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1章 華夏裝甲師1

華夏裝甲部隊正在逐漸換裝,而軍隊內部的大規模整備計劃也將隨之拉開序幕。這次整編的依據有兩點,第一點是華夏裝甲部隊在意大利作戰的經驗教訓,而第二點則是來自徐傑這個穿越者的金手指了!雖然華夏裝甲部隊在意大利的表現可以用成功來形容,但是實際上問題還是有不少的。

第一點就是裝甲部隊的規模還是偏小。一個營50輛左右的規模並不適合未來的戰場形勢。從意大利戰場的形勢來看,即使是備受讚譽的29型坦克,其裝甲在面對各種大口徑高炮和加農炮的時候依然比較脆弱。華夏裝甲部隊在意大利是處於防禦狀態,而且擁有大量的戰防炮的情況下依然陷入苦戰。如果換成華夏裝甲部隊發動攻擊的話,恐怕那些加農炮和88高炮就可以讓周復手下的那個重裝甲營遭到重創。

裝甲部隊作爲陸軍的進攻矛頭,是絕對不能輕易被折斷的,他們需要撕開對方的數層防線,同時還要隨時做好和對方裝甲部隊進行對抗的準備。一個營50輛坦克的數量實在是太少了。拋去戰場上的損失和不能出勤的坦克,一場戰鬥後能用的坦克數量可能就只有20多輛了,這點數量的坦克可是什麼都做不了了。雖然有的坦克很難被摧毀,但是讓其退出戰鬥卻是不難的。裝甲部隊使用的關鍵就是集中!即使減少裝甲師的數量,也必須保證質量。

歷史上德美兩國的都是力圖保證裝甲營的戰鬥力而採用較大的編制。(當然理論上數量很多,實際能否達到就兩說了。)比如說1943年底的德國裝甲師下轄一個坦克團,一個坦克團下轄兩個坦克營,其中一個營爲豹式坦克營,每個營下轄4個連。每個連有3個排,每個排5輛坦克,加上連部的兩輛坦克。一個連一共是17輛坦克。4個連加上營部所屬的坦克一共是79輛坦克。而另外一個營是四號坦克營,同樣是4連制。但是基礎編制更大,一個連擁有22輛4號坦克,理論上一個營總共有98輛坦克。而要加上師部直屬的坦克的話,那麼這個數量會更高,當然,實際上幾乎沒有哪個國防軍裝甲師可以達到滿編。

同樣,美國的裝甲營的規模也很大。美軍一個裝甲營擁有3箇中型坦克連和1個輕型坦克連,前者每個連有18輛坦克。後者則擁有17輛輕型坦克。加在一起一個營是78輛坦克。雖然數量稍微少了一點,但是美軍一個裝甲師至少擁有3個裝甲營,而且滿編率比較高。數量還是比德國師要多不少。當然,如果論質量的話,豹子的質量優勢實在是太明顯了。除了正常的坦克之外,還有一些突擊炮或者自行反坦克炮這種裝甲單位,如果把他們算上的話,那麼裝甲戰車的數量會更上一層樓。

根據歷史經驗,一個裝甲師擁有的坦克和坦克殲擊車的數量應該在200到300之間比較好,德美兩國都認爲在2戰的條件下。這樣一個裝甲師才能較好的完成任務。在未來的華夏陸軍中,徐傑計劃給一個裝甲師配屬四個裝甲營,其中有一個重型坦克營和兩個中型坦克營。外加一個坦克殲擊車和突擊炮混編的營。

兩個中型坦克營的編制採用4連制。每個連擁有的坦克數量爲18輛左右,一個營的編制和美國坦克營相當。而重型坦克營的編制則介於歷史上獨立的虎式坦克營和豹式坦克營之間。前者的編制有點小,而後者的編制實在是有點大。畢竟重型坦克的重量都在40噸以上,要想讓每個師都裝備近80輛重型坦克實在是有點困難。所以華夏重型坦克營的編制大概爲65輛左右,4個裝甲連每個連15輛坦克,然後再加上營部的5輛。

如果說坦克營的編制有章可循的話,那麼剩下的一個坦克殲擊車和突擊炮混編的營就比較麻煩了。爲啥呢?坦克殲擊車所涵蓋的範圍太廣泛了,小如追獵者的戰場可以叫坦克殲擊車,獵豹級別的可以叫坦克殲擊車。到了大象和獵虎級別的同意也可以用這個名字。歷史上德國人對大象和獵虎的使用方式是將其編組爲獨立的反坦克營。而這個位面華夏不打算弄70多噸的重型坦克殲擊車。目前要裝備的就兩種一種是29型坦克殲擊車,而另外一種則是用未來重型坦克底盤改裝的重型坦克殲擊車。重型坦克殲擊車本身就金貴。編制自然不能和普通中型坦克殲擊車相同。至於需不需要類似追獵者這樣的輕型坦克殲擊車,徐傑還沒有想好。畢竟這個位面已經妖孽橫行了48火炮到了後期打得動誰?

至於說突擊炮嗎?華夏陸軍同樣很麻煩。按照徐傑的計劃打算將裝甲師所屬的突擊炮全部換成榴彈炮。但是這種火炮是一個新口徑。華夏陸軍原來使用的是和榴彈炮。新的榴彈炮產量不足,而原有的火炮數量又十分龐大,不能隨便捨棄。所以最終突擊炮部隊也實現了混搭,用26型坦克底盤,裝備榴彈炮的26突擊炮和採用火炮的29型突擊炮共存。

於是乎最終陸軍部定下的編制是這樣的,坦克殲擊車和突擊炮營也採用4連制,其中兩個連爲坦克殲擊車,另外兩個連爲突擊炮。每個連擁有的戰場數量在15到20之間。至於說一個師下面的重型戰車和輕型戰車的數量和比例嗎,則不做具體的規定,畢竟因爲戰績和所承擔的任務不同,配屬的車輛肯定會不一樣。

解決了坦克等裝甲車輛的編制後,只不過邁出了裝甲師變革的第一步,下一步就是師屬支援火力了。按照德國2戰後期的裝甲師編制,一個裝甲師會擁有一個裝甲炮兵團,一個團下屬三個炮兵營,其中一個營爲履帶式自行火炮營,每個營三個連,一個連爲150重榴彈炮連,另外2個爲105輕榴彈炮連。還有兩個連爲牽引式的榴彈炮連。每個連6門火炮。其它兩個牽引式火炮營數量和自行火炮連一樣。都是一個營18門火炮。

而這個位面上,華夏的裝甲師將以榴彈炮和榴彈炮爲主,考慮到這種單位一般是在後方,所以其搭載的底盤直接用半履帶車就可以了。考慮到即使牽引式火炮也必須一門炮配一臺牽引車,再加上華夏本身的產能就比較大,所以,乾脆取消了牽引式火炮。全部使用半履帶車或者卡車爲底盤的自行火炮。一個火炮營的編制爲18門火炮,理論上三個營中有一個榴彈炮營和2個榴彈炮營。具體情況可根據戰場情況調整。

榴彈炮問題好解決,但是人心不足蛇吞象的徐傑又開始考慮是否給裝甲師配屬直屬的遠程火炮部隊,按照歷史上,無論是美國陸軍還是德國陸軍都沒有把寶貴的遠程火炮配屬給裝甲師。這些重型火力是由軍一級單位直接負責的。但是在實際應用中,這些單位還是會半永久性的配屬給某個師。

徐傑之所以想把遠程火炮交給裝甲師,就是爲了彌補裝甲師的遠程壓制火力不足的問題,榴彈炮射程不過18k左右。而遠程火炮的射程一般在25k以上。雖然裝甲師的坦克等裝甲車輛對於遠程火炮的榴彈並不算敏感,但是奈何一個師還有數百輛人員輸送車和卡車。如果說一個裝甲師是一名全副武裝的戰士的話,那麼卡車就相當於這名戰士的血管,正因爲他們的努力,才能保證前方坦克的戰鬥力。而另外一個原因則是對己方空軍戰鬥力的擔憂。這一點徐傑和德國人想的一樣,如果空軍無法做到壓制對方遠程火力的話,那麼在突入對方縱深後,就只能交給陸軍自己的遠程火炮了,所以給裝甲師配屬一些射程較遠的火炮也是很有必要的。

所以,在華夏的陸軍編制中,理論上,一個裝甲師在執行突破任務的時候可以帶一個獨立的遠程火炮營,整個營由12到18門加農炮組成。他們的任務是負責壓制對方的遠程火炮和攻擊對方縱深的交通樞紐、指揮部等要害部門。一般而言,會和一線部隊有較大的距離。

除了普通身管火炮之外,華夏裝甲師還擁有一支獨立的火箭炮營。暴風火箭炮已經研製成功,正在進行測試。這些使用火箭彈,一門火炮可以在短時間內射出24發火箭彈的恐怖武器將極大的提高華夏裝甲部隊壓制火力的強度。所以在華夏裝甲師編制中,還存在一個獨立的火箭炮營,整個營擁有12到18輛火箭炮,用於爲裝甲部隊提供中近距離壓制火力。

在定下裝甲師所屬的坦克和支援火力編制後,剩下的就是機械化步兵營和其它輔助編制了,而這些編制的制定更費勁!因爲這個位面中和sdk234系列相近的輪式戰車大量裝備部隊,而這必然會導致編制上的變化。

感謝書友zy1976、kkk的打賞~~~,以及書友大膽100、ne016、z的月票支持~~~。()

第122章 釜底抽薪第157章 陸軍戰備會議第227章 短暫的平靜第1335章 高不成低不就第899章 這不是真的!第379章 尾聲第1139章 重創第924章 勝利下的隱憂第232章 戰與和第407章 應對第958章 橫掃西伯利亞第514章 鐵道炮兵第594章 北海之上第1080章 公海艦隊的 改造和新建第466章 巨獸的對決第1362章 最強之劍第1086章 坎寧安的首勝第414章 拉開帷幕第263章 決戰!第700章 加裡曼丹島第292章 處理舊貨第1299章 爆發第813章 樂極生悲第877章 黑虎掏心第1201章 華夏鷹羣3第1173章 愁雲慘淡第118章 巴達維亞條約(一)第409章 德國人也來攙和第465章 重量級選手第1494章 乘風之神!第90章 初見鄧公第1042章 蘇默VS葉銘2第575章 德國人眼中的華夏第487章 無畏艦第171章 激戰成歡(一)第229章 巔峰之戰第1212章 華夏裝甲師2第38章 離開英倫前的準備與到達德國第243章 大同江口的屠殺第538章 馬卡諾夫的建議第513章 無畏之海第1187章 對攻戰第52章 北洋的困境第666章 雙殺第1048章 德國空軍的重組第1040章 經驗教訓第592章 戰爭腳步第1304章 拖延第478章 炮擊海參崴第265章 差距第1508章 你還真敢來啊!第696章 碰撞第577章 數量就是戰鬥力第1035章 底線和預防措施第454章 交鋒第1439章 大西洋啓示錄4第1340章 出擊第169章 豐島之後(二)第727章 一天三十萬英鎊!第1503章 轉攻爲守第794章 幸災樂禍的德國人?第380章 遠東海權第98章 友好訪問??第671章 陷阱中的俄國艦隊第1492章 德國人要莽一波!第845章 一艘潛艇引發的血案第614章 破局第470章 最後一戰第793章 大地震第916章 另一名棋手第1476章 英倫之戰的落幕第182章 新的合作伙伴第88章 徐氏步兵班(一)第455章 另一場戰鬥第1278章 巨人殺手第507章 蒸汽輪機和重油第667章 新“施裡芬”計劃第1266章 魚雷之夜第1134章 進攻開始第414章 拉開帷幕第523章 火炮後置怎麼樣?第116章 英國人來了第1422章 地獄邊緣第197章 血戰(二)第161章 豐島海戰(一)第1520章 壓力很大啊!第1270章 交戰第582章 最後的裝巡第323章 一路搶過去!第1065章 鑄造中堅1第270章 俄國人的動作第174章 戰力之源第1381章 聖納澤爾之殤第330章 佛羅里達海峽第1103章 印度洋孤軍第973章 斷尾第926章 反攻第954章 聖納澤爾第1223章 拉美國入坑第1352章 總攻
第122章 釜底抽薪第157章 陸軍戰備會議第227章 短暫的平靜第1335章 高不成低不就第899章 這不是真的!第379章 尾聲第1139章 重創第924章 勝利下的隱憂第232章 戰與和第407章 應對第958章 橫掃西伯利亞第514章 鐵道炮兵第594章 北海之上第1080章 公海艦隊的 改造和新建第466章 巨獸的對決第1362章 最強之劍第1086章 坎寧安的首勝第414章 拉開帷幕第263章 決戰!第700章 加裡曼丹島第292章 處理舊貨第1299章 爆發第813章 樂極生悲第877章 黑虎掏心第1201章 華夏鷹羣3第1173章 愁雲慘淡第118章 巴達維亞條約(一)第409章 德國人也來攙和第465章 重量級選手第1494章 乘風之神!第90章 初見鄧公第1042章 蘇默VS葉銘2第575章 德國人眼中的華夏第487章 無畏艦第171章 激戰成歡(一)第229章 巔峰之戰第1212章 華夏裝甲師2第38章 離開英倫前的準備與到達德國第243章 大同江口的屠殺第538章 馬卡諾夫的建議第513章 無畏之海第1187章 對攻戰第52章 北洋的困境第666章 雙殺第1048章 德國空軍的重組第1040章 經驗教訓第592章 戰爭腳步第1304章 拖延第478章 炮擊海參崴第265章 差距第1508章 你還真敢來啊!第696章 碰撞第577章 數量就是戰鬥力第1035章 底線和預防措施第454章 交鋒第1439章 大西洋啓示錄4第1340章 出擊第169章 豐島之後(二)第727章 一天三十萬英鎊!第1503章 轉攻爲守第794章 幸災樂禍的德國人?第380章 遠東海權第98章 友好訪問??第671章 陷阱中的俄國艦隊第1492章 德國人要莽一波!第845章 一艘潛艇引發的血案第614章 破局第470章 最後一戰第793章 大地震第916章 另一名棋手第1476章 英倫之戰的落幕第182章 新的合作伙伴第88章 徐氏步兵班(一)第455章 另一場戰鬥第1278章 巨人殺手第507章 蒸汽輪機和重油第667章 新“施裡芬”計劃第1266章 魚雷之夜第1134章 進攻開始第414章 拉開帷幕第523章 火炮後置怎麼樣?第116章 英國人來了第1422章 地獄邊緣第197章 血戰(二)第161章 豐島海戰(一)第1520章 壓力很大啊!第1270章 交戰第582章 最後的裝巡第323章 一路搶過去!第1065章 鑄造中堅1第270章 俄國人的動作第174章 戰力之源第1381章 聖納澤爾之殤第330章 佛羅里達海峽第1103章 印度洋孤軍第973章 斷尾第926章 反攻第954章 聖納澤爾第1223章 拉美國入坑第1352章 總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