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0章 生來就是死對頭

1910年10月9日。在大連造船廠的船臺上,德國遠東艦隊司令斯佩伯爵代表德國遠東艦隊正式接收了這艘被命名爲沙恩霍斯特號的超無畏戰列艦。這艘標準排水量2萬6千噸,滿載排水量近3萬噸的龐然大物將作爲德國遠東艦隊的新旗艦,9門重炮,12門副炮外加24門各種口徑的火炮讓這艘戰艦成爲了世界上最爲恐怖的戰艦之一。厚達傾斜15度,高度4.8米的主裝甲帶,以及厚度達的主水平裝甲,外加正面裝甲厚度的炮塔,讓這艘戰艦的防護位列世界之最,至少現在是這樣。而理論上高達6萬2千馬力的輸出,也讓這艘戰艦在輕載條件下能跑出25節的高速。

“這艘戰艦十分的強大,十分的優秀,我將像愛護自己的生命一樣來愛護這艘戰艦。我相信在不遠的將來,這艘戰艦在德意志帝國海軍官兵的駕馭下一定能取得不俗的戰績,同時我代表德意志帝國政府,代表德意志帝國公海艦隊對貴國所作出的努力表示感謝,對貴國能完成如期強大的戰艦表示由衷的敬佩。”斯佩伯爵對前來進行移交手續的華夏海軍中將鄧世昌說道。

隨後斯佩伯爵便帶着自己的手下登上了這艘戰艦,並且開始徹底接管這艘戰艦。根據雙方的計劃,這次交接儀式非常簡單,在完成交接後,德國海軍還可以在華夏北方的水域中逗留一段時間,用來試航和熟悉這艘戰艦,然後這艘戰艦將正式加入德國海軍作戰序列,離開華夏進入德屬東亞殖民地。

爲何這樣一艘重要的戰艦進行的交接儀式非常低調呢?整個交接儀式只有華夏海軍部和德國遠東艦隊部分人員參與,如果不是因爲有鄧世昌和斯佩這兩個中將的到來的話,外界可能還以爲是一個民用船舶的交接儀式,而不是一艘滿載排水量近3萬噸的快速戰列艦的交接儀式。原因很簡單,在大連港進行着沙恩霍斯特號戰列艦交接的時候。在遙遠的上海,另外一艘同型艦也正在進行交接儀式,而這艘戰艦是交給澳大利亞的!

幾乎與此同時,貝蒂帶領的澳大利亞海軍軍官也從華夏海軍手中接管了澳大利亞號超無畏艦的所有權,這艘戰艦從設計上和沙恩霍斯特號幾乎一樣。但是火炮用的是維克斯的新式14寸45l主炮。(本來打算用13.5寸主炮的,但是後來整好趕上新式14寸炮服役,所以澳大利亞海軍決定使用性能更好的14寸艦炮。)裝甲是維克斯的硬化裝甲,蒸汽輪機用的是帕森斯的。而德國人的戰艦則是的斯柯達火炮,克虜伯裝甲和布萊梅蒸汽輪機。雙方從外觀上看幾乎完全一樣,但是實際上內部主要部件卻差了很多。再加上兩艘戰艦在同一天服役。所以兩艘戰艦被稱爲孿生兄弟一點不錯。

“沙恩霍斯特號和澳大利亞號如果放在一起的話。一般人根本分不出他們之間的區別。他們就像一對孿生兄弟一般,同時出現在這個世界上,又同時由一個國家建造完成。但是在他們出生之時,他們就被分別打上了德意志帝國和大英帝國的烙印。從服役開始。他們將是不死不休的死敵!我們不得不說真是造化弄人啊。”英國的泰晤士報這樣評價這兩艘戰艦。

“死敵!真正的死敵。”此時雖然斯佩伯爵沒有看到泰晤士報,但是此時他已經感受到了在未來德國遠東艦隊將面臨什麼。在和平時期澳大利亞號將駐紮在澳洲。具體哪個港口還不知道,但是斯佩伯爵知道,澳大利亞號的駐地肯定離自己的遠東艦隊錨地不遠!甚至說不定自己一出去就能和對方碰上!

“澳大利亞號的目的是消滅我們,而我們的目的何嘗不是摧毀澳大利亞號?戰爭開始之時,英國在整個太平洋的艦隊都不會很強大,這對於我們來說是個機會。”一旁的魯夫上校笑着說道。

“這將是一場勢均力敵的戰鬥,雖然兩艘戰艦的設計基本類似,但是具體的部件都是來自各自的國家。我想德意志帝國的產品還是要強過英國人的。我們有較大的勝算。”穆勒中校接着說道。

“我一直認爲,作爲第一流的工業強國的德國和英國其實在子系統的各個方面其實差不了多少,我們的小鍋爐效率更高一些,而英國人的蒸汽輪機更穩定輸出更高。經過測試,克虜伯裝甲和維克斯裝甲其實非常接近。雙方各自有不同的優勢區域。很難說誰更先進。至於火炮,我們的火炮應該比英國的13.5寸炮強一些,但是是否超過14寸炮就不清楚了。”斯佩伯爵頓了頓接着說道。

“所以,澳大利亞號將是我們最大的敵人,我們任務是牽制英國皇家海軍,使其不能集中力量對付公海艦隊。而一旦我們的戰艦受損嚴重,甚至到了法奧港無法修理的程度的話,這個牽制作用就會消失,所以我的意思是儘量避免和實力相當的對手開戰,因爲我們的後勤維護始終是一個未知數。當然了,如果來的是英國人自己造的脆皮的話,我倒是有興趣把它們送入海底!”最後斯佩伯爵半開玩笑的說道。

“不要忘了我們,如果德國遠東艦隊能順利到達土耳其的話,我們就有4艘超無畏戰艦了,我們將對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這兩艘同型艦構成數量優勢,我們甚至可以主動找他們決戰,4打2沒有失敗的理由。”就在此時一個略顯低沉的聲音響起。一名土耳其軍官大聲說道。

“嗯,希望我們能夠通力合作一起收穫這個戰績。阿爾巴沙少將。”斯佩伯爵不顧周圍德國軍官異樣的眼光,對這位土耳其海軍少將鼓勵道。但是實際上通過這段時間的交流,斯佩對土耳其艦隊的戰鬥力並不抱有太大的希望。在斯佩伯爵看來,要是雙方戰艦一樣的話,土耳其人是打不過英國人的,同樣兩兩編隊的話,德國一方敢和英國艦隊pk,雙方勝負參半,但是要是土耳其人的話,斯佩建議土耳其艦隊還是先扯乎吧。雖然斯佩伯爵很像把土耳其的兩艘戰艦同樣置於自己的控制之下,但是考慮到政治方面的影響,德國政府不可能提出這樣的要求,除非是土耳其人自己這樣要求。

不過這個土耳其少將似乎提出了一個看似可行的計劃,那就是在必要的時候,德土聯合艦隊可以聯合起來做一票大的,只要能擊敗在印度洋的英國艦隊的話,那大英帝國王冠上最爲耀眼的寶石——印度的海岸線不就徹底敞開了嗎?到時候德土艦隊不僅僅可以掐斷交通線,更能將印度的重要港口都納入到自己的打擊範圍之內!這可比單純破交要厲害多了!

就在德國人和土耳其人在沙恩霍斯特號上討論着未來的戰局時,貝蒂和澳大利亞海軍軍官們也在評價着澳大利亞號。“它將是大英帝國的驕傲,也將是澳大利亞最爲優秀的海上守護神,厚實的裝甲,強悍的火炮,還有不錯的航速,這纔是真正的完美戰列艦。恕我直言,我認爲這艘戰艦比正在英國建造的獅子號戰列巡洋艦更爲優秀。”一名澳大利亞海軍軍官顯然有些得意忘形的說道。當然他是不知道對面的貝蒂少將將是未來的英國快速艦隊的指揮官,否則他也不會說出澳大利亞號比獅子號更先進的這句話,即使這是實話。

不過貝蒂對此好像並不介意,因爲太知道,在戰時,澳大利亞號和新西蘭後到會編入到大英帝國大艦隊之中,而作爲未來的快速艦隊司令,他認爲他完全可以把這兩艘戰艦弄到自己麾下。更重要的是,在經過一系列的對比和研究後,貝蒂對大英帝國最爲新銳的獅號戰列巡洋艦也頗有微詞。這艘戰艦速度確實了得,在試航中就可以跑出高達27.5節的航速。速度足夠了重炮也算可以吧,但是防護實在是太垃圾了。即使光算紙面防護,獅子至少也比澳大利亞級戰列艦差了2個檔次!側面防禦才9寸裝甲,這不能忍啊!而且還不算水下防護這些紙面上無法反應的東西。無論從自己保命的角度還是從艦隊安危來看,貝蒂認爲都應該將澳大利亞號作爲自己的旗艦。

貝蒂在自己的報告中高度讚揚了澳大利亞號的性能,並且希望將其作爲未來英國艦隊快速戰艦的標杆。當然最後也最爲重要的則是希望在戰時將其收歸到自己麾下。但是出乎意料的是,費舍爾爵士卻駁回了貝蒂的請求,他認爲澳大利亞號的航速還是有些慢,與虎號、獅子以及瑪麗女王等戰艦的航速有一定差距,不利於編隊,會導致快速艦隊整體速度降低。以至於貽誤戰機。並且暗示,爲了對抗德國遠東艦隊,這兩艘戰艦將一直部署在遠東,除非德國遠東艦隊和土耳其艦隊被摧毀,否則的話他們將不會加入到大英帝國的本土艦隊之中!而這一點讓貝蒂十分的不滿!

感謝書友zhouyu1976的打賞,以及書友ikhai的月票支持~~~~。

第370章 飲鴆止渴第174章 戰力之源第1277章 虎、豹!第1335章 高不成低不就第1450章 目標英倫第7章 日本海軍實力分析第634章 鐵錘砸雞蛋第1061章 德國未來戰鬥機第859章 撤退第694章 分割第692章 這就到敵後了?第820章 準備第732章 破交攻略第394章 馬卡諾夫的計劃第1350章 血與火1第346章 北洋和外洋第53章 意大利人的首秀第925章 潘興突擊師第1295章 錯誤的判斷第122章 釜底抽薪第318章 制定計劃第650章 對策第770章 來到遠東的霞飛第536章 海陸齊進第845章 一艘潛艇引發的血案第531章 暗流涌動第1051章 交換第86章 清日海軍(三)第442章 合圍第696章 碰撞第220章 強勢圍觀第777章 貝蒂的思考第771章 被鄙視的法國武器第1469章 夜戰2第630章 血路第33章 忙碌的理查德第606章 胡蘿蔔加大棒第30章 兩場談判第1096章 多線作戰第125章 整軍計劃第188章 把兵站砸了如何?第803章 再見了,遠東!第884章 風暴第438章 逐漸收攏的大網第110章 意外衝突(一)第667章 新“施裡芬”計劃第390章 談判第351章 伏擊戰第1027章 航母到底怎麼造第449章 反攻第1118章 決戰那不勒斯第1394章 意外之外第119章 巴達維亞條約(二)第1439章 特殊的勸說方式第1418章 美英聯合艦隊第895章 兵臨城下第324章 第一滴血(一)第558章 經驗教訓第1153章 發動進攻第1352章 總攻第1512章 血火大洋第1214章 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第56章 隔牆有耳第576章 高峰會議第1243章 “伊朗艦隊”的準備第374章 決戰聖地亞哥第366章 美國人最後的底牌第1538章 攤牌2第993章 諸神的黃昏5第333章 崩潰的前兆第1388章 登陸第848章 急了第27章 北洋的反應第567章 各懷鬼胎第780章 優化策略第1114章 經驗教訓第1154章 碰撞第838章 磨刀霍霍的美國第642章 硬核桃第180章 英國人來了第687章 攻擊開始第367章 最後的準備第25章 信任危機第784章 美國海軍的擴張第463章 風聲鶴唳第1059章 理想和現實第1026章 預備航母計劃第1475章 戰後總結第1335章 高不成低不就第493章 穹甲復古流第506章 銀行體系第435章 幕後交易第50章 “抗日統一戰線”?第351章 伏擊戰第1418章 美英聯合艦隊第843章 雙頭蛇第1180章 風暴前夜第398章 不宣而戰的傳統第148章 龍潛於淵第226章 失誤
第370章 飲鴆止渴第174章 戰力之源第1277章 虎、豹!第1335章 高不成低不就第1450章 目標英倫第7章 日本海軍實力分析第634章 鐵錘砸雞蛋第1061章 德國未來戰鬥機第859章 撤退第694章 分割第692章 這就到敵後了?第820章 準備第732章 破交攻略第394章 馬卡諾夫的計劃第1350章 血與火1第346章 北洋和外洋第53章 意大利人的首秀第925章 潘興突擊師第1295章 錯誤的判斷第122章 釜底抽薪第318章 制定計劃第650章 對策第770章 來到遠東的霞飛第536章 海陸齊進第845章 一艘潛艇引發的血案第531章 暗流涌動第1051章 交換第86章 清日海軍(三)第442章 合圍第696章 碰撞第220章 強勢圍觀第777章 貝蒂的思考第771章 被鄙視的法國武器第1469章 夜戰2第630章 血路第33章 忙碌的理查德第606章 胡蘿蔔加大棒第30章 兩場談判第1096章 多線作戰第125章 整軍計劃第188章 把兵站砸了如何?第803章 再見了,遠東!第884章 風暴第438章 逐漸收攏的大網第110章 意外衝突(一)第667章 新“施裡芬”計劃第390章 談判第351章 伏擊戰第1027章 航母到底怎麼造第449章 反攻第1118章 決戰那不勒斯第1394章 意外之外第119章 巴達維亞條約(二)第1439章 特殊的勸說方式第1418章 美英聯合艦隊第895章 兵臨城下第324章 第一滴血(一)第558章 經驗教訓第1153章 發動進攻第1352章 總攻第1512章 血火大洋第1214章 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第56章 隔牆有耳第576章 高峰會議第1243章 “伊朗艦隊”的準備第374章 決戰聖地亞哥第366章 美國人最後的底牌第1538章 攤牌2第993章 諸神的黃昏5第333章 崩潰的前兆第1388章 登陸第848章 急了第27章 北洋的反應第567章 各懷鬼胎第780章 優化策略第1114章 經驗教訓第1154章 碰撞第838章 磨刀霍霍的美國第642章 硬核桃第180章 英國人來了第687章 攻擊開始第367章 最後的準備第25章 信任危機第784章 美國海軍的擴張第463章 風聲鶴唳第1059章 理想和現實第1026章 預備航母計劃第1475章 戰後總結第1335章 高不成低不就第493章 穹甲復古流第506章 銀行體系第435章 幕後交易第50章 “抗日統一戰線”?第351章 伏擊戰第1418章 美英聯合艦隊第843章 雙頭蛇第1180章 風暴前夜第398章 不宣而戰的傳統第148章 龍潛於淵第226章 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