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6章 暴風火箭炮

“人才啊!”彭毅還是很夠意思的,本着送佛送到家的原則,他還在給徐傑的私信中特意附上了聶志遠整理的資料,而現在這些資料正擺在徐傑的桌面上,而當徐傑看到一款非常接近後世中被稱爲冰雹的的火箭炮的東西后,徐傑也不得不感嘆一下這個面目全非的歷史。

圖上畫的很簡單,一輛1.5噸的卡車,在車體上架設着4排6個的發射管。發射管的長度在2米左右。而旁邊標準的炮彈則是長約0.8米左右的無尾翼火箭彈。在大概瀏覽了相關資料後,徐傑感覺這東西至少在遠離上要比歷史上的bm13喀秋莎火箭炮要強上很多。更像是一款德國火箭炮和俄國火箭炮相結合的產物。吸取了各方的優勢。

說起前蘇聯的bm13喀秋莎火箭炮恐怕絕大多數人都十分了解,齊射時壯觀的長面和短時間內超大的投射量,再加上簡單到極點的發射裝置。這恐怕就是人們第一次看到喀秋莎火箭炮後的感覺吧。這款火箭炮幾乎秉承了蘇式武器的簡單實用以及投射量強大優點,在2戰中是一款相當不錯的炮兵技術裝備。不過和歷史上不同的是,這一款火箭彈並沒有實用尾部的彈翼,這讓徐傑感到有些奇怪。

其實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使用bm13火箭炮的炮彈彈翼是十分正確的選擇,因爲蘇聯當時面對強大的壓力沒有足夠的產能和時間去搞某些過於複雜的裝備,所以bm13並沒有使用發射筒,更別說在裡面刻上膛線了,而是直接用發射導軌。這樣一來火箭彈的旋轉就完全靠火箭彈噴嘴自身了。轉速下來了,精度自然會降低一些。而歷史上俄國人處於成本的考慮。他們認爲直接加裝彈翼來減少發射器的複雜性是一件十分划算的事情,所以他們選擇了導軌和彈翼而沒有選擇發射筒和膛線。從成本上來說很不錯。

在2戰歷史歷史上真正選擇複雜的渦輪噴嘴(和飛機上的渦輪不是一個概念啊。)和發射管以及內部膛線的國家是德國,和名聲大噪的bm13不同。德國2戰火箭炮給人的感覺是默默無聞,但是並不代表德國人就沒有好貨。歷史上德國人也有幾款不錯的火箭炮。從精度上來講,採用了渦輪火箭彈和發射管的德國火箭炮要比蘇聯的bm13要準一些,從射程上來講也算可以。(備註:德國2戰火箭炮中也有使用導軌發射的。)

比如說德國的15cm火箭炮(nbfw41、42型)可以把彈重34.15公斤的火箭彈打出6900米遠,而口徑達21cm的42型火箭炮則可以把的火箭彈打出7850米,從射程上來看比喀秋莎的8.5千米短一些,但是精度卻要超過後者。不過悲催的是這種武器在德國人手中最開始更多的是當成煙霧彈或者特種彈藥發射器而不是當成一種壓制性兵器,在喀秋莎火箭炮大行其道之後,德國依然沒有像蘇聯人那樣集中使用這種武器。而原因之一可能就是德國人認爲火箭炮的精度過低。而且裝填緩慢。但是德國人依然有車載火箭炮,部分火箭炮還贏得了陸地斯圖卡的稱謂。但是不管如何,這種武器的數量以及發揮的作用都無法和喀秋莎火箭炮相比,雖然在技術上和性能上德國貨可能更好一些。

對於2戰火箭炮的作用,徐傑的定位就是一種廉價的可以再中等距離上撕碎對方防線或者攻擊的武器,在這個時代,射程過遠的重型火箭炮幾乎沒有存在的必要,畢竟在這個沒有先進火控,更不要說制導炮彈的的時代,長身管火炮在遠距離的精度都會比較低。這種精度只有火炮四分之一的東東距離遠了可就真的什麼也打不到了!所以射程在15km就已經相當不錯了。(喀秋莎有一種bm13dd的炮彈,可以打11km。)所以徐傑對這種火炮的要求就是12km以上就行。

同時考慮到裝填的難度,徐傑認爲單發炮彈的重量不要超過45kg爲宜。也就是說和一發炮彈重量相當。這樣做的目的就是可以用人力狀態。你要是像德國人那樣搞出炮彈重達100+kg的8寸級別火箭炮,那麼光裝彈就很成問題。而裝彈緩慢的話自然會導致火箭炮的效率問題,畢竟火箭炮只是瞬時火力非常強大,但是要說到持續性壓制的話,還是洗洗睡吧。這個位面可沒有先進的火箭炮自動裝填設備,大量的火炮炮彈幾乎都要手動狀態。

而這一方面聶志遠做的很不錯,他選擇的口徑和彈重正好和人力裝填的上限相吻合。而且24根發射管的重量也不算很重,一般的1.5噸卡車完全可以承擔。但是不足也是有的,那就是炮彈的長度還不夠。而且雖然有膛線來彌補火箭炮精度問題,但是去掉尾翼還是不妥的。而當年蘇聯在2戰結束後解決問題的辦法是在彈尾安裝4個弧形的彈翼。在發射前僅僅的和炮彈貼合在一起,當發射後。迅速打開提高穩定性。同時把炮彈重心定的稍微靠前一些,以增加穩性。從理論上說這樣做並不難,但是考慮到能否讓彈翼和炮彈以及發射筒完美的貼合在一起是一項技術活,所以徐傑並不確定這項改動什麼時候能搞出來,而另外一項就是如何把火箭炮炮彈做的更長一些,而蘇聯人的做法就是類似卷制炮管一般卷出一個火箭炮炮彈殼,而不是切削出來的。(這一點是作者在海陸空天慣性世界上看到的,要是有問題的話不要找我啊--!)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那麼這種火箭炮最終將變成一個縮水版的bm21冰雹型火箭炮,雖然因爲裝藥和其它技術問題無法達到20km以上的射程,但是在精度和火力上絕對會甩開歷史上的德國貨和蘇聯貨兩條街。至於在戰場上發揮的作用,也肯定比歷史上的火箭炮表現的更好,更遠的射程更高的精度以及比較先進的地盤足夠讓他們變現的更好。

“既然是歷史上bm21火箭炮的簡化版,那麼就叫風暴吧。”最終來了性質的徐傑還專門給這門火箭炮起了一個名字,並且要求相關部門全力配合火箭炮的研發工作,在儘可能短的時間裡拿出樣品。

感謝書友zhou玉1976、hukaikaka的打賞~~~。今天又到週五了,最近一週訂閱持續低迷--!作者決定今天下午再加更一章,希望各位書友能多多支持--!()

第549章 論坦克的可行性第108章 艦隊備戰第867章 主力接戰第588章 世界上最快的戰艦第190章 元山登陸第640章 裝甲長龍第1241章 戰後總結第983章 黑夜中的序幕第843章 雙頭蛇第1335章 高不成低不就第1337章 季風之後是海嘯第1439章 特殊的勸說方式第535章 徐傑的想法第1029章 基地羣第513章 無畏之海第74章 自動武器的搭配第836章 折戟的風暴突擊隊第484章 突破第282章 驚天之變第916章 另一名棋手第1526章 折斷的三叉戟第447章 跨過黑龍江第634章 鐵錘砸雞蛋第124章 淮系會議第961章 崩潰第750章 心急的希臘人第998章 雷霆瑟布魯斯第1130章 機會or陷阱?第440章 秋山的困惑第570章 加密機的改進第1170章 攻防戰(1)第1412章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第756章 國家必須掌握的部分第91章 嚴博勳第1461章 冰島海戰第45章 大生意(二)第1377章 戰爭倒計時第496章 提爾皮茨到訪第505章 俄荷密會第786章 各種不足第1127章 混亂的夜戰第1269章 側翼安全第1490章 神功大成的華夏艦隊第688章 輕鬆的首戰第1442章 硬核桃第812章 赫爾格蘭外海第74章 自動武器的搭配第616章 計劃的完善第53章 意大利人的首秀第760章 先改變觀念第1074章 華夏新式坦克第1275章 坦克大戰第802章 這就開打了?!第523章 火炮後置怎麼樣?第535章 只能靠自己了第1194章 莫斯科的夜晚第565章 更粗的火炮更大的戰艦!第368章 會見依克唐阿第1110章 戰略轟炸第939章 最高水平的交戰第210章 大戰拉開帷幕第420章 馬卡諾夫的應對第766章 瘋狂購物的德國人第1103章 印度洋孤軍第1465章 碰上了!第486章 談判開始第319章 西班牙艦隊的整備第289章 北洋人事變動第783章 小弟挖潛計劃低二百八十章應對裁撤第393章 新的日本海軍第1519章 迎難而上第934章 陰差陽錯第689章 突破第799章 俄國海軍第955章 達摩克利斯之劍第63章 “六國聯軍”進北海第864章 盛宴開幕第285章 變數第1417章 日落法蘭西第419章 從天而降的主力艦隊第1276章 後續反應第677章 最後的機會第628章 相持第555章 死局第495章 工業規劃第848章 急了第938章 接戰第1471章 局勢在不經意間轉換第1499章 無從抉擇第826章 銳利的矛頭第989章 餘響第201章 糜爛的戰局第1161章 爭論第329章 第二回合第1244章 奧匈帝國的本錢第677章 最後的機會第247章 左右逢源第1125章 貝達特快第1380章 空中壓制
第549章 論坦克的可行性第108章 艦隊備戰第867章 主力接戰第588章 世界上最快的戰艦第190章 元山登陸第640章 裝甲長龍第1241章 戰後總結第983章 黑夜中的序幕第843章 雙頭蛇第1335章 高不成低不就第1337章 季風之後是海嘯第1439章 特殊的勸說方式第535章 徐傑的想法第1029章 基地羣第513章 無畏之海第74章 自動武器的搭配第836章 折戟的風暴突擊隊第484章 突破第282章 驚天之變第916章 另一名棋手第1526章 折斷的三叉戟第447章 跨過黑龍江第634章 鐵錘砸雞蛋第124章 淮系會議第961章 崩潰第750章 心急的希臘人第998章 雷霆瑟布魯斯第1130章 機會or陷阱?第440章 秋山的困惑第570章 加密機的改進第1170章 攻防戰(1)第1412章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第756章 國家必須掌握的部分第91章 嚴博勳第1461章 冰島海戰第45章 大生意(二)第1377章 戰爭倒計時第496章 提爾皮茨到訪第505章 俄荷密會第786章 各種不足第1127章 混亂的夜戰第1269章 側翼安全第1490章 神功大成的華夏艦隊第688章 輕鬆的首戰第1442章 硬核桃第812章 赫爾格蘭外海第74章 自動武器的搭配第616章 計劃的完善第53章 意大利人的首秀第760章 先改變觀念第1074章 華夏新式坦克第1275章 坦克大戰第802章 這就開打了?!第523章 火炮後置怎麼樣?第535章 只能靠自己了第1194章 莫斯科的夜晚第565章 更粗的火炮更大的戰艦!第368章 會見依克唐阿第1110章 戰略轟炸第939章 最高水平的交戰第210章 大戰拉開帷幕第420章 馬卡諾夫的應對第766章 瘋狂購物的德國人第1103章 印度洋孤軍第1465章 碰上了!第486章 談判開始第319章 西班牙艦隊的整備第289章 北洋人事變動第783章 小弟挖潛計劃低二百八十章應對裁撤第393章 新的日本海軍第1519章 迎難而上第934章 陰差陽錯第689章 突破第799章 俄國海軍第955章 達摩克利斯之劍第63章 “六國聯軍”進北海第864章 盛宴開幕第285章 變數第1417章 日落法蘭西第419章 從天而降的主力艦隊第1276章 後續反應第677章 最後的機會第628章 相持第555章 死局第495章 工業規劃第848章 急了第938章 接戰第1471章 局勢在不經意間轉換第1499章 無從抉擇第826章 銳利的矛頭第989章 餘響第201章 糜爛的戰局第1161章 爭論第329章 第二回合第1244章 奧匈帝國的本錢第677章 最後的機會第247章 左右逢源第1125章 貝達特快第1380章 空中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