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七省級戰列巡洋艦

“1581年,北部七省成立了尼德蘭聯合共和國,而這個國家成爲了荷蘭王國的前身,從1581年到1795年的這200多年的時間裡,我們創造過輝煌。我們曾經擁有讓西班牙人、法國人甚至英國人夠恐懼的艦隊,我們擁有歐洲一般以上的商船隊。我們曾經在新大陸上建立了我們自己的城市,並用新阿姆斯特丹來命名。我們的祖先曾經在大洋上縱橫馳騁,書寫了壯麗的篇章。而現在呢,荷蘭王國不僅僅衰落成了三流國家,即使那個遠東落後的黃種人的國家也敢挑戰荷蘭王國的尊嚴,甚至覬覦荷蘭王國最後最大的一塊殖民地,難道我們只能忍耐或者將殖民地交給對方嗎?亦或者拼死一搏,趁着現在還有力量的時候?何去何從我想大家心中一驚有了決斷了吧?”

在荷蘭議會中,荷蘭海軍大臣的演講引起了軒然大波,面對海軍大臣的慷慨陳詞。財政部的大佬們終於擋不住那些義憤填膺的議員們的壓力而爲海軍軍備預算敞開了錢袋。面對華夏這個龐然大物,荷蘭人終於決定孤注一擲,幾乎所有的荷蘭人都希望自己先輩的榮光可以再次復甦,保佑自己的後人可以在這決定一國命運的戰爭中獲勝。而荷蘭整個國家機器也開始了高速運轉,數年之內,荷蘭人將集中全力來應對來自華夏的威脅。而軍備法案的通過也意味着荷蘭採購戰艦,大整海軍軍備的開始!

荷蘭人知道自己的斤兩,如果要玩海上決戰的話,3個荷蘭捆一起也不夠華夏一家打的!國力太弱了,而且海軍的欠賬太多,現在的荷蘭海軍已經蛻變成了一支海岸警備力量。無論從艦種和結構上來說,荷蘭海軍都無法和世界其它國家海軍相比。用3000噸的炮艇打打別人嚇唬一下還可以,但是要對付一支強大的地區霸主級別的海軍,還是洗洗睡吧。

從實力上不允許,從實際上來說也沒有必要。天塌下來有個高的頂着,而俄國人則是屬於這個挑大樑的,他們將負責和華夏海軍硬碰硬的進行正面決戰,而荷蘭海軍的任務則是對付那些裝甲巡洋艦和戰列巡洋艦,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去打打老式戰列艦或者傷重的戰列艦。總之荷蘭人給自己海軍的定位就是一個偷襲者。

而快速戰列艦則給了荷蘭人一個非常好的選擇,荷蘭人在仔細對比了戰列巡洋艦和快速戰列艦這兩種戰艦的優劣後,荷蘭人還是選擇了快速戰列艦作爲自己的主力戰艦。原因很簡單,荷蘭人對於自己每一艘主力艦都是十分珍惜的。荷蘭的國力決定了它不可能擁有太多的主力艦,而作爲絕對主力的無畏型戰艦,最多隻能有2艘。這已經是極限了!面對這種情況。荷蘭人還是覺得速度比裝甲更重要。速度有的時候發揮不出來,但是側弦的裝甲板可是實打實的結實啊!

在設計方案的選取問題上,荷蘭人最終選擇了法國人的8門火炮中軸佈局的方案。並且將排水量放大到2萬噸。這已經是荷屬東印度所能維護的最大噸位戰艦了。荷蘭人並沒有選擇美國貨,原因很簡單。荷蘭本身沒有能力生產無畏艦所需要的各種配件,如果出了問題,需要從美國進口相關設備,而法國就挨着荷蘭,進口方面自然更容易得到保證。而俄國人則可以山寨其它國家的技術,也許比不上原裝,但是至少可以用。

法國人按照荷蘭人的要求對這艘戰艦進行了徹底的優化,首先就是放棄了原本法國戰艦的內傾船舷,而改用外傾船舷。並且簡化了上層建築用來減少重量。以往法國戰艦上那種堆滿各種違章建築猶如城堡一般的外形消失不見了,變得非常簡潔流暢。而且因爲荷蘭人的設計是在爪哇海進行戰鬥,所以航程方面的要求並不高。在防護方面,荷蘭人也改進了思路,加長的艏樓上並沒有佈設裝甲。而是全部採用僞炮塔化飛副炮,縮小防護面積。

爲了以儘可能少的動力重量來實現儘可能高的航速,荷蘭人決定採用飛剪首。並且採用煤油混燒鍋爐,俄國人很難供應一支龐大艦隊的燃油消耗,但是荷蘭人供應幾艘戰艦的燃油還是可以的,這樣一來,在造價和重量方面,荷蘭人的戰艦就比俄國人有了一定的優勢。

而在整體防護上,荷蘭人的要求是儘可能的保證重要部分的防護,主裝甲帶厚度,並且達到3米的高度,上部裝甲削弱到。增強炮塔和炮座的防護,炮塔正面達到了。炮座達到了。可以說這樣的防護已經免疫了同時期任何艦炮的擊穿。(擊穿不可能,但是失效還是有機會的。)同時,爲了防止炮塔側面被擊穿造成的彈藥殉爆,荷蘭人禁止在炮塔中存放彈藥,同時在彈藥輸送通道中設置了雙層防火門。首尾的裝甲防護也降到了防禦級別。沒有水平裝甲,穹甲的傾斜面試80mm。水平面是60mm。

最值得一提的是該艦的水下防護,一艘戰艦的水下防護取決於兩個因素,一個是tds是否有足夠大的縱深和空間去容納炸?藥爆炸後產生的高壓氣泡。另一個則是水下的鋼板是否能抵禦高速破片的衝擊。而在這兩個方面,荷蘭人做的都不錯,首先,tds縱深達到了3.5米左右。其次,整個戰艦tds艙室分成兩層,一個是空倉,專門用於容納爆炸產生的高壓氣泡。另一個則是油艙,即使進水,也可以減少進水量,而在空倉和油艙之間,有一層厚度達30mm的高彈性鋼製成的防雷裝甲。

而在動力系統上。這級快速戰艦採用的是法國鍋爐,但是英國人卻同意爲荷蘭提供蒸汽輪機!這讓當時很多人看不明白,無論是法國人還是俄國人,都沒有相當,英國人會這樣做,但是不管怎麼說,新式輪機的提供讓荷蘭人在動力方面再一次超越了盟友俄國人。使得這級戰艦的輪機額定輸出功率達到了2萬8千馬力,航速將在23節左右!

可以說這級戰列艦無論從火力防護還是航速上來講幾乎都可以稱爲當時的巔峰之作!與北洋在英國建造的兩艘戰列巡洋艦相比,也不逞多讓。華夏海軍在英國建造的戰巡和它噸位相仿。火力方面華夏海軍側舷火力是6到8門12寸45l重炮,相對於8門火炮來說略強一些。但是在側舷防護方面。主裝甲帶厚度遠遠不如。雙方都沒有能力把炮彈送進對方的核心艙,但是荷蘭人的戰列艦卻可以將華夏海軍的側舷主裝洞穿。炮塔和炮座防護兩艘戰艦相近。

而在水下防護方面,華夏海軍略強,華夏海軍的水下防護設計參考了1戰美國海軍多層薄鋼板防護原理,在主鋼板之前設置了數層15mm左右的薄鋼板用於吸收能量。而在排水方面,華夏海軍配置的抽水機更多。在火力保持方面,四邊形佈局的火炮雖然射界有些問題,但是至少可以保證不會因爲連帶損傷造成火炮的失能。而荷蘭戰艦的船首兩座炮塔距離有些過近,船尾則好一些,在兩座炮塔之間加入了一個輔機艙。和華夏海軍的選擇類似。

對於這一級戰艦,荷蘭人抱有十二萬分的期望,並且將這級戰艦命名爲七省級快速戰列艦。以紀念當年荷蘭建國同時也爲了緬懷荷蘭人曾經的豐功偉績。這兩艘分別被命名爲七省號和阿姆斯特丹號的兩艘戰艦。將成爲荷蘭海軍的絕對主力。

而爲了配合這兩艘快速戰列艦,荷蘭人計劃再建造數艘裝甲巡洋艦。而在裝甲巡洋艦的選擇方面。荷蘭人居然和俄國人達成了一致。爲了降低成本,荷蘭人和俄國人同時選擇了近似的設計方案,在未來的新式裝甲巡洋艦中,荷蘭人和俄國人決定採用統一標準的原件,比如說主炮都使用俄國仿製美國的10寸45l主炮。主炮數量同樣是6到8門10寸炮,噸位在1萬3千噸到1萬5千噸之間。荷蘭人計劃建造2艘,而俄國人計劃建造4艘。6艘全新的裝甲巡洋艦訂單一拋出,世界震驚。

“俄國人和荷蘭人終於要走到一起了。”徐傑苦笑道。不得不說,這兩個國家的爆發力之強,確實讓徐傑感到了極大的壓力。從目前的情報上來看,俄國人和荷蘭人已經計劃建造4艘快速主力艦,外加6艘新式裝甲巡洋艦。快速戰艦方面,荷蘭的計劃已經敲定,俄國人計劃也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

華夏海軍的4艘無畏型快速戰艦確實可以壓制對方的4艘快速主力艦,但是在次級戰艦方面,無論是曾經的國王級還是pisa級都不足以對付俄國和荷蘭人新造的裝甲巡洋艦,先別說性能問題,就是服役後造成的機械損失也已經讓這些戰艦的實際作戰能力大打折扣!再加上超遠的作戰距離,這個要是真是快速艦隊和對方碰一起的話,雙方的勝負還真難說!

第1182章 持續的風暴第590章 龍泉級戰列艦第1295章 錯誤的判斷第316章 戰備進行時第946章 海空大戰第1009章 停戰吧第103章 大清“聯合”艦隊第363章 肉搏戰!第973章 斷尾第99章 風險與收益第289章 北洋人事變動第415章 交戰的藝術第442章 合圍第1221章 英國和伊朗第653章 德國人的憤怒第816章 反咬一口第170章 嚴肅點,打劫呢!第238章 大殺器!!第653章 德國人的憤怒第597章 博羅季諾級戰列艦第745章 明爭暗鬥第1486章 裝甲啓示錄(3)第1016章 華夏空軍第1435章 底牌盡出的德國人第97章 來自遠方的求救第665章 膠着的戰局第1014章 16寸風暴第438章 逐漸收攏的大網第1132章 謀劃第37章 徐傑與第谷的談話第178章 遭遇戰第295章 國家民族高於一切第792章 大膽一雷沉第760章 先改變觀念第1006章 坑隊友?第873章 巔峰狀態第1470章 意料之外第1294章 一波三折2第1163章 產能問題第760章 先改變觀念第532章 倒賣戰艦第501章 簽約第24章 傑里科?沒搞錯吧第681章 一場戰爭兩種觀點第609章 海狼在行動!第368章 會見依克唐阿第1156章 交鋒2第333章 崩潰的前兆第686章 陸軍裝甲集羣第191章 戰爭背後的鷹第372章 異動第以前二百二十章 歐洲和中東第1242章 奧匈和土耳其第1072章 偃旗息鼓第1297章 鷹之牆第113章 北洋版掃街第1390章 郵輪戰爭第506章 銀行體系第1420章 海基VS陸基2第1176章 沉默的德國海軍第121章 回到天津第870章 這都是你們逼的第629章 勝利了?第1234章 戴高樂的擔憂第286章 伊藤博文來訪第1096章 多線作戰第1130章 機會or陷阱?第667章 苦戰第1266章 魚雷之夜第1460章 寶刀不老第697章 檢討第1033章 華夏重巡洋艦第556章 裝甲軍團VS要塞第154章 分配戰艦第1473章 慘烈對攻戰2第644章 夜戰第1433章 無聲的交鋒第11章 設計師OR廚子第217章 戰前準備第162章 豐島海戰(二)第992章 諸神的黃昏4第487章 無畏艦第326章 戰略調整(一)第595章 輕巡大亂鬥第719章 攻擊開始第202章 王對王第501章 簽約第1218章 布子伊朗第1487章 裝甲啓示錄(4)第1090章 兩頭下注?第413章 謀定而後動第496章 提爾皮茨到訪第131章 戰艦開工第326章 戰略調整(一)第618章 戰爭倒計時第723章 防禦戰第794章 幸災樂禍的德國人?第86章 清日海軍(三)第822章 將計就計?第838章 磨刀霍霍的美國
第1182章 持續的風暴第590章 龍泉級戰列艦第1295章 錯誤的判斷第316章 戰備進行時第946章 海空大戰第1009章 停戰吧第103章 大清“聯合”艦隊第363章 肉搏戰!第973章 斷尾第99章 風險與收益第289章 北洋人事變動第415章 交戰的藝術第442章 合圍第1221章 英國和伊朗第653章 德國人的憤怒第816章 反咬一口第170章 嚴肅點,打劫呢!第238章 大殺器!!第653章 德國人的憤怒第597章 博羅季諾級戰列艦第745章 明爭暗鬥第1486章 裝甲啓示錄(3)第1016章 華夏空軍第1435章 底牌盡出的德國人第97章 來自遠方的求救第665章 膠着的戰局第1014章 16寸風暴第438章 逐漸收攏的大網第1132章 謀劃第37章 徐傑與第谷的談話第178章 遭遇戰第295章 國家民族高於一切第792章 大膽一雷沉第760章 先改變觀念第1006章 坑隊友?第873章 巔峰狀態第1470章 意料之外第1294章 一波三折2第1163章 產能問題第760章 先改變觀念第532章 倒賣戰艦第501章 簽約第24章 傑里科?沒搞錯吧第681章 一場戰爭兩種觀點第609章 海狼在行動!第368章 會見依克唐阿第1156章 交鋒2第333章 崩潰的前兆第686章 陸軍裝甲集羣第191章 戰爭背後的鷹第372章 異動第以前二百二十章 歐洲和中東第1242章 奧匈和土耳其第1072章 偃旗息鼓第1297章 鷹之牆第113章 北洋版掃街第1390章 郵輪戰爭第506章 銀行體系第1420章 海基VS陸基2第1176章 沉默的德國海軍第121章 回到天津第870章 這都是你們逼的第629章 勝利了?第1234章 戴高樂的擔憂第286章 伊藤博文來訪第1096章 多線作戰第1130章 機會or陷阱?第667章 苦戰第1266章 魚雷之夜第1460章 寶刀不老第697章 檢討第1033章 華夏重巡洋艦第556章 裝甲軍團VS要塞第154章 分配戰艦第1473章 慘烈對攻戰2第644章 夜戰第1433章 無聲的交鋒第11章 設計師OR廚子第217章 戰前準備第162章 豐島海戰(二)第992章 諸神的黃昏4第487章 無畏艦第326章 戰略調整(一)第595章 輕巡大亂鬥第719章 攻擊開始第202章 王對王第501章 簽約第1218章 布子伊朗第1487章 裝甲啓示錄(4)第1090章 兩頭下注?第413章 謀定而後動第496章 提爾皮茨到訪第131章 戰艦開工第326章 戰略調整(一)第618章 戰爭倒計時第723章 防禦戰第794章 幸災樂禍的德國人?第86章 清日海軍(三)第822章 將計就計?第838章 磨刀霍霍的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