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4章 愁雲慘淡

俗話說,參謀們總是爲上次戰爭做好了萬全之策。這句話用在此時的協約國身上無疑是最準確的,戰爭爆發前還對戰局信心滿滿的協約國高層在第一天戰鬥結束後就被堪稱悲劇的戰報驚呆了。他們實在想不到短短的2年多的時間裡,德國空軍的戰鬥力怎麼提升的這麼快?你要說美英兩國沒有爲這場戰爭做準備,那絕對是抹黑!美國人兢兢業業的搞出來歷史上風冷發動機的巔峰之作r2800雙黃蜂發動機以及成熟的廢氣渦輪增壓。歷史上的f6f戰鬥機和p47也終於趕上了戰爭的進程。而英國人也不含糊,兩級兩速增壓終於大功告成,而莫林發動機也在不斷改進着,增加了增壓浮子化油器後,莫林的性能又有了新的提高,新式的噴火飛機也正在研製之中。噴火5雖然是量最大的,但絕不是最先進的。

而從工業部門來說,美英兩國的應對也比歷史強上很多,實際上因爲1戰以同盟國佔優而結束,英美法三國始終沒有在戰備上鬆勁。如果說1戰前的歐洲,協約國和同盟國兩大軍事集團還能保持一個場面上的均勢的話,那麼1戰結束後歐洲的局面就已經到了徹底失衡的邊緣。整個東歐和中歐都變成了德國的勢力範圍。西歐的西班牙和荷蘭也投入了德國的懷抱,而葡萄牙雖然在1戰中站在了協約國一邊。但是戰爭結束後先是立即退出協約國表示中立。同時又向同盟國靠攏。偌大的歐洲除了法國和比利時之外,就沒有其它國家敢於對抗同盟國了,而當意大利被顛覆後。協約國在歐洲的局勢變的更加艱難。如果不是有美國的話,恐怕英法早就俯首稱臣了!

巨大的壓力下協約國的軍工產業可謂是一刻也不曾停歇。這可不像歷史上第二次世界大戰開戰之初英法兩國的懶散狀態。尤其是在兩次局部戰爭的刺激下,協約國各國根據戰爭上的經驗來不斷改進着自己的武器,並且對產能進行了適當的調整。以應對未來的戰爭,單純從飛機產能上來看,英國1年的飛機產能已經接近了2萬架!其中還包括不少的戰略轟炸機和雙發飛機。要知道歷史上英國人在戰時最高的飛機產能也不過26萬架。雖然後者質量更高,但是在開戰之初英國就能達到這樣一個水平也着實不容易。甚至就連徐傑在聽說後都承認,英國人的準備工作做得確實不錯。

而美國也不含糊。論飛機的產能美國人在戰爭初期預計可以達到每年三萬架以上!而且這個產能在未來還有極大的增長空間!要知道,美國和英國不同,英國人可以將大部分資源用來暴飛機。畢竟英國是一個島國,陸軍數量不用太多。也沒法太多,主力就是海空軍。而美國則不一樣,根據約定,美國陸軍將在這場戰爭中處於主力地位,羅斯福也保證了美軍陸軍的規模和數量不會少於法國陸軍。這就意味着美國人要同時暴飛機、坦克和軍艦!在這種情況下,能將飛機產量達到英國人的15倍也真不容易了!

法國人雖然沒有英美那麼狠,但是也比歷史上強多了,戴高樂的裝甲軍就可以說明法國人在陸軍方面的努力,這個位面的法國可是不光知道修防線。還知道裝甲部隊的機動防禦。比歷史上的水平高多了,要是歷史上的德軍攻擊法國的話,恐怕還真拿不下!同時法國人的空軍提升的速度也很快。而且法國人針對雙方的情況,確定了以戰鬥機爲主的防禦思想。一年中光戰鬥機產量就高達12萬架,總體產能約爲16萬架。如果單純從規模上來說,美英法三國做的都不錯!

但是奈何這個位面的德國也是一個開了n多掛的主。想象一下一個面積將近200萬平方公里的德國有多恐怖吧。再加上強化版的奧匈帝國以及已經變成同盟國傀儡的意大利,這個位面德國人的工業產能有了本質的提高,根據華夏和協約國的估計。在戰爭的第一年,兩個主要同盟國加上附庸。其飛機產能將達到驚人的5萬架以上!再加上是在歐洲作戰,美國人有些鞭長莫及。以及德國空軍享有的地理優勢,雙方剛一交手協約國一方就有些吃緊。

爲此,協約國高層立即通過電話進行交流,希望能在未來的戰爭中改變這種情況。羅斯福終於說服了國會同意派遣整個太平洋艦隊和所屬的艦載機前往大西洋。而位於美國西部的數個航空軍也將前往歐洲。雖然羅斯福已經做出了相當多的努力,但是馬歇爾告訴這位總統,他們所做的遠遠不夠。

“就在兩個小時前,我們在大西洋上的一個運輸船隊遭到了潛艇的攻擊,這次攻擊非同尋常,整個船隊中的30艘運輸船損失了18艘!伴隨着這些船舶的沉沒,我們損失了上百名船員,數萬噸的穀物、數千噸的軍火和200架飛行時間不超過10個小時的嶄新飛機。對方集中潛艇在夜晚來臨的時候發動了進攻。這樣的攻擊讓我們的護航艦隊顧此失彼。甚至還有2艘驅逐艦在交火中戰沉。德國人的海狼已經漏出了鋒利的獠牙,而我們原有的護航體系卻無法應對這樣的威脅。”馬歇爾用一種委婉的語氣說出來現在的情況。

“而在空軍方面,敵我雙方之間的戰損比達到了令人震驚的程度,單純使用船運來保證前線飛機的存量是不夠的。從短期內來看,我們的船運飛機數量最多保持和戰損持平,而隨着空戰加劇,損失上升以及法國沿海港口遭到破壞,我們的損失勢必會增加,而補充速度會降低。所以我希望空軍的援助能開闢一條更爲快捷的通道,我們可以讓遠程戰鬥機從美國本土起飛到達加拿大,然後轉向格陵蘭羣島。再飛向冰島,並最終在歐洲降落。”於是馬歇爾向總統轉達了空軍的建議,希望通過空中通道這個更快的途徑來彌補戰損。

而對於自己的心腹愛將提出的建議,羅斯福照單全收,並且要求他立即安排好相關的工作。在馬歇爾退下之後,羅斯福又收到了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的信件上面寫着華夏的態度。“目前從表面上看華夏高層對這場戰爭的看法是作壁上觀,他們似乎並不擔心德國人能在歐洲取得勝利後再將矛頭對準伊朗。但是實際上華夏還是進行了一些戰爭準備的。他們的艦隊被集中在馬六甲海峽一帶。而中亞的兵力也有所增強。華夏最終應該會站在我們這一邊,只是時間不太確定。這可能要看我們給出的條件了。”

司徒雷登的看法和羅斯福不謀而合。羅斯福也認爲華夏不會坐視協約國敗亡的,現在的觀望只是爲了獲得更多的利益,這種行爲和美國1戰初期的觀望如出一轍。“華夏那邊倒是很自信啊。”面對華夏,羅斯福也沒有太好的辦法。在歐洲的戰場上,華夏可以不去,但是美國絕對不能撤!”華夏到底會開出什麼樣的價格呢?華夏出兵到底誰來買單?是美國還是英國?”羅斯福一邊想着一邊將目光移到了掛在牆上的巨大地圖上,當他看到某個地方的時候,若有所思的說道:“難道徐傑要的是這個地方?”

如果說現在的羅斯福還可以一邊坐在辦公室上聽着外面的報告一邊從容的安排工作的話,那麼大西洋對岸的丘吉爾可就沒這麼悠閒了。此刻他正在和他的戰時內閣成員窩在一個充滿了雪茄味的地下會議室中商討着對策。就在今天上午,德國轟炸機在攻擊法國的同時也分出一支偏師攻擊了英國,其中就有一發炸彈落在了丘吉爾官邸附近500米的地方,爲了保證首相大人的安全。英國戰時內閣強烈要求給丘吉爾換個堅固一些的住處。於是,丘吉爾來到了一處地下掩體。

“情況很不好,皇家空軍戰鬥機和德國人出現了巨大的代差。我們壓根沒想到德國人在2年多的時間裡居然能搞出如此先進的飛機。皇家空軍引以爲傲的噴火根本不行。我們需要新的飛機來對付這個惡魔。另外德國人也對英國本土發動了有限度的攻擊,隨着法國前線的疲軟,對方有可能會增大對我國本土的攻擊力度,所以我們需要留下一些有經驗的部隊來應付這種危機。德國人已經掌握了夜間轟炸的技術,這對我們的防空是一個挑戰。”空軍司令的開場白就讓整個會議蒙上了一層陰影。

“那就先把下一批的援助機組降低到原計劃的70%吧。我們需要和法國人說明我們的困難,大英帝國和法國其實是一樣的。基本上都處於德國人的戰略轟炸機攻擊範圍之內。”丘吉爾向一旁的一名外交部官員示意,讓他負責和法國人溝通這件事。“還有什麼麻煩事都說出來吧。我們想個辦法來解決一下。”空軍的總戰損丘吉爾已經看過了,一方面他立即命令裝備部門加快壓制新式戰鬥機,同時讓各大飛機制造商加班加點彌補戰損。而另外一方面讓空軍和海峽艦隊保證運輸道路的暢通,並且大力增強前線機場的地面防空力量。

“我們的海上運輸也陷入了巨大的危機之中。我們從印度洋航線獲得的補給只有和平時期的2成左右,不少船舶開始轉道南美然後沿着美洲海岸線向北一直到美國然後再在美國海軍的統籌安排下前往英國本土,這樣一來極大的影響了物資的運輸效率。而一旦德國海軍從地中海殺出來的話,我們的情況會更加嚴峻,到那時候協約國海軍就要一邊應對同盟國艦隊主力,一邊應對對方的海上破交力量。”海軍大臣龐德爵士憂心忡忡的說道。

“你是說那些該死的非英國的潛艇嗎?”丘吉爾問道。

“不不不,不光它們,這些傢伙雖然數量衆多,而且神出鬼沒,但是用驅逐艦就可以對付。德國人可是還有一支航空巡洋艦部隊的,這些戰艦對護航體系的威脅太大了。”龐德爵士說道。“德國人可以把這些航空巡洋艦派往外海,但是我們卻不可以,因爲我們的航空母艦數量居於劣勢,在美國艦隊全部到達之前,我們必須用他們來補充航空母艦的不足。”

“這真是個悲哀的故事,德國人還沒有喪心病狂到發動無限制潛艇戰吧?我們利用中立國的商船來運輸如何?”丘吉爾問道。

“這個,除了華夏的商船之外,其它中立國家拒絕用他們的商船來爲大英帝國運輸物資。除了戰爭爆發後,我們扣下的一批船隻外,我們沒有其它的渠道獲得中立國的運力了。而且華夏雖然在美國人的要求下利用他們的商船爲我們運送物資,但是運力非常有限,看樣子他們希望從大英帝國身上獲得更多的好處!”龐德爵士的話語中透出來一絲無奈。畢竟自從伊朗戰爭結束後,華夏和英國的關係一直不咋地,除了一些技術交流之外,華夏對英國的支持非常少,就連這次貨船租借都是在美國的協調下達成的!

雖然口頭上不願意承認,但是此刻丘吉爾也終於意識到了大英帝國已經日薄西山。“即使沒有第二次世界大戰,即使我們的殖民地面積堪比華夏。大英帝國也只能作爲二等強國來存在。”丘吉爾自負的特性讓他即使有錯誤也不會直接承認,一面暗示讓手下的人出面來和華夏取得聯繫,另外一方面希望能從美國獲得更多的資源。然而讓丘吉爾想不到的是,就在同盟國空軍的攻擊已經讓他們有些難以招架的時候,德國海軍也不甘寂寞。他們不願意讓強悍的艦隊留在狹窄的地中海,他們需要用對手的鮮血來證明自己的價值。在海軍抽出一部分兵力用來攻擊科西嘉島的同時,斯佩伯爵還籌劃着一個遠距離作戰計劃。

感謝書友zhouyu1976的打賞~~~~,以及書友r、我殺殺我、jhb315、飛跑的小豬、闌珊處的月票支持~~~~~~。

第712章 鏖戰第1366章 華夏海軍的挑戰2第1133章 大戲開場第779章 德國人的反應第835章 血戰普米熱爾第1162章 虎!第1320章 虎狼之戰2第1193章 破局第1118章 決戰那不勒斯第1438章 四分五裂的法國第708章 崩潰第1249章 截擊第1007章 逃亡之旅第660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1144章 魔鬼的利刃2第875章 防禦專家第66章 日本人的反應第1411章 久攻不下第1270章 交戰第1227章 精簡版or豪華版?第319章 西班牙艦隊的整備第1458章 相持階段第418章 孤單英雄薩鎮冰第493章 穹甲復古流第1163章 產能問題第879章 血火丹澤第515章 俄國海軍第一期擴張計劃第1336章 前景堪憂啊第1536章 四面楚歌的同盟國第512章 無畏時代的開啓第296章 互相妥協第805章 被堵上了?!第162章 豐島海戰(二)第1123章 新的階段第234章 裝甲巡洋艦的時代第796章 大家一起瘋吧!第710章 跑不了了!第1383章 後續的攻擊第1459章 大西洋風暴第201章 糜爛的戰局第1505章 大棋局第1109章 亞丁灣上空的鷹第227章 短暫的平靜第1230章 華俄第二次合作第1319章 虎狼之戰1第1060章 K計劃和魔鬼之翼第617章 艦隊編組完成第445章 變局第1099章 老兵的警覺第830章 大出血第672章 一邊倒的戰鬥第284章 談判第1398章 抓狂的協約國第966章 陷阱第223章 這是個陷阱!第1142章 偃旗息鼓第1096章 多線作戰第626章 無畏入場低二百八十章應對裁撤第1445章 暗流涌動第1000章 關鍵情報第1289章 劃過黎明的長劍2第511章 潛艇戰和反潛體系第489章 馬卡諾夫的計劃第1308章 宿敵3第1169章 最長的一夜(2)第685章 德國的盟友們第220章 強勢圍觀第351章 伏擊戰第291章 德國訪客第35章 初步合作意向第1045章 德國陸軍的戰略1第730章 印度洋不好混啊第29章 談判正式開始第880章 被陰了第825章 大戰揭幕第30章 兩場談判第636章 三寶壟外海第504章 俄國海軍部的爭執第833章 這絕對不是偶然第351章 伏擊戰第1355章 英國和美國第1431章 大西洋啓示錄5第1273章 互相算計第833章 這絕對不是偶然第1049章 無與倫比的暴怒級航母1第889章 鏖戰第937章 箭在弦上第18章 酒會上的費希爾第533章 別看不起舊貨!第743章 繼續放火第1431章 大西洋啓示錄5第979章 被騙了?第681章 一場戰爭兩種觀點第673章 追擊第1073章 擔憂第76章 初見第1241章 戰後總結第125章 整軍計劃第902章 血腥的近戰
第712章 鏖戰第1366章 華夏海軍的挑戰2第1133章 大戲開場第779章 德國人的反應第835章 血戰普米熱爾第1162章 虎!第1320章 虎狼之戰2第1193章 破局第1118章 決戰那不勒斯第1438章 四分五裂的法國第708章 崩潰第1249章 截擊第1007章 逃亡之旅第660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1144章 魔鬼的利刃2第875章 防禦專家第66章 日本人的反應第1411章 久攻不下第1270章 交戰第1227章 精簡版or豪華版?第319章 西班牙艦隊的整備第1458章 相持階段第418章 孤單英雄薩鎮冰第493章 穹甲復古流第1163章 產能問題第879章 血火丹澤第515章 俄國海軍第一期擴張計劃第1336章 前景堪憂啊第1536章 四面楚歌的同盟國第512章 無畏時代的開啓第296章 互相妥協第805章 被堵上了?!第162章 豐島海戰(二)第1123章 新的階段第234章 裝甲巡洋艦的時代第796章 大家一起瘋吧!第710章 跑不了了!第1383章 後續的攻擊第1459章 大西洋風暴第201章 糜爛的戰局第1505章 大棋局第1109章 亞丁灣上空的鷹第227章 短暫的平靜第1230章 華俄第二次合作第1319章 虎狼之戰1第1060章 K計劃和魔鬼之翼第617章 艦隊編組完成第445章 變局第1099章 老兵的警覺第830章 大出血第672章 一邊倒的戰鬥第284章 談判第1398章 抓狂的協約國第966章 陷阱第223章 這是個陷阱!第1142章 偃旗息鼓第1096章 多線作戰第626章 無畏入場低二百八十章應對裁撤第1445章 暗流涌動第1000章 關鍵情報第1289章 劃過黎明的長劍2第511章 潛艇戰和反潛體系第489章 馬卡諾夫的計劃第1308章 宿敵3第1169章 最長的一夜(2)第685章 德國的盟友們第220章 強勢圍觀第351章 伏擊戰第291章 德國訪客第35章 初步合作意向第1045章 德國陸軍的戰略1第730章 印度洋不好混啊第29章 談判正式開始第880章 被陰了第825章 大戰揭幕第30章 兩場談判第636章 三寶壟外海第504章 俄國海軍部的爭執第833章 這絕對不是偶然第351章 伏擊戰第1355章 英國和美國第1431章 大西洋啓示錄5第1273章 互相算計第833章 這絕對不是偶然第1049章 無與倫比的暴怒級航母1第889章 鏖戰第937章 箭在弦上第18章 酒會上的費希爾第533章 別看不起舊貨!第743章 繼續放火第1431章 大西洋啓示錄5第979章 被騙了?第681章 一場戰爭兩種觀點第673章 追擊第1073章 擔憂第76章 初見第1241章 戰後總結第125章 整軍計劃第902章 血腥的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