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二百八十章應對裁撤

低二百八十章 應對裁撤

天津,金鋼橋直隸總督府,李鴻章書房。結束了白天的談判,李鴻章一點也不疲勞。俗話說人逢喜事精神爽。而李鴻章也確實應了這句話。在白天的談判中,佔據絕對優勢的李鴻章無論俄國特使托爾金如何請求,堅決不鬆口。面對這種情況,托爾金以需要向上請示爲由提議後天繼續進行。而李鴻章也終於又機會來和自己的關門弟子商討一下今後的打算了。

就在徐傑和李鴻章剛剛坐下,喝了杯茶。徐傑準備把自己在海上設想的佈局和李鴻章說說的時候,張佩綸拿着一封信走了進來。待李鴻章看完信後,本來還算紅潤的臉色立即變得鐵青!

“中樞對我北洋看的可真緊啊!”張佩綸悠悠的說道。

“是啊,濟世你來看看這封信,俗話說兔死狗烹,這倭寇還沒有趕出去呢,中樞這邊就準備削弱我北洋了。”李鴻章說着將信件狠狠的甩到桌子上!

“要是我北洋能戰之兵都裁撤掉了,這大清難道還能指望榮祿的西北練軍來保衛嗎?”大致瀏覽了一下,徐傑意味深長的說道。

“濟世莫非又要借勢不成?”張佩綸問道。

“這國家養兵是要養能戰之軍。不是去養酒囊飯袋的!裁撤軍隊是可以,但是前提是不能影響到國家的國防力量。所以裁撤的主要對象應該是綠營八旗以及戰鬥力低下的各地練軍,而不是像我北洋、兩廣和臺灣的新軍!此次清日大戰中,我北洋水陸二師力挽狂瀾。水師殲滅了日本聯合艦隊,陸師也給予日軍重創。如此精銳之師豈能說裁撤就裁撤?”徐傑冷哼道。

“濟世說得對。反觀八旗和綠營,基本上縫戰必敗。如此之軍只是徒耗國家錢糧而已。有百害而無一利!而榮祿的西北練軍,表現雖然還算上佳,但是綜合來看也遠不如我北洋。這些舊軍不撤,爲何單單裁撤我北洋新軍?怕是有些小人迷惑聖聽了吧。”張佩綸笑着說道。

“嗯,不錯,這個理由倒是充分。但是這北洋新軍舊軍十萬之衆,太后還是不放心啊,到時候在別的地方上給我北洋找彆扭這纔是最麻煩的。”李鴻章對兩人的回答十分滿意。隨即提出了新的問題。

“我北洋諸軍是用來保衛國家的,絕對沒有不臣之心。如果我北洋所作能讓太后皇上安心,那自然中樞就不會去裁撤我北洋軍了,說不定還會大力支持。”徐傑笑着說道。

“此話怎講?”李鴻章和張佩綸同時問道。

“很簡單,天下最重之地是直隸,而恩師又是直隸總督,北洋大軍駐紮直隸對於中書來說,自己的脖子上架着一把刀自然不放心。”徐傑分析道。

“所以你的意思是北洋部分軍力撤出直隸向別處轉移?”李鴻章眉毛一挑看不出態度。

“回中堂大人。此戰過後。東北元氣大傷。而且無論是人力,財力還是物力。東北想要恢復都需要很長時間,而俄國人在收拾完日本後,其軍力肯定會向東北方向集結。我北洋作爲朝廷的精兵,自然要負擔起守土之責。所以如果朝廷能夠給我北洋一些好處的話,我北洋完全可以把主力駐紮東北,效仿唐朝之都護府制度,指掌東北全局。”徐傑說出了自己的全盤計劃。

想要不付出、不讓步就獲得經營東北的權利,這是不可能的。所以唯有借勢。清日戰爭後,不僅僅全國的形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就連中樞也產生了鉅變。慈禧所依仗的西北練軍讓日本人打的滿地找牙。再加上前不久光緒和北洋距離的拉近,這朝廷上的風向已經有所改變。如何穩定中樞再圖其它。成爲了慈禧和光緒同時要考慮的事情。在這種情況下,一旦外部壓力減小,恐怕中樞自己就忙着爭權奪利了,也就不顧北洋什麼事情了。

而將北洋駐軍大批調往東北,第一要素就是防俄。而第二點就是給中樞一個錯覺,北洋無心插手中央權力。你們自己慢慢鬥,我們看着就行了,只有到了必要的時候,北洋纔會採取雷霆之勢一錘定音!

“要是如此,這不是讓中堂大人放棄了直隸總督的兵權嗎?”張佩綸不滿的說道。

“直隸總督可不僅僅管一個直隸啊。我們只是將京城周邊地區空出來,讓帝黨和後黨的軍隊進去,讓他們有一些安全感。減少對我北洋的顧及和敵視。但是天津、唐山等要地。我北洋還是駐軍的。更何況,相對於直隸,東北的前景更爲廣闊,更適合我北洋發展。”徐傑仔細解釋了他的觀點。

“這直隸爲天下之首,如果其它軍隊進來,我北洋的地位恐怕就會下降吧?”張佩綸還是不放心的說道。

“好個以退爲進。”就在徐傑和張佩綸爭執的時候,李鴻章卻兩眼放光的說道:“這大事上還是濟世有眼光啊。張幼樵啊,以後你可是要好好向濟世學習一下。”

“還請中堂大人明鑑。”張佩綸拱拱手說道。

“直隸的地位更重要的是政治,但是我北洋無心與此,那麼這直隸的政治地位就沒有那麼重要了,我北洋需要的是什麼?”李鴻章問道。

“需要的是天下對我北洋的認同,以及更快的發展。”經過這麼多風風雨雨,張佩綸也早就不是哪個初出茅廬的清流了,對實力和輿論的重要性,他是深有體會的。

“嗯,正因爲如此,所以我北洋要以守邊拒俄爲大旗,在東北謀取更好的發展。而東北更適合我北洋的進一步發展,15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豐富的資源都是我北洋急需的。所以這步看似退讓,實則有利的棋我們必須要走。”李鴻章得意的說道。

“那一旦中樞有變?”張佩綸已經隱隱感覺到了帝黨和後黨之間的爭鬥有擴大的趨勢。

“直隸的天津,還有遼東、山東半島不還是在中堂大人手中嗎?手握北洋艦隊,我們隨時可以把手中的精兵送到北京城下。這不是問題。”徐傑笑着說道。

“以海制陸,濟世果然不愧爲是海軍出身啊。”李鴻章誇獎道。“不過這點讓步,恐怕還不足以讓朝廷放心啊。”李鴻章話鋒一轉說道。

“那就將部分部隊換成農墾部隊吧。”徐傑想起來後世的新疆建設兵團。“這個名詞說起來很新穎,但是實際上就是唐朝時的軍屯,軍隊一方面打仗,一方面抓生產。戰鬥力弱一些,但是卻能解決給養問題。而且東北地廣人稀,建立大規模的軍屯制度還是可以的。”

“這倒是個辦法,至少在紙面上能讓中樞那些人安心。”張佩綸點點頭道。

“另外,袁世凱打算離開北洋另尋高就,不知道濟世怎麼看?”大事都說完了,李鴻章想起了前幾天袁世凱的信。

“好聚好散,他要走就讓他走吧。”徐傑滿不在乎的說道。對於袁世凱這種爲了政治權利而敢出賣一切的的人,徐傑恨不得除之而後快,現在他要走,就讓他走好了。

“袁世凱還是有些才能的。當年在朝鮮也是立過功的。此等人才要是走了。未免有些可惜啊。”張佩綸不滿的說道。

“袁世凱比方伯謙人品上更加不濟!此人有才。但是才用在歪門邪道上對我北洋來說可是有百害而無一利啊。”徐傑對袁世凱的惡感可是相當大的。

“袁世凱在軍中還是有些聲望的,如果他一走,恐怕有不少人會離開北洋啊。”張佩綸和徐傑關係一直不錯,像徐傑這種直接斷然否決他意見的情況還是很少的。

“做大事。人才是一個方面,制度和體制是另一個方面。同樣的裝備用在北洋新軍身上就比用在榮祿的西北練軍身上要強。有些人不適合新的制度,那就只能被淘汰。北洋陸師雖然也算大勝。但是其內部還是有很多問題的,需要繼續整改。”徐傑一點也不退縮。

“濟世,要是這樣做的話,這北洋舊軍恐怕都要被裁撤的一乾二淨了!你讓老夫如何面對那些和老夫一起拼死拼活的淮系子弟們?”此刻,就連李鴻章都有些不滿意了。

“聶大人和馬大人的軍隊還是堪用的,不少舊軍參軍就是爲了生計。如果能夠給他們更好的營生渠道,我想他們不介意脫去軍裝。此次大戰過後。賞賜是肯定有的,而東北有的是資源和土地,有本錢的他們不會過不好的。”安置退伍軍人對於任何國家或者勢力來說都是一件比較棘手的事情。不過好在,東北開發需要大量的人力資源,這些退伍兵如果能拖家帶口的來到東北。對國家對他們自己都有好處。

“濟世,這俄國人估計很快就會答應我們的條件了,這突然有了錢了,還真有點不知道怎麼花,你有何打算?”李鴻章沒有繼續在這個問題上糾纏,而是換了個話題。

“工業建設,軍隊建設,新式學堂和交通建設缺一不可!”徐傑回答道。

“依濟世來看,我北洋艦隊現有規模夠用嗎?”李鴻章問道,此刻的李鴻章對海軍的重要性可是相當看重。如果沒有海軍,恐怕俄國人也不會轉而打日本的主意,可能現在戰爭的結束還遙遙無期啊。

“最多2年。”徐傑有些無奈的說道。

“2年?我北洋花了幾百萬英鎊才積累下來的海軍才能保2年平安?”北洋快速艦隊的強大,李鴻章可是通過戰報瞭解的一清二楚,而現在說道只能保2年平安,你讓他如何肯相信??

“中堂大人可知,就去年和今年這不到兩年的時間,俄國人開工了6條萬噸級戰艦,其餘小船更是不勝枚舉。”徐傑用手比劃了一下。而這句話直接驚呆了在座的兩個人。

各位書友幫個忙,給點推薦,收藏和訂閱吧~~~

第1014章 16寸風暴第522章 英國人不要德國人要第918章 戰爭準備第539章 俄國人的裝巡計劃第415章 交戰的藝術第1358章 談判和終結第95章 拜會劉公(三)第302章 新式魚雷第848章 急了第86章 清日海軍(三)第72章 後勤問題第147章 新船計劃第837章 德國人的憂慮和決斷第521章 與土耳其的交易第763章 中英峰會第299章 表面與本質第1098章 備戰第998章 雷霆瑟布魯斯第449章 反攻第1400章 目標圖盧茲第17章 與賽維拉的交談第1254章 陷阱第1400章 目標圖盧茲第630章 血路第956章 兩難的選擇第563章 這就是差距第821章 準備2第304章 船廠之行第1318章 最後的追逐第769章 俄國的軍事改革第1340章 出擊第1307章 宿敵2第37章 徐傑與第谷的談話第632章 悲催的俄國裝巡第107章 和解第1124章 謀劃第951章 協約國的野望第402章 外洋艦隊出擊第128章 X級裝巡改進版第1065章 鑄造中堅1第1049章 無與倫比的暴怒級航母1第325章 第一滴血(二)第495章 工業規劃第645章 追獵者的初戰第1480章 從雲間到地面(2)第978章 集中艦隊?第171章 激戰成歡(一)第176章 東海上的血案第1251章 來日方長1第677章 最後的機會第178章 遭遇戰第108章 艦隊備戰第985章 夜戰2第1211章 華夏裝甲師1第1365章 華夏海軍的挑戰1第1049章 無與倫比的暴怒級航母1第1317章 海上幽靈第394章 馬卡諾夫的計劃第1120章 巨人殺手第1379章 大戰爆發第601章 共同利益第176章 東海上的血案第1347章 真正的裝甲戰第110章 意外衝突(一)第69章 熱那亞級輕型裝甲巡洋艦第1411章 久攻不下第855章 盟友的力量第395章 盯梢第1104章 歪打正着第738章 最後的戰鬥第1323章 南北夾擊第7章 日本海軍實力分析第1336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4第237章 大同江血戰第326章 戰略調整(一)第711章 拉仇恨啊第1242章 奧匈和土耳其第405章 草原上的追逐戰第1256章 糾纏第995章 未來的打算第365章 收官第82章 全聚德鬥毆第847章 震驚的美國人第596章 完美輕巡洋艦第317章 美國海軍的家底第985章 夜戰2第1286章 華夏的努力第981章 泥潭第781章 第二帝國的野獸們第1189章 差距第353章 戰艦OR商船?第1535章 黑豹出籠第529章 美國人的算盤第520章 陸軍整備第1005章 決斷第223章 這是個陷阱!第296章 互相妥協第504章 俄國海軍部的爭執第936章 旗魚兇猛第582章 最後的裝巡
第1014章 16寸風暴第522章 英國人不要德國人要第918章 戰爭準備第539章 俄國人的裝巡計劃第415章 交戰的藝術第1358章 談判和終結第95章 拜會劉公(三)第302章 新式魚雷第848章 急了第86章 清日海軍(三)第72章 後勤問題第147章 新船計劃第837章 德國人的憂慮和決斷第521章 與土耳其的交易第763章 中英峰會第299章 表面與本質第1098章 備戰第998章 雷霆瑟布魯斯第449章 反攻第1400章 目標圖盧茲第17章 與賽維拉的交談第1254章 陷阱第1400章 目標圖盧茲第630章 血路第956章 兩難的選擇第563章 這就是差距第821章 準備2第304章 船廠之行第1318章 最後的追逐第769章 俄國的軍事改革第1340章 出擊第1307章 宿敵2第37章 徐傑與第谷的談話第632章 悲催的俄國裝巡第107章 和解第1124章 謀劃第951章 協約國的野望第402章 外洋艦隊出擊第128章 X級裝巡改進版第1065章 鑄造中堅1第1049章 無與倫比的暴怒級航母1第325章 第一滴血(二)第495章 工業規劃第645章 追獵者的初戰第1480章 從雲間到地面(2)第978章 集中艦隊?第171章 激戰成歡(一)第176章 東海上的血案第1251章 來日方長1第677章 最後的機會第178章 遭遇戰第108章 艦隊備戰第985章 夜戰2第1211章 華夏裝甲師1第1365章 華夏海軍的挑戰1第1049章 無與倫比的暴怒級航母1第1317章 海上幽靈第394章 馬卡諾夫的計劃第1120章 巨人殺手第1379章 大戰爆發第601章 共同利益第176章 東海上的血案第1347章 真正的裝甲戰第110章 意外衝突(一)第69章 熱那亞級輕型裝甲巡洋艦第1411章 久攻不下第855章 盟友的力量第395章 盯梢第1104章 歪打正着第738章 最後的戰鬥第1323章 南北夾擊第7章 日本海軍實力分析第1336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4第237章 大同江血戰第326章 戰略調整(一)第711章 拉仇恨啊第1242章 奧匈和土耳其第405章 草原上的追逐戰第1256章 糾纏第995章 未來的打算第365章 收官第82章 全聚德鬥毆第847章 震驚的美國人第596章 完美輕巡洋艦第317章 美國海軍的家底第985章 夜戰2第1286章 華夏的努力第981章 泥潭第781章 第二帝國的野獸們第1189章 差距第353章 戰艦OR商船?第1535章 黑豹出籠第529章 美國人的算盤第520章 陸軍整備第1005章 決斷第223章 這是個陷阱!第296章 互相妥協第504章 俄國海軍部的爭執第936章 旗魚兇猛第582章 最後的裝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