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7章 爭分奪秒

於是乎,經過這樣一番調整之後,同盟國在中東的航空力量看似數量沒變,但是質量上卻下降了一些。這個看似把寶貴的一線兵力抽調出去用來應對可能威脅的調動讓很多人不解,尤其是即將面臨大戰的陸軍更是反對這個計劃,不過很快海軍方面透露的信息讓陸軍鬆了一口氣。因爲斯佩伯爵保證在未來2周內,對伊朗艦隊的圍攻將見分曉。而抽調回來的4艘航空母艦將投入中東戰場,至少他們的艦載機聯隊會調撥過來以彌補空軍戰鬥力抽調後的真空,當然,這中間會有一個力量較弱的時期,這就只能用現有的力量去抗了。

德國人不是傻子,相反,當德國空軍和海軍的機羣暴打英國人的時候,德國陸軍就開始調整部署了

。這倒不是說德國對華夏的消耗情況瞭如指掌,而是說當古德里安無法攻破美軍防線,同時西部的一個裝甲師被擊潰後,這是德國陸軍最爲虛弱的時候,華夏沒有理由不去利用這個機會。出乎華夏意料的是,在英國空軍被重創,曼施坦因部眼看就可以獲得勝利的時候,從陸軍總參謀部的一紙命令讓曼施坦因迅速撤退。

而古德里安也抽掉了相當一部分精銳南下,兩支德軍開始集中兵力組成一個強大的南方戰鬥羣。“奧地利人和土耳其人不可信,想要打敗華夏就只能靠我們,戰局處於一個十分微妙的階段。勝負都在一線之間,我們將從歐洲用運輸船再調過來2個裝甲師,分別爲第十和第十一裝甲師。他們將和你們一起從南部發動進攻,而另外兩個裝甲師則會在晚些時候從小亞細亞進入兩河流域,他們將從北面發動攻擊,空軍方面只能保證儘量爲我們提供支援,最後還要靠我們自己!”在一封電報上興登堡這樣說道。

華夏在拼,德國人何嘗不是再拼?早在第五裝甲師被擊潰之後,第十裝甲師就開始準備運往中東。而當得知華夏又有一個新的裝甲旅進入戰場時。總參謀部果斷又補充了一個裝甲師,這樣一來南線的德軍就有4個裝甲師了。他們將和奧匈部隊和土耳其部隊擋住華夏最爲犀利的一波攻擊!如果算上這兩個國家的裝甲部隊的話。坦克總量估計突破1500大關了吧!而對方的坦克數量應該最多剛剛過千,畢竟兩個伊朗師的坦克數量和質量肯定不會和華夏正牌裝甲師一樣。再加上大量的自行高炮和反坦克炮,德國人認爲即使沒有空軍支持,不說完勝。至少拼掉對方問題不大吧?德國人心中這樣盤算着。

“這必然是一場血戰,無論最終結果如何,交戰雙方都會付出極其慘重代價,兩河流域也許會重現1戰中的索姆河戰役的情況。”在德國人調整計劃的同時,徐傑也在不斷權衡雙方的力量對比,雖然他已經投入了幾乎全部的力量,但是一想到近10萬華夏男兒將在異國他鄉血灑疆場他就感到不舒服,上一次陸上大戰恐怕還要回溯到20多年前了!

“把俄國人也拉上去吧!多一些人分擔傷害總是好的,我們給了俄國人那麼多東西。他們也該付出一些了吧?”最終徐傑將攥在手裡的另外一張並不屬於華夏的底牌扔到了牌桌上!自從第二次華俄戰爭結束後,華夏軍事上最大的賭注終於下好了,命運的輪盤即將開始旋轉。華夏和德國都認爲自己將會是最後的勝利者!雙方都不會輕易放手,既然這樣,就把一切交給火與劍吧!

雙方都在爭分奪秒的進行着最後的準備,伊朗沿海港口和德國控制下的巴士拉和法奧雲集了從本土駛來的運輸船隊。所有泊位都停泊着準備卸載貨物的商船,港口的堆場上放滿了各種各樣的物資和裝備。至於說戰鬥人員則直接搭乘運輸機趕往前線。並直接從倉庫中取出囤積的戰車和武器就地武裝。

上萬輛各種坦克裝甲車和汽車組成的車隊如同一道鋼鐵洪流一般從集結地區駛出。土黃色的車隊和騰起的煙塵從空中幾十公里外都可以看見,一隊隊車輛在空曠的地域上行走猶如一條條土黃色的巨龍一般。而在空中。由狐蝠式戰鬥機和石茶隼戰鬥機組成的掩護力量撐起來部隊的防空傘,四個裝甲師數萬輛各種車輛齊頭並進如同銅牆鐵壁一般向着同盟國陣地衝去。

與此同時。奧匈和土耳其的部隊則選擇了後撤,施拉格沒有和華夏在野外進行一場野戰的想法,即使有掩體和工事,對方也可以選擇碾過或者繞向,奧地利人都在關鍵時刻慫了,那麼土耳其人就更沒有膽量和華夏的裝甲矛頭拼一把了,當華夏和伊朗聯軍的4個裝甲師大踏步進攻的時候,奧土兩國軍隊卻選擇了後撤

。而由此帶來的後果更是讓同盟國始料未及。

“華夏終於要動手了?”羅斯福看了看馬歇爾剛剛送來的文件後終於鬆了一口氣。這不僅僅意味着華夏終於決定大規模接入到戰爭之中,同時也讓陸上力量偏弱的協約國一方看到了希望。從1戰開始,強悍的德國陸軍就一直是壓在協約國頭頂上的一座大山,在長達5年的戰爭中德國陸軍幹掉了俄國,逼平了英美法!論陸軍力量,協約國三巨頭中目前數法國最強,而法國人顯然在1戰中被打怕了,蜷縮在本土不想動彈,這樣一來,在整個亞洲的陸戰中協約國能指望的就只有華夏一家了。現在正主要出場了,美國人當然送了一口氣!

“另外,張伯倫首相剛剛發來電報,詢問下一步的計劃,介於英國在伊朗的目的已經無法實現,英國人的意思是逐步撤出伊朗。並且希望我們勸說華夏放棄在伊朗的行動。”羅斯福臉上的笑容還未退去。馬歇爾另外一個信息讓前者陷入了不安之中。

“都什麼時候了?英國人居然還是如此的自我,還真當現在還是大英帝國維持下的和平時代嗎?”羅斯福哼了一聲。英國人的想法美國人非常清楚。如果說德國人對印度是現實威脅的話,那麼華夏支持下的伊朗對印度的殖民體系乃至未來中東的格局都是一個巨大的潛在威脅!如果未來華夏和協約國獲得勝利的話。那麼面對一片空白的中東,擁有伊朗這個重要橋頭堡的華夏必然會在擴張過程中佔盡優勢,到時候大敵已去,誰知道華夏是否會把注意力轉移到印度?所以,英國人的想法就是如果自己拿不到的話,那麼華夏也別想拿到,把德國人推掉後大家再分配中東的利益。

“其實。英國人這樣做除了遠期的擔憂之外還有近期的利益問題,如果華夏支持的伊朗現政權得以保全的話。那麼爲了維持這個政權,華夏必然會將部分軍隊駐紮在伊朗北部,英國人擔心這樣一來會影響到華夏在未來印度駐軍中的兵力。”一旁的馬歇爾爲英國人辯解道。

“但是同時我們也多了一條戰線,位於伊朗北部的華夏陸軍將成爲懸在德國通道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總體而言只要華夏願意全力幫助我們。無論他們在伊朗怎麼搞,對我們都是好處大於壞處。我們又何必爲這些細枝末節問題和一個最重要的盟友鬧得不開心呢?”羅斯福笑了笑否決了英國人的建議,不是說羅斯福對華夏的印象有多好,相反,他能清楚的意識到一旦德國人倒了,那麼將來世界上唯一可以和美國一爭高低的只有華夏。不過同樣需要注意的是,目前能挑起對抗德國大旗的除了美國也只有華夏,英國人的力量相對於美國和華夏來說還是弱了一些。

“華夏現在依然是我們最重要的盟友,告訴英國人。美利堅合衆國駐伊朗部隊將盡最大努力幫助華夏。至於英國人嗎?隨他們去吧!”羅斯福好不在於英國人的反應,甚至說對於大英帝國那種老子天下第一的做派也十分的不爽!

美國對於盟友在絕大部分時候還是比較夠意思的。在羅斯福的授意下。駐伊朗的美軍也向華夏敞開了他們的物資倉庫,你還別說作爲這個星球上工業最強大的國家。美國人還有不少好東西的,尤其是在無線電和電子方面其強悍的實力讓英國人和華夏都感到十分的震驚!

“美國人可真不老實啊,一面哭窮一面還私藏了這麼多好東西

。”一名軍官將一份美軍援助清單遞交給徐懷德後小聲嘀咕道。

“這種事咱們在國內也幹過。更何況美國人對咱們華夏呢,能拿出來就不錯了,還挑剔什麼?”徐懷德哭笑不得的搖了搖頭。美國人的大力支持讓大部分人感到十分意外,雖然沒有多少火炮、機槍這些硬殺傷武器。但是各種電子設備和通訊設備可着實不少!甚至可以用奢侈來形容!

“美國人的電子設備都是論斤賣的啊!”看了美國一輛裝甲偵察車後,一名華夏軍官發出了這樣的讚歎。其中甚至可以讓人聞到一股濃濃的酸味!一輛重量不到10噸的偵查車上居然裝了一臺短程視距內無線電臺和一臺遠程無線電臺。而遠程無線電臺不但可以用和80km範圍內的友軍通過電報聯繫。而且還可以直接使用通話模式和炮兵取得聯繫。在車體的旁邊還配有一臺m209密碼機,這種密碼機恐怖之處在於裡面的6個轉子可以隨意調節。要知道歷史上即使倒了後期,英國人破譯德國密碼的速度也要用3天左右。而美國人的密碼機是每天都變換,這基本上無法破譯啊!

不僅僅是裝甲車,甚至連偵查吉普車上都裝有無線電臺和短程手提無線電通話機!吉普車小隊中可以互相聯繫,而且還可以十分方便的和上級進行溝通。這種網狀的通訊體系以數量極大的無線電設備爲依託,讓信息傳導的速度大大加快!

除了數量衆多性能優良的通訊設備之外,美國人在雷達方面同樣讓人驚歎,甚至就連英國人在看了美國人的雷達後都對美國雷達的抗干擾性能以及小巧的外形表示震驚。並且有的英國技術軍官聲稱如果英國裝備了美式雷達後,在面對這次德國人實施的干擾時就不會手足無措了!就在英國人還在用單一頻段雷達的時候,美國人已經開始使用多個頻段,並且可以較快的完成跳頻。同時美國雷達也具備了一些波瓣和濾波裝備,對於中低空目標和電子干擾有很強的適應性。

但是最爲恐怖的是美國雷達的高機動性!美國人的小型機動雷達只需要三臺拖車就可以快速機動,一輛裝備着控制系統和雷達天線,另外一輛是發電車,最後一輛帶着備用工具和操作人員。雖然這些雷達的性能無法和大型陸基雷達相比,但是其高機動性對野戰防空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戰中美國確實擁有可以快速機動的對空雷達。)有了這套雷達,再配上專門的空軍引導人員和在戰場上空巡邏的戰鬥機,野戰部隊的防空能力會成倍提高!

除了這些大傢伙之外,美國人也高出一些小巧玲瓏但是同樣非常實用的東西。空軍方面就對一種名爲哨兵的告警設備十分欣賞。這個東西重量不過幾公斤,可以安裝在飛機的尾部,當自己身後有敵機進入一公里以內的某個錐形區域後,這個系統可以爲駕駛員提供預警,要知道從實戰來看,有一半以上被擊落的飛行員並不知道攻擊來自何方,而再好的座艙設計在機尾都會出現一定的盲區,即使是後世號稱螺旋槳飛機視野最好的p51d也是這樣。而這個小東西則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後視視野問題,雖然有的時候會有誤報,但是這個東西的實戰價值還是不容否定的(歷史上p47就裝備過類似的設備。)

感謝書友zhouyu1976、hukaikaka、anhei016的打賞~~~。最近訂閱不給力啊,就要到月底了,大家能否支持一下?這個月幾乎是側位更新做多的一個月啊~~~。

第1248章 戰爭爆發第965章 兩頭下注第1107章 目標東非第8章 拜會布林(一)第1211章 華夏裝甲師1第965章 兩頭下注第1415章 巨頭的對話第1238章 無法防禦的攻擊第16章 徐傑的對策第1094章 討價還價第110章 意外衝突(一)第1420章 海基VS陸基2第420章 馬卡諾夫的應對第1435章 底牌盡出的德國人第978章 集中艦隊?第583章 龍泰級快速戰列艦第538章 馬卡諾夫的建議第383章 如何鬆綁第64章 “六國聯軍”進北海(二)第134章 日本人也缺錢啊第1421章 趁你病要你命第579章 經略全球第182章 新的合作伙伴第1071章 鏖戰第885章 連鎖反應第109章 艦至巴達維亞第1341章 我們好像在他們身後1第1206章 航母不夠用啊!第1229章 俄國人的選擇第667章 新“施裡芬”計劃第893章 這麼快就動了?第398章 不宣而戰的傳統第1207章 二等航空母艦第1120章 巨人殺手第183章 日本海軍戰略的調整第831章 姍姍來遲的援軍第1478章 外高加索攻勢第1474章 突破與落幕第459章 減少損失第888章 被算計了第518章 歐洲海權第437章 俄國人的計劃第804章 第一滴血第1098章 備戰第1123章 新的階段第1234章 戴高樂的擔憂第1224章 大戰前最後一次預演第776章 前來摸底的傑里科第325章 第一滴血(二)第576章 高峰會議第1383章 後續的攻擊第980章 大行動第1178章 分析與思考第218章 英國人與俄國人第1032章 條約巡洋艦歷史第1214章 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第1053章 鑽空子第16章 徐傑的對策第1082章 金融危機爆發第822章 將計就計?第1011章 背叛和抉擇第1331章 血火藍天1第702章 代號“發電機”第168章 豐島之後(一)第881章 戰略劣勢第345章 溝通南北第1513章 目標東線!第603章 如果英國倒了......第1059章 理想和現實第1494章 乘風之神!第1115章 反擊第251章 最黑暗的一天第120章 拜會鄭振勳第71章 沒有陸軍是不行的第257章 鬱悶的俄國人第53章 意大利人的首秀第1450章 目標英倫第696章 碰撞第82章 全聚德鬥毆第232章 戰與和第110章 意外衝突(一)第1293章 一波三折第1454章 鷹翼下的英倫(1)第289章 北洋人事變動第781章 第二帝國的野獸們第856章 再次出擊第855章 盟友的力量第120章 拜會鄭振勳第665章 膠着的戰局第747章 越俎代庖第340章 謝利艦隊第1182章 持續的風暴第1191章 後續第1257章 交鋒第460章 遲到的主力艦隊第249章 升級的重炮部隊第1209章 艦載雙發飛機第1368章 定海神針第104章 提前發生的撤旗事件第1038章 航母交戰推演
第1248章 戰爭爆發第965章 兩頭下注第1107章 目標東非第8章 拜會布林(一)第1211章 華夏裝甲師1第965章 兩頭下注第1415章 巨頭的對話第1238章 無法防禦的攻擊第16章 徐傑的對策第1094章 討價還價第110章 意外衝突(一)第1420章 海基VS陸基2第420章 馬卡諾夫的應對第1435章 底牌盡出的德國人第978章 集中艦隊?第583章 龍泰級快速戰列艦第538章 馬卡諾夫的建議第383章 如何鬆綁第64章 “六國聯軍”進北海(二)第134章 日本人也缺錢啊第1421章 趁你病要你命第579章 經略全球第182章 新的合作伙伴第1071章 鏖戰第885章 連鎖反應第109章 艦至巴達維亞第1341章 我們好像在他們身後1第1206章 航母不夠用啊!第1229章 俄國人的選擇第667章 新“施裡芬”計劃第893章 這麼快就動了?第398章 不宣而戰的傳統第1207章 二等航空母艦第1120章 巨人殺手第183章 日本海軍戰略的調整第831章 姍姍來遲的援軍第1478章 外高加索攻勢第1474章 突破與落幕第459章 減少損失第888章 被算計了第518章 歐洲海權第437章 俄國人的計劃第804章 第一滴血第1098章 備戰第1123章 新的階段第1234章 戴高樂的擔憂第1224章 大戰前最後一次預演第776章 前來摸底的傑里科第325章 第一滴血(二)第576章 高峰會議第1383章 後續的攻擊第980章 大行動第1178章 分析與思考第218章 英國人與俄國人第1032章 條約巡洋艦歷史第1214章 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第1053章 鑽空子第16章 徐傑的對策第1082章 金融危機爆發第822章 將計就計?第1011章 背叛和抉擇第1331章 血火藍天1第702章 代號“發電機”第168章 豐島之後(一)第881章 戰略劣勢第345章 溝通南北第1513章 目標東線!第603章 如果英國倒了......第1059章 理想和現實第1494章 乘風之神!第1115章 反擊第251章 最黑暗的一天第120章 拜會鄭振勳第71章 沒有陸軍是不行的第257章 鬱悶的俄國人第53章 意大利人的首秀第1450章 目標英倫第696章 碰撞第82章 全聚德鬥毆第232章 戰與和第110章 意外衝突(一)第1293章 一波三折第1454章 鷹翼下的英倫(1)第289章 北洋人事變動第781章 第二帝國的野獸們第856章 再次出擊第855章 盟友的力量第120章 拜會鄭振勳第665章 膠着的戰局第747章 越俎代庖第340章 謝利艦隊第1182章 持續的風暴第1191章 後續第1257章 交鋒第460章 遲到的主力艦隊第249章 升級的重炮部隊第1209章 艦載雙發飛機第1368章 定海神針第104章 提前發生的撤旗事件第1038章 航母交戰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