭,他現在最擔心的是自己的身體,如果戰爭爆發的話,他是不會急於離開政府與軍隊的,他這一生所做的事情,都是在保護國家的利益與安全,而現在最大的威脅到來了,他不會臨陣退縮。但是,他懷疑自己能否堅持到那時候去,畢竟,對一個已經上百歲的老人來講,即使醫學技術再發達,他也不可能獲得永遠的青春。當然,他會堅持,他一生都在爲祖國做貢獻,也不會在乎自己的生命了!

第十三章 滅頂之災第十章 庫克羣島第十章 南越戰爭第七章 南敲北擋第七章 中國計劃第二章 美國抽身第十五章 丹佛末日第三章 未來海軍第十五章 關門打狗第七章 怒海爭鋒第五章 半島之戰第九章 大和末路第九章 生死考驗第六章 強拉硬拽第十一章 空中截殺第二章 老將出徵第十一章 恐怖主義第八章 風雲突變第四章 戰術檢驗第十章 圍城攻堅第一章 前兆第三章 戰爭決心第四章 重振軍威第十章 潛龍發威第九章 中國行動第二章 血戰大丘第十二章 特戰建功第五章 拒絕納降第五章 突飛猛進第八章 聲東擊西第五章 血火地獄第四章 將軍歸來第四章第十二章 鑄造未來第十六章 飢餓封鎖第六章 東方天空第二十一章 戰略轉移第十五章 勢不可擋第二章 空中霸主第八章 環球訪問第三章 皇家之鷹第十章 短兵相接第十一章 逆向包圍第十五章 戰役轉變第五章 攻防轉換第十一章 難民之戰第十五章 拒絕合作第四章 迫敵就範第十章 慘痛教訓第一章 危急時刻第十五章第四章 “海洋”遇難第四章 戈阿戰役第六章 走馬上任第九章 意外枝結第十二章 艱難決策第十四章 千鈞一髮第一章 充足理由第十二章 海上堡壘第六章 臨陣換將第五章第三章 東瀛震盪第十四章 戰爭轉折第五章 潛艇出航第三章 前指將領第七章 安南事變第五章 瞞天過海第三章 分兵而進第二十一章 信心因素第二章 高歌猛進第三章 摩擦生火第二章 後院起火第十二章 空中絞殺第十章 天軍出動第十九章 天下大亂第十九章 亡命撤退第六章 基因危機第七章 有來無往第二章 一丘之貉第五章 反肘一擊第八章第十七章 歐洲內亂第二章 戰略部署第三章 未來海軍第二章 空中雄鷹第十章 戰術思想第五章 猛虎出籠第六章 猛虎發威第三章 欲罷不能第四章 日本反擊第九章 龍爭虎鬥第四章 最後準備第九章 登陸馬島第四章 最後準備第五章 大國利益第四章 印度內戰第一章 龍騰於海第十八章第三章 兩敗之爭第二十五章 進攻佈局
第十三章 滅頂之災第十章 庫克羣島第十章 南越戰爭第七章 南敲北擋第七章 中國計劃第二章 美國抽身第十五章 丹佛末日第三章 未來海軍第十五章 關門打狗第七章 怒海爭鋒第五章 半島之戰第九章 大和末路第九章 生死考驗第六章 強拉硬拽第十一章 空中截殺第二章 老將出徵第十一章 恐怖主義第八章 風雲突變第四章 戰術檢驗第十章 圍城攻堅第一章 前兆第三章 戰爭決心第四章 重振軍威第十章 潛龍發威第九章 中國行動第二章 血戰大丘第十二章 特戰建功第五章 拒絕納降第五章 突飛猛進第八章 聲東擊西第五章 血火地獄第四章 將軍歸來第四章第十二章 鑄造未來第十六章 飢餓封鎖第六章 東方天空第二十一章 戰略轉移第十五章 勢不可擋第二章 空中霸主第八章 環球訪問第三章 皇家之鷹第十章 短兵相接第十一章 逆向包圍第十五章 戰役轉變第五章 攻防轉換第十一章 難民之戰第十五章 拒絕合作第四章 迫敵就範第十章 慘痛教訓第一章 危急時刻第十五章第四章 “海洋”遇難第四章 戈阿戰役第六章 走馬上任第九章 意外枝結第十二章 艱難決策第十四章 千鈞一髮第一章 充足理由第十二章 海上堡壘第六章 臨陣換將第五章第三章 東瀛震盪第十四章 戰爭轉折第五章 潛艇出航第三章 前指將領第七章 安南事變第五章 瞞天過海第三章 分兵而進第二十一章 信心因素第二章 高歌猛進第三章 摩擦生火第二章 後院起火第十二章 空中絞殺第十章 天軍出動第十九章 天下大亂第十九章 亡命撤退第六章 基因危機第七章 有來無往第二章 一丘之貉第五章 反肘一擊第八章第十七章 歐洲內亂第二章 戰略部署第三章 未來海軍第二章 空中雄鷹第十章 戰術思想第五章 猛虎出籠第六章 猛虎發威第三章 欲罷不能第四章 日本反擊第九章 龍爭虎鬥第四章 最後準備第九章 登陸馬島第四章 最後準備第五章 大國利益第四章 印度內戰第一章 龍騰於海第十八章第三章 兩敗之爭第二十五章 進攻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