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2章 經驗教訓

雖然同屬於熱帶,但是法屬圭亞那的景緻還是和華夏的南部不同。(好吧,這裡南部已經拓展到了印度尼西亞羣島。)優美的異域景緻讓剛剛經歷了長時間戰爭身心極其疲敝的蘇默感到十分滿意,不過這個滿意沒持續太長時間,短暫的假期過後,他就需要對這次戰鬥的經驗進行總結。這是協約國和德國海軍主力的第一次交手,其意義和價值都非同一般!

“德國艦隊作戰已經形成了一個完備的體系,雖然從技術角度來看,德國人的子系統和我方最高水平有些差距,但是德國人顯然已經將海戰的各個系統融爲一體,並且積累了相當豐富的實戰經驗,這一點是我國以及美英兩國所不及的。英國受制於國力限制艦隊規模遠不如德國,而美國雖然有龐大的艦隊和強悍的國力,但是防護航母(沒有裝甲飛行甲板的航空母艦)是其最嚴重的短板。如果將美德英三國海軍戰鬥力進行比較的話,德國人海軍實際戰鬥力應該比美國海軍稍強,遠超英國海軍。”在報告的開頭,蘇默這樣評價三國海軍的戰鬥力。

“海上破交作戰依然是一種有效的非對稱手段。潛艇和水面戰艦的配合的效率是非常高的,德國海軍爲了對付一支在北大西洋的小艦隊都耗費了如此代價,僅僅就暫時牽制對方大量兵力這一角度來看,水面戰艦破交就很有價值。一艘精良的破交戰艦完全可以對正面戰場產生很大影響。不過可惜的,一旦開戰,我們就需要應付德國人的破交作戰了。協約國對海上運輸的依賴要遠大於同盟國。我們應該從德國人的反破交作戰中吸取經驗教訓。比如說僞裝偵察船和遠洋偵察機的配合。”隨後蘇默在電報中表示了自己的擔憂。

“從海基航空力量上看,英美兩國都有十分明顯的缺點,倒是德國人的海基航空力量比較均衡。英國人的噴火式戰鬥機確實優秀,從性能上看要比德國的bf109t型戰鬥機強一些。但是可惜的是航程太短,甚至可以用無法忍受來形容。這必然限制了航空母艦的作戰半徑。美國人的f4f戰鬥機雖然航程夠遠,但是性能實在讓人無法恭維。如果說英美兩國的艦載戰鬥機和德國相比各有優劣的話,那麼在攻擊機方面英美兩國現役的各種攻擊機都不如德國的ju90型攻擊機。後者的速度較快,而且載彈量很大。還是轟炸、雷擊兩用飛機。通用性極佳。是除了目前我國的海鷗式艦載攻擊機之外最優秀的攻擊機了!”看到這一段的時候,徐傑差點忍不住爆粗口!“你個熊孩子,海鷗可是老子搞出來的盜版海盜啊!這貨是戰鬥機好不好?雖然現在還沒找到一款合適的發動機,但是遲早會出來的。雖然在歷史上後期的海盜也做一些空襲的業務,但是人家的主業可是空戰啊!在朝鮮戰場上可是打下過噴氣飛機的!”

不過唯一讓徐傑挽回些面子的是蘇默在後面的報告中提到了海盜還是很結實的,如果有一款合適的發動機的話,性能會有明顯的提高雲雲。在報告的最後,蘇默還是對美國海軍中大量裝備的非裝甲航母和輕裝甲航母表示了擔憂。這一次波斯號的表現讓蘇默有些後怕。蘇默可不願意再用如此不結實的航母當座艦了。雖然美國人的防護航母更大一些,也更抗炸一些,但是甲板依然是木頭的,幾發炸彈廢掉航空能力一點也不誇張。在蘇默看來即使以美國人引以爲傲的神損管來修復,500kg炸彈炸出的外傷也不是能輕易解決的。畢竟這炸彈一發下去,二十多米見方的大洞就出來了!雖然美國人後來的埃塞克斯級航母在飛行甲板上覆蓋了薄薄一層裝甲板,但是蘇默認爲這依然不夠用。面對500kg的半穿甲彈來說聊勝於無!該穿還是穿!

華夏在總結經驗教訓的時候,德國人也在做着相同的事情,這次交手是華夏瞭解對手的一個機會,而何嘗又不是德國人的機會?而作爲攻擊方,德國人對這次戰鬥的感悟更多。“我們在電子戰方面和對手依然有一些差距。”想想前不久斯配伯爵還在暗地裡嘲諷德國空軍電子戰部隊在兩河流域的空戰中糟糕的表現,今天海軍就被被對手陰了一把。雖然最終的結果還算讓人可以接收。但是其中的過程有些丟人。

德國人在機械方面確實有些水平。但是在電子技術方面卻和協約國有一定差距,其中有重視程度的原因也有底蘊的原因。德國人這一次算是最終在電子技術方面服軟了。他們承認在同等規格下德國電子裝備的技術水平弱於對手。不過承認了並不代表無所作爲!德國人本着我質量上不如你。但是我數量上比你多的援助努力找齊雙方之間的差距!德國人通過在電子戰飛機上增加功率更大、數量更多的電子設備來彌補質量上的差距。而且讓人出乎意料的是,德國人居然提前搞出來磁控管,雖然距離應用還有較長的一段距離,但是卻比歷史上的德國電子技術強太多了!要知道歷史上德國人到了1944年才弄出來微波雷達!

除了電子戰方面,這次海戰對德國航空母艦編隊的作戰理念也造成了很深遠的影響。bf109戰鬥機被認爲並不是最好的艦載機,航程還是有些近,雖然了理論負載可以,但是實際上以bf109戰鬥機的小身板掛上油箱或炸彈後機動性急劇惡化。同時液冷發動機的易損性導致了飛機發動機部分一旦被命中,基本上回不到己方艦隊的控制範圍內。所以德國海基航空兵對氣冷發動機的需求越發強烈。而讓德國海軍感到欣慰的是。歷史上德國唯一一款成熟的氣冷大功率發動機bmw801型終於設計定型。fw190戰鬥機終於將要進入小規模批量生產了,以至於部分fw190戰鬥機已經進入了部隊,並且派駐到前線進行實戰測試。

最終在後世2戰初期階段所向披靡的德國海軍航空兵體系開始進入最後的完善階段。fw190t型戰鬥機(fw190a的海基版本)、fw190f型轟炸機、裝備了bmw801型發動機的bf111型海上雙發多用途飛機終於陸續研製成功,尤其值得說明的是bf111型海上雙發飛機是一個大家族,包括了俯衝轟炸機、魚雷機、雷達哨戒機、反潛機以及電子戰機。這一系列的飛機讓德國海軍航空母艦編隊在脫離岸基航空兵後依然可以形成一個完善的戰鬥體系!

大量雙發飛機的上艦還造成了德國海軍航空母艦噸位的進一步增加,在現有德國海軍戰鬥序列中只有兩艘以超級郵輪名義建造的大型航空母艦可以成編制的容納雙發飛機。其它飛機因爲受到機庫尺寸和飛行甲板限制並不適合雙發飛機上艦。根據德國海軍的經驗,如果是裝甲甲板航母的話,那麼噸位至少要在3.8萬噸左右纔可以有效運作雙發飛機,所以未來德國航空母艦艦隊必須進一步增加尺寸和噸位才能適應大型化載機的需要。爲此德國海軍不得不設計更大的航空母艦。當然,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有了全新的飛機之後,德國人夢寐以求的高速機羣終於快要實現了,而隨着飛機的航程有了一定的提高,200到250海里接戰也不會讓飛機的航程捉襟見肘。250海里換算成公里也不過450千米。如果不算戰機升空後的爬升和編組時間,新組建的快速機羣一個小時就可以飛躍這個距離!而現在德國海基航空兵的時速不過150節上下,速度提高了6成左右!而這個質變帶來的影響可謂是十分巨大的,可惜的是除了徐傑作爲穿越者有一些準備之外,英美法三國對此並不清楚,fw190在剛剛出來的時候所具有的性能優勢以及艦載雙發飛機初期具有的速度優勢只有穿越者才能知道。不過徐傑雖然能想到這些,但是能做的卻並不多,一方面是華夏不打算在2戰初期就參戰,另外一個方面是r2800和後期的莫林發動機不出來。美英兩國的飛機想要壓住對手也不現實。2戰飛機除了p51之外,基本上就是誰的發動機好,誰的性能就nb。目前是德國發動機的強勢期。徐傑也沒辦法啊!只能禱告航空部門給力一些了。

從總體上講,伊朗艦隊的破交行動還是很成功的,雖然摧毀的商船數量並不是特別多,但是因爲這支艦隊的存在,牽制了德國海軍大量的力量,使其無法用於印度洋戰場。同時顧慮到航行安全的問題,德國的海上運輸也明顯減少。這也間接造成了德國在中東前線表現疲軟。這一點作用有點像歷史上的埃姆登號輕巡洋艦。戰果輝煌是一個方面,但是同時也讓印度洋上英國人的海上運量大量減少,後者造成的損失從某種程度上講比前者還要大!而在夜戰中幸運的搞掉國王號戰列艦更是意外之喜,先不說這艘戰艦的性能如何,作爲1戰德國公海艦隊的旗艦,能把這艘船打沉政治意義就非同一般啊!協約國一方沒少做宣傳,甚至英國報紙還認爲發生在比斯開灣的那場夜戰足以告慰在1戰海戰中戰死的皇家官兵。雖然擊沉國王號的是華夏的驅逐艦,但是這一點也不影響英國人的宣傳。

“在未來的戰爭中,北大西洋和東印度洋將是海軍的正面戰場,但是這並不代表帝國海軍在其它海域就無所作爲!伊朗海軍可以在大西洋找我們的麻煩,那麼我們同樣可以再太平洋找對手的麻煩,我們的目的就是要讓協約國和華夏明白,帝國海軍將在世界上所有的海域展開對對手的攻擊!”在盧克納爾伯爵回去之後參與的第一次海軍高層會議中,斯佩伯爵在會上提出了自己的破交構想。

從地理上看,這個位面的德國想玩破交可比歷史上的條件好多了,最大的一個優勢就是德國在非洲的殖民地都得以保全,西非的喀麥隆和納米比亞依然在德國人手裡,而他們正好對着南大西洋。美英和同盟國海軍在大西洋的對峙主要在北大西洋,南部必然會放鬆一些,所以德國人僞裝襲擊艦和潛艇可以以這裡爲基地。同樣的道理,德屬東非也在印度洋主戰場之外,雙方在印度洋交戰的核心地區應該是在阿拉伯海等印度周邊海域。英美在和同盟國艦隊對峙的時候沒有做夠的力量來封鎖德屬非洲殖民地,這對於德國海軍來說是個機會!

從協約國的航線來看,美英之間的物資交流主要通過北大西洋航線,這裡將是對方重點防禦區域。美國和南亞的物資交流則要跨域浩瀚的太平洋和半個印度洋才能達到目的地。在斯佩伯爵看來,破交艦和潛艇在太平洋的行動對協約國的打擊會更大,因爲太平洋實在太大了,即使以美國的國力也很難在太平洋留下足夠多的護航力量。德國在印度洋沿岸的潛艇可以直接橫越半個印度洋進入印度周邊海域以及西太平洋進行破交。而從納米比亞出發的德國潛艇也可以繞過南美進入大西洋。甚至於德國還打算在南美洲親德的國家中部署一些僞裝補給艦,爲在太平洋破交的德國潛艇提供補給。

甚至於在正面戰場戰況穩定的情況下,斯佩伯爵還打算派遣航空巡洋艦配合潛艇在太平洋進行破交作戰。北大西洋和西印度洋地區雙方兵力密度還是太大,在陸基飛機和大量海基航空力量的壓制下,破交艦隊的發揮空間其實是非常小的。而到了太平洋就不一樣了。地域廣闊,對方兵力密度相對較小,雖然碰上對手的概率降低了,但是對方想抓住單獨行動的破交艦也不容易。斯佩伯爵甚至不要求單艦行動的航空巡洋艦能打出多少戰果,只要能牽制住對手兵力就可以了。

感謝書友zhouyu1976、hukaikaka、白丁往來的打賞~~~,以及書友子月隱、sczboy、xvxinyi、第一近衛坦克旅的月票支持~~~。()

第620章 陰影中的巨人第1495章 宿命的相遇第590章 龍泉級戰列艦第165章 新的計劃第1415章 巨頭的對話第952章 拉人入夥第1287章 爭分奪秒第345章 溝通南北第1153章 發動進攻第682章 德國人的發現第1458章 相持階段第1146章 南拖北打第449章 反攻第16章 徐傑的對策第535章 徐傑的想法第487章 無畏艦第874章 東線大雪崩第1347章 真正的裝甲戰第115章 總結經驗教訓第1484章 裝甲啓示錄(1)第438章 逐漸收攏的大網第1264章 緊鑼密鼓第1161章 爭論第784章 美國海軍的擴張第717章 攻擊方向第1441章 法蘭西最後一戰第690章 關鍵時刻第1081章 新人第227章 短暫的平靜第117章 參觀英國戰艦第756章 國家必須掌握的部分第730章 印度洋不好混啊第1090章 兩頭下注?第16章 徐傑的對策第593章 我們需要更多的榴彈炮第527章 不甘寂寞的羅斯福第946章 海空大戰第225章 正面戰場的搏殺第1264章 緊鑼密鼓第999章 準備進行時第830章 大出血第538章 馬卡諾夫的建議第534章 步入成熟的華夏海軍第668章 傾斜的天平第1274章 太兇殘了第940章 見個真章吧!第1078章 阿爾及爾級航空巡洋艦第695章 裝甲戰第898章 出動第773章 很有前途的部隊第50章 “抗日統一戰線”?第700章 加裡曼丹島第238章 大殺器!!第642章 硬核桃第655章 斯佩伯爵第1328章 呼嘯長空1第518章 歐洲海權第1521章 僵持第1338章 如潮攻勢第981章 泥潭第17章 與賽維拉的交談第1013章 結束和新的開始第907章 甦醒的巨獸第1413章 一擊致命第271章 日軍最後的攻勢第1211章 華夏裝甲師1第423章 驚天一擊第704章 雷霆手段第109章 艦至巴達維亞第1165章 局勢第513章 無畏之海第762章 新式重武器第906章 影響深遠第453章 態勢第138章 俄國人的造艦計劃第868章 拼命第28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1314章 夜幕下的戰鬥第851章 交易與善後第535章 徐傑的想法第133章 日本人的決斷第500章 攤牌第1040章 經驗教訓第150章 火炮生意第1282章 風暴來臨第1219章 伊朗戰略第816章 反咬一口第771章 被鄙視的法國武器第407章 應對第903章 取捨第224章 摧枯拉朽第389章 只是棋子而已第129章 準備啓程(一)第920章 機動救火隊第1048章 德國空軍的重組第1206章 航母不夠用啊!第1261章 大漠陰影第788章 高爾察克和鄧尼金第1368章 定海神針第1055章 脣槍舌劍
第620章 陰影中的巨人第1495章 宿命的相遇第590章 龍泉級戰列艦第165章 新的計劃第1415章 巨頭的對話第952章 拉人入夥第1287章 爭分奪秒第345章 溝通南北第1153章 發動進攻第682章 德國人的發現第1458章 相持階段第1146章 南拖北打第449章 反攻第16章 徐傑的對策第535章 徐傑的想法第487章 無畏艦第874章 東線大雪崩第1347章 真正的裝甲戰第115章 總結經驗教訓第1484章 裝甲啓示錄(1)第438章 逐漸收攏的大網第1264章 緊鑼密鼓第1161章 爭論第784章 美國海軍的擴張第717章 攻擊方向第1441章 法蘭西最後一戰第690章 關鍵時刻第1081章 新人第227章 短暫的平靜第117章 參觀英國戰艦第756章 國家必須掌握的部分第730章 印度洋不好混啊第1090章 兩頭下注?第16章 徐傑的對策第593章 我們需要更多的榴彈炮第527章 不甘寂寞的羅斯福第946章 海空大戰第225章 正面戰場的搏殺第1264章 緊鑼密鼓第999章 準備進行時第830章 大出血第538章 馬卡諾夫的建議第534章 步入成熟的華夏海軍第668章 傾斜的天平第1274章 太兇殘了第940章 見個真章吧!第1078章 阿爾及爾級航空巡洋艦第695章 裝甲戰第898章 出動第773章 很有前途的部隊第50章 “抗日統一戰線”?第700章 加裡曼丹島第238章 大殺器!!第642章 硬核桃第655章 斯佩伯爵第1328章 呼嘯長空1第518章 歐洲海權第1521章 僵持第1338章 如潮攻勢第981章 泥潭第17章 與賽維拉的交談第1013章 結束和新的開始第907章 甦醒的巨獸第1413章 一擊致命第271章 日軍最後的攻勢第1211章 華夏裝甲師1第423章 驚天一擊第704章 雷霆手段第109章 艦至巴達維亞第1165章 局勢第513章 無畏之海第762章 新式重武器第906章 影響深遠第453章 態勢第138章 俄國人的造艦計劃第868章 拼命第28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1314章 夜幕下的戰鬥第851章 交易與善後第535章 徐傑的想法第133章 日本人的決斷第500章 攤牌第1040章 經驗教訓第150章 火炮生意第1282章 風暴來臨第1219章 伊朗戰略第816章 反咬一口第771章 被鄙視的法國武器第407章 應對第903章 取捨第224章 摧枯拉朽第389章 只是棋子而已第129章 準備啓程(一)第920章 機動救火隊第1048章 德國空軍的重組第1206章 航母不夠用啊!第1261章 大漠陰影第788章 高爾察克和鄧尼金第1368章 定海神針第1055章 脣槍舌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