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美國海軍的家底

如果說西班牙人對將要發生的衝突還沒有準備一個完備的應對計劃。美國人也正在爲將要可能的衝突吵成一鍋粥。但是與西班牙人不同的是,這個計劃的謀劃者不是美國政府,而是西奧多羅斯福的海軍部!羅斯福知道,現在的美國總統對於戰爭沒有興趣。他可能被動的接受一場戰爭,但是絕對不會去主動謀劃什麼。說句不好聽的,羅斯福只能用某種特殊的手段去“綁架美國”進行一場戰爭。

尋找一個“合理”的藉口,對於羅斯福來說不是難事,相對而言,羅斯福看不起日本人在豐島海戰的不宣而戰!這種“野蠻”的手段顯然不適合“文明”的美國人。但是尋找一個合適的藉口並不代表一起,至少在馬吉芬回來後,羅斯福突然發現,西班牙人也不是那麼好對付的,至少從裝備上來講,不是一個軟柿子!但是羅斯福可不是能被一丁點困難就能下倒的主,他首先第一步計劃就是看能否通過各種渠道增加海軍預算,但是在和平時期,沒有任何威脅的情況下,想在美國這種體制下增加軍費都是不容易的,尤其是在1900年前更是這樣,而且還是在國會和總統都對擴張不感興趣的時候,更是這樣!

而在擴軍企圖被終止後,西奧多羅斯福就只能在當前情況下,儘可能的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計劃去對付西班牙人可能過來的艦隊,而具體的計劃的制定則交給了一個4人小組。辛普森上將、杜威准將、 謝利准將、馬吉芬上校是其中的主要成員,而除了這些人外,從日本來的上村彥之丞和井上良馨則作爲參謀人員參與到計劃的制定中,雖然兩名日本人有實戰經驗而且素質也頗高,但是戰敗者的身份讓他們面對那些趾高氣昂的白人一點也擡不起頭,而除馬吉芬外,剩下的三個人對日本人的意見也一點也不感冒。

要想制定一個完善的計劃那麼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明白雙方的家底。而作爲美國海軍中的重要將領,杜威等人毫不費力的就將整個美國所有現役和即將服役的戰艦情況都報了上來。當自己算算手頭的艦隊後,美國人發現他們麾下居然已經有了一支規模龐大的艦隊!

首先是主力戰艦。目前美國人服役和即將服役的鐵甲艦和戰列艦一共有6艘,2艘近海防禦鐵甲艦,田納西號和緬因號,前者排水量6100多噸,裝備有2門12寸35l主炮,6門6寸速射炮,12門6磅炮和4個14寸魚雷管。主裝甲帶和炮塔厚度12寸(好吧,就是非常窄。)輸出功率8600馬力,航速17節,1895年才服役。緬因號排水量6600多噸。裝備有4門12寸炮。6門6寸炮。7門6磅炮,4個14寸魚雷管。主裝甲帶厚度12寸到6寸,炮塔厚度8寸。輸出功率9000馬力航速17節。(主裝帶高度也明顯不夠,主裝超過水線處才3英尺)

然後是3艘印第安納級戰列艦。這可是美國海軍的絕對主力,最後一艘戰艦剛剛完成現役。這三艘戰艦的武備在美國人眼中絕對稱得上強悍,2座雙聯裝13寸35l主炮外加分部在4角的4座雙聯8寸炮35l主炮構成了這艘戰艦的主要打擊火力。此外還有4門6寸炮和多達20門的6磅炮組成了足以讓小型魚雷艇望而卻步的速射炮火力網。當然了,追求全面化的武備,美國人還往上塞了6個18寸魚雷管!至於防護,至少紙面上來看也堪稱相當強悍,側弦裝甲帶厚度18寸到4寸!主炮塔厚度15寸,二級主炮炮塔厚度8寸到5寸。指揮塔厚度9寸。而實現這一切的噸位只有1萬噸多點!當然了,航速是十分悲劇的。9000馬力的輸出只能讓這艘船跑出15節的低速!用鐵烏龜來形容這些戰艦最合適不過了!

而最先進的一艘戰列艦將是明年下水的衣阿華號(這名字霸氣吧!!)這艘1893年開工的新式戰列艦徹底擺脫了舊式美國戰艦那種淺水重炮艦的模樣。其武備也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進,首先是主炮換成了4門12寸35l火炮,發射藥終於也不是栗色火藥而改成了無煙發射藥。副炮照舊是4座雙聯8寸炮。副炮位6門4寸炮和20門6磅炮(看來美國人對57mm炮還真是情有獨鍾啊!)不過魚雷換成了4個14寸魚雷發射管,(看來美國人也發現用戰列艦進行魚雷戰實在不靠譜啊!)

在裝甲方面,美國人擴大了裝甲帶的長度。適當的減少了厚度,最厚處只有14寸。但是高度還是很低。上甲板也有了防護,但是厚度只有4寸和印第安納類似。炮塔裝甲則被美國人強化到了17寸,二級主炮裝甲厚度基本不變。指揮塔是10寸裝甲。輸出功率方面,也有了一定的提升,輸出功率達到了1萬1千馬力,航速16節,不過杜威上將認爲,在強壓通風的情況下,航速達到17節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除了這些戰列艦外,美國海軍最能拿出手的就是2艘大型裝甲巡洋艦了,紐約號這艘1893年服役的8200噸級裝甲巡洋艦輸出功率1萬6千馬力,航速高達20節,裝備有6門8寸炮,12門4寸炮和8門6磅炮,以及三個14寸魚雷管。而布魯克林號的噸位則達到了9200噸,裝備有8門8寸炮,(4個炮塔成十字分部),12門5寸炮和12門6磅炮外加5個18寸魚雷管,而在裝甲佈置方面,這兩艘巡洋艦驚人的類似,都是3寸的外加用於抵禦中小口徑火炮,然後依靠厚達6寸的傾斜穹甲來對付大口徑炮彈。炮座厚度8寸,炮塔厚度5寸多。而副炮炮位的防護則是4寸。

主力艦羅列完了,剩下的該算一算防護巡洋艦了,那些在1890年前服役的,只能跑13節到14節的貨色已經不用算進去了,這些要速度沒速度,要火力沒活力,即打不過又跑不過的主實在是沒有上戰場的必要了,“最低設計航速18節。低於這個速度的船就不要考慮了!”看慣了北洋高速戰艦的馬吉芬實在是對這些初始航速才18到19節的船表示出了極端的不肖。而那幾條14節左右的戰艦更是超出了他容忍的底線!

但是當幾個人自己研究美國的防護巡洋艦時,他們發現,限制戰鬥力發揮的不僅僅是航速,噸位也是另外的一個重要問題,航速達標並且在1898年前能服役的戰艦一共有13艘。但是其中5艘的排水量在3200噸以下,其中2艘剛到3000噸,而另外的3艘甚至只有2000噸。以至於連上村彥之丞都認爲這些戰艦實在不能成爲巡洋艦!即使舊日本海軍中的三流戰艦也比這個強啊!“我們還有2艘7000噸級的一等防護巡洋艦,其餘絕大部分戰艦的噸位都是4000噸左右,我們的防護巡洋艦隊的實力也十分強大!”杜威大聲說道。

這兩艘所謂的一等防護巡洋艦就是哥倫比亞級防護巡洋艦,相對於其它的美國戰艦。哥倫比亞級的2艘戰艦顯得十分另類。他們的火力相對同等級戰艦來說很弱。只有1門8寸炮,2門6寸炮和8門4寸炮12門6磅炮。外加4個魚雷管。防護也中規中矩,但是卻有這高達2萬1千馬力的動力,最高航速21節。可謂是美國艦隊中跑的最快的戰艦!

其次,美國還有一艘5800噸的防護巡洋艦奧林匹亞號,這艘戰艦在美國巡洋艦中絕對算的上精品2座雙聯裝8寸炮,10門5寸炮,14門6磅炮的火力絕對稱得上強大,而美國人可能還感覺不夠,又往上塞了6個18寸魚雷管!而防護方面,厚達4寸多的穹甲傾斜部分足以抵禦大多數火炮,火炮也有2到3寸左右的防護。訴說抗炮彈不一定行。但是擋個彈片也算可以,輸出功率13500馬力,而最大航速是20節,試航中更跑出了21節的航速。

除了5艘垃圾,3艘精銳外。剩下的5艘防護巡洋艦一般都在4000噸左右,一般裝備有十多門速射炮,航速在18到19節之間,但是因爲服役期比較長,一般都是89年到90年服役的,所以航速下降1節那是肯定的。

“這些巡洋艦在面對比薩級裝甲巡洋艦的時候,即使三打一也不行。”當井上良馨看到那些4000噸級的戰艦時,直言不諱的說道。而這讓美國牛仔怒火中燒,杜威准將就差點和這個日本小矮子發生一場真人pk。但是更讓美國人憤怒的是,井上良馨的預言在日後的戰鬥中被驗證了!

把這些適合在外海交戰的戰艦清點完後,杜威准將又從厚厚的艦隊資料中找到了幾艘岸防鐵甲艦的資料,這些噸位3000到4000噸,幾乎沒有幹弦,水線處裝甲厚達12寸以上,裝備了4門10到12寸火炮的龜速戰艦也被美國人翻了出來。其中最好的一艘是6000多噸的bm1號,裝備有4門12寸35l火炮和6門4寸炮和6門6磅炮。“這些看似堅固無比,火炮犀利的東西在外海根本沒有任何用處。沒有絲毫的儲備浮力,幹舷與水面基本持平,穩性極差,火力根本無法發揮,而對方只要在沒有防護的地方打一個窟窿都會讓這艘戰艦有傾覆的危險,當然,他更有可能是被苦味酸炮彈燒燬。”馬吉芬也對這些典型到極點的小船抗大炮模式的戰艦徹底無語了。

“這就是海軍的全部家底,我們就要用這些東西去打敗西班牙艦隊。”最後,辛普森上將說道。

感謝書友山輕盈的打賞,以及書友9527的月票支持,最近有年度作品和作家的評選活動,大家支持一下吧~~~。美西戰爭已經拉開了帷幕。嗯~~~~。

第1156章 交鋒2第659章 會獵巴達維亞第1088章 捉襟見肘第307章 大戰略第264章 棄子第266章 落幕第483章 巷戰第184章 中樞三國演義第963章 艦隊交換計劃第908章 崩潰的前奏第1050章 無與倫比的暴怒級航母2第817章 逃亡之旅第302章 新式魚雷第941章 困局第179章 兩敗俱傷第9章 拜會布林(二)第659章 會獵巴達維亞第526章 小國的心思第1205章 看似很美好第901章 陣前轉向第247章 左右逢源第1017章 軍備競賽擴大化第395章 盯梢第595章 輕巡大亂鬥第102章 煩躁的荷蘭人第766章 瘋狂購物的德國人第295章 國家民族高於一切第1131章 孤注一擲第962章 新的一年第1209章 艦載雙發飛機第771章 被鄙視的法國武器第781章 第二帝國的野獸們第34章 技術與金錢的合作第33章 忙碌的理查德第978章 集中艦隊?第195章 主力艦隊的碰撞第1314章 夜幕下的戰鬥第226章 失誤第1163章 產能問題第1480章 從雲間到地面(2)第293章 擴軍中的俄國艦隊第106章 尚方寶劍第1073章 擔憂第1299章 爆發第420章 馬卡諾夫的應對第24章 傑里科?沒搞錯吧第346章 北洋和外洋第1137章 極限第333章 崩潰的前兆第70章 絕路第819章 意大利居然動了!第436章 混亂的日本海第128章 X級裝巡改進版第472章 追逐第441章 自投羅網第58章 徐教習第723章 防禦戰第492章 戰列巡洋艦計劃第847章 震驚的美國人第76章 初見第46章 X級裝巡的未來第1227章 精簡版or豪華版?第698章 裝甲巨獸(一)第1149章 右勾拳第1476章 英倫之戰的落幕第33章 忙碌的理查德第763章 中英峰會第725章 右勾拳第1250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726章 鋼鐵狂潮第87章 天津機械製造局第668章 傾斜的天平第85章 清日海軍(二)第879章 血火丹澤第1045章 德國陸軍的戰略1第418章 孤單英雄薩鎮冰第1110章 戰略轟炸第215章 日本聯合艦隊集結!第489章 馬卡諾夫的計劃第1322章 經驗教訓第227章 短暫的平靜第1418章 美英聯合艦隊第126章 反間諜!!第967章 陰魂不散第873章 巔峰狀態第1393章 增大的籌碼第397章 東北的防務第1490章 神功大成的華夏艦隊第389章 只是棋子而已第59章 戰艦挖潛計劃第431章 陷阱第58章 徐教習第1242章 奧匈和土耳其第752章 標準化戰列艦第1358章 談判和終結第909章 驚變第553章 三方算計第903章 取捨第774章 好東西不一定賣的好第1297章 鷹之牆
第1156章 交鋒2第659章 會獵巴達維亞第1088章 捉襟見肘第307章 大戰略第264章 棄子第266章 落幕第483章 巷戰第184章 中樞三國演義第963章 艦隊交換計劃第908章 崩潰的前奏第1050章 無與倫比的暴怒級航母2第817章 逃亡之旅第302章 新式魚雷第941章 困局第179章 兩敗俱傷第9章 拜會布林(二)第659章 會獵巴達維亞第526章 小國的心思第1205章 看似很美好第901章 陣前轉向第247章 左右逢源第1017章 軍備競賽擴大化第395章 盯梢第595章 輕巡大亂鬥第102章 煩躁的荷蘭人第766章 瘋狂購物的德國人第295章 國家民族高於一切第1131章 孤注一擲第962章 新的一年第1209章 艦載雙發飛機第771章 被鄙視的法國武器第781章 第二帝國的野獸們第34章 技術與金錢的合作第33章 忙碌的理查德第978章 集中艦隊?第195章 主力艦隊的碰撞第1314章 夜幕下的戰鬥第226章 失誤第1163章 產能問題第1480章 從雲間到地面(2)第293章 擴軍中的俄國艦隊第106章 尚方寶劍第1073章 擔憂第1299章 爆發第420章 馬卡諾夫的應對第24章 傑里科?沒搞錯吧第346章 北洋和外洋第1137章 極限第333章 崩潰的前兆第70章 絕路第819章 意大利居然動了!第436章 混亂的日本海第128章 X級裝巡改進版第472章 追逐第441章 自投羅網第58章 徐教習第723章 防禦戰第492章 戰列巡洋艦計劃第847章 震驚的美國人第76章 初見第46章 X級裝巡的未來第1227章 精簡版or豪華版?第698章 裝甲巨獸(一)第1149章 右勾拳第1476章 英倫之戰的落幕第33章 忙碌的理查德第763章 中英峰會第725章 右勾拳第1250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726章 鋼鐵狂潮第87章 天津機械製造局第668章 傾斜的天平第85章 清日海軍(二)第879章 血火丹澤第1045章 德國陸軍的戰略1第418章 孤單英雄薩鎮冰第1110章 戰略轟炸第215章 日本聯合艦隊集結!第489章 馬卡諾夫的計劃第1322章 經驗教訓第227章 短暫的平靜第1418章 美英聯合艦隊第126章 反間諜!!第967章 陰魂不散第873章 巔峰狀態第1393章 增大的籌碼第397章 東北的防務第1490章 神功大成的華夏艦隊第389章 只是棋子而已第59章 戰艦挖潛計劃第431章 陷阱第58章 徐教習第1242章 奧匈和土耳其第752章 標準化戰列艦第1358章 談判和終結第909章 驚變第553章 三方算計第903章 取捨第774章 好東西不一定賣的好第1297章 鷹之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