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3章 華德密謀

馬卡諾夫估計的沒錯,華夏海軍早早就完成了艦隊必要的修理。也確實如同馬卡諾夫設想的那樣將艦隊分成兩部分入塢大修,一部分在臺灣,而另一部分在上海。只不過進入船塢大修的具體戰艦俄國間諜沒有弄清楚。當然這是後話,現在先不提。

華夏艦隊並沒有急於繼續作戰以求徹底殲滅俄荷艦隊,並不是實力不夠的問題,更不是放對手一馬的表現。根本原因在於海軍的行動必須符合整個國家戰略,而且必須要考慮國際形勢。所謂上兵伐謀次兵伐交就是這個道理。

華夏的國家戰略是什麼?華夏在這場戰爭中要達到的目的就是華夏共和國在這一段時間裡戰略核心,華夏共和國想要在北方獲得貝加爾湖以南和以東的部分地區。在南方要獲得大半個荷屬東印度殖民地。在這種情況下,在戰略沒有達到的時候,自然不可能停戰。而此時陸軍的進度顯然慢於海軍,陸軍僅僅是打垮了俄軍的一部,離全殲遠東俄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海軍只需要一次決戰就可以摧毀俄荷艦隊,而俄國艦隊完蛋後,英法兩國勢必會出來拉偏架。以“調解”爲藉口來打壓華夏共和國,如果華夏共和國無法在戰場上取得這些東西的話,那麼就徹底完了。所以徐傑不想立即停止戰爭。

另外一個原因也和英法有關係。英法兩國對自己抽調地中海艦隊前往遠東的計劃沒有任何隱瞞,英國艦隊甚至大張旗鼓的到達土倫軍港,隨後一起通過蘇伊士運河向遠東航行。而且這次帶隊的是傑里科,英國皇家海軍中最有希望接任大艦隊司令,最有實戰經驗的人。這其中的武力恫嚇的意思已經昭然若揭。按照徐傑的估計,英法真動手的可能性不大。但是這種事關生死存亡的事情徐傑不得不以最壞的打算來應對。那就是萬一打起來怎麼辦!

爲此,徐傑需要先將整個艦隊進行一次深度的維護和保養。同時,在華夏沿海也必須增加防禦力量,岸炮和水雷是必須的,因爲華夏海軍主要奉行的是攻勢主義。所以除了個別重要要塞之外,岸防火力是不足的,介於這種情況。華夏海軍通過增加哨船和僞裝偵察船來監視英法艦隊的行動,同時對華夏沿海進行布控。因爲這一系列的工作,華夏海軍並沒有立即發動對俄國的攻勢。

面對這種情況,徐傑絞盡腦汁也無法真正化解。因爲這已經超越了國力的極限,華夏共和國不可能抵擋英法俄三家的壓力,如果退讓的話那就意味着荷屬東印度絕大部分地區依然會在荷蘭人的手中。要想再找機會的話,那恐怕就是10年以後了。而十年後華夏的精力應該放在俄國。這叫一步差步步差!

“英法可真是大手筆啊。地中海艦隊都抽了不少。他們對意大利和奧匈還真是放心啊。”徐傑苦笑道。“等等。地中海?”就在這時。徐傑急忙走到世界地圖旁看着地中海的東端,那裡有地中海的另外一個大國,它的名字叫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雖然掛着帝國的名字,但是此時的土耳其已經淪爲了歐洲病榻上的病人!不要說當年土耳其一家對抗整個基督教聯合艦隊的輝煌歷史了。到現在連巴爾幹剛獨立的幾個國家都能對着土耳其一陣暴揍。

在1912年的時候,巴爾幹半島的希臘和羅馬尼亞等國與土耳其之間爆發了第一次巴爾幹戰爭,大戰結束後,土耳其在歐洲就真的只剩下伊斯坦布爾這一個城市了。但是現在。隨着歷史的改變,德國和奧匈對土耳其的支持使得巴爾幹諸國不敢輕舉妄動,即使有俄國人和英國的支持,希臘等國依然居於劣勢。不過因爲英國強大的地中海艦隊,死死的壓住了意大利和奧匈帝國的艦隊,所以奧匈也不敢輕舉妄動。

但是現在情況不一樣了!壓在奧匈和意大利頭上的英法地中海艦隊被抽調大半,在這種情況下意大利和奧匈帝國的海軍絕對不會吃虧,而在雙方都不動手的情況下,土耳其新購買的兩艘2手國王級裝甲巡洋艦完全可以壓制住希臘海軍的那一艘喬治埃夫洛夫號裝甲巡洋艦。

在徐傑那個位面,這艘戰艦絕對算是相當有名的,這是一艘意大利的pisa型裝甲巡洋艦的變種。排水量9958噸,功率爲19000馬力,航速22.5節。裝備有4門9.2寸炮。分裝在首尾的兩個雙聯炮塔中。8門7.5寸炮分別裝在船體四角的雙聯裝炮塔中。此外還有12門76mm炮。側舷裝甲最厚處和炮塔正面都是8寸裝甲,水平裝甲50mm,指揮塔。這艘裝甲巡洋艦本來是1911年加入到希臘海軍中的,第二年就參加了第一次巴爾幹戰爭,並且把土耳其人孱弱的海軍打的聞風喪膽。

而這個位面上,這艘同名艦卻早早的進入了希臘海軍,而且這艘戰艦並沒有徐傑那個位面上的戰艦那麼剽悍,不過僅僅是8000噸的排水量,首尾雙聯9.2寸炮。擁有14門6寸速射炮。主裝甲帶最厚處和炮塔正面厚度是。功率14000馬力,航速20節以上。這艘戰艦之所以會出現在希臘海軍之中,還是因爲受到了土耳其從華夏共和國購買的兩艘2手裝甲巡洋艦的刺激後作出的反應,但是即使這樣,土耳其依然有愛琴海的制海權。單挑的話喬治號都打不過,更別說一打二了。

而且俄國人兵力和財力完全用於遠東戰局,根本沒法給他的在巴爾幹半島的斯拉夫小弟任何實質性的援助。巴爾幹四國甚至還沒有結成同盟的趨勢。如此一來,在英法這個最大的保護傘被抽走之後,土耳其可是滿手好牌啊!這不打都對不起時代對不起真主啊!

而且現在趁着英法分心的機會,威廉二世也有唆使土耳其對巴爾幹動手的意思。當年在徐傑那個位面,威廉二世要建設橫越整個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鐵路,這種插手中東的姿態也是1戰爆發的原因之一。而現在,威廉二世獲得了一個更好的機會,一個可以直接將德意志、奧匈和土耳其聯爲一體的機會。修建這樣一條鐵路的話,強悍的德國陸軍就可以直接從歐洲前往中東。這個戰略構想的誘惑力實在是太大了!以至於威廉二世實在想不出一個可以拒絕的理由!

不僅僅威廉二世這樣想,德國政府高層也這樣認爲。除了以上原因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理由,那就是如果德國可以獲得印度洋的出海口的話。(設定中巴格達鐵路的終點在波斯灣。)即使在戰時,德國也極有可能獲得從外界運來的物資。德國人分析過,在戰時,英國的大艦隊必然要在北海和德國對峙。從目前來看,法國人打意大利和奧匈都有點懸,地中海是必須要爭奪的,所以英國說不定還要擠出少量主力艦援助法國人。

這樣以來對廣袤的印度洋就是真的一點辦法都沒有了。而且英國的海軍基地,無論是亞歷山大港還是印度的軍港距離波斯灣都不近,如果土耳其有無畏艦的話,英國人要花多大精力才能逮住啊。而且波斯灣進口狹窄,完全可以用水雷鎖住,水雷一鎖住,小規模艦隊絕對進不去啊。這安全性堪比基爾港了!

既然德國高層都同意了,奧匈表示絕對沒意見,有老大出馬來幫自己出氣整一下俄國的小兄弟們這真是太好不過的機會了。唯一讓德國高層有些顧忌的就是英法兩國海軍萬一回來了怎麼辦?遠東那邊還必須有人拖住,而這個國家只能是華夏,所以想來想去,德國認爲在這場戰爭中,兩國需要進一步協調,而徐傑也有這個打算,一來二去,兩國終於決定在亞洲的兩端同時給英法添堵。而這個計劃則被稱爲“雙頭龍計劃!”

在徐傑的計劃中,華夏可以在不與英法發生正面衝突的情況下牽制來到遠東的英法艦隊。但是德國在遠東的力量必須全力配合,遠東艦隊的另外一艘快速戰列艦也必須儘快加入華夏艦隊。而一部分華夏海軍陸戰也將秘密派遣到新幾內亞的德國殖民地,以便可以在戰爭收官之時迅速搶佔荷屬東印度東部島嶼,不求全部控制,哪怕就是插個旗,在將來的談判中都會有不少好處!

而德國表示徐傑這些要求都不是問題,反正德國人已經提供了一艘次級主力艦了,再給一艘就給一艘吧。都已經撕破臉了,甚至在歐洲都已經準備打俄國人的臉了,這點事算啥?但是德國人要求徐傑拿出切實的行動和保證,讓土耳其在巴爾幹的行動結束之前,英法兩國海軍無法返回歐洲。而這個問題,徐傑則必須要好好斟酌,如何能夠既牽制住英法艦隊,同時又能不與其發生衝突,這還真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感謝書友空晨兄的打賞~~。最近訂閱不給力,作者沒動力啊~~~。

第747章 越俎代庖第1087章 大戰略第906章 影響深遠第1486章 裝甲啓示錄(3)第1280章 空中花園行動第804章 第一滴血第266章 落幕第825章 大戰揭幕第1010章 談判第979章 被騙了?第370章 飲鴆止渴第59章 戰艦挖潛計劃第907章 甦醒的巨獸第175章 海上會議第976章 憤怒的英國人第906章 影響深遠第1421章 趁你病要你命第887章 接觸和試探第1106章 對策第1077章 法國海軍第931章 誰先上?第397章 東北的防務第467章 崩潰第251章 最黑暗的一天第479章 火海第360章 主力碰撞第752章 標準化戰列艦第903章 取捨第683章 司令與大臣的戰爭第201章 糜爛的戰局第534章 時間纔是最寶貴的第252章 艦炮對岸炮第81章 準備第607章 遠東大海上的盛宴第563章 這就是差距第655章 斯佩伯爵第890章 突圍第677章 最後的機會第1383章 後續的攻擊第17章 與賽維拉的交談第1537章 攤牌1第926章 反攻第918章 戰爭準備第717章 攻擊方向第1229章 俄國人的選擇第547章 標準化與產業協作第1062章 德國未來攻擊機第1332章 血火藍天2第1357章 盲目樂觀2第757章 鄧尼金的心思第392章 南洋的態度第440章 秋山的困惑第621章 劍拔弩張第928章 天上地下第361章 戰列艦!第1337章 季風之後是海嘯第915章 危機時刻第1473章 慘烈對攻戰2第580章 合作意向達成第281章 艦隊整編第1511章 致命的碰撞第39章 論海軍第503章 南洋水師的未來第771章 被鄙視的法國武器第1110章 戰略轟炸第300章 好久不見了第694章 分割第1423章 出發第1473章 慘烈對攻戰2第72章 後勤問題第1434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2第895章 兵臨城下第243章 大同江口的屠殺第1061章 德國未來戰鬥機第1208章 航母編組計劃第1447章 抉擇第1027章 航母到底怎麼造第176章 東海上的血案第1436章 徐徐拉開的大幕第1382章 聖納澤爾之殤2第897章 最後的準備第668章 傾斜的天平第14章 新型戰艦的建造和影響第1394章 意外之外第1316章 打還是不打第1490章 神功大成的華夏艦隊第266章 落幕第444章 落幕第1173章 愁雲慘淡第1256章 糾纏第1279章 調整第188章 把兵站砸了如何?第420章 馬卡諾夫的應對第1335章 高不成低不就第261章 勝利的幻象第257章 鬱悶的俄國人第1071章 鏖戰第674章 突圍第1020章 談判開始第1483章 新的階段
第747章 越俎代庖第1087章 大戰略第906章 影響深遠第1486章 裝甲啓示錄(3)第1280章 空中花園行動第804章 第一滴血第266章 落幕第825章 大戰揭幕第1010章 談判第979章 被騙了?第370章 飲鴆止渴第59章 戰艦挖潛計劃第907章 甦醒的巨獸第175章 海上會議第976章 憤怒的英國人第906章 影響深遠第1421章 趁你病要你命第887章 接觸和試探第1106章 對策第1077章 法國海軍第931章 誰先上?第397章 東北的防務第467章 崩潰第251章 最黑暗的一天第479章 火海第360章 主力碰撞第752章 標準化戰列艦第903章 取捨第683章 司令與大臣的戰爭第201章 糜爛的戰局第534章 時間纔是最寶貴的第252章 艦炮對岸炮第81章 準備第607章 遠東大海上的盛宴第563章 這就是差距第655章 斯佩伯爵第890章 突圍第677章 最後的機會第1383章 後續的攻擊第17章 與賽維拉的交談第1537章 攤牌1第926章 反攻第918章 戰爭準備第717章 攻擊方向第1229章 俄國人的選擇第547章 標準化與產業協作第1062章 德國未來攻擊機第1332章 血火藍天2第1357章 盲目樂觀2第757章 鄧尼金的心思第392章 南洋的態度第440章 秋山的困惑第621章 劍拔弩張第928章 天上地下第361章 戰列艦!第1337章 季風之後是海嘯第915章 危機時刻第1473章 慘烈對攻戰2第580章 合作意向達成第281章 艦隊整編第1511章 致命的碰撞第39章 論海軍第503章 南洋水師的未來第771章 被鄙視的法國武器第1110章 戰略轟炸第300章 好久不見了第694章 分割第1423章 出發第1473章 慘烈對攻戰2第72章 後勤問題第1434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2第895章 兵臨城下第243章 大同江口的屠殺第1061章 德國未來戰鬥機第1208章 航母編組計劃第1447章 抉擇第1027章 航母到底怎麼造第176章 東海上的血案第1436章 徐徐拉開的大幕第1382章 聖納澤爾之殤2第897章 最後的準備第668章 傾斜的天平第14章 新型戰艦的建造和影響第1394章 意外之外第1316章 打還是不打第1490章 神功大成的華夏艦隊第266章 落幕第444章 落幕第1173章 愁雲慘淡第1256章 糾纏第1279章 調整第188章 把兵站砸了如何?第420章 馬卡諾夫的應對第1335章 高不成低不就第261章 勝利的幻象第257章 鬱悶的俄國人第1071章 鏖戰第674章 突圍第1020章 談判開始第1483章 新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