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戰前準備

日軍在朝鮮的軍隊主要分成兩支,一支是野貫道津集團,另外一支就是山地元治的元山集團。從兵力上和補給上看,元山集團都是佔有很大優勢的。不但有原來的第一師團和第十二混成旅團,還獲得了第二師團第四旅團。以及第二師團的野戰炮兵第二聯隊的支援。

這還不算完,在經過前幾次試探進攻後,日軍發現已經在平壤駐防多日的清軍工事修建的十分堅固,尋常75mm炮難以摧毀,於是日軍大本營咬了咬牙,專門從大本營直屬重炮部隊中抽調了一批炮和炮組成臨時的炮廠支援元山集團。

而在補給方面,海陸補給自然要比陸路要近上不少,雖然日本海軍也按照協議在羣山灣開闢了登陸場.但是這個距離里仁川過近。日本海軍主力還在大修,而且也不清楚北洋水師主力的情況。

所以爲了安全起見,陸軍只在羣山灣錨地運輸一些並不太重要的物資,大量的裝備和物資還要從釜山起運。這樣一來野貫道津部的補給狀況就要差一些,而且前一段時間與聶士成部在月峰山大戰,各部都有一定的損失,所以實力遠不及元山集團。

在綜合兵力補給等多方面考慮後,日本大本營決定以野津道貫的部隊爲偏師,牽制清軍,以山地元治的元山集團爲主力從北面和東面圍攻平壤。一旦攻擊得手,將順勢南下,將駐朝清軍全部消滅。

同時考慮到清軍的陸路交通雖然已經切斷,但是海陸路運輸還依然通暢。爲了徹底斷絕清軍補給。日本聯合艦隊全部戰艦將在修正完畢後前往朝鮮西海岸負責封鎖。同時爲了掩護朝鮮海峽內的運輸船隊。日本海軍的佈雷作業還需加強。以便在沒有海軍掩護的情況下,也能遲滯清國海軍的進攻。

而在運輸方面,爲了能給元山集團提供足夠的物資和兵員,日本從從其它師團抽調老兵加入到山地元治的部隊中,同時還大量僱傭美國和俄國的商船爲日本軍隊運輸物資。(歷史上清日雙方都僱用過外國商船爲軍隊運輸物資)同時考慮到通過攻打平壤要越過大同江,日軍還着重增加了工兵的數量。

考慮到在月峰山戰役中日軍的後勤補給屢屢遭到清軍的騷擾,而且從元山到平壤城長達280km的距離也有些長。日本專門抽調了3個騎兵大隊,負責運輸線的安全。這些都是元山集團以外的。可以說爲了全殲朝鮮清軍,在近2個月的時間裡日本大本營已經盡最大努力準備了。

在攻堅戰中,最關鍵的就是炮兵。爲了能一點點敲掉在平壤防區的各種工事。日軍可謂是煞費苦心,大島義昌和野津道貫已經證明了人海戰術對裝備了大量機槍和迫擊炮的清軍來說基本無用,而且人家還佔有地利。所以山地元治和部將合計了一下,決定這樣運用炮兵重炮和重炮自然是用於壓制清國陸軍的炮兵和攻擊重要據點。同時,日軍還將部分75mm山炮分配給各個攻擊大隊,用於伴隨步兵進攻,用直瞄火力對付隨時出現的火力點。而大口徑臼炮則是在遇上了山炮打不到或者無法摧毀的目標時才使用。

就在日軍緊鑼密鼓的準備時。清軍也在進行最後的準備。根據情報顯示。聶士成等人已經對日軍的戰略有一定的瞭解,所以在制定方案的時候,則是在仁川一線遲滯對方,而將主力集中在平壤附近與日軍決戰。

考慮到日軍的火炮優勢。在防禦工事的修築上。以暗堡爲主,明堡爲輔。設置大量的機槍、迫擊炮預設陣地,並用交通壕鏈接。而且在主陣地後方,還設置了多道防線,一方面放置一點突破全線崩潰,另外在戰術上,也有極大作用,考慮到日軍進攻都是炮兵轟擊過後步兵豬突。所以爲了減少日本炮兵對部隊的傷害,在日軍開始進攻時。主陣地只留下部分警戒部隊,主力部隊則在二線待命,然後在炮擊過後,再進入陣地作戰。

在輕武器配備方面,邵宇等人發現。在沒有堅固的水泥工事的保護下,重機槍組因爲編制重量較大,所以機動起來十分的不方便。一旦被發現,八成要被敲掉,所以聶士成除了要點佈置部分重機槍外,將多餘的重機槍送回旅順,而把更多的輕機槍裝備部隊,這極大的提高了支援火力的生存能力。

在炮兵方面。清軍的75mm野炮則有一些雞肋。重量大不說,而且射程不如日軍的炮和炮,射擊角度也沒有優勢。所以一旦開炮很容易被日軍壓制。在這種情況下,聶士成把75mm炮佈置在2種地方,一種是高山上,利用高度優勢來彌補火炮射程不足。另一種則是佈置在加固掩體中。這些掩體都是水泥工事,一般火炮很難摧毀。

同時,爲了彌補火力密度,老李還專門運過來意大利新生產的迫擊炮,在射程和威力方面比原有的82mm迫擊炮高的不是一點半點,而且在設計零件時也考慮到人力攜帶的需要,雖說重量很大,但是每個部件都不算重。這些武器被安置在比較靠後的發射陣地或者榴彈炮打擊的死角中。在後來的戰鬥中有非常好的表現。

而作爲清軍最強打擊力量的榴彈炮則被集中使用。分成若干個炮羣。負責對重點地區的火力支援和壓制對方前出的遠程火炮。

從總體佈置上來講,平壤的整個防禦體系強調的是有多層防線構成縱身,大量設置反斜面陣地,側打、倒打陣地。大量佈置雷區。組成了由輕機槍和迫擊炮爲主的火力網。同時多層防線的設置使得整個防禦體系有足夠的縱身,有效防止了一點被突破全線潰退的局面。同時爲了保證後路的安全以及隨時支援前線。聶士成還留下了一定數量的預備隊。

清日雙方在經過2個月準備後,都憋足了勁。準備圍繞平壤展開決戰。在那大戰前的平靜期中,即使在空氣中都能聞到火藥味。北洋陸軍的官兵們一次次加固工事和檢查武器。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血戰。

感謝書友txd123,巡航a,冰月星空的月票打賞~~平壤大戰即將展開,大家支持一下吧~~側位的收藏已經快6900了,第一章訂閱居然還不到600,還是在強推期--!實在讓人有些受傷啊。

第282章 驚天之變第298章 馬吉芬歸國第96章 陽謀第1191章 後續第178章 遭遇戰第1370章 更好的選擇第1481章 調整與改變第1456章 混亂第1418章 美英聯合艦隊第1145章 枕戈待旦第940章 見個真章吧!第334章 逃出生天?第648章 盟友就是用來坑的第1500章 不爲己甚第181章 休息一下?第1142章 偃旗息鼓第501章 簽約第1523章 決戰拉開序幕!第32章 論勢(二)第1312章 徹底粉碎第713章 令人意外的落幕第533章 快速艦隊第1199章 華夏鷹羣第795章 英國人的補救措施第533章 別看不起舊貨!第1097章 瓜分第221章 各懷心思第1317章 海上幽靈第999章 準備進行時第1241章 戰後總結第121章 回到天津第859章 撤退第316章 戰備進行時第926章 反攻第1036章 要不推演一把?第48章 徐傑的回國規劃(一)第894章 猛攻第1464章 行動第914章 伊茲梅爾級戰列艦第880章 被陰了第1031章 航空巡洋艦第1520章 壓力很大啊!第90章 初見鄧公第852章 爆發第95章 拜會劉公(三)第1467章 修正第1090章 兩頭下注?第1401章 虎嘯法蘭西1第1150章 降臨前夜第963章 艦隊交換計劃第1130章 機會or陷阱?第974章 黑暗中的希望第1269章 側翼安全第1224章 大戰前最後一次預演第1321章 放棄第1454章 鷹翼下的英倫(1)第153章 琅威理的疑惑第756章 國家必須掌握的部分第814章 遇上BOSS了!第1063章 轟炸機部隊第697章 檢討第14章 新型戰艦的建造和影響第1033章 華夏重巡洋艦第167章 仁川屠宰場第1211章 華夏裝甲師1第277章 擱淺的巨鯨第89章 徐氏步兵班(二)第289章 北洋人事變動第1447章 抉擇第481章 攻城開始第1177章 空軍的野望第201章 糜爛的戰局第146章 龍潛於淵(二)第594章 北海之上第1519章 迎難而上第183章 日本海軍戰略的調整第1126章 這叫一切正常?!第1026章 預備航母計劃第290章 海軍是一個體系第1411章 久攻不下第105章 李中堂的決斷第535章 徐傑的想法第174章 戰力之源第415章 交戰的藝術第1045章 德國陸軍的戰略1第1215章 快速機羣第810章 貝蒂和托馬斯第499章 東南亞攻略第811章 等待中的意大利第103章 大清“聯合”艦隊第503章 南洋水師的未來第995章 未來的打算第33章 忙碌的理查德第1379章 大戰爆發第962章 新的一年第1035章 底線和預防措施第670章 極不情願的撤離第1212章 華夏裝甲師2第1436章 徐徐拉開的大幕第265章 差距
第282章 驚天之變第298章 馬吉芬歸國第96章 陽謀第1191章 後續第178章 遭遇戰第1370章 更好的選擇第1481章 調整與改變第1456章 混亂第1418章 美英聯合艦隊第1145章 枕戈待旦第940章 見個真章吧!第334章 逃出生天?第648章 盟友就是用來坑的第1500章 不爲己甚第181章 休息一下?第1142章 偃旗息鼓第501章 簽約第1523章 決戰拉開序幕!第32章 論勢(二)第1312章 徹底粉碎第713章 令人意外的落幕第533章 快速艦隊第1199章 華夏鷹羣第795章 英國人的補救措施第533章 別看不起舊貨!第1097章 瓜分第221章 各懷心思第1317章 海上幽靈第999章 準備進行時第1241章 戰後總結第121章 回到天津第859章 撤退第316章 戰備進行時第926章 反攻第1036章 要不推演一把?第48章 徐傑的回國規劃(一)第894章 猛攻第1464章 行動第914章 伊茲梅爾級戰列艦第880章 被陰了第1031章 航空巡洋艦第1520章 壓力很大啊!第90章 初見鄧公第852章 爆發第95章 拜會劉公(三)第1467章 修正第1090章 兩頭下注?第1401章 虎嘯法蘭西1第1150章 降臨前夜第963章 艦隊交換計劃第1130章 機會or陷阱?第974章 黑暗中的希望第1269章 側翼安全第1224章 大戰前最後一次預演第1321章 放棄第1454章 鷹翼下的英倫(1)第153章 琅威理的疑惑第756章 國家必須掌握的部分第814章 遇上BOSS了!第1063章 轟炸機部隊第697章 檢討第14章 新型戰艦的建造和影響第1033章 華夏重巡洋艦第167章 仁川屠宰場第1211章 華夏裝甲師1第277章 擱淺的巨鯨第89章 徐氏步兵班(二)第289章 北洋人事變動第1447章 抉擇第481章 攻城開始第1177章 空軍的野望第201章 糜爛的戰局第146章 龍潛於淵(二)第594章 北海之上第1519章 迎難而上第183章 日本海軍戰略的調整第1126章 這叫一切正常?!第1026章 預備航母計劃第290章 海軍是一個體系第1411章 久攻不下第105章 李中堂的決斷第535章 徐傑的想法第174章 戰力之源第415章 交戰的藝術第1045章 德國陸軍的戰略1第1215章 快速機羣第810章 貝蒂和托馬斯第499章 東南亞攻略第811章 等待中的意大利第103章 大清“聯合”艦隊第503章 南洋水師的未來第995章 未來的打算第33章 忙碌的理查德第1379章 大戰爆發第962章 新的一年第1035章 底線和預防措施第670章 極不情願的撤離第1212章 華夏裝甲師2第1436章 徐徐拉開的大幕第265章 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