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變數

“這賠款一事總算塵埃落定了。”會談結束後,李鴻章優哉遊哉的說道。

“未必,在條約簽訂前,所有成果都是不可靠的。”徐傑不由的搖了搖頭說道。“日本現在同意這個價碼的前提是俄國人繼續不斷的進攻,但是顯然,俄國人沒有這個實力。我想用不了幾天,日本人可能就要反悔吧?”

“那濟世覺得我北洋如何應對?”李鴻章臉色變得有些灰暗。

“慢慢拖吧,日本幾乎全部的陸軍和十幾萬壯丁征夫被困在朝鮮和大陸,這可都是人質啊,日本不會放棄的。這些俘虜什麼的,我們也可以先作爲勞動力。另外,既然就是控制糧食的輸入。”徐傑說道。

“控制糧食的輸入?”李鴻章摸了摸頭不解的說道。

“日本的糧食始終處於剛剛自給的邊緣。而當初在貿易戰中繅絲產業損失慘重,所以日本決定從朝鮮低價進口糧食,同時高價出售用來獲利,現在日本大量勞動力用於戰爭,農業生產力下降,再加上巨大的消耗。已經讓日本陷入糧食危機中,只要我們能想盡辦法卡主日本的糧食運輸渠道,日本最終會屈服。”徐傑想了想說道。“而且日本不是說陸軍投降,國家並沒有宣佈投降嗎?那麼我們對日本封鎖就可以繼續下去,直到對方屈服爲止。”

“那英國人那邊怎麼辦?他們好像很想幫日本人一把。”李鴻章對英國的態度還是很擔心的。

“英國人想控制日本的經濟,這個我們管不着,只要日本能把足夠的資金送到北洋的金庫裡就可以。”徐傑對英國人的目的還是瞭解一二的,這源於他那個位面上甲午戰爭清國失敗後,各方列強爭相借貸,以此來控制中國經濟的做法。

而就在雙方休會期間,俄國對日本的進攻逐漸放緩,已經由開始的四面出擊改成了以鞏固爲主,擴張爲輔的思路。從表面上看,這一波進攻已經逐漸停歇。但是與此同時,又有一支新的俄國艦隊離開了波羅的海,向着遠東駛來。

而這支艦隊的變數無疑直接決定了談判的方向。無論是北洋還是日本人,都對這支艦隊表現出莫大的關心。而當意大利大使將一份外交照會的附件送到北洋手中時,徐傑發現了一個可以讓日本迅速屈服機會來了!

俄國人這次的遠征艦隊由如下戰艦構成,戰列艦分別爲波爾塔瓦號和彼得巴普洛夫斯克號。這兩艘是同級艦,排水量爲12000噸,船體尺寸爲長112米寬21.34米,吃水7.77米。裝甲防護是12寸的水線裝甲,向上削減到8寸。炮塔正面14寸。側面10寸。因爲當時開工時對硬化裝甲的性能存疑。而且硬化裝甲需要進口,所以爲了節省經費,這兩艘戰艦使用的是剛面鐵甲。(這裡的數據與歷史不同,削減了主防護帶的厚度。加強了上部防護的火炮防護。)

武備爲4門12寸40l重炮,12門6寸45l副炮,12門9磅炮,28門1磅炮,4個魚雷發射管(在這裡改進了副炮配置,減少了2個魚雷管)輸出1萬4000馬力,航速18節(此處比歷史上有所提升)於1894年下水,(歷史上是94年下水,98年服役。我真不知道,俄國人到地在幹什麼--!)

兩艘近岸裝甲艦烏沙科夫和謝尼亞文號,這兩艘船是4900噸級的小船,主裝爲10寸鋼面鐵甲,炮塔爲8寸剛面鐵甲。輸出功率5700馬力。航速16節。裝備有4門10寸45l火炮和4門4.7寸45l火炮。6門3磅炮,10門1磅炮,外加4個15寸魚雷發射管,這艘船看着數據不錯,但實際上裝甲帶高度只有7英尺,和經遠號的裝甲帶一個德性。聊勝於無罷了,不過吃水比較淺只有5.9米。比較適合近岸作戰。

至於巡洋艦嗎?俄國人這次可真是一艘也拿不出來了,否則也不會用4900噸的岸防炮艦用來湊數。而除了這4艘戰艦外,還有一支由6艘運輸船組成的船隊,至於上面裝的是什麼,沒人知道,有的情報說是武器,有的說是軍隊,反正沒有一個確切的信息。

而此次,因爲遠東戰局的落幕,法國表示願意爲俄國艦隊提供海外補給,畢竟現在俄國和清國已經達成了諒解,提供補給也不怕得罪其中任何一方,還有錢賺。法國表示完全可以提供從大西洋到紅海的補給。而如果俄國人給錢給的多的話,可以派出商船爲俄國艦隊提供隨船補給。但是俄國人爲了節省經費,還是與在紅海南口的意大利殖民地索馬里聯繫,期望獲得補給。所以,意大利人也得以獲得俄國艦隊的相關信息。

“這個俄國人可真是厲害啊,二話不說就派出了2艘萬噸級戰列艦和2艘5000噸級炮艦。”李鴻章有些憂心忡忡的說道。

“在學生看來,此次的俄國艦隊遠航,更多的是爲了給遠東的俄軍壯聲勢的。”徐傑想了想說道。

“此話怎講?”李鴻章皺了皺眉頭問道。

“這兩艘戰艦是1891年開工(比歷史提前了些),1894年2月下水,到現在也就1年多吧,根據俄國人的效率恐怕連舾裝都沒有完成。更別說船員完成訓練戰艦形成戰鬥力了。恐怕除了幾門主炮和動力系統,其它的副炮還沒有完成安裝和調試吧。”徐傑冷笑道,雖說俄國人的這一步有些出乎意料。當時的俄國人造一艘完整的戰艦至少要5到7年的時間,從1891年到現在,最多也就4年的時間,恐怕這些船也僅僅是能走吧?

(歷史上這種沒有徹底完工就倉促上陣的例子還是有的,美西戰爭中,西班牙從意大利訂購的一艘加里波第還沒有完成主炮安裝,就被拉上了戰爭。所以,在這種震懾行動而爲交戰行動中派遣沒有徹底完工的戰艦也不是不可能。)

“不過如此看來,我們到可以利用這支俄國艦隊做文章,畢竟沒人知道和艦隊同興的運輸船中到底裝的是什麼,如果是陸軍和物資的話,估計日本人又該緊張了吧。”張佩綸想了想說道。

“這是個契機。俄國艦隊的到來對日本人來說壓力更大,不過濟世啊,隨着俄國艦隊陸續進駐遠東,你肩頭的壓力也是越來越大啊,如何抵抗俄國人,還勞你多費心了。”李鴻章眼中多出一絲擔憂。

而與此同時,本來因爲俄國人攻勢放緩而鬆了一口氣的日本人則被俄國第二批艦隊東來的消息給震驚了!俄國人的強勢讓伊藤博文等人感到恐懼!在他們看來,這俄國人大有一口吃掉日本的企圖!爲了加強遠東的實力,他們居然不遠萬里又派出了一支艦隊,而且這支艦隊居然還有2艘萬噸級戰列艦!

而更讓日本人擔心的是,伴隨這些戰艦的6艘運輸船中還不知道是什麼東西呢,如果是大量的軍備的話,只要能再武裝3萬俄國人,那麼東京可能就真的危險了!在這種情況下,儘快達成條約,無疑成了挽救帝國的最後一絲希望!

至於俄國人自己嗎?尼古拉二世可沒有想到自己的舉動居然會對清日談判帶來如此大的影響。人家的本意很簡單,俄國在遠東的那幾艘戰艦實在是鎮不住場子。即使完成了修理,面對北洋艦隊依然不足。而爲了保住好容易得來的遠東不凍港,尼古拉二世決定將兩艘已經完整動力裝甲和主炮舾裝的戰艦派往遠東,至於隨後的收尾工作嗎?完全可以遠東進行,這樣一來至少面子上這2艘大型戰艦足夠震懾住包括北洋艦隊在內的所有潛在敵人了。

至於說後面的6艘運輸船嗎?裡面都是大量的機械設備和用於爲兩艘戰列艦舾裝的零件和火炮。當然了,一些12磅炮和9磅炮還是有的,這些東西換上陸軍炮架就可以當陸炮用,多少也有對付日本人的成分在裡面。

至於人對於俄國在遠東的舉動是相當的警覺,但是也頂多是警覺而已!現在的英國可沒有做好和俄國開戰的準備,而隨着俄國勢力一步步在遠東站穩腳跟,英國人發現,想同時扶持日本和北洋的代價實在是有些大。畢竟這兩家本身就水火不容。而日本國內現在的情況只能用混亂和衰敗來形容。

爲了能儘快的遏制俄國,英國內閣最終還是決定放棄了讓清國和日本互相牽制一起對抗俄國的計劃,如果在短時間內儘快提升清國的實力以便更好的對付在遠東的俄國,成爲了英國議會最關心的話題。

“既然日本已經倒下,那麼就讓他的屍體變成清國崛起的養分。大英帝國需要一個能在遠東遏制俄國擴張的存在。另外我們必須關注俄國海軍和法國海軍的合作事宜,這不但影響到了俄國在遠東的步伐,同時也對帝國在全球的海上利益構成了致命影響。”在內閣會議上獲得連任的威廉格萊斯頓首相意氣風發的說道。

至此,日本政府依靠英國政府調停而獲得重生的機會徹底喪失,等待日本的只能是萬丈深淵!

感謝書友魔神浪子、zxcewq、地獄皇女的月票支持,大家就算是不訂閱,也點一下收藏和推薦吧。

第16章 徐傑的對策第1079章 加速建設第690章 關鍵時刻第383章 如何鬆綁第688章 輕鬆的首戰第656章 最後的準備第972章 攔截第1063章 轟炸機部隊第1131章 孤注一擲第749章 落下帷幕第552章 激化的矛盾第577章 數量就是戰鬥力第189章 悲催的後勤第579章 經略全球第846章 躺槍的英國人第1004章 初戰第1517章 河口之戰(2)第1479章 從雲間到地面(1)第641章 運動戰第747章 越俎代庖第1251章 來日方長1第865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1208章 航母編組計劃第1302章 全力施爲2第1045章 德國陸軍的戰略1第196章 血戰(一)第131章 戰艦開工第1188章 偏離方向的攻擊第912章 最後一戰第945章 戰鬥還是撤離?第1222章 聯合防禦第211章 牡丹臺炮戰第819章 意大利居然動了!第220章 強勢圍觀第1357章 盲目樂觀2第1272章 折戟第1482章 大戰前夕第1041章 蘇默VS葉銘第915章 危機時刻第1536章 四面楚歌的同盟國第1276章 後續反應第825章 大戰揭幕第1031章 航空巡洋艦第317章 美國海軍的家底第116章 英國人來了第42章 理想版公海艦隊第1500章 不爲己甚第720章 動態防禦第257章 鬱悶的俄國人第729章 斯佩艦隊的意義第226章 失誤第1499章 無從抉擇第385章 整合陸軍第97章 來自遠方的求救第236章 輿論戰第443章 僞裝第1241章 戰後總結第1240章 海空對抗第1395章 混戰開幕第703章 華德密謀第386章 慈禧的應對第550章 華夏第一代裝甲部隊第449章 反攻第917章 波雲詭異第1503章 轉攻爲守第72章 後勤問題第1428章 大西洋啓示錄2第55章 海軍痼疾第196章 血戰(一)第32章 論勢(二)第158章 陸軍戰略第407章 應對第1344章 混亂的夜晚第679章 要不別打了?第913章 隕落第231章 新的開始第366章 美國人最後的底牌第61章 各方的準備第1098章 備戰第48章 徐傑的回國規劃(一)第1398章 抓狂的協約國第1226章 伊朗整軍計劃第843章 雙頭蛇第1277章 虎、豹!第1431章 大西洋啓示錄5第1078章 阿爾及爾級航空巡洋艦第86章 清日海軍(三)第940章 見個真章吧!第1285章 堅持與落幕第44章 大生意(一)第1501章 大家都是列強,不是紙老虎!第146章 龍潛於淵(二)第1063章 轟炸機部隊第1267章 魚雷之夜2第305章 密談第317章 美國海軍的家底第623章 不小心點了把火第1456章 混亂第407章 應對第228章 掃蕩
第16章 徐傑的對策第1079章 加速建設第690章 關鍵時刻第383章 如何鬆綁第688章 輕鬆的首戰第656章 最後的準備第972章 攔截第1063章 轟炸機部隊第1131章 孤注一擲第749章 落下帷幕第552章 激化的矛盾第577章 數量就是戰鬥力第189章 悲催的後勤第579章 經略全球第846章 躺槍的英國人第1004章 初戰第1517章 河口之戰(2)第1479章 從雲間到地面(1)第641章 運動戰第747章 越俎代庖第1251章 來日方長1第865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1208章 航母編組計劃第1302章 全力施爲2第1045章 德國陸軍的戰略1第196章 血戰(一)第131章 戰艦開工第1188章 偏離方向的攻擊第912章 最後一戰第945章 戰鬥還是撤離?第1222章 聯合防禦第211章 牡丹臺炮戰第819章 意大利居然動了!第220章 強勢圍觀第1357章 盲目樂觀2第1272章 折戟第1482章 大戰前夕第1041章 蘇默VS葉銘第915章 危機時刻第1536章 四面楚歌的同盟國第1276章 後續反應第825章 大戰揭幕第1031章 航空巡洋艦第317章 美國海軍的家底第116章 英國人來了第42章 理想版公海艦隊第1500章 不爲己甚第720章 動態防禦第257章 鬱悶的俄國人第729章 斯佩艦隊的意義第226章 失誤第1499章 無從抉擇第385章 整合陸軍第97章 來自遠方的求救第236章 輿論戰第443章 僞裝第1241章 戰後總結第1240章 海空對抗第1395章 混戰開幕第703章 華德密謀第386章 慈禧的應對第550章 華夏第一代裝甲部隊第449章 反攻第917章 波雲詭異第1503章 轉攻爲守第72章 後勤問題第1428章 大西洋啓示錄2第55章 海軍痼疾第196章 血戰(一)第32章 論勢(二)第158章 陸軍戰略第407章 應對第1344章 混亂的夜晚第679章 要不別打了?第913章 隕落第231章 新的開始第366章 美國人最後的底牌第61章 各方的準備第1098章 備戰第48章 徐傑的回國規劃(一)第1398章 抓狂的協約國第1226章 伊朗整軍計劃第843章 雙頭蛇第1277章 虎、豹!第1431章 大西洋啓示錄5第1078章 阿爾及爾級航空巡洋艦第86章 清日海軍(三)第940章 見個真章吧!第1285章 堅持與落幕第44章 大生意(一)第1501章 大家都是列強,不是紙老虎!第146章 龍潛於淵(二)第1063章 轟炸機部隊第1267章 魚雷之夜2第305章 密談第317章 美國海軍的家底第623章 不小心點了把火第1456章 混亂第407章 應對第228章 掃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