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幕後交易

海伊和霍巴特的強硬出乎麥金萊的意料,從內心深處來講,雖然麥金萊也不同意和遠東那個即將浴火重生的大國徹底搞僵。但是按照麥金萊的意見至少要在這次戰爭中給某人添堵。而海伊和霍巴特的舉動則讓這個計劃徹底失敗,更爲重要的是,麥金萊無法反駁對方,他們的行爲已經顧及了美國的顏面,而且在利益上不會有損失,這樣一來,麥金萊和西奧多羅斯福的計劃就徹底落空了!

而就在麥金萊惱火的時候,回到官邸的國務卿海伊則忙着與另外兩個大人物進行一場新的會談。“尤金、老洛克菲勒。你們的目的達到了,不過不要以爲我幫助你們是爲了錢,我是在爲這個國家。”海伊平淡的說道。

“不得不說,您的行爲爲美國軍工產業和石油產業帶來了大量的機會。”尤金說道。作爲杜邦家族的新的掌門人,尤金遠不如他的上一代將軍亨利強。因爲經驗和能力的問題,他的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遇到了困難,再加上美西戰爭後,美國又實在不需要那麼多炸藥和軍火,所以面對內憂外患,一直順風順水的杜邦家族遇上了困境。

而在這個時候,北洋的訂單爲這位陷入困境的尤金帶來了福音。北洋表示將從杜邦旗下的工廠大量訂購炸藥和武器。而作爲這筆訂單的附加條件,杜邦必須推動美國政府改變對於北洋和華人的敵視態度。這個看似過分的要求對於杜邦來說不算太過困難。首先,美國政府對北洋和華人的敵視態度更多的來自於經濟上而非軍事上。如果那些政黨背後的某些財團可以分一杯羹的話,這個壓力自然會減小不少。其次對於種族問題,更多的在於輿論引導。拿破崙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報館能頂3000步槍!”這就說明了媒體的作用!媒體可以把芝麻大的小事說的比天還大,也可以把天大的事抹殺與無形!杜邦唯一忌憚的是如果僅僅自己從中獲利的話,那麼杜邦會不會引起其它集團的敵視呢?

就在尤金猶豫的時候,美國石油產業的老大老洛克菲勒則主動和這位軍火巨頭聯繫上了。原來,北洋在向尤金所在的杜邦財團伸出橄欖枝的同時,也通過蓋琳和洛克菲勒搭上了關係。尤金可以爲北洋提供充足的炸藥和武器。那麼北洋爲何要和石油巨頭洛克菲勒掛鉤呢?其根本原因在於北洋下一步的發展計劃。雖然在歷史上,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是煤主導世界的能源格局。但是作爲穿越者,徐傑對汽車、燃油鍋爐等技術的重要性還是有相當的認識的。而按照現在的技術來看,開採本土油田實在有困難。而遠東唯一有油田的就是荷屬東印度。再加上徐傑打算爲下一波新定製的戰艦安裝蒸汽輪機和油煤混燒鍋爐,那現在原油的進口和儲備就必須提到議事日程上來了。當然還有燃油的冶煉和相關化工產業。

而現在呢,洛克菲爾的石油托拉斯正好陷入了困境,雖然洛克菲勒可以左右美國的石油產業。但是你再猛,也打擋不住生產過剩啊!這東西和別的不一樣,你有產品,別人不需要。你有啥辦法?而現在洛克菲勒就碰上了這個問題。一方面是石化產業還沒有真正發展起來。另一方面就是當時石油冶煉水平很一般,質量比較差。

但是北洋不怕這個問題,首先,這是一個長期採購合同。在短時間內不存在囤貨的成本。其次船用鍋爐這種東西是最不怕質量不好的燃油了,當年在2戰中日本都可以把沒有怎麼加工的婆羅洲原油扔鍋爐裡。更別說經過冶煉的了。而就算一般船用重油要求也不高,質量差點就差點吧,反正是給船用。能源這東西永遠都不嫌少,再加上現在石油產業在美國面臨過剩,價格較爲低廉,在這種情況下徐傑拋出的條件對於洛克菲勒來說自然有足夠的誘惑力。再加上杜邦又有意向,兩大集團領袖便聯手籌劃這件事情。

而在美國政府內部對北洋的態度也不是鐵板一塊,這倒不是說有些人對那個遠東的國家有什麼好感。而在於一些人是面對現實,而另一些人則屬於意氣用事。前者就是以國務卿海伊爲首,而後者則是以麥金萊和西奧多羅斯福爲首。前者秉承的原則是既然我們當初在外交政策上的失誤導致了我們的失敗和損失,那麼我們就要改變它。而後者的邏輯則是認爲既然有人阻礙了我們,那我們必須要和他分個高低。原本在政府和國會之中這兩派人勢均力敵。而在外力介入後。後者逐漸走向劣勢。

不過雖然接受了現實,但是顏面上的事情還要做的。賣戰艦可以,但是必須在戰爭結束後才能考慮交貨。賣物資可以,但是必須讓俄國船舶運輸。先不說運費問題,就衝現在俄國海軍在遠東的形勢,俄國人就能明白自己花大價錢買來的東西八成都要葬身魚腹或者成爲敵人的戰利品!可以說美國人開的是一張空頭支票,而即使這樣,也需要俄國人用大量的金盧布來換取!而對於美國的華人華僑,美國政府和媒體也開始逐漸改變風向,爲廢除《排華法案》做足聲勢。

而美國做出讓步後,北洋也需要做出一定的調整。至少對於北洋急需的緊俏物資必須網開一面例如說軍火和各種其它物資。而對於其它產品,北洋則給予了出英德意之外其它國家相同的待遇。其實總體而言,英國的資金,德國的工業產品和意大利的戰艦已經足夠北洋應對這次危機了。

但是這種建立在共同對抗俄國基礎上的同盟關係卻並不穩固,原因很簡單,英國人玩的是相互制衡,他不喜歡俄國人一家獨大,但是同時也不希望北洋成爲遠東的主人,一旦英國認爲俄國已經不足爲懼了,那麼反過來幫助俄國打壓北洋也是絕對可能的。至於德國人嗎?被稱爲德意志孔雀的威廉二世從骨子上也並不將北洋看成一個平等的合作伙伴,只不過覺得北洋有利於德國獲得波羅的海的控制權,同時有助於消耗德國龐大的工業產能,僅此而已!再加上德國人已經在太平洋地區獲得了部分島嶼,現在,他已經把目標瞄準了菲律賓。現在北洋還算強大,德國人保持了沉默,但是一旦敗象初現的話,在徐傑那個位面上發生的山東教案將在這個時空重現!

至於意大利嗎?好吧,意大利雖然也算列強,但是這個列強的含金量和前面兩家比可是差的太遠了,意大利誠然對遠東沒什麼想法,但是能從意大利獲得的東西也實在太少了。想要依靠意大利來滿足北洋發展的全部需要這幾乎不可能。除去這些國家,唯一可以提供大量資本,工業產品和原料的國家就只有美國了。

“如果美國不將手伸到夏威夷的話,那麼雙方是可以和平共處的!”徐傑在日記中這樣寫道,而且也確實是這樣做的!美國的崛起是不可阻擋的。但是崛起的速度卻是可以限制的。不得不說在徐傑那個位面,美國人簡直太順利了,在不到100天的時間裡就將古巴、菲律賓和關島等地納入囊中。而隨後又佔領了夏威夷。短短2年的時間就完成了在太平洋的布點。再配合美國的國立,在整個太平洋上,美國已經擁有了足夠的話語權,強大的國立是後盾,再加上有合適的跳板,爲把太平洋變成美國的勢力範圍奠定了基礎!

而在這個時空中,徐傑的目的就是將美國的力量限制在美洲。最好能保持夏威夷的獨立,最低目標就是將美國的力量攔阻在第二島鏈之外!幫助西班牙打敗美國艦隊只不過是延緩了美國向外擴張的腳步,而真正可以將美國阻止的只有發展起來的華夏,可以預料,在未來的十幾年的時間裡,華夏將和美國圍繞太平洋的霸權展開爭奪!或許雙方不至於刀兵相見,但是明爭暗鬥那是肯定的。但是絕不是現在,新的國家還沒有建立,還需要發展,而美國在經歷了大敗後,需要醫治自己的創傷。同時政府對於擴張也將持一種謹慎的態度。而這種短時間的寧靜狀態則成爲了雙方合作的基礎!

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在極端艱難的環境下徐傑必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和機會來發展自己。等到戰爭結束在去謀劃這些顯然不行,而且雖然內蒙古和直隸都處於交戰狀態,但是絕大多數地方都是平靜的。國家大就這一點好處,局部的戰爭不至於影響到全國的發展。北洋南方各省秩序井然,劉坤一張之洞他們也在等待結果。至於其他那些地方實力派,要麼觀望,要麼主動和北洋聯繫示好。徐傑計劃利用這次戰爭帶來的巨大內需來拉動經濟和工業的發展,需要從國外採購大量的設備和引進相關技術。不光是高端技術,大量的民用中低端產業也需要引進。而這個時候美國產品的廉價就很有吸引力。這也是徐傑最終決定和美國妥協的根本原因。

第865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1162章 虎!第1408章 危機來臨第1242章 奧匈和土耳其第1377章 戰爭倒計時第1301章 全力施爲1第131章 戰艦開工第894章 猛攻第979章 被騙了?第1194章 莫斯科的夜晚第37章 徐傑與第谷的談話第217章 戰前準備第1461章 冰島海戰第674章 突圍第170章 嚴肅點,打劫呢!第289章 北洋人事變動第1329章 呼嘯長空2第1314章 夜幕下的戰鬥第1101章 亞平寧風暴第490章 心急的日本人第878章 丹澤港外的戰鬥第842章 調停與陰謀第592章 戰爭腳步第936章 旗魚兇猛第1180章 風暴前夜第104章 提前發生的撤旗事件第1394章 意外之外第1201章 華夏鷹羣3第1148章 巷戰第535章 徐傑的想法第1171章 攻防戰(2)第390章 談判第602章 劃分勢力範圍第1075章 鋼鐵風暴第1084章 美英推演第1236章 蛟龍入海第270章 俄國人的動作第1458章 相持階段第485章 禍不單行第597章 博羅季諾級戰列艦第374章 決戰聖地亞哥第1337章 季風之後是海嘯第369章 亂局第719章 攻擊開始第606章 胡蘿蔔加大棒第1102章 謀劃第975章 突破口第921章 美國人登場了第230章 不完美的落幕第1355章 英國和美國第506章 銀行體系第363章 肉搏戰!第991章 諸神的黃昏3第632章 悲催的俄國裝巡第1150章 降臨前夜第447章 跨過黑龍江第1049章 無與倫比的暴怒級航母1第1320章 虎狼之戰2第1134章 進攻開始第418章 孤單英雄薩鎮冰第658章 圖窮匕見?第32章 論勢(二)第87章 天津機械製造局第1203章 懸崖邊緣第902章 血腥的近戰第1147章 泥潭第1038章 航母交戰推演第1208章 航母編組計劃第370章 飲鴆止渴第719章 攻擊開始第243章 大同江口的屠殺第133章 日本人的決斷第707章 巔峰時刻第1310章 急轉直下第1222章 聯合防禦第1004章 初戰第474章 風起雲涌第1339章 反擊計劃第171章 激戰成歡(一)第445章 變局第1340章 出擊第591章 意大利的選擇第668章 傾斜的天平第158章 陸軍戰略第1520章 壓力很大啊!第573章 我們需要一個結果第1468章 夜戰1第516章 自造無畏艦第964章 協商第1325章 決不退縮2第1186章 先手攻擊第803章 再見了,遠東!第254章 不徹底?接着轟!第899章 這不是真的!第101章 江南製造總局第1467章 修正第455章 另一場戰鬥第451章 決斷第781章 第二帝國的野獸們第503章 南洋水師的未來
第865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1162章 虎!第1408章 危機來臨第1242章 奧匈和土耳其第1377章 戰爭倒計時第1301章 全力施爲1第131章 戰艦開工第894章 猛攻第979章 被騙了?第1194章 莫斯科的夜晚第37章 徐傑與第谷的談話第217章 戰前準備第1461章 冰島海戰第674章 突圍第170章 嚴肅點,打劫呢!第289章 北洋人事變動第1329章 呼嘯長空2第1314章 夜幕下的戰鬥第1101章 亞平寧風暴第490章 心急的日本人第878章 丹澤港外的戰鬥第842章 調停與陰謀第592章 戰爭腳步第936章 旗魚兇猛第1180章 風暴前夜第104章 提前發生的撤旗事件第1394章 意外之外第1201章 華夏鷹羣3第1148章 巷戰第535章 徐傑的想法第1171章 攻防戰(2)第390章 談判第602章 劃分勢力範圍第1075章 鋼鐵風暴第1084章 美英推演第1236章 蛟龍入海第270章 俄國人的動作第1458章 相持階段第485章 禍不單行第597章 博羅季諾級戰列艦第374章 決戰聖地亞哥第1337章 季風之後是海嘯第369章 亂局第719章 攻擊開始第606章 胡蘿蔔加大棒第1102章 謀劃第975章 突破口第921章 美國人登場了第230章 不完美的落幕第1355章 英國和美國第506章 銀行體系第363章 肉搏戰!第991章 諸神的黃昏3第632章 悲催的俄國裝巡第1150章 降臨前夜第447章 跨過黑龍江第1049章 無與倫比的暴怒級航母1第1320章 虎狼之戰2第1134章 進攻開始第418章 孤單英雄薩鎮冰第658章 圖窮匕見?第32章 論勢(二)第87章 天津機械製造局第1203章 懸崖邊緣第902章 血腥的近戰第1147章 泥潭第1038章 航母交戰推演第1208章 航母編組計劃第370章 飲鴆止渴第719章 攻擊開始第243章 大同江口的屠殺第133章 日本人的決斷第707章 巔峰時刻第1310章 急轉直下第1222章 聯合防禦第1004章 初戰第474章 風起雲涌第1339章 反擊計劃第171章 激戰成歡(一)第445章 變局第1340章 出擊第591章 意大利的選擇第668章 傾斜的天平第158章 陸軍戰略第1520章 壓力很大啊!第573章 我們需要一個結果第1468章 夜戰1第516章 自造無畏艦第964章 協商第1325章 決不退縮2第1186章 先手攻擊第803章 再見了,遠東!第254章 不徹底?接着轟!第899章 這不是真的!第101章 江南製造總局第1467章 修正第455章 另一場戰鬥第451章 決斷第781章 第二帝國的野獸們第503章 南洋水師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