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 龍泉級戰列艦

“終於完工了,實在是不容易啊。”1903年3月18日,站在意大利熱那亞造船廠的觀禮臺上,林穎啓不由的長嘆道。意大利爲華夏海軍建造的龍權級戰列艦是開工最早的,同樣也是技術難度最低的,但是完工時間卻是最晚的!英國和德國爲華夏建造的快速戰艦開工晚了至少半年,卻提前完工。而意大利人的效率確實有點不敢恭維啊。而且其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也是最多的,從最開始部分零件的不合格到後來的工期各種延誤,讓負責監製的林穎啓費勁了心思。

在2年多的時間裡,林穎啓動用了包括威脅、收買和利誘等多種手段,終於搞定了上到意大利海軍部下到意大利海軍造船廠員工的所有關係,最終,龍泉級戰列艦的首艦終於完工,而自己也終於可以登上這艘戰艦了。

“林將軍,如果我猜的不錯的話,這恐怕是華夏共和國在我國訂購的最後一艘主力艦了吧?”維托裡奧伯爵走了上來說道。

“恐怕是這樣的。一個強國不可能靠購買其它國家軍艦支持自己的海軍,當他度過童年時期後,他就會以自己的力量去建設一支用於維護自身權益的艦隊,雖然可能華夏共和國不會再從貴國訂購大型戰艦了,但是我們之間的合作和友誼還會繼續下去。戰艦和輕武器設計局依然是兩國所共有的財富。”林穎啓說道。

“貴國環境很不錯,一旦可以擊敗俄國後,無論是東亞還是東南亞,都將爲貴國馬首是瞻。貴國有足夠的資源、人力和雄心。也許下一個大英帝國就將出現在東方。而意大利呢?各方面的限制導致缺少發展的一切硬件資源。而且我們周圍強國環伺,一步不慎就會滿盤皆輸。我們的出路在何方呢?意大利皇家海軍的艦隊真能保證亞得里亞海的平靜嗎?”維托裡奧伯爵無奈的搖了搖頭。

“好了,林將軍,讓我們看看意大利王國爲貴國建造的戰艦吧,雖然其中經歷了一些波折,但是我可以用我的名譽擔保。這艘戰艦集中了意大利王國最尖端的造艦技術,它的表現不會比貴國在英國和德國建造的戰艦差的。”片刻之後。維托裡奧笑着說道。

“因爲5座炮臺中只有一座是揹負炮塔,所以這艘戰艦可以把大量的重量用在其他方面。從防護上,它比貴國在德國建造的龍興級戰列艦還要高一些,側弦裝甲是傾斜14度的12寸硬化裝甲,高度達到了4米。主水平裝甲與戰艦主裝上部連接,厚度達到了90mm。主裝甲帶覆蓋長度達到了65%。在船體後部傳動軸和舵室都有水平裝甲防護,水平部分是90mm。其中舵室還有和主裝厚度一樣的垂直裝甲。”

“戰艦前部是80mm裝甲用於防禦中口徑火炮。炮塔正面和司令臺是13寸裝甲,炮塔側面是8寸裝甲後部是7寸。炮座裝甲最厚處11寸。副炮也有很好的防護,14門6寸副炮被放置到了正面防禦的炮塔中。最值得驕傲的是龍權級的水下防護,因爲使用的是雙聯炮塔。所以平均水下防護縱深達到了6米左右。當然作爲代價就是船底線性有些不太好。船體底部使用了雙層底。部分地方使用了三層底。”

“至於火力嗎?雖然只有在一定角度中可以發揮10門主炮的火力,但是精度方面非常不錯,散步也很好。我認爲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龍權的火力並不會比龍興級的火力差。6寸副炮數量是14門。裝載6個雙聯炮塔和2個單裝炮塔中。除此之外還有多達18門12反雷擊炮。魚雷發射管是2個18寸魚雷管。”

“戰艦動力是有12個煤油混燒鍋爐和8個燃油鍋爐提供動力,帶動4臺帕森斯式蒸汽輪機,可以提供3萬馬力以上的動力輸出。讓這艘排水量高達22000噸的戰艦跑出22節左右的航速。”維托裡奧伯爵介紹道。

就在這時伴隨着喧天的鼓樂,整個儀式正式開始。安多爾沙造船廠廠長在發佈了熱情洋溢的演講後,委託里奧伯爵和林穎啓分別代表意大利和華夏公國官方來完成這艘戰艦的移交手續。而在手續完成後,伴隨着華夏海軍接艦官兵順着舷梯走上龍泉級戰列艦。整個儀式最終完成, 但是在此等待已久的各大報刊記者們並不想放棄這個機會,他們圍着林穎啓和維托裡奧,想從他們嘴中獲得一些爆炸性的新聞。

在回答了諸如“華夏是否對這艘戰艦滿意?”這類冠冕問題後。一名意大利記者一個看似不經意的問題卻引起了軒然大波。

一名叫做皮耶羅的意大利記者問道:“閣下在接受戰艦以後有什麼計劃嗎?準備什麼時候回國?”

“我們不打算回國,最遲今年6月,龍泉號戰列艦將穿越地中海和北大西洋,經過丹麥海峽進入北海和他的異國兄弟匯合,龍泉號戰列艦將和龍興級戰列艦。龍泰級快速戰列艦以及龍旭級戰列巡洋艦一起完成編組!並且在北海地區進行編隊合練!”林穎啓說道。

“我的上帝啊,這是4艘無畏艦!這是一支可以毀掉一國海軍的強大存在!我已經在想象在北海的波濤中,4艘由工業文明最爲頂尖的科技建造的鋼鐵巨獸的偉岸身姿!”皮耶羅不由的驚呼道,隨後立即掏出筆和紙迅速記錄着。

“請問貴國爲何選擇在北海進行便對作戰訓練?貴國艦隊停靠的母港將選擇在哪裡?”一名德國記者擠了過來連忙問道。

“如果沒有出現意外的話,應該是基爾軍港。我們的炮彈是在德國訂購的,在哪裡我們比較方便補給。”林穎啓頓了頓接着說道:“在未來,我們可能要遠洋作戰,爲了提高官兵對惡劣海況的適應能力,我們專門選擇了北海。如果我們能適應波濤洶涌的北海的話,我想我們也可以適應在南海或者東南亞的海況。”

“同時華夏艦隊也將抵達大英帝國艦隊的主錨地朴茨茅斯軍港進行友好訪問。增進兩國的友誼,畢竟兩個國家曾經一起對付過侵略成性的日本人,也挫敗過貪婪的俄國人,在未來兩國的關係依然會保持良好的狀態,雖然現在有些波折,但是我想兩國的領導人會處理好這些事情的。”林穎啓笑着說道。

徐傑在這個時候命令林穎啓拋出這個爆炸性新聞是有深刻用意的,一方面顯示華夏和德國的進一步靠近,同時表達對英國人傾向於荷蘭和俄國的不滿。同時爲了不讓關係過於惡化,華夏艦隊依然會拜訪英國,作爲一種親善的姿態。第二個方面就是誠如林穎啓所說,華夏海軍的官兵需要適應惡劣的海況,如果一支艦隊在北海都可以適應的話,那麼這個世界上絕大部分海域都可以適應。北海洶涌的波濤和濃霧絕對是各國海軍的大敵。而且在德國補給,也是因爲就近原則,有些問題可以立即去船廠進行維護。

但是最關鍵的問題林穎啓並沒有說出,那就是所有的華夏共和國無畏艦都將在德國換裝全新的火控系統和新式蔡司光學鏡頭。在這個位面,德國限制了光學鏡頭等戰略物資的出口,不會再像徐傑那個位面一般,法國戰列艦就用的是德國蔡司鏡頭。所以,德國要求所有關係到火控的設備必須在德國境內或者華夏境內安裝,而在英國和意大利建造的戰艦也將趕到德國換裝。

不得不說,這條信息比龍泉級戰列艦交付更加震撼,一時間整個歐洲乃至整個世界都被這4艘強大的戰列艦所吸引!尤其是當德國海軍部證實了林穎啓的言論後歐洲徹底沸騰了。對這件事情最關注的除了華夏和德國以外,就是英國,高傲的英國人對於華夏這種明顯含有政治意義的做法表示了極大的不滿。但是當華夏駐英國公使拿出了英國皇家海軍同俄國海軍以及荷蘭海軍合作的證據後以:“貴國的不友好和不理智的行爲使得華夏共和國不得不考慮本國技術的安全性。”爲由回答了英國外交部官員的責難。同時也表示華夏艦隊會造訪英國以便修補這段還需要繼續維持的關係。

而第二關注的就是俄國人,俄國人甚至擔心,這支盤踞在自己家門口的艦隊會不會某一天突然到波羅的海?畢竟現在俄國的戰艦要麼在各大船廠正在加緊施工,要麼就正在海試!除了有大量岸炮和水雷保護的軍港,恐怕說不定那天這支艦隊就會到俄國領海轉一圈!

不過這些都是表面的影響,真正深層次的影響則是在林穎啓來到意大利後所做的事情,誠如維托裡奧伯爵所說,意大利作爲一個“窮人的帝國主義”在歐洲列強中也就是一個二流標準,其脆弱的陸軍不要說和德法英這些響噹噹的陸軍強國去比了,即使和奧匈俄國這些二流國家去比也多有不如。要不是意大利北部的山地環境實在是太容易防禦了,否則現在的意大利早就被瓜分了!

意大利唯一可以拿到出手的不是工業也不是資金,而是在地中海部署的強大艦隊!法國人需要兼顧大西洋和地中海,奧匈帝國就是一支岸防艦隊,而大英帝國開始向本土收縮來對付日益強大的德國,既然山中無老虎,那麼猴子就成了大王!

感謝書友空晨兄的支持,謝謝了~~~。

第580章 合作意向達成第756章 國家必須掌握的部分第1191章 後續第512章 無畏時代的開啓第1376章 戰爭前夜2第1091章 德國人的計劃第1045章 德國陸軍的戰略1第701章 生存還是毀滅第824章 意大利海軍出擊第603章 如果英國倒了......第1530章 東線泥潭第723章 防禦戰第93章 拜會劉公(一)第1008章 星條旗之殤第232章 戰與和第703章 華德密謀第794章 幸災樂禍的德國人?第1278章 巨人殺手第731章 拉人入夥第942章 厭戰之殤第936章 旗魚兇猛第432章 滲透作戰第1196章 向東還是向西?第201章 糜爛的戰局第879章 血火丹澤第1314章 夜幕下的戰鬥第839章 拿還是不拿?第637章 愚人節大屠殺第1104章 歪打正着第1504章 夏威夷會議第1535章 黑豹出籠第331章 楊用霖的決斷第197章 血戰(二)第1216章 快速機羣2第523章 火炮後置怎麼樣?第177章 戰爭新階段第451章 決斷第66章 日本人的反應第180章 英國人來了第1275章 坦克大戰第769章 俄國的軍事改革第1462章 送人頭第815章 趕緊走吧!第420章 馬卡諾夫的應對第944章 僵持第756章 國家必須掌握的部分第1081章 新人第474章 風起雲涌第1496章 錫蘭海戰第951章 協約國的野望第340章 謝利艦隊第787章 一步到位第803章 再見了,遠東!第893章 這麼快就動了?第1456章 報復第434章 交鋒第190章 元山登陸第423章 驚天一擊第1053章 鑽空子第595章 輕巡大亂鬥第770章 來到遠東的霞飛第1351章 血與火2第1046章 德國陸軍的戰略2第23章 準備第706章 抉擇第931章 誰先上?第875章 防禦專家第247章 左右逢源第893章 這麼快就動了?第891章 下一步怎麼辦第356章 大格局第1122章 結束第1259章 結束第1282章 風暴來臨第388章 北海道風雲第1108章 南下第1324章 決不退縮1第885章 連鎖反應第691章 亂戰第831章 姍姍來遲的援軍第346章 北洋和外洋第1017章 軍備競賽擴大化第668章 傾斜的天平第122章 釜底抽薪第1024章 談判結束第937章 箭在弦上第785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192章 打仗是要錢的第1476章 英倫之戰的落幕第113章 北洋版掃街第637章 愚人節大屠殺第1237章 連鎖反應第269章 新的起點第874章 東線大雪崩第1074章 華夏新式坦克第1390章 郵輪戰爭第933章 微型潛艇的逆襲第579章 經略全球第1140章 敗退第682章 德國人的發現
第580章 合作意向達成第756章 國家必須掌握的部分第1191章 後續第512章 無畏時代的開啓第1376章 戰爭前夜2第1091章 德國人的計劃第1045章 德國陸軍的戰略1第701章 生存還是毀滅第824章 意大利海軍出擊第603章 如果英國倒了......第1530章 東線泥潭第723章 防禦戰第93章 拜會劉公(一)第1008章 星條旗之殤第232章 戰與和第703章 華德密謀第794章 幸災樂禍的德國人?第1278章 巨人殺手第731章 拉人入夥第942章 厭戰之殤第936章 旗魚兇猛第432章 滲透作戰第1196章 向東還是向西?第201章 糜爛的戰局第879章 血火丹澤第1314章 夜幕下的戰鬥第839章 拿還是不拿?第637章 愚人節大屠殺第1104章 歪打正着第1504章 夏威夷會議第1535章 黑豹出籠第331章 楊用霖的決斷第197章 血戰(二)第1216章 快速機羣2第523章 火炮後置怎麼樣?第177章 戰爭新階段第451章 決斷第66章 日本人的反應第180章 英國人來了第1275章 坦克大戰第769章 俄國的軍事改革第1462章 送人頭第815章 趕緊走吧!第420章 馬卡諾夫的應對第944章 僵持第756章 國家必須掌握的部分第1081章 新人第474章 風起雲涌第1496章 錫蘭海戰第951章 協約國的野望第340章 謝利艦隊第787章 一步到位第803章 再見了,遠東!第893章 這麼快就動了?第1456章 報復第434章 交鋒第190章 元山登陸第423章 驚天一擊第1053章 鑽空子第595章 輕巡大亂鬥第770章 來到遠東的霞飛第1351章 血與火2第1046章 德國陸軍的戰略2第23章 準備第706章 抉擇第931章 誰先上?第875章 防禦專家第247章 左右逢源第893章 這麼快就動了?第891章 下一步怎麼辦第356章 大格局第1122章 結束第1259章 結束第1282章 風暴來臨第388章 北海道風雲第1108章 南下第1324章 決不退縮1第885章 連鎖反應第691章 亂戰第831章 姍姍來遲的援軍第346章 北洋和外洋第1017章 軍備競賽擴大化第668章 傾斜的天平第122章 釜底抽薪第1024章 談判結束第937章 箭在弦上第785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192章 打仗是要錢的第1476章 英倫之戰的落幕第113章 北洋版掃街第637章 愚人節大屠殺第1237章 連鎖反應第269章 新的起點第874章 東線大雪崩第1074章 華夏新式坦克第1390章 郵輪戰爭第933章 微型潛艇的逆襲第579章 經略全球第1140章 敗退第682章 德國人的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