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7章 戰爭倒計時

協約國已經意識到了戰爭的不可避免。他們正在做着最後最壞的打算。但是他們的準備過程還是慢了一些。當戴高樂將軍奉命組建應對南線突破的裝甲軍的時候,當英國人把首批900架飛機進駐法國的時候,當美國人考慮應該讓英國人以什麼代價換取寶貴的援助的時候。準備在法國登陸的德軍已經乘坐運輸船抵達了意大利!總數高達2.5萬架的同盟國一線空軍已經進入了指定戰鬥陣位。數百萬軍隊整裝待發!按照德國高層的話來說,戰爭完全可以再一週內打響。

此時,在德國公海艦隊位於克里特島的司令部中,剛剛從柏林飛來的斯佩伯爵正在聽着屬下盧克納爾伯爵對於德國公海艦隊情況的介紹,在一個足有會議廳大小的沙盤上擺着德國公海艦隊所有主力艦的模型。從前往後看去,斯佩伯爵可以看到德國公海艦隊中所有14艘航空母艦的部署情況。

“目前我們的航空母艦主要部署在克里特島、亞德里亞海沿岸和希臘。整個德國艦隊一共有4級14艘航空母艦,3個戰鬥羣。第一戰鬥羣由雷德爾上將指揮,他麾下共有4艘航空母艦,分別爲我國第一代航空母艦布呂歇爾號和馮德坦恩號,這兩艘排水量爲1.8萬噸左右。另外兩艘航空母艦分別爲毛奇級航空母艦的首艦毛奇號和戈本號,他們的標準排水量是2.9萬噸。這4艘主力航空母艦一共配有360架各種艦載機,其中FW190T型戰鬥機180架。FW190F型俯衝轟炸機90架(增加內油容量的攻擊機版)以及JU90E型魚雷機60架。還有偵察機和其它飛機30架,爲了平衡戰鬥力,我們還給雷德爾上將準備了2艘航空巡洋艦,這些航空巡洋艦一共載機40架,完全可以彌補艦隊飛機數量短缺的問題。”作爲前朝遺臣,雖然斯佩伯爵和雷德爾不算一個體系的,但是無論從能力還是從對方身後所代表的勢力角度來看,給他安排一個獨立戰鬥羣都是必須的。

“第二航母戰鬥羣由我指揮,也是一共擁有4艘航空母艦。這些航空母艦都是毛奇級航空母艦,分別是賽德里茨號、呂措夫號、德福林格號和興登堡號。這四艘航空母艦一共擁有400架艦載機(包括備用飛機和甲板繫留。)具體搭配爲FW190T型戰鬥機200架、FW190F型攻擊機120架,JU90型攻擊機30架。另有雙發雷達哨戒機、反潛機攻擊機和電子戰飛機40架。同時,我的艦隊中也有一艘航空巡洋艦。”雖然從艦載機數量上來看雷德爾上將和盧克納爾伯爵的所轄部隊差不多。的但是很顯然,實力上還是後者要強一些,盧克納爾伯爵的艦隊的機種搭配更爲合理適應性更強。

“第三航空母艦戰鬥羣是您親自指揮的,一共有6艘航空母艦,分別爲歐羅巴級航空母艦的歐羅巴號、不萊梅號和漢堡號。和新服役的三艘猛獸級1.8萬噸中型航空母艦的虎號、美洲獅號和黑豹號。這6艘航空母艦一共可以容納540架左右的各種飛機。其中雙發攻擊機BF110是60架。這些飛機都可以攜帶制導炸彈。FW190T型戰鬥機240架。雷達哨戒機等其它用途飛機40架。FW190F型攻擊機和JU90型攻擊機的數量是200架。”毫無疑問,斯佩伯爵的艦隊時整個德國公海艦隊的核心,它擁有最強大的攻擊力和防禦力。考慮3艘猛獸級中型航空母艦脆弱的防禦力,斯佩伯爵的艦隊將處於稍微靠後的位置上。

“一共14艘航空母艦,擁有1300架各種飛機。”伯爵非常滿意的說道。“那麼我們的盟友呢,奧匈帝國、土耳其人還有西班牙呢?”

“奧匈帝國現在擁有5艘航空母艦,分別爲一艘1.8萬噸的中型艦隊航母西里西亞號,和另外四艘2.7萬噸的裝甲航空母艦,他們都是勞登勳爵級的。分別爲勞登勳爵號、奧地利號、匈牙利號和費迪南號。在開戰後奧匈帝國還能完成勞登勳爵級的五號艦王權號。奧匈帝國堅持要將自己的艦隊單獨編成一組。由霍爾迪將軍指揮,他們這支艦隊目前擁有400架各種飛機。其中BF109戰鬥機和FW190型戰鬥機一共210架,JU90型轟炸機和FW190T型轟炸機一共100架,剩下的90架魚雷機。”盧克納爾伯爵想了想繼續說道。

“西班牙人還有2艘中型航空母艦,分別爲伊比利斯號和馬德里號。這兩艘航空母艦的性能接近我們的第一代航空母艦布呂歇爾號。西班牙艦隊擁有大概160架各種艦載機。土耳其人有2艘中型航母和1艘裝甲航空母艦,這兩艘中型航空母艦和布呂歇爾號大同小異,而最後一艘裝甲航空母艦則正在舾裝。這支三航母艦隊將擁有大概260架各種飛機。不過從目前兩國的態度上來看,他們對自己的艦隊十分珍惜,土耳其人建議他們的監督留在印度洋和波斯灣來保證交通線的安全。而西班牙人更是表示他們的航空母艦動力系統出了一些問題,只能在地中海做近距離巡弋。俄國人那邊比較麻煩,他們似乎下定決心和我們對着幹了。在艦隊移交之前,他們對部分部件進行了破壞!我們需要進行一下維修纔可以使用。”說到這裡盧克納爾伯爵話語中透出了一股怒氣。

“看來,我們也只能靠自己了,誠如舍爾元帥生前所說。1戰結束後德國海軍的外部環境比1戰之前更爲惡劣。1戰之前同盟國的海軍支柱是德意奧三架馬車。而現在,除了奧匈之外,土耳其只在乎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毫無大局可言。而西班牙更是首鼠兩端。可能當年在意大利戰爭中協約國和華夏的龐大艦隊嚇壞了這個國家。”斯佩伯爵話語中透出了一絲的無奈。

他現在有些贊同他的前輩舍爾元帥和希佩爾元帥的說法了。到目前爲止,德國可以說是世界公敵。除了奧匈之外,德國人再也找不到一個忠誠的盟友。1戰的勝利將德國推向了前所未有的巔峰。但是同時也讓德國人盲目的信任手中的戰刀。他們更加依靠武力而不是政治和戰略解決問題。一次次的用暴力挑戰各國的底線。雖然目前是勢頭正盛,協約國在歐洲處於劣勢,華夏因爲各方面原因還沒有擺明態度。但是如果真要是到了舉世皆敵的程度,德國還能繼續取得勝利嗎?斯佩伯爵心中十分沒底。

不過伯爵是一名軍人。政治上的事情不是他的主業。他現在要做的就是如何利用手中的資源打好這一戰。目前能劃到自己名下的航空母艦有19艘之多。這樣大的一個艦隊一共分成了4個戰鬥羣,戰鬥的時候如何整編和安排攻擊都是一個問題,雖然德國人已經進行了多次試驗,但是想要控制好4個戰鬥羣。並讓他們在第一波攻擊時放出將近900架各種飛機去攻擊對反艦隊也真是一個難事,如何有效的分配任務,如何有效的安排攻擊機羣都是一件十分麻煩的事情。

“隨着艦隊規模的擴大,我們的指揮體系受到了嚴重的挑戰,我們很難有效分配目標。在模擬對戰的時候經常出現數百架飛機攻擊對方一個分艦隊而其它艦隊無人理會的情況。數百架飛機彌補在空中,很難協調攻擊次序。天空中一片混亂,有的飛機展開攻擊,而其他飛機則漫無目的的盤旋着。在攻擊無序化的同時,防禦也同樣麻煩。航空母艦羣之間的間隔有10到15海里左右,每一艘航空母艦都會釋放直衛戰鬥機,這些飛機一般都在自己的艦隊上空盤旋,我們試圖將4個艦隊多達十多個中隊的飛機集中起來防禦,但是因爲信息處理和通訊上的問題,我們最終被迫放棄了這個想法。於是最終的防禦模式變成了各個航空母艦戰鬥羣抽調一部分飛機組成聯合防禦部隊,剩下的戰鬥機則只負責本艦隊上空的安全。”在雷德爾上將的日記中,很清楚的記載了德國海軍開戰前的情況,此時的德國海軍戰略戰術已經成型,但是在實際操作方面還有一些瑕疵。只能說做到了7成熟。而這也正是斯佩伯爵擔心的事情。

不過即使是七成熟的的德國海軍實際上也比協約國更佔優勢。法國南部空軍力量薄弱,位於西班牙和意大利的同盟國空軍完全可以壓制對方的陸基航空力量。而美國海軍雖然有多達16艘各種航空母艦,但是英國人卻沒有辦法全部容納這支龐大的艦隊。實際上雙方一線紙面兵力非常接近。再考慮到德國人不算成熟但是卻領先對手一步戰術,德國海軍的優勢其實是很大的,即使德國人最強的凱撒級航空母艦並沒有參戰。即使德國雙發飛機比例偏低,能攜帶制導彈藥的轟炸機比例更低的情況下。此時的德軍依然佔有很大優勢。

而與此同時。同盟國空軍也進入了臨戰狀態,德國空軍整整20個航空軍的兵力被部署在德國本土、奧匈帝國、意大利、西班牙!這些航空軍被分成了3個集團,分別爲德國本土航空集團軍,下屬10個航空軍約1.2萬架各種飛機。奧匈—意大利海空集團軍。下轄4個航空軍,約4300架各種戰鬥機。再加上奧匈帝國本身的航空兵力,實際上同盟國在這個區域的航空兵力高達8000架以上。而伊比利斯半島航空軍一共是6個航空軍,擁有近6000架各種飛機。而與同盟國強悍空軍相對應的法國航空軍也只有1.3萬架飛機!其中約8000架部署在法國的北部地區,而這8000架飛機中有6000架部署在法國東北部,法國人在這裡構築了一條十分堅固的防禦對空防禦堡壘。被稱爲空中的馬奇諾防線。南部只有4000多架飛機。即使算上英國空軍和美國空軍的增援,在未來法國地區部署的空軍飛機總數不會超過1.8萬架!這個和同盟國空軍高達2.5萬架左右的規模是處於劣勢的。如果考慮到法國空軍飛機性能差距和不利的基地部署,那麼雙方的差距會更大!

不過雖然是滿手的好牌,但是里希特霍芬依然十分的冷靜。他仔細的推敲着戰鬥計劃,完善着戰役開始後的每個細節。這一次,德國空軍採取的攻擊方式既不是開始時鋪天蓋地的全面轟炸,也不是從對方前線航空基地開始炸起的穩紮穩打式的攻擊,而是採取了有針對性的攻擊。德國空軍放棄了對法國東北部地區的集中轟炸,因爲這裡靠近英國,向巴黎地區發動空襲的德國機羣會遭到來自英國和法國兩個方面的夾擊。從戰術上來看是很被動的。而且這裡是法國人的核心防禦區,雷達和地面防空設施都是最強的。

從法德邊境處發動攻擊的德國空軍將讓過這個地區,直接轟炸法國中部和西北地區。協約國自認爲法國西北部是最安全的,因爲這裡距離德國最近,所以協約國空軍把這裡作爲自己的總後方和總預備隊。但是實際上,因爲獅鷲型戰略轟炸機的存在,法國本土根本不存在安全的地區,而在攜帶着副油箱的FW190戰鬥機的分段掩護下重點攻擊法國西北部的空軍基地和大西洋一側的海港。從根本上削弱法國的補充能力,同時南線徹底摧毀法國南部航空部隊,最後再配合海空軍對以巴黎爲中心的核心區域展開攻擊。

德國人根本不擔心英國人可以源源不斷的增援法國,在德國人看來,英國人自己過來送死總比德國飛機飛過英吉利海峽挑戰對手來的更加划算。噴火戰鬥機的短腿毛病讓它即使部署在法國東北部地區,也很難對法國南部的戰局造成太大的影響。至於法國人的D520型飛機,德國人深信自己的FW190型戰鬥機完全可以壓制住對手!

感謝書友zhouyu1976的打賞~~~,以及書友飛跑的小豬的月票支持~~~。(。)

第605章 別無選擇第510章 飛艇和潛艇第302章 新式魚雷第986章 慘烈第769章 俄國的軍事改革第103章 大清“聯合”艦隊第1362章 最強之劍第1087章 大戰略第1423章 出發第1048章 德國空軍的重組第1406章 虎式恐懼症第1422章 地獄邊緣第1449章 歐陸最後一戰2第1147章 泥潭第505章 俄荷密會第101章 江南製造總局第1068章 進軍羅馬?第1174章 最強艦隊!第709章 遲到的馬卡諾夫第1519章 迎難而上第1258章 鏖戰第1365章 華夏海軍的挑戰1第638章 餘波第1330章 呼嘯長空3第1088章 捉襟見肘第537章 俄國海軍第二次擴軍計劃第786章 各種不足第224章 摧枯拉朽第1484章 裝甲啓示錄(1)第933章 微型潛艇的逆襲第419章 從天而降的主力艦隊第1182章 持續的風暴第933章 微型潛艇的逆襲第1386章 颶風前奏第48章 徐傑的回國規劃(一)第778章 貝蒂的行動第975章 突破口第579章 經略全球第1132章 謀劃第291章 德國訪客第42章 理想版公海艦隊第57章 加入北洋第55章 海軍痼疾第1304章 拖延第1456章 報復第1300章 拉鋸戰第154章 分配戰艦第19章 拜會安東尼霍斯金斯第463章 風聲鶴唳第390章 談判第959章 鄧尼金的選擇第418章 孤單英雄薩鎮冰第290章 海軍是一個體系第954章 聖納澤爾第196章 血戰(一)第1199章 華夏鷹羣第1144章 魔鬼的利刃2第598章 THE BIG SEVEN !!第1364章 更新換代第988章 宿命之戰第913章 隕落第1312章 反攻第740章 最後的核心陣地第566章 俄荷談判第1194章 莫斯科的夜晚第824章 意大利海軍出擊第1004章 初戰第285章 變數第669章 頹勢第568章 高手在民間第217章 戰前準備第338章 巨人間的戰鬥第837章 德國人的憂慮和決斷第1346章 北守南攻第726章 鋼鐵狂潮第320章 北洋艦隊的新旗艦第952章 拉人入夥第437章 俄國人的計劃第381章 改朝換代第174章 戰力之源第573章 我們需要一個結果第1182章 持續的風暴第874章 東線大雪崩第743章 繼續放火第323章 一路搶過去!第118章 巴達維亞條約(一)第375章 決戰開始第1263章 遼闊大西洋第1267章 魚雷之夜2第892章 目標東方第1119章 前哨戰第237章 大同江血戰第164章 豐島海戰(四)第1359章 猛虎出籠第1285章 堅持與落幕第1292章 快速突擊第1230章 華俄第二次合作第1258章 鏖戰第112章 意外衝突(三)第755章 地方工業化
第605章 別無選擇第510章 飛艇和潛艇第302章 新式魚雷第986章 慘烈第769章 俄國的軍事改革第103章 大清“聯合”艦隊第1362章 最強之劍第1087章 大戰略第1423章 出發第1048章 德國空軍的重組第1406章 虎式恐懼症第1422章 地獄邊緣第1449章 歐陸最後一戰2第1147章 泥潭第505章 俄荷密會第101章 江南製造總局第1068章 進軍羅馬?第1174章 最強艦隊!第709章 遲到的馬卡諾夫第1519章 迎難而上第1258章 鏖戰第1365章 華夏海軍的挑戰1第638章 餘波第1330章 呼嘯長空3第1088章 捉襟見肘第537章 俄國海軍第二次擴軍計劃第786章 各種不足第224章 摧枯拉朽第1484章 裝甲啓示錄(1)第933章 微型潛艇的逆襲第419章 從天而降的主力艦隊第1182章 持續的風暴第933章 微型潛艇的逆襲第1386章 颶風前奏第48章 徐傑的回國規劃(一)第778章 貝蒂的行動第975章 突破口第579章 經略全球第1132章 謀劃第291章 德國訪客第42章 理想版公海艦隊第57章 加入北洋第55章 海軍痼疾第1304章 拖延第1456章 報復第1300章 拉鋸戰第154章 分配戰艦第19章 拜會安東尼霍斯金斯第463章 風聲鶴唳第390章 談判第959章 鄧尼金的選擇第418章 孤單英雄薩鎮冰第290章 海軍是一個體系第954章 聖納澤爾第196章 血戰(一)第1199章 華夏鷹羣第1144章 魔鬼的利刃2第598章 THE BIG SEVEN !!第1364章 更新換代第988章 宿命之戰第913章 隕落第1312章 反攻第740章 最後的核心陣地第566章 俄荷談判第1194章 莫斯科的夜晚第824章 意大利海軍出擊第1004章 初戰第285章 變數第669章 頹勢第568章 高手在民間第217章 戰前準備第338章 巨人間的戰鬥第837章 德國人的憂慮和決斷第1346章 北守南攻第726章 鋼鐵狂潮第320章 北洋艦隊的新旗艦第952章 拉人入夥第437章 俄國人的計劃第381章 改朝換代第174章 戰力之源第573章 我們需要一個結果第1182章 持續的風暴第874章 東線大雪崩第743章 繼續放火第323章 一路搶過去!第118章 巴達維亞條約(一)第375章 決戰開始第1263章 遼闊大西洋第1267章 魚雷之夜2第892章 目標東方第1119章 前哨戰第237章 大同江血戰第164章 豐島海戰(四)第1359章 猛虎出籠第1285章 堅持與落幕第1292章 快速突擊第1230章 華俄第二次合作第1258章 鏖戰第112章 意外衝突(三)第755章 地方工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