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3章 很有前途的部隊

“這是一支很有前途的部隊,他們訓練精良,知識水平也很高,更爲關鍵的是他們忠於他們的沙皇並且仇視德國人。我認爲同樣的資金放用在他們身上比用在俄國那些腐朽落後的軍隊要強很多。不過他們缺少重武器,缺少合適的載具,我認爲我們法國有必要幫助他們彌補這個缺憾。”在報告的第一頁,霞飛寫下了這樣一段話。

在鄧金尼和高爾察克回來之後,霞飛與這兩位俄國高級軍官分別進行了長時間的交流,在交流過程中,鄧金尼抱怨了自己部隊的待遇和規模過小。“我們在這裡就是二等軍隊,隔壁那些海軍的傢伙們的薪水和補助至少比我們高出一倍!我認爲我們需要公平的待遇。”而在和高爾察克進行交流的時候,不得不說這位海軍軍官的涵養還是很好的,至少沒有抱怨經費問題,(或許他們的錢足夠了?)不過倒是指出了自己軍隊中的一些不足。

“如果這個培訓計劃能繼續下去的話,我們的士兵在技術方面絕對不亞於任何一支部隊。我們有技術有經驗,只要我們能適應陸地戰爭的環境,我們將是最強大的炮兵。”高爾察克頓了頓沒敢把話說太慢,因爲他帶來的人絕大多數都是技術人員,搞修理搞火炮還是可以的,但是要衝鋒的話,也不是不可以,不過在高爾察克看來,讓技術兵種衝鋒顯然是一種浪費。他其實更想說,我們需要廉價的炮灰,而對面的陸軍看起來不錯!

“海軍的艦炮過於沉重。沒有任何一款機動車輛可以容納這種火炮,4.7寸火炮全重高達4噸多,而6寸加農炮已經超過了巨大部分底盤承受的限度。而且過遠的射程其實用處比較有限,造價也過於高昂。華夏共和國有很多不錯的東西。但是他們在重工業上還是有所欠缺,所以,我們希望我們的法國朋友可以給我們提供合適的裝備,比如說較大口徑的火炮和更載重量更大更實用的底盤。”高爾察克委婉的說道。

對於兩人提出的要求,霞飛心領神會,不就是陸軍要錢要人。海軍要好裝備嗎?對於這兩個要求霞飛認爲法國政府還是可以滿足的。前者不過是說服沙皇擴充規模而已,而後者對於法國人來說更是意味着無限的商機。法國並不缺技術,同時代的法國軍工完全可以拿出足夠媲美任何國家的重武器。尤其是火炮方面,法國人絕對不亞於德國火炮,除了規模外,施耐德並不比克虜伯差。

比如說2戰時聲名赫赫的美國m1長腳湯姆就源於法國施耐德加農炮,而法國人的m1932型加農炮更是威力驚人,它可以把炮彈打出!這個射程已經超過了2戰絕大部分壓制火炮,而德國著名的15釐米k39重炮也不過的射程,只有17釐米的k17重炮才能打出在最大射程上壓制施耐德火炮。最大射程達到了。俄國的m1935倒是不錯,射程足夠遠,但是奈何重量太大,牽引重量下比施耐德火炮重了3噸!至於美國的長腳湯姆,重量是下來了,但是射程也下來了。重量清了3噸多。但是射程下來了4km!至於日本的96式重炮嗎?射程差不多,但是重量高了近8噸!還不如毛子貨!總而言之,施耐德的6寸炮在2戰中絕對能算上最好的壓制火炮之一。

至於說一戰嗎?法國人也有340重型列車炮,可以把432kg的炮彈打出44千米以上的距離。這個射程和威力在當時也算是相當強了。另外,當德國人使用大貝沙的時候,法國人也有可以把1400到1600kg炮彈打出17千米的超重型火炮,它的名字叫施耐德1916型重型列車炮!所以說法國人再造炮這一方面是相當厲害的!

華夏做不到的,德國人做不到的,不見得法國人就做不到,而你還別說。法國人還真有幾種正在研發的火炮比較適合這支俄國軍隊使用。比如說在歷史上法國的m1913型榴彈炮就很適合現在的俄國軍用,這門火炮的牽引重量2650kg,戰鬥重量更是隻有2300kg,一輛三噸牽引車完全可以走起!這門火炮可以把一發的榴彈打出12km。很適合作爲拖曳火炮使用。

再比如歷史上著名的施耐德1917年式榴彈炮。重量不過3.3噸,就可以把一發40多公斤的榴彈打出遠。雖然和m1913式榴彈炮相比射程上沒有太大優勢。但是火力很猛啊!炮彈重量重了將近3倍!(因爲對炮兵的重視,歷史上一些大中口徑的火炮開始提前研發,雖然還未生產出來,但是已經開始了前期工作。)這些火炮相對於德國火炮來說也是有一定的性能優勢的。

“如果這支俄國軍隊的炮兵可以裝備法蘭西的新式火炮的話,那麼對於德國人來說絕對是一個噩夢。我們的火炮至少可以保證俄國人在軍級以下的火炮性能上不佔劣勢,而在遼闊的東線,戰線長度可能是西線的三倍,但是德奧聯軍的兵力可能只有西線的6成。如果有這樣一支精銳部隊存在的話,我敢保證德國人會流很多的血!拿破崙大帝在俄國遭遇的事情很有可能複製在德國人身上,不過主角變成了威廉二世。”霞飛寫道。

“我建議將我們對俄陸軍援助的一半以上的資源投在這支部隊上面。他的規模需要擴大,需要有更多的兵力和裝備。雖然俄國陸軍大部分將領都是些腐朽的官僚。但是中低級軍官中也不乏精英,我們需要提拔這些人,讓他們在未來的戰鬥中發揮更大的作用。當然我們必須保證他們對俄國現政府的忠誠。”

“華夏陸軍還幫助俄國人組建了一支特殊的部隊,這些部隊的成員都是身懷絕技的人,他們更像是隱藏在暗處的刺客而不是在戰場上拼殺的騎士。他們中有的是神射手,可以在400米外命中敵人的腦袋,有的是專業的情報專家,可以從對方的密碼電報中找到蛛絲馬跡。有的是爆破人員,可以用極其簡單的原料製造大威力的炸藥和氣爆設備。有的擅長煽動鼓動和造謠。他們更適合在敵後戰鬥,當然也可以用來對付沙俄政府中的異己分子。”

總之,在霞飛的報告中洋溢着對這支俄軍部隊的讚美,相對於他所見過的其它俄軍這支部隊才能真正稱爲軍隊。至於說不足嗎,肯定是有的,不過這些都是小的方面,而且有很多的東西要是寫出來的話恐怕會引起一些不滿,比如說對於俄國軍隊中的海陸對立問題,這個法國也有啊,但是沒有像俄國人搞的那麼激烈!不過在霞飛看了着很大程度上是因爲俄國剛剛經歷了一場戰敗,而海陸雙方又不想承認自己的錯誤,當然也有一部分原有是海陸軍的待遇問題導致的對立,相對於俄國陸軍的高官們,埃森真是太對得起他的部下了。

不過沒關係,霞飛認爲隨着法國資金到來和時間的流逝,這種矛盾會逐漸淡化,所以這件事情他就沒怎麼提,然後用頗爲委婉的筆法帶過來。具體內容如下:“海軍擅長技術和炮術,陸軍擅長衝鋒,但是因爲兩支軍隊之間缺乏配合,所以他們還沒能組成一支擁有足夠戰力的部隊。”

如果說這個問題很容易混過去的話,下一個問題就比較麻煩了。那就是法國人打算推銷的武器從目前來看前途渺茫。紹沙式輕機槍已經讓俄國人決絕了,那位試射了紹沙的俄國機槍手一邊指着自己的臉一邊詛咒紹沙機槍!重機槍霞飛連拿都沒敢拿出來,丟一次人就夠了,難道還要再丟一次?輕型火炮貌似進行的還不錯,至少華夏陸軍對和兩種榴彈炮給與了相當高的評價,不過一個問題是,這東西還是圖紙呢,短時間內裝備不了部隊啊!而且華夏方面表示“希望”這支俄軍部隊的榴彈炮部分也能分到點好處。否則的話會影響“部隊培訓”速度!這不是敲詐是什麼?

不過這個問題還不是霞飛可以決定的,所以他只是把這個問題轉述了一下,然後扔給了巴黎大佬讓他們自己解決去吧。至於說法國政府希望將自己正在研製的加農炮裝備這支軍隊的想法,霞飛直接否定了。不是說華夏的影響,而是因爲霞飛在俄國走了一遭之後終於知道了俄國的交通網絡是多麼的落後,整個後勤保障體系是多麼差勁了!

在1戰剛開始的時候,整個俄國陸軍野戰部隊只有40門重炮!這個重炮的標準就是6寸以上的火炮,這個是一個列強國家的標準啊,而他的敵人德國所裝備的重炮數量是他的7倍以上!不是說俄國人拿不出錢來買更多的重炮,而是因爲俄國人喜歡輕便火炮,重型火炮自身的機動和通過性實在是有些問題啊。

法國人的l38加農炮的重量至少在12噸以上。這個牽引重量對於俄國自產的卡車來說實在是困難點,而且在俄國的荒野或者低劣的公路上機動的話,掉坑了是很正常的。法國炮確實厲害,但是重量和後勤機動壓力,一票否決!

第165章 新的計劃第974章 黑暗中的希望第1405章 虎嘯法蘭西5第586章 全新的艦隊第909章 驚變第105章 李中堂的決斷第31章 論勢(一)第218章 英國人與俄國人第839章 拿還是不拿?第872章 勝利中的憂慮第1413章 一擊致命第772章 小隊協作第500章 攤牌第636章 三寶壟外海第1152章 鋼鐵巨獸第67章 伊藤博文的計劃第1244章 奧匈帝國的本錢第168章 豐島之後(一)第1297章 鷹之牆第1296章 最終的決斷第1255章 遭遇戰第777章 貝蒂的思考第461章 消耗戰第1280章 空中花園行動第1515章 再打一場第1339章 反擊計劃第904章 交換第222章 好戲開場了第969章 撞上了第217章 戰前準備第868章 拼命第1002章 最終計劃第285章 變數第1126章 這叫一切正常?!第422章 千鈞一髮第17章 與賽維拉的交談第532章 倒賣戰艦第339章 戰至中盤第220章 強勢圍觀第597章 博羅季諾級戰列艦第1061章 德國未來戰鬥機第680章 繼續打下去第151章 北洋備戰進行時第1269章 側翼安全第825章 大戰揭幕第136章 早產的風暴突擊隊第1246章 風語者第163章 豐島海戰(三)第27章 北洋的反應第1447章 抉擇第289章 北洋人事變動第1180章 風暴前夜第659章 會獵巴達維亞第120章 拜會鄭振勳第1018章 會議前夕第801章 戰爭倒計時第1290章 飛躍第170章 嚴肅點,打劫呢!第1181章 風暴來襲第673章 追擊第1231章 生命不息戰鬥不止第916章 另一名棋手第759章 海陸從來就是冤家!第938章 接戰第419章 從天而降的主力艦隊第346章 北洋和外洋第653章 德國人的憤怒第1212章 華夏裝甲師2第1173章 愁雲慘淡第338章 巨人間的戰鬥第578章 不能明說的事情第619章 南洋的俄國陸軍第1229章 俄國人的選擇第560章 無與倫比的龍興級戰列艦第637章 愚人節大屠殺第731章 拉人入夥第662章 追蹤第1478章 外高加索攻勢第1186章 先手攻擊第926章 反攻第1435章 底牌盡出的德國人第580章 合作意向達成第220章 強勢圍觀第1053章 鑽空子第1448章 歐陸最後一戰第695章 裝甲戰第1234章 戴高樂的擔憂第411章 戰略佈局第790章 生來就是死對頭第476章 如何收場第695章 裝甲戰第1474章 突破與落幕第385章 整合陸軍第1269章 側翼安全第246章 與中樞談生意第390章 談判第591章 意大利的選擇第615章 兵者詭道也第1232章 俄國人的窘境第734章 帝國危機(1)
第165章 新的計劃第974章 黑暗中的希望第1405章 虎嘯法蘭西5第586章 全新的艦隊第909章 驚變第105章 李中堂的決斷第31章 論勢(一)第218章 英國人與俄國人第839章 拿還是不拿?第872章 勝利中的憂慮第1413章 一擊致命第772章 小隊協作第500章 攤牌第636章 三寶壟外海第1152章 鋼鐵巨獸第67章 伊藤博文的計劃第1244章 奧匈帝國的本錢第168章 豐島之後(一)第1297章 鷹之牆第1296章 最終的決斷第1255章 遭遇戰第777章 貝蒂的思考第461章 消耗戰第1280章 空中花園行動第1515章 再打一場第1339章 反擊計劃第904章 交換第222章 好戲開場了第969章 撞上了第217章 戰前準備第868章 拼命第1002章 最終計劃第285章 變數第1126章 這叫一切正常?!第422章 千鈞一髮第17章 與賽維拉的交談第532章 倒賣戰艦第339章 戰至中盤第220章 強勢圍觀第597章 博羅季諾級戰列艦第1061章 德國未來戰鬥機第680章 繼續打下去第151章 北洋備戰進行時第1269章 側翼安全第825章 大戰揭幕第136章 早產的風暴突擊隊第1246章 風語者第163章 豐島海戰(三)第27章 北洋的反應第1447章 抉擇第289章 北洋人事變動第1180章 風暴前夜第659章 會獵巴達維亞第120章 拜會鄭振勳第1018章 會議前夕第801章 戰爭倒計時第1290章 飛躍第170章 嚴肅點,打劫呢!第1181章 風暴來襲第673章 追擊第1231章 生命不息戰鬥不止第916章 另一名棋手第759章 海陸從來就是冤家!第938章 接戰第419章 從天而降的主力艦隊第346章 北洋和外洋第653章 德國人的憤怒第1212章 華夏裝甲師2第1173章 愁雲慘淡第338章 巨人間的戰鬥第578章 不能明說的事情第619章 南洋的俄國陸軍第1229章 俄國人的選擇第560章 無與倫比的龍興級戰列艦第637章 愚人節大屠殺第731章 拉人入夥第662章 追蹤第1478章 外高加索攻勢第1186章 先手攻擊第926章 反攻第1435章 底牌盡出的德國人第580章 合作意向達成第220章 強勢圍觀第1053章 鑽空子第1448章 歐陸最後一戰第695章 裝甲戰第1234章 戴高樂的擔憂第411章 戰略佈局第790章 生來就是死對頭第476章 如何收場第695章 裝甲戰第1474章 突破與落幕第385章 整合陸軍第1269章 側翼安全第246章 與中樞談生意第390章 談判第591章 意大利的選擇第615章 兵者詭道也第1232章 俄國人的窘境第734章 帝國危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