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7章 越俎代庖

英國其實很看不上俄國這個盟友的,如果不是因爲德國出於德國的東面,如果不是因爲俄國人口衆多面積廣袤,英國根本就不會考慮拉俄國一把的。如果貨英法之間的結盟還可以用互相讓渡一些利益達到雙方滿意的程度的話,那麼英國和俄國之間的結盟明顯就帶有優勢!或者說是絕對優勢!這不英國人認爲自己有必要替俄國的未來和華夏商討一些絕對上不了檯面的東西。而且這次商討的內容十分的隱蔽,不要說俄國人不知道,英國政府中知道這件事情的人絕對超不過十個!而華夏共和國知道的人也絕對不超過一手指數。

什麼?如果英國商討出來的東西俄國人不接受怎麼辦?簡單啊。這個問題對於英國政府來說實在是太簡單了。不答應就不給你英鎊!面對現在財政幾乎要崩潰的俄國人,英鎊的威力比什麼東西都大!英國人和華夏談的問題很讓人出乎意料,兩國談的不是如何結束這場戰爭,而是談在未來,華夏能否給俄國人提供適合在歐洲作戰的武器和裝備!怎麼樣?很出乎意料吧?

其實如果可以,英國人和法國人更想分擔俄國這個軍購大餐。但那時實際上卻並不可能。別的問題先別說,先說一個問題,那就是一旦開戰的話,英法的彈藥和武器如何運到俄國的問題!從地圖上看,整個俄國東部地區已經和英法兩個盟友隔開了。俄國人被堵的嚴嚴實實的。英法根本無法把貨物從本土運往俄國。當然如果不計成本的,可以從英國本土一直向南到達非洲之角然後斜跨整個印度洋到達遠東然後進入中國,再把貨物送到華夏共和國的火車上,然後在橫跨整個未完工的西伯利亞鐵路進入俄國的歐洲領土。如果真這樣的話,英法兩國肯定選擇不支持俄國,如此大的運輸代價足夠讓英法兩國難以承受!

英法兩國的將軍們看着地圖默默無語,最後得出一個結論,如果非要給俄國人找一個外援的話,那麼只能是剛剛還和俄國打的你死我活的華夏共和國!至於美國人?怎麼說呢,美國人不是沒有技術。而是根本不太關心自己的陸軍。因爲美國環境太好了,周圍都是軟柿子,陸軍沒用武之地啊!在歷史上1戰的時候美國人甚至發現自己沒有一款合適的6寸加農炮,結果還是買來法國的施耐德1917型加農炮作爲自己的制式裝備!而2戰的時候,美國戰前的坦克保有量居然是世界第六,還不如波蘭!

面對這麼一個不長進的美國陸軍,英法兩國自然不可能把援助俄國的重任交給它,而且就算援助,你還要跨越太平洋運到華夏再走鐵路進入歐洲。華夏讓不讓走還是個問題,就算讓走。這個價格問題怎麼解決?而且從戰場上來看,華夏共和國的裝備真的很不錯。性能上比英法德這些老牌工業強國的產品差不了多少。更重要的是便宜和皮實!英法兩國軍官團在體驗了一把後,紛紛認爲在設計方面,華夏陸軍更加優秀,華夏共和國的設計師最大的優勢在於可以用那些二流的子系統搞出一款接近一流甚至就是一流的產品!

比如說機槍,法國人選擇了用厚重的散熱片來解決問題,英國人選擇了使用複雜的抽風裝置來冷卻機槍的槍管,而華夏共和國則通過快速更換槍管來解決機槍的冷卻問題。無論是厚重的散熱片(比如說類似哈奇開斯的散熱片)。還是風冷套筒的重量都十分大!直接影響了使用。而更換槍管的話,你只用一根備用槍管就可以解決!再比如說供彈,法國人使用超長的彈夾(比如說法國1戰時的紹沙輕機槍。)英國人使用彈鼓。而華夏則直接用彈鏈供彈,至於彈鏈放在哪嗎?可以揣着,也可以纏在身上,反正怎麼放方便就怎麼放。在同等重量下,華夏機槍組的火力持續性比英法的強太多了。

從工業程度上來看,即使再歐洲列強出口各種技術設備的情況下,華夏共和國的技術水平在歐洲也就算是2流。和俄國基本屬於同一級別的。也就是說從理論上俄國人保養這些武器問題不大。甚至是消化一下然後山寨都是可以的。所以說目前的華夏裝備從技術角度上來說纔是最適合俄國的選擇。至於說讓俄國人自己造東西,嗯,看看戰爭中的表現吧。英法還是決定洗洗睡吧。

而從使用的條件和戰術使用上來說的話,華夏共和國現在的裝備同樣適合俄國。英法的裝備不是不好,但是法國人的戰車和他們的胸甲騎兵一樣,防禦nb、攻擊nb但是移動速度行程以及造價實在是個大問題。他們適用於西線這個並不太廣闊縱深也不是很大的戰場,他們是戰場上的重騎兵,雖然速度很慢,但是如同磨盤一般的重裝甲集羣完全可以碾碎對方的防線。至於英國人,老實說,配給步兵的步兵戰車確實有用,但是對於俄國這個連坦克都不夠用的國家,生產這些東西絕對是太奢侈了!

英法兩國陸軍部仔細的研究了一下華夏陸軍的戰略戰術,發現現在華夏陸軍的戰術其實挺適合在東歐廣袤的平遠上作戰的。因爲華夏共和國的技術水平不是很高,他們生產不出來一種各方面都十分先進的坦克,所以他們將戰車分成了兩種,一種是專門用於快速穿插的1號坦克,火力不行但是對付步兵足夠速度足夠。另一種就是裝備有75mm短炮的1號突擊炮,沒有炮塔,不適合一線進攻但是可以伴隨部隊進攻清除部分火力點。而且在防守情況下,1號突擊炮強大的驚人!這種配合彌補了技術上的不足,可謂是經典之作。

而且與歐洲列強相比,華夏共和國對大口徑加農炮的依賴其實不是很嚴重,他們更傾向於爲中口徑火炮裝上一個可以快速機動的地盤,在運動中消滅敵人,除了面對堅固的要塞必須動用重炮之外,華夏共和國的攻勢中真正的火力支援和核心是大口徑迫擊炮和中口徑火炮。大口徑加農炮更多的是擔任炮火壓制任務。

大口徑加農炮雖然威力巨大,但是爲了追求性能,爲了獲得這些武器,使用者必須付出極大的代價,高昂的成本、沉重的重量、極差的機動性以及繁瑣的後勤保障都限制了這些武器的裝備,如果說西線的英法兩國可以解決這些問題的話,那麼俄國是絕對沒有能力爲每支軍隊都裝備這些大傢伙的。而且就俄國的道路情況,嗯,即使有了想應用也困難一些。

“東線的戰場註定是以運動戰爲主,戰線過於廣闊,沒有那個國家可以將棱堡和塹壕挖的和西線一樣。德國兵力雖然強大,但是需要將主力放置於西線抵禦英法聯軍,而東線因爲各種條件的限制,所以各種威力巨大的重炮用處比較有限,除非是德國人可以解決運輸工具和道路問題。而俄國的國力又不具備大規模集中使用重型火炮的能力,所以華夏陸軍這種以中小口徑火炮爲主,以機動性彌補性能不足的戰術很適合俄國人,同時也很適合東歐廣袤的平原。”一名英國軍官在報告中這樣寫道。

英國人的想法很簡單,在徹底解決邊界和兩國之間的敵對狀態之後,華夏和俄國之前其實可以做一些生意的,畢竟戰爭的慣性還是很大的,大量的和軍工有關的企業需要較長的一段時間才能適應從戰時狀態向和平狀態演變的過程。在這段時間你華夏共和國有較大的產能,卻無法消耗掉它們,既然如此,爲何不讓華夏作爲俄國的軍工廠呢?

這個想法說起來容易但是做起來卻比較困難,首先必須要讓華夏共和國相信俄國已經不可能繼續向東擴張了,這個目前基本上已經達到了,俄國人必須在國境線俄國一側空出一百公里的非武裝區,而且亞洲部分的駐軍也要削減。華夏政府會相信英國人的話的。其次,英國人必須先勸說華夏政府以一個較爲合理的價格將繳獲的武器還給俄國人。然後,英國人會勸說華夏政府“處理”一些用不上的武器。最後,也是最難的一步那就是勸說俄國和華夏,讓華夏政府願意爲俄國生產適合東歐的軍備,同時讓俄國人接受這種軍備!這個難度可是相當大的!

不過英國人從來就不是一個知難而退的民族,尤其是在這種生死攸關的時刻,拉攏和藉助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來打倒對手是英國人的第一要務,傑里科總算辦了一件讓海軍部全部大佬都滿意的事情,那就是促成了與華夏共和國海軍在反潛方面的交流,而現在,英國陸軍也將派遣一個考察團來華夏,極力促進兩軍的交流,爲此英國人不惜放棄早晚會失去的各種在華特權。同時也會考慮在經濟方面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幫助,英國人不怕華夏徹底做大,華夏再強大能影響到歐洲?而且只要德奧倒了,面對整個資本主義世界,華夏共和國能怎麼樣?至於俄國人那邊,英國人已經準備了大量的英鎊,不怕俄國不開眼。

這周有推薦,希望各位書友能在這個月最後一週多支持一下,能讓側位月票榜進前400嗎?一直在400+晃悠太鬱悶了~~。

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切記分享越多更新就越快哦!!!

小提示:

第720章 動態防禦第5章 徐傑的野望第851章 交易與善後第383章 如何鬆綁第226章 失誤第1327章 抉擇第975章 突破口第958章 橫掃西伯利亞第242章 突破鴨綠江第776章 前來摸底的傑里科第359章 T字橫頭第602章 劃分勢力範圍第733章 斯佩攻略第1280章 空中花園行動第837章 德國人的憂慮和決斷第1053章 鑽空子第1140章 敗退第1246章 風語者第1496章 錫蘭海戰第932章 被忽視的預警第1035章 底線和預防措施第379章 尾聲第1097章 瓜分第72章 後勤問題第1023章 巡洋艦談判第1428章 大西洋啓示錄2第247章 左右逢源第362章 打不過躲着走!低二百八十章應對裁撤第528章 大格局第1438章 四分五裂的法國第388章 北海道風雲第319章 西班牙艦隊的整備第1467章 修正第678章 收官之戰第1067章 陰謀第1312章 徹底粉碎第1259章 結束第345章 溝通南北第1010章 談判第1002章 最終計劃第351章 伏擊戰第800章 最後的瘋狂第1509章 風暴鳥的首秀第20章 意想不到的謀殺第97章 來自遠方的求救第1230章 華俄第二次合作第337章 相持第729章 斯佩艦隊的意義第216章 終於回來了!第742章 地震了?!第657章 掃蕩第925章 潘興突擊師第357章 決戰前夕第483章 巷戰第225章 正面戰場的搏殺第1525章 銀色死神第1299章 爆發第1327章 抉擇第533章 不成功的忽悠第660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1195章 伊朗攻略第132章 日本人的反應第880章 被陰了第364章 巡洋艦的黃昏第1340章 出擊第923章 皇帝攻勢第1370章 更好的選擇第342章 見到熟人了第374章 決戰聖地亞哥第371章 俄國人的陰謀第958章 橫掃西伯利亞第1394章 意外之外第973章 斷尾第1525章 銀色死神第788章 高爾察克和鄧尼金第528章 大格局第1416章 華夏和德國第1394章 意外之外第1410章 跑跑跑!第997章 試探第763章 中英峰會第1369章 艦隊構成第786章 各種不足第1294章 一波三折2第43章 來自南洋的華人第76章 初見第565章 更粗的火炮更大的戰艦!第1312章 反攻第476章 如何收場第1475章 戰後總結第554章 德國人的謀劃第1110章 戰略轟炸第1085章 鬥牛士VS蠻牛第952章 拉人入夥第1437章 大西洋啓示錄1第65章 憤怒的光緒第1255章 遭遇戰第1117章 調兵遣將第834章 舉世震驚
第720章 動態防禦第5章 徐傑的野望第851章 交易與善後第383章 如何鬆綁第226章 失誤第1327章 抉擇第975章 突破口第958章 橫掃西伯利亞第242章 突破鴨綠江第776章 前來摸底的傑里科第359章 T字橫頭第602章 劃分勢力範圍第733章 斯佩攻略第1280章 空中花園行動第837章 德國人的憂慮和決斷第1053章 鑽空子第1140章 敗退第1246章 風語者第1496章 錫蘭海戰第932章 被忽視的預警第1035章 底線和預防措施第379章 尾聲第1097章 瓜分第72章 後勤問題第1023章 巡洋艦談判第1428章 大西洋啓示錄2第247章 左右逢源第362章 打不過躲着走!低二百八十章應對裁撤第528章 大格局第1438章 四分五裂的法國第388章 北海道風雲第319章 西班牙艦隊的整備第1467章 修正第678章 收官之戰第1067章 陰謀第1312章 徹底粉碎第1259章 結束第345章 溝通南北第1010章 談判第1002章 最終計劃第351章 伏擊戰第800章 最後的瘋狂第1509章 風暴鳥的首秀第20章 意想不到的謀殺第97章 來自遠方的求救第1230章 華俄第二次合作第337章 相持第729章 斯佩艦隊的意義第216章 終於回來了!第742章 地震了?!第657章 掃蕩第925章 潘興突擊師第357章 決戰前夕第483章 巷戰第225章 正面戰場的搏殺第1525章 銀色死神第1299章 爆發第1327章 抉擇第533章 不成功的忽悠第660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1195章 伊朗攻略第132章 日本人的反應第880章 被陰了第364章 巡洋艦的黃昏第1340章 出擊第923章 皇帝攻勢第1370章 更好的選擇第342章 見到熟人了第374章 決戰聖地亞哥第371章 俄國人的陰謀第958章 橫掃西伯利亞第1394章 意外之外第973章 斷尾第1525章 銀色死神第788章 高爾察克和鄧尼金第528章 大格局第1416章 華夏和德國第1394章 意外之外第1410章 跑跑跑!第997章 試探第763章 中英峰會第1369章 艦隊構成第786章 各種不足第1294章 一波三折2第43章 來自南洋的華人第76章 初見第565章 更粗的火炮更大的戰艦!第1312章 反攻第476章 如何收場第1475章 戰後總結第554章 德國人的謀劃第1110章 戰略轟炸第1085章 鬥牛士VS蠻牛第952章 拉人入夥第1437章 大西洋啓示錄1第65章 憤怒的光緒第1255章 遭遇戰第1117章 調兵遣將第834章 舉世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