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8章 德國空軍的重組

“德國空軍必須獨立於海陸軍而存在,因爲在海軍和陸軍那裡,空軍不過是他們實現自己戰役目的的工具而已。海軍關注的是飛機能爲他們擊毀幾艘戰艦,能否讓他們免收對方飛機的攻擊。而陸軍關係的是飛機能否在必要的時候取代火炮來提供更加直接支援或者說切斷對方的運輸線。很顯然,他們的目標都有極強的侷限性。空軍的目的不僅僅是服務於海陸軍,同時還有更重要的任務去做,我們不能順着海空軍的指揮棒去走。”在一戰中出名的紅男爵里希特霍芬並沒有像歷史上那樣死於戰爭之中,而是活過了戰爭,並且在戰後成爲空軍中將,負責未來的德國空軍發展規劃。

而他走上領導崗位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讓空軍從海陸軍中獨立出來,成爲一個獨立的兵種。他認爲在海陸軍的影響下,德國空軍只能作用於戰術層面,而無法像皇家空軍那樣作爲一支戰略力量登上戰爭舞臺。雖然德國空軍在挪威海戰以及西班牙戰鬥中佔據了優勢,並且幫助海軍獲得了巨大的勝利,但是在最爲關係的法國戰場上,德國空軍始終捉襟見肘,雖然他們可以重創對方的轟炸機羣的,但是卻無法徹底組織英國空軍組織的對德國工業區和後方運輸線的轟炸。協約國的重型轟炸機猶如夢魘一般在德國後方飄蕩。對着交通樞紐和重要工廠進行着輪番轟炸。這直接對德國陸軍的進攻以及軍工生產構成了巨大的影響。

而英國人的表現給德國頭號王牌以啓示。那就是,在未來,德國能否組織一支強悍的遠程轟炸機部隊來對敵國的重要工業基地和交通樞紐進行打擊,進而徹底瓦解對方的抵抗?這支轟炸機部隊必須要脫離陸軍和海軍,只有這樣空軍才能獲得足夠的重視,而且昂貴的重型轟炸機纔不會用於打擊一些前線的戰術目標。任何武器只有當數量上升到一定程度後才能引起質變。而且在攔截轟炸機的時候,這位德國王牌也絕對壓力很大,畢竟硬衝如同刺蝟一般的重型轟炸機編隊實在是太危險了。“子彈從四面八方射來。技術有的時候根本沒用,能活着回來很大程度上是上帝保佑你。”這就是德國空軍飛行員對於攻擊重型轟炸機時的感覺。有的時候比打戰鬥機還危險!

里希特霍芬認爲這樣一支戰略空軍的存在是很有意義的,因爲德國主要的對手是英國和法國,實戰證明想通過陸軍突破協約國的地面防線是相當費勁的,雙方在西線整整打了5年都沒能迫使對方屈服,而英國人的轟炸機卻可以越過地形和前線的軍隊直接對德國縱深進行打擊,既然英國可以那麼德國爲何就不可以呢?英國比較遠,而且航空工業發達,但是法國呢?只要德國空軍的轟炸機可以對其工業和交通造成一定影響。那麼陸軍推掉法國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而如果法國失敗了,雖然德國人不一定能打上英倫三島。但是整個戰略形勢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當然目前來看,響應他的人並不多。

有了遠程轟炸機並不能夠,同時還要防禦對方的轟炸機攻擊,必要的時候還要派戰鬥機給轟炸機護航。所以,里希特霍芬還想組建一支重型戰鬥機部隊,這支戰鬥機部隊有較大的航程可以伴隨轟炸機作戰。考慮到當時技術的侷限性,德國飛機設計師開始摸索能否設計一款雙發戰鬥機來作爲“戰略戰鬥機”使用。這個思路和後世的bf110有些類似,當然這貨也是悲劇,在2戰中真正量產的雙方飛機中空戰唯一稱得上可以的就只有p38了。當然。里希特霍芬不是穿越者,他自然也不清楚這一點,到目前爲止。他還是在爲他的雙發遠程戰鬥機計劃努力着。

空軍既然要作爲一個獨立的兵種,那麼在進攻的同時還要有足夠的防禦力,里希特霍芬認爲在未來,空軍要獨立撐起德國及其盟國上空的保護傘。必須要對領土內的重要城市和工業基地以及交通樞紐提供足夠的保護,以免遭對方的戰略轟炸。這支國土防空力量將有空軍和地面的觀察哨以及高炮共同構成,這需要大量的基礎建設,比如說構建高炮陣地,觀察哨,以及散步全國各地的飛機場。根據集中使用的原則。里希特霍芬希望全部用於國土防空的戰鬥機可以在一個指揮體系進行作戰。而這一點尤其獲得了德國高層的支持和欣賞。甚至還有一些海軍和陸軍的軍官表示支持。

里希特霍芬的想法不可謂不前衛。但是他這套思想卻遭到了陸軍的抵制,原因很簡單。你整天這麼搞,我們陸軍怎麼辦?先不說真正打起來。德國陸軍要支援要防空先要和空軍聯繫協調這個麻煩事,最終於的一個問題就是戰術飛機的問題,即陸軍對飛機的要求和里希特霍芬的戰略空軍完全不一樣。陸軍需要的是可以方便部署在戰場前沿,隨之爲部隊提供保護傘的戰鬥機以及可以俯衝對地面目標進行打擊的俯衝轟炸機,還有數量相對夠用能夠對對方縱深目標進行打擊的雙發轟炸機,對於那些不能夠俯衝,只能水平轟炸,精度懶到一定程度的東東陸軍表示沒有一點興趣。

同樣德國海軍也表示了對里希特霍芬的不滿,雖然德皇已經同意了舍爾在未來公海艦隊會有獨立的海軍航空兵,但是其數量和類型並沒有規定。海軍方面擔心裡希特霍芬的戰略空軍計劃會嚴重削弱德國海軍獲得的飛機數量。因此對戰略轟炸機部隊和遠處戰鬥機部隊的必要性表示質疑,畢竟他們面對的目標是協約國強悍的空軍以及防控體系。這種造價一架可以頂6架以上單發戰鬥機的飛機是否有大量存在的必要呢?但同時,德國海軍對航程較遠的戰鬥機比較支持,因爲這些飛機可以從岸上起飛爲近海的艦隊撐起一道防空網。

按理說,無論是從資歷還是從政治經驗來說,里希特霍芬都無法和海軍以及陸軍那些人老成精的官僚去鬥,分分鐘拍死已經給你面子了,本來他的計劃都不會送到德國國防部去討論的。但是奈何德皇威廉二世對於里希特霍芬非常的支持,這不僅僅是因爲這份計劃迎合了他日益增長的雄心和報復即,德國陸軍已經世界第一了,海軍有望衝擊世界第一,那麼德意志的空軍也不應該落後,說白了就是,對方有的,我們應該有,對方沒有的,我們也應該有!而且要比對方更多性能更好!而另外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德皇希望建立一支聽從於德國皇室的軍隊。

德國陸軍是由原普魯士軍官團來負責,雖然他們的忠誠度還算不錯,但是有的時候這些刻板的傢伙並不能完全按照德皇的命令去做。德國海軍曾經被戲稱爲威廉的玩具,但是在1戰中,舍爾開始過於激進的政策與威廉二世的保守策略發生了衝突,雖然因爲後續接連的勝利讓這個衝突沒有擴大話,但是在威廉心中,掌控性極強的他對於海軍的行爲也十分的不滿。而當提爾皮茨這個老水手下臺後,舍爾坐上了海軍大臣的寶座之後,更讓威廉心中多少有些不爽,只不過因爲舍爾才華讓德國艦隊離不開他,所以對於這點,威廉二世也有些無可奈何。

不過雖然德國皇室支持里希特霍芬的意見,但是未來空間和海陸軍之間的矛盾也是必須要調和的。軍費和飛機的分配可以放放,但是飛機的研發卻是刻不容緩,不過好在里希特霍芬還是找到了一個協調的方案,首先就是三軍通用機型,無論是未來的戰略空軍,還是海軍亦或者陸軍,大家都需要雙發中型轟炸機,4發轟炸機是用來應對英國的,但是雙發轟炸機足夠完成戰略空軍對法國的攻擊,海軍的正常需要以及陸軍對戰役級別支援的需求。然後是戰鬥機,無論是未來空軍的防空以及前線的支援,便宜而且多用途的戰鬥機無疑是大量需要的,這個也可以通用。當然海軍需要的適合航母起降的各種戰鬥機和攻擊機需要另作安排。

至於原本在里希特霍芬心目中佔據重要地位的4發轟炸機,卻不得不向後推移。德國雖然航空技術落後於英國,但是在1戰中也是有類似巨人這樣的大型4發轟炸機的,但是奈何這種轟炸機的耗資太大,而且研發難度也很大。對於目前的德國來說並不是最需要的,所以其重要性在不斷降低,不過即使這樣,這位紅色男爵還是打着運輸機、客機以及海上巡邏機的幌子爲未來的4發轟炸機研發項目打好基礎。

和歷史上不同的是,這個位面的德國因爲實力和戰略需求的因素對於遠程戰略轟炸機異常的上心,這也就使得德國空軍在除了能完成戰術戰役任務的同時,也具備了一定的戰略打擊能力。當然,受到歷史侷限性的問題,這支力量還遠未到成熟的時候,不過隨着時間的推移,這隻日耳曼巨鷹最終會飛翔在歐洲的天空。

感謝書友zhouyu1976、的打賞,以及書友大漢草民的打賞和月票支持yiliu、白鬍子老鼠、fatchi1979的月票支持~~~。

第1506章 磨刀霍霍的俄國第672章 一邊倒的戰鬥第295章 國家民族高於一切第144章 塵埃落定第1394章 意外之外第71章 沒有陸軍是不行的第683章 司令與大臣的戰爭第495章 工業規劃第103章 大清“聯合”艦隊第709章 遲到的馬卡諾夫第140章 搶購!!第779章 德國人的反應第829章 巔峰過後第330章 佛羅里達海峽第1056章 最後的合作第1342章 我們好像在他們身後2第1068章 進軍羅馬?第840章 傻眼了第571章 矛與盾第701章 生存還是毀滅第1145章 枕戈待旦第1236章 蛟龍入海第39章 論海軍第1224章 大戰前最後一次預演第343章 迷茫的日本第1359章 猛虎出籠第719章 攻擊開始第718章 戰前準備第1328章 呼嘯長空1第14章 新型戰艦的建造和影響第49章 徐傑的回國規劃(二)第735章 帝國危機(2)第905章 最後的廝殺第657章 掃蕩第1354章 意料之外的落幕第1292章 快速突擊第1121章 圍殺第6章 完美裝巡第305章 密談第703章 華德密謀第243章 大同江口的屠殺第1457章 在我之後,哪怕洪水滔天!第874章 東線大雪崩第937章 箭在弦上第1524章 意外之外!第655章 斯佩伯爵第561章 競相趕超第528章 大格局第757章 鄧尼金的心思第1535章 黑豹出籠第964章 協商第19章 拜會安東尼霍斯金斯第666章 雙殺第747章 越俎代庖第954章 聖納澤爾第796章 大家一起瘋吧!第134章 日本人也缺錢啊第4章 熱那亞級穹甲巡洋艦家族第56章 隔牆有耳第1198章 華夏制導武器第851章 交易與善後第154章 分配戰艦第836章 折戟的風暴突擊隊第781章 第二帝國的野獸們第1060章 K計劃和魔鬼之翼第1015章 新的戰略新的目標第1524章 意外之外!第447章 跨過黑龍江第446章 全局調整第933章 微型潛艇的逆襲第833章 這絕對不是偶然第731章 拉人入夥第10章 拜會布林(三)第708章 崩潰第937章 箭在弦上第382章 英國人來訪第1092章 先下手爲強第772章 小隊協作第582章 最後的裝巡第1415章 巨頭的對話第274章 最長的一天(二)第879章 血火丹澤第292章 處理舊貨第560章 無與倫比的龍興級戰列艦第697章 檢討第469章 在家門口堵你第1328章 呼嘯長空1第992章 諸神的黃昏4第130章 準備啓程(二)第73章 飛旋的火龍第531章 暗流涌動第1193章 破局第225章 正面戰場的搏殺第1307章 宿敵2第214章 應對之法第266章 落幕第156章 俄國人的計劃第574章 俄式快速部隊第221章 各懷心思第9章 拜會布林(二)
第1506章 磨刀霍霍的俄國第672章 一邊倒的戰鬥第295章 國家民族高於一切第144章 塵埃落定第1394章 意外之外第71章 沒有陸軍是不行的第683章 司令與大臣的戰爭第495章 工業規劃第103章 大清“聯合”艦隊第709章 遲到的馬卡諾夫第140章 搶購!!第779章 德國人的反應第829章 巔峰過後第330章 佛羅里達海峽第1056章 最後的合作第1342章 我們好像在他們身後2第1068章 進軍羅馬?第840章 傻眼了第571章 矛與盾第701章 生存還是毀滅第1145章 枕戈待旦第1236章 蛟龍入海第39章 論海軍第1224章 大戰前最後一次預演第343章 迷茫的日本第1359章 猛虎出籠第719章 攻擊開始第718章 戰前準備第1328章 呼嘯長空1第14章 新型戰艦的建造和影響第49章 徐傑的回國規劃(二)第735章 帝國危機(2)第905章 最後的廝殺第657章 掃蕩第1354章 意料之外的落幕第1292章 快速突擊第1121章 圍殺第6章 完美裝巡第305章 密談第703章 華德密謀第243章 大同江口的屠殺第1457章 在我之後,哪怕洪水滔天!第874章 東線大雪崩第937章 箭在弦上第1524章 意外之外!第655章 斯佩伯爵第561章 競相趕超第528章 大格局第757章 鄧尼金的心思第1535章 黑豹出籠第964章 協商第19章 拜會安東尼霍斯金斯第666章 雙殺第747章 越俎代庖第954章 聖納澤爾第796章 大家一起瘋吧!第134章 日本人也缺錢啊第4章 熱那亞級穹甲巡洋艦家族第56章 隔牆有耳第1198章 華夏制導武器第851章 交易與善後第154章 分配戰艦第836章 折戟的風暴突擊隊第781章 第二帝國的野獸們第1060章 K計劃和魔鬼之翼第1015章 新的戰略新的目標第1524章 意外之外!第447章 跨過黑龍江第446章 全局調整第933章 微型潛艇的逆襲第833章 這絕對不是偶然第731章 拉人入夥第10章 拜會布林(三)第708章 崩潰第937章 箭在弦上第382章 英國人來訪第1092章 先下手爲強第772章 小隊協作第582章 最後的裝巡第1415章 巨頭的對話第274章 最長的一天(二)第879章 血火丹澤第292章 處理舊貨第560章 無與倫比的龍興級戰列艦第697章 檢討第469章 在家門口堵你第1328章 呼嘯長空1第992章 諸神的黃昏4第130章 準備啓程(二)第73章 飛旋的火龍第531章 暗流涌動第1193章 破局第225章 正面戰場的搏殺第1307章 宿敵2第214章 應對之法第266章 落幕第156章 俄國人的計劃第574章 俄式快速部隊第221章 各懷心思第9章 拜會布林(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