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6章 暴風火箭炮

“人才啊!”彭毅還是很夠意思的,本着送佛送到家的原則,他還在給徐傑的私信中特意附上了聶志遠整理的資料,而現在這些資料正擺在徐傑的桌面上,而當徐傑看到一款非常接近後世中被稱爲冰雹的的火箭炮的東西后,徐傑也不得不感嘆一下這個面目全非的歷史。

圖上畫的很簡單,一輛1.5噸的卡車,在車體上架設着4排6個的發射管。發射管的長度在2米左右。而旁邊標準的炮彈則是長約0.8米左右的無尾翼火箭彈。在大概瀏覽了相關資料後,徐傑感覺這東西至少在遠離上要比歷史上的bm13喀秋莎火箭炮要強上很多。更像是一款德國火箭炮和俄國火箭炮相結合的產物。吸取了各方的優勢。

說起前蘇聯的bm13喀秋莎火箭炮恐怕絕大多數人都十分了解,齊射時壯觀的長面和短時間內超大的投射量,再加上簡單到極點的發射裝置。這恐怕就是人們第一次看到喀秋莎火箭炮後的感覺吧。這款火箭炮幾乎秉承了蘇式武器的簡單實用以及投射量強大優點,在2戰中是一款相當不錯的炮兵技術裝備。不過和歷史上不同的是,這一款火箭彈並沒有實用尾部的彈翼,這讓徐傑感到有些奇怪。

其實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使用bm13火箭炮的炮彈彈翼是十分正確的選擇,因爲蘇聯當時面對強大的壓力沒有足夠的產能和時間去搞某些過於複雜的裝備,所以bm13並沒有使用發射筒,更別說在裡面刻上膛線了,而是直接用發射導軌。這樣一來火箭彈的旋轉就完全靠火箭彈噴嘴自身了。轉速下來了,精度自然會降低一些。而歷史上俄國人處於成本的考慮。他們認爲直接加裝彈翼來減少發射器的複雜性是一件十分划算的事情,所以他們選擇了導軌和彈翼而沒有選擇發射筒和膛線。從成本上來說很不錯。

在2戰歷史歷史上真正選擇複雜的渦輪噴嘴(和飛機上的渦輪不是一個概念啊。)和發射管以及內部膛線的國家是德國,和名聲大噪的bm13不同。德國2戰火箭炮給人的感覺是默默無聞,但是並不代表德國人就沒有好貨。歷史上德國人也有幾款不錯的火箭炮。從精度上來講,採用了渦輪火箭彈和發射管的德國火箭炮要比蘇聯的bm13要準一些,從射程上來講也算可以。(備註:德國2戰火箭炮中也有使用導軌發射的。)

比如說德國的15cm火箭炮(nbfw41、42型)可以把彈重34.15公斤的火箭彈打出6900米遠,而口徑達21cm的42型火箭炮則可以把的火箭彈打出7850米,從射程上來看比喀秋莎的8.5千米短一些,但是精度卻要超過後者。不過悲催的是這種武器在德國人手中最開始更多的是當成煙霧彈或者特種彈藥發射器而不是當成一種壓制性兵器,在喀秋莎火箭炮大行其道之後,德國依然沒有像蘇聯人那樣集中使用這種武器。而原因之一可能就是德國人認爲火箭炮的精度過低。而且裝填緩慢。但是德國人依然有車載火箭炮,部分火箭炮還贏得了陸地斯圖卡的稱謂。但是不管如何,這種武器的數量以及發揮的作用都無法和喀秋莎火箭炮相比,雖然在技術上和性能上德國貨可能更好一些。

對於2戰火箭炮的作用,徐傑的定位就是一種廉價的可以再中等距離上撕碎對方防線或者攻擊的武器,在這個時代,射程過遠的重型火箭炮幾乎沒有存在的必要,畢竟在這個沒有先進火控,更不要說制導炮彈的的時代,長身管火炮在遠距離的精度都會比較低。這種精度只有火炮四分之一的東東距離遠了可就真的什麼也打不到了!所以射程在15km就已經相當不錯了。(喀秋莎有一種bm13dd的炮彈,可以打11km。)所以徐傑對這種火炮的要求就是12km以上就行。

同時考慮到裝填的難度,徐傑認爲單發炮彈的重量不要超過45kg爲宜。也就是說和一發炮彈重量相當。這樣做的目的就是可以用人力狀態。你要是像德國人那樣搞出炮彈重達100+kg的8寸級別火箭炮,那麼光裝彈就很成問題。而裝彈緩慢的話自然會導致火箭炮的效率問題,畢竟火箭炮只是瞬時火力非常強大,但是要說到持續性壓制的話,還是洗洗睡吧。這個位面可沒有先進的火箭炮自動裝填設備,大量的火炮炮彈幾乎都要手動狀態。

而這一方面聶志遠做的很不錯,他選擇的口徑和彈重正好和人力裝填的上限相吻合。而且24根發射管的重量也不算很重,一般的1.5噸卡車完全可以承擔。但是不足也是有的,那就是炮彈的長度還不夠。而且雖然有膛線來彌補火箭炮精度問題,但是去掉尾翼還是不妥的。而當年蘇聯在2戰結束後解決問題的辦法是在彈尾安裝4個弧形的彈翼。在發射前僅僅的和炮彈貼合在一起,當發射後。迅速打開提高穩定性。同時把炮彈重心定的稍微靠前一些,以增加穩性。從理論上說這樣做並不難,但是考慮到能否讓彈翼和炮彈以及發射筒完美的貼合在一起是一項技術活,所以徐傑並不確定這項改動什麼時候能搞出來,而另外一項就是如何把火箭炮炮彈做的更長一些,而蘇聯人的做法就是類似卷制炮管一般卷出一個火箭炮炮彈殼,而不是切削出來的。(這一點是作者在海陸空天慣性世界上看到的,要是有問題的話不要找我啊--!)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那麼這種火箭炮最終將變成一個縮水版的bm21冰雹型火箭炮,雖然因爲裝藥和其它技術問題無法達到20km以上的射程,但是在精度和火力上絕對會甩開歷史上的德國貨和蘇聯貨兩條街。至於在戰場上發揮的作用,也肯定比歷史上的火箭炮表現的更好,更遠的射程更高的精度以及比較先進的地盤足夠讓他們變現的更好。

“既然是歷史上bm21火箭炮的簡化版,那麼就叫風暴吧。”最終來了性質的徐傑還專門給這門火箭炮起了一個名字,並且要求相關部門全力配合火箭炮的研發工作,在儘可能短的時間裡拿出樣品。

感謝書友zhou玉1976、hukaikaka的打賞~~~。今天又到週五了,最近一週訂閱持續低迷--!作者決定今天下午再加更一章,希望各位書友能多多支持--!()

第606章 胡蘿蔔加大棒第1106章 對策第796章 大家一起瘋吧!第1014章 16寸風暴第319章 西班牙艦隊的整備第764章 地獄之旅第341章 落幕第707章 巔峰時刻第737章 埃森的困局第327章 戰略調整(二)第1333章 血火藍天3第862章 不一樣的誘敵第633章 纏鬥第1433章 無聲的交鋒第1358章 談判和終結第666章 雙殺第834章 舉世震驚第441章 自投羅網第1484章 裝甲啓示錄(1)第1008章 星條旗之殤第1208章 航母編組計劃第1074章 華夏新式坦克第476章 如何收場第1058章 兩種選擇第923章 皇帝攻勢第438章 逐漸收攏的大網第7章 日本海軍實力分析第1343章 悲催的開局第1367章 破局第599章 訪問朴茨茅斯第1322章 經驗教訓第589章 傑里科在行動第455章 另一場戰鬥第399章 政變前夜第1435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3第1186章 先手攻擊第1502章 兩敗俱傷!第1355章 英國和美國第775章 終於有人識貨了第649章 火線支援第423章 驚天一擊第1404章 虎嘯法蘭西4第634章 鐵錘砸雞蛋第965章 兩頭下注第999章 準備進行時第714章 舉世震驚第238章 大殺器!!第538章 馬卡諾夫的建議第1073章 擔憂第1035章 底線和預防措施第624章 大碰撞第1299章 爆發第728章 經驗教訓第1192章 如芒在背第1349章 勝利or深淵?第366章 美國人最後的底牌第1490章 神功大成的華夏艦隊第53章 意大利人的首秀第476章 如何收場第1393章 增大的籌碼第160章 北洋大閱第1291章 大戰前夕第147章 新船計劃第777章 貝蒂的思考第783章 小弟挖潛計劃第926章 反攻第667章 新“施裡芬”計劃第1360章 螻蟻化龍第1262章 火炮中的AK第753章 第二輪擴充的開始第567章 各懷鬼胎第1202章 協約國海上戰略第1106章 對策第1370章 更好的選擇第26章 意大利人的挽救計劃第124章 淮系會議第766章 瘋狂購物的德國人第272章 最長的一天(一)第720章 動態防禦第717章 攻擊方向第1182章 持續的風暴第354章 謀劃第802章 這就開打了?!第1053章 鑽空子第466章 巨獸的對決第916章 另一名棋手第1216章 快速機羣2第1303章 側翼威脅第702章 代號“發電機”第73章 飛旋的火龍第1253章 胡貝再次登場第878章 丹澤港外的戰鬥第1479章 從雲間到地面(1)第973章 斷尾第1496章 錫蘭海戰第504章 俄國海軍部的爭執第1070章 交鋒第1115章 反擊第10章 拜會布林(三)
第606章 胡蘿蔔加大棒第1106章 對策第796章 大家一起瘋吧!第1014章 16寸風暴第319章 西班牙艦隊的整備第764章 地獄之旅第341章 落幕第707章 巔峰時刻第737章 埃森的困局第327章 戰略調整(二)第1333章 血火藍天3第862章 不一樣的誘敵第633章 纏鬥第1433章 無聲的交鋒第1358章 談判和終結第666章 雙殺第834章 舉世震驚第441章 自投羅網第1484章 裝甲啓示錄(1)第1008章 星條旗之殤第1208章 航母編組計劃第1074章 華夏新式坦克第476章 如何收場第1058章 兩種選擇第923章 皇帝攻勢第438章 逐漸收攏的大網第7章 日本海軍實力分析第1343章 悲催的開局第1367章 破局第599章 訪問朴茨茅斯第1322章 經驗教訓第589章 傑里科在行動第455章 另一場戰鬥第399章 政變前夜第1435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3第1186章 先手攻擊第1502章 兩敗俱傷!第1355章 英國和美國第775章 終於有人識貨了第649章 火線支援第423章 驚天一擊第1404章 虎嘯法蘭西4第634章 鐵錘砸雞蛋第965章 兩頭下注第999章 準備進行時第714章 舉世震驚第238章 大殺器!!第538章 馬卡諾夫的建議第1073章 擔憂第1035章 底線和預防措施第624章 大碰撞第1299章 爆發第728章 經驗教訓第1192章 如芒在背第1349章 勝利or深淵?第366章 美國人最後的底牌第1490章 神功大成的華夏艦隊第53章 意大利人的首秀第476章 如何收場第1393章 增大的籌碼第160章 北洋大閱第1291章 大戰前夕第147章 新船計劃第777章 貝蒂的思考第783章 小弟挖潛計劃第926章 反攻第667章 新“施裡芬”計劃第1360章 螻蟻化龍第1262章 火炮中的AK第753章 第二輪擴充的開始第567章 各懷鬼胎第1202章 協約國海上戰略第1106章 對策第1370章 更好的選擇第26章 意大利人的挽救計劃第124章 淮系會議第766章 瘋狂購物的德國人第272章 最長的一天(一)第720章 動態防禦第717章 攻擊方向第1182章 持續的風暴第354章 謀劃第802章 這就開打了?!第1053章 鑽空子第466章 巨獸的對決第916章 另一名棋手第1216章 快速機羣2第1303章 側翼威脅第702章 代號“發電機”第73章 飛旋的火龍第1253章 胡貝再次登場第878章 丹澤港外的戰鬥第1479章 從雲間到地面(1)第973章 斷尾第1496章 錫蘭海戰第504章 俄國海軍部的爭執第1070章 交鋒第1115章 反擊第10章 拜會布林(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