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6章 風語者

“目前整個中東鐵路幾乎都已經納入到了軍方的控制中,民用列車被壓縮到了極限,大量的平板運輸車和運送彈藥的車輛幾乎充斥整條線路。從巴爾幹半島到兩河流域整條線路已經變成了軍用專線。”在貝爾格萊德的一個地下室中,一個代號鼬鼠的矮胖中年人有條不紊的說道。

“那麼你認爲這條線路可以供應整個前線同盟國的軍事需要嗎?”對面陰影中的瘦高個中年人平靜的說道。

“不可能。僅僅從目前來看,前線的需要就已經超出了中東鐵路的運輸量。就在三天前,我的人在比雷埃夫斯港發現正在起運的坦克和裝甲車輛。這部分應該是奧匈帝國駐紮在巴爾幹地區的精銳部隊。坦克運輸和一般車輛不一樣,它太大太重了,原有的部分平板車輛並不能滿足4號坦克的需要。所以理論上的道路運輸能力並不等於實際的運力。”鼬鼠說道。

“那在完成部隊集結後,對方的運力能否支持前線損耗呢?”對面的人想了想問道。目前正是兵力集結時期,運力需求比較大。如果過了這段高峰期的話,恐怕情況會好一些吧。

“應該也不行。即使重裝備的運輸隨着戰前準備的完成可以節省下來一些運力,但是隨後他們會被持續上升的彈藥損耗和車輛損耗所佔滿。土耳其帝國的載重車輛產能甚至不夠自己軍隊的最低要求。所以無論如何都必須需要海運。另外,根據船期表上的數據,在未來數月內,從德國本土經過巴爾幹地區然後進入中東的快速貨船數量激增,如果單純憑藉鐵路就可以完成運輸需要的話,德國人似乎不會費力不討好的繞過西歐進行海上運輸吧。”鼬鼠說出了自己的猜測。

“德國重裝備的運輸還需要多長時間?”

“最多持續一個月。然後平板車的數量會大減。這意味着後續運輸的將不再是坦克或者卡車這些重裝備。另外,德國人似乎對他們的航空燃油損耗很上心,在最近這段時間裡。航空燃油的運輸量一直是在穩步上升。並在半個月後達到巔峰。隨後雖然有所下降,但是總量依然可觀。這讓我感到很奇怪。土耳其不是有很多的石油嗎?”鼬鼠說出了自己的疑問。

“這就不用你關心了,你只需要客觀的提供情報就可以了。”對面的人毫不在意的說道。“那好吧,詳細的文件將通過另外一個渠道送過來,祝你好運。”鼬鼠聳聳肩擺出一個無所謂的表情。隨後轉身離開。

而瘦高個男子在前者離開後,則開始準備自己的報告:“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們可以獲知以下幾點。第一,同盟國鐵路和公路運輸並不能滿足戰場的需要,大量的物資還需要從地中海甚至是本土的港口通過海陸運輸。第二。同盟國戰爭準備完成的時間大概在一個月以後,土耳其的供應並不能滿足同盟國戰場的需要,他們需要囤積包括彈藥、零配件在內的各種物資。第三,土耳其國內的航空燃油產能似乎不足。同盟國航空燃油始終是運輸任務的重要一環。”數天後,這份情報就和其它情報一起擺在了彭毅的書桌上。

早在1戰結束後,協約國就開始着手在同盟國佔領區域內建立一整套情報體系。這套被稱爲風語者的情報網涵蓋了北到挪威南到巴爾幹地區的整個中東歐地區。雖然同盟國依靠強悍的軍力在一戰中獲得了大片的土地,但是佔領一個地區和安穩的通知一個地區顯然不是一個概念。在民族主義思潮高漲的巴爾幹地區,要說當地民衆對奧匈帝國的統治沒有反抗那是不可能的。而偏偏無論是奧匈統治下的巴爾幹地區,還是德國統治下的俄國地區。同盟國生硬的高壓政策不但沒能徹底撲滅對方的反抗,反而使其中的部分搖擺不定的人轉向了反抗者陣營。

這個看似很難理解。但是熟悉歷史的人就應該知道巴爾幹地區各國就是從當年土耳其人手中獨立出來的。好容易獲得了獨立地位,現在換一個新主子自然不服氣。至於波蘭嗎?這個國家雖然在近代以坑爹而著稱於世。但是同時波蘭人的反抗精神之堅韌同樣舉世聞名,要不是波蘭周圍是德國、俄國和奧匈帝國三個大國。恐怕波蘭早就恢復獨立了。歷史上即使在三家瓜分波蘭後,只要一有機會,波蘭人依然會高舉民族獨立的大旗揭竿而起。而這個位面,雖然德國人以強悍的力量硬壓住了波蘭的民族獨立運動,但是不滿的情緒和復仇的火焰依然在暗地裡醞釀着。而這些自然成爲了協約國建立情報網的基礎。

隨着意大利戰爭的結束和中東戰局的開啓,同盟國集團的勢力範圍將進一步擴大,但是因爲同樣的原因,嚴酷的統治和剝削也讓這些地區埋下了仇恨的種子。作爲同盟國的對手,意大利和伊朗的盟友。華夏也很早就和原意大利政府和伊朗政府展開合作,建立了一個隸屬於自己的情報體系。隨着華夏和協約國最終站在了一個戰壕裡。雙方的情報體系開始對接。於是乎最終這個被稱爲風語者的情報體系涵蓋了大半個歐洲和幾乎整個中東。並且對未來的戰爭局勢的發展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

蒐集情報僅僅是目前風語者體系中的一部分功能,但是僅僅這一部分功能就已經讓華夏和協約國受益匪淺。從各方面收集的資料來看。華夏和協約國能夠較爲清晰的掌握同盟*事力量準備的動態,同時對對方的裝備配屬情況和後勤補給情況有了一定的瞭解。這對華夏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戰計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當然,整個風語者體系並不僅僅負責情報的收集,隨着最終攤牌日期的逐步臨近,華夏和協約國領導人還在繼續發掘這套系統的其它作用。

“我們和對手之間的較量並不僅僅是在正面戰場。同時我們也應該建立一個敵後戰場,尤其是隨着同盟*事力量向中東方向傾斜。歐洲力量變的相對較弱的情況下,建立一支敵後反抗軍來消耗和遲滯同盟國的軍事行動。”徐傑在和羅斯福的電話中這樣建議道。

從歷史上看,德國在2戰中除了對付蘇聯和盟國的正規軍之外,還要在自己的佔領區部署大量的軍隊和準軍事組織來對抗風起雲涌的抵抗組織。其中最有名的當屬南斯拉夫的游擊隊領導人鐵托。在巴爾幹地區,這位大能最終拉出了幾十萬的游擊隊。雖然這些游擊隊的戰鬥力並不能和他們的人數相一致,但是牽制了德國大量的資源卻是事實。而在這個位面上,隨着同盟國佔領區域的不斷擴大,發展游擊戰的地區也隨之擴大。

不過這一次,徐傑選擇的不是巴爾幹地區,因爲和歷史上德國快速佔領巴爾幹半島不同,奧匈帝國在此之前就已經擁有了巴爾幹半島的部分地區,而等到1戰結束後幾乎徹底吞掉巴爾幹半島到現在已經有十幾年的時間,統治基礎絕非歷史上德國人可以比的。選擇游擊區肯定要選擇對方剛剛控制還不鞏固的地區,比如說意大利本土和利比亞。

雖然意大利已經置於了德國人的控制之下,但是好歹墨索里尼也算建立了一個政府,有些事情德國人終究不便直接插手。而由北部黑衫黨爲骨幹構成的國家機器上的問題可謂是漏洞百出。所以這就造成了墨索里尼政府統治體系的脆弱性,而這自然是建立敵後反抗體系的基礎。當然,受到意大利國土面積狹小,缺乏縱深的限制,這個反抗軍的力量並不會多強。但是有總比沒有強。

真正適合開展較大規模游擊戰的還是利比亞,首先,利比亞和法屬北非相連,法國在北非的殖民地直接就變成了游擊隊的總後方,游擊隊可以在法國殖民地進行訓練、補給和修正,然後再越過邊境線進入利比亞戰鬥。其次,利比亞的油田是德奧兩國重要的戰略資源,但是這片殖民地卻由奧匈控制,相對於強大的德國,奧匈可以投入的防禦力量並不算多。這就讓整個利比亞存在相當多的空白區。尤其是這一次,奧匈帝國積極參加伊朗戰爭,這勢必會削弱利比亞的軍事力量,所以這也爲游擊隊的發揮提供了可能。

“如果我們在利比亞的行動能夠獲得一些成就的話,我們甚至可以把游擊戰推廣到埃及和意屬東非。我們有蘇丹這個殖民地,完全可以作爲這兩個地方游擊戰的後援基地。在雙方攤牌之前,無論是法屬西非還是蘇丹都是很安全的。”羅斯福對於徐傑的建議還是很贊同的。

“那要等到雙方爆發全面戰爭後,法屬西非和蘇丹這兩個地區淪陷了怎麼辦?德國人完全有能力做到這一點。”一名幕僚有些擔憂的說道。

“那就更好了。我們將利用這些不毛之地進一步分散同盟國的軍事力量,這些地方將變成一個個泥潭。”羅斯福笑着說道。“反正那是法國人和英國人的事情,和我們沒直接關係,我想徐先生也是這樣認爲的!”

感謝書友zhouyu1976的打賞~~~,以及書友anhei016的月票支持~~。昨天晚上傳的一大章本來是今天的,結果操作失誤點成直接上傳了--!但是明天只有正常的一更了,側位承諾這周每天平均5000字以上,不會食言的~~~。()

第409章 德國人也來攙和第263章 決戰!第966章 陷阱第218章 英國人與俄國人第677章 最後的機會第898章 出動第553章 三方算計第151章 北洋備戰進行時第306章 德國之行第1010章 談判第612章 艦隊南下第1292章 快速突擊第814章 遇上BOSS了!第677章 最後的機會第943章 升級版VS翻版第1474章 突破與落幕第835章 血戰普米熱爾第1435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3第235章 謀劃全局第1013章 結束和新的開始第10章 拜會布林(三)第627章 無畏之戰第995章 未來的打算第799章 俄國海軍第137章 爲民族而戰第811章 等待中的意大利第1381章 聖納澤爾之殤第1433章 無聲的交鋒第1054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267章 馬卡諾夫的囑託第311章 與英國人談判第564章 遠距離炮擊實驗第357章 決戰前夕第661章 全線出擊第466章 巨獸的對決第691章 亂戰第357章 決戰前夕第533章 快速艦隊第672章 一邊倒的戰鬥第737章 埃森的困局第1237章 連鎖反應第1174章 最強艦隊!第1524章 意外之外!第1043章 船廠密談第437章 俄國人的計劃第255章 俄國艦隊最後的準備第728章 經驗教訓第738章 最後的戰鬥第975章 突破口第934章 陰差陽錯第67章 伊藤博文的計劃第46章 X級裝巡的未來第720章 動態防禦第101章 江南製造總局第1037章 推演前的準備第619章 南洋的俄國陸軍第514章 鐵道炮兵第497章 無畏之王第1276章 後續反應第613章 快速艦隊之間的較量!第181章 休息一下?第983章 黑夜中的序幕第838章 磨刀霍霍的美國第115章 總結經驗教訓第201章 糜爛的戰局第173章 激戰成歡(三)第577章 數量就是戰鬥力低二百八十章應對裁撤第17章 與賽維拉的交談第940章 見個真章吧!第1372章 同盟國最終戰略1第110章 意外衝突(一)第838章 磨刀霍霍的美國第928章 天上地下第299章 表面與本質第354章 謀劃第1087章 大戰略第1281章 風暴徵兆第756章 國家必須掌握的部分第1388章 登陸第1503章 轉攻爲守第1273章 互相算計第1408章 危機來臨第1180章 風暴前夜第1139章 重創第196章 血戰(一)第1514章 出乎意料的攻勢第193章 朝廷的對策第336章 黎明第1498章 修羅場第720章 動態防禦第461章 消耗戰第33章 忙碌的理查德第744章 絕境第491章 折中第510章 飛艇和潛艇第1461章 冰島海戰第331章 楊用霖的決斷第23章 準備第611章 潛艇戰與反潛
第409章 德國人也來攙和第263章 決戰!第966章 陷阱第218章 英國人與俄國人第677章 最後的機會第898章 出動第553章 三方算計第151章 北洋備戰進行時第306章 德國之行第1010章 談判第612章 艦隊南下第1292章 快速突擊第814章 遇上BOSS了!第677章 最後的機會第943章 升級版VS翻版第1474章 突破與落幕第835章 血戰普米熱爾第1435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3第235章 謀劃全局第1013章 結束和新的開始第10章 拜會布林(三)第627章 無畏之戰第995章 未來的打算第799章 俄國海軍第137章 爲民族而戰第811章 等待中的意大利第1381章 聖納澤爾之殤第1433章 無聲的交鋒第1054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267章 馬卡諾夫的囑託第311章 與英國人談判第564章 遠距離炮擊實驗第357章 決戰前夕第661章 全線出擊第466章 巨獸的對決第691章 亂戰第357章 決戰前夕第533章 快速艦隊第672章 一邊倒的戰鬥第737章 埃森的困局第1237章 連鎖反應第1174章 最強艦隊!第1524章 意外之外!第1043章 船廠密談第437章 俄國人的計劃第255章 俄國艦隊最後的準備第728章 經驗教訓第738章 最後的戰鬥第975章 突破口第934章 陰差陽錯第67章 伊藤博文的計劃第46章 X級裝巡的未來第720章 動態防禦第101章 江南製造總局第1037章 推演前的準備第619章 南洋的俄國陸軍第514章 鐵道炮兵第497章 無畏之王第1276章 後續反應第613章 快速艦隊之間的較量!第181章 休息一下?第983章 黑夜中的序幕第838章 磨刀霍霍的美國第115章 總結經驗教訓第201章 糜爛的戰局第173章 激戰成歡(三)第577章 數量就是戰鬥力低二百八十章應對裁撤第17章 與賽維拉的交談第940章 見個真章吧!第1372章 同盟國最終戰略1第110章 意外衝突(一)第838章 磨刀霍霍的美國第928章 天上地下第299章 表面與本質第354章 謀劃第1087章 大戰略第1281章 風暴徵兆第756章 國家必須掌握的部分第1388章 登陸第1503章 轉攻爲守第1273章 互相算計第1408章 危機來臨第1180章 風暴前夜第1139章 重創第196章 血戰(一)第1514章 出乎意料的攻勢第193章 朝廷的對策第336章 黎明第1498章 修羅場第720章 動態防禦第461章 消耗戰第33章 忙碌的理查德第744章 絕境第491章 折中第510章 飛艇和潛艇第1461章 冰島海戰第331章 楊用霖的決斷第23章 準備第611章 潛艇戰與反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