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5章 新的戰略新的目標

海軍軍備只不過是一國海軍的硬件而已,如果將一個國家的海軍比作一個人的話,那麼各種戰艦官兵和港口設施就是這個人的身體。而海軍戰略就好比是一個人的大腦,有再好的裝備,戰略模糊定位不清,也沒法發揮海軍的作用,如果要是戰略失誤的話,那造成的後果就可以用悲劇來形容,當然海軍的戰略必然和國家戰略相協調。就在德國人準備爲下一級戰列艦做準備的時候,德國的國家戰略也開始進行重大的調整,其核心就是,未來,德國將劍指何方?!

當條頓騎士的後裔們放倒了俄國,並將其變成自己的附庸後,德國的戰略環境變的十分有利,甚至比當年俾斯麥時期還要有利,當年俾斯麥不過是搞了一個三皇同盟,用一直盟約作爲自己的安全保證,可是現在,德國用自己的力量將俄國擊敗,英法受到了重創,單純憑藉這兩個國家已經不可能在陸上對同盟國集團構成任何致命威脅。威廉二世追逐的是陽光下的土地,既然這個世界上還有太多的土地沒能納入到自己的掌控之中,那麼德國的擴張步伐就不能停歇。德國人拔劍四顧,尋找剩下的可以獲得土地的方向。

越過俄國和華夏交手,這是絕對不可能的,無論是地理上還是從實力上,德國都沒有與華夏在陸上交手的想法。整個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已經置於了德國及其盟友的控制之下,兵力嚴重不足的英國皇家海軍無力完成對德封鎖,過了北海就是大西洋,而大西洋對面是美國,德國再自大也絕對不會認爲自己可以派陸軍登陸美國!往南的話就是地中海和中東地區,此時地中海幾乎處於了德國盟友的控制下。西班牙、奧匈帝國和意大利足夠壓制法國地中海艦隊。英國人失去了在地中海的落腳點。但是整個北非已經被瓜分殆盡。德國人也無法獲得什麼利益。

再把目光往東移動,阿拉伯半島上的國家在德國人眼中沒有任何價值,畢竟在石油未被發現的情況下。阿拉伯半島絕大部分地區連條永久河流都沒有,有的只有沙子。除去德國的盟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往東發展的話就只有從伊朗和印度下手了!此時這個位面的伊朗已經發現了一些大的油田,僅僅爲了每年上百萬噸的原油,德國就不能放過!而南亞次大陸則更是德國人夢寐以求的!

要知道英國在南亞的殖民地可不僅僅是現在的印度,還有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爾以及當時被稱爲錫蘭的斯里蘭卡!這裡不僅有豐富的資源廣袤的耕地(現在的印度可耕地面積佔到了國土的一半以上,論面積比中國都多!)。同時還有大量的人口,是絕佳的原料產地和產品傾銷地,當然了還可以提供足夠多的勞動力!南亞被稱爲英國女王皇冠上最爲璀璨的寶石一點也不過分!

而德國人的戰略重點就是以中東爲跳板向伊朗和印度方向發展,而這必然會遭到英國人的全力阻擊。印度的安危在英國人的心目中是僅次於本土的,如果這個巨大的原理產地、產品市場和勞動力源泉就這樣失去的話,那麼英國就徹底淪爲2流國家了!在德國人看來,佔領印度並不是目的,德國人沒能力也沒心思去管理比德國人口還要多的多的印度人!他們只需要排除英國人的影響力,然後向宗主國一樣從印度獲得好處就更好了。如果能將其拆成幾個國家就更好了!

爲了實現這個目的,德國必須保證地中海—紅海—印度洋航線的安全。只要能切斷英國與印度之間的聯繫,那麼失去外援的英國駐印度政府在德國的重壓和內部的不穩定因素雙重壓力之下必然會崩潰。這個計劃的可行性很高,只不過需要較長的時間而已!

英法雖然不懼,德國人真正擔憂的是美國。威廉二世雖然自負,但是美國人要同時開工建造12艘主力艦的沖天“壕氣”也震撼了德國人。而經過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人也意識到了雙方的矛盾基本不可調和。德國對於南美興趣多多,因爲那裡是有大量的資料。與已經被瓜分殆盡的非洲和東南亞不同。南美在德國人眼中還是大有可爲的!但是最關鍵的問題是德國要獨霸歐洲,而美國是不可能允許一個歐洲大聯盟存在的,美國雖然不擔心本土的安全,但是作爲一個大國絕對不能容忍對方將自己堵在家門口!所以爲了自己的勢力範圍和後院,美國絕對會盡全力支持英法,在德國人計劃中爲了保證自己東進印度戰略的實現,必須在大西洋方向遏制美國艦隊的進攻。

而爲了實現這一點,德國在戰時必須在西班牙駐紮足夠多的艦隊和航空力量來防止美國的介入。至少要防止德國在擊潰法國之前,美國介入到歐洲本土的戰鬥中。至於說英國。按理說以同盟國艦隊的力量單獨打英國海軍應該問題不大,但是舍爾等人卻用非常隱晦的語言否決了這個想法:“未來的海戰決定勝負的將不再是戰列艦的重甲巨炮。而是那些翱翔在空中的雄鷹,戰爭中後期的數次交戰證明。飛機有能力對海上的戰艦構成巨大的威脅,而在絕對數量優勢的岸基飛機掩護下,我們將很難奪取英吉利海峽的制空權,再加上大量的水雷和岸防魚雷艇潛艇的輔助,即使我們擁有了超出英國海軍的力量也未必能實現,更何況考慮到法國、美國海軍,我們可以動用的實際兵力更少。”

舍爾等人的話頗有預見性的指出了航空兵在未來海軍乃至國防體系中的重要性。於是乎,在海軍高層的推動下,德國海軍陸基航空兵進步一擴充,而海基航空兵也被提上了議事日程,如何讓飛機從軍艦上起降,設計一種以飛機爲主要做作戰方式的戰艦被納入到了德國海軍的議事日程上。這是舍爾等人預見到的,而他們沒預見到的是,陸軍居然也在這個關鍵的時候插了一槓子,陸軍將領們也想要將更多的飛機納入到自己的麾下,畢竟在陸戰中,各種各樣的飛機也對陸地上的佔據發生了重大的影響,尤其是當年英國人的v1500四發重型轟炸機遮天蔽日的對德軍陣地轟炸的情景至今是不少人的噩夢。

軍人的天職就是戰鬥,在戰爭時期和敵人在戰場上廝殺,和平時期爲了預算和政客打嘴仗,各軍種之間爲了各自的利益展開爭奪。於是乎,在德國總參謀部的會議中,德國海軍開始了和德國陸軍之間的戰鬥,雙方就兩軍飛機配置的數量和種類以及各種相關問題展開了“熱情而友好”的探討。

軍事從來都是和政治掛鉤的,而政治又從來不是一家說了算的,德國海軍和外交部已經開始遊說其它同盟國國家,按照德國政府的想法,德國在未來十年之內需要建立一支集中了德國、意大利、奧匈帝國、西班牙和土耳其五國的聯合海上力量,要是真的實現了這個計劃的話,那麼這支強大的艦隊將不是任何單獨一個國家可以抵禦的。奧匈和土耳其作爲德國的鐵桿小弟立即表示支持,並且願意提供本土的港口作爲聯合艦隊的基地。西班牙態度有些模糊,不過經過一番試探來看,西班牙主要是想從中獲得更大的利益,早晚也會加入的,這其中的原因很簡單,西班牙在1戰中加入同盟國,已經徹底得罪了協約國集團,無論是美國想要古巴還是法國可能的打擊報復都不是西班牙一個國家可以承受的,所以西班牙只能選擇堅定的站在同盟國一邊!

而讓德國人有些吃驚並且擔憂的是,似乎意大利人對這個計劃並不熱心,作爲同盟國海軍中第二強的存在,意大利海軍無疑佔據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如果沒有意大利海軍的話,德國人估計西班牙和奧匈帝國海軍最多也就和法國戰個平手!至於土耳其艦隊?先別說實力問題,德國人還打算讓土耳其在印度洋發揮作用呢!而且從地理上看,意大利正好處於了地中海的中心,再加上利比亞,將整個地中海分成東西兩半,優良的地理環境加上一定量的飛機絕對能將地中海鎖死。因此,意大利的動向讓德國人感到十分的擔憂,他們現在還拿不準,意大利人到底是單純的因爲簽訂條約時自己被陰了而發泄不滿,以便在未來獲得更大的利益呢,還是說真的準備和同盟國集團分道揚鑣?

後者絕非空穴來風,意大利和奧匈不同,他和德國之間沒有那麼緊密的關係,意大利和西班牙也不一樣,畢竟前者的實力可比西班牙強多了,如果意大利想要中立的話,無論是協約國還是同盟國都不會逼迫過甚,而意大利的缺失對於德國的戰略來說無疑是重大打擊,現在威廉二世是真的有些後悔了!因爲一時的莽撞,德國就面臨着失去一個重要盟友的危險!

感謝書友zhouyu1976的打賞~~~。熟悉歷史的書友們應該知道1戰結束後影響海軍發展的一次會議吧?戰爭結束了,但是各國在會場上會有新的戰鬥,希望大家能喜歡~~~~~。

第459章 減少損失第821章 準備2第848章 急了第52章 北洋的困境第447章 跨過黑龍江第414章 拉開帷幕第435章 幕後交易第964章 協商第9章 拜會布林(二)第960章 攻擊開始第453章 態勢第740章 最後的核心陣地第1085章 鬥牛士VS蠻牛第798章 鄧尼金的軍團第792章 大膽一雷沉第1163章 產能問題第640章 裝甲長龍第279章 大布局第205章 後院起火第783章 小弟挖潛計劃第600章 閉門會談第1244章 奧匈帝國的本錢第1270章 交戰第440章 秋山的困惑第1358章 談判和終結第925章 潘興突擊師第88章 徐氏步兵班(一)第611章 潛艇戰與反潛第526章 小國的心思第1352章 總攻第219章 最終計劃出爐第1248章 戰爭爆發第27章 北洋的反應第1494章 乘風之神!第116章 英國人來了第688章 輕鬆的首戰第176章 東海上的血案第478章 炮擊海參崴第719章 攻擊開始第431章 陷阱第512章 無畏時代的開啓第838章 磨刀霍霍的美國第73章 飛旋的火龍第1497章 打穿他們!第444章 落幕第453章 態勢第1045章 德國陸軍的戰略1第1531章 窗臺行動第370章 飲鴆止渴第533章 別看不起舊貨!第1378章 世界的另一端第517章 傑里科的選擇第1334章 血火藍天4第654章 德國人的援助第331章 楊用霖的決斷第777章 貝蒂的思考第55章 海軍痼疾第1121章 圍殺第25章 信任危機第91章 嚴博勳第277章 擱淺的巨鯨第23章 準備第1071章 鏖戰第176章 東海上的血案第883章 失控第1066章 鑄造中堅2第1166章 空中壓制第213章 全線進攻第1041章 蘇默VS葉銘第1278章 巨人殺手第1192章 如芒在背第1334章 血火藍天4第123章 陸軍改革第10章 拜會布林(三)第1160章 質詢第208章 平壤防禦圈第493章 穹甲復古流第318章 制定計劃第152章 最後的資金!第945章 戰鬥還是撤離?第1228章 一起上吧第1370章 更好的選擇第1112章 血灑長空第1398章 抓狂的協約國第1271章 長角犀牛第1313章 持續惡化第374章 決戰聖地亞哥第608章 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內!第1487章 裝甲啓示錄(4)第790章 生來就是死對頭第144章 塵埃落定第1511章 致命的碰撞第3章 崛起中的日本海軍第1032章 條約巡洋艦歷史第851章 交易與善後第611章 潛艇戰與反潛第371章 俄國人的陰謀第510章 帕森斯的福音第511章 潛艇戰和反潛體系第1323章 南北夾擊
第459章 減少損失第821章 準備2第848章 急了第52章 北洋的困境第447章 跨過黑龍江第414章 拉開帷幕第435章 幕後交易第964章 協商第9章 拜會布林(二)第960章 攻擊開始第453章 態勢第740章 最後的核心陣地第1085章 鬥牛士VS蠻牛第798章 鄧尼金的軍團第792章 大膽一雷沉第1163章 產能問題第640章 裝甲長龍第279章 大布局第205章 後院起火第783章 小弟挖潛計劃第600章 閉門會談第1244章 奧匈帝國的本錢第1270章 交戰第440章 秋山的困惑第1358章 談判和終結第925章 潘興突擊師第88章 徐氏步兵班(一)第611章 潛艇戰與反潛第526章 小國的心思第1352章 總攻第219章 最終計劃出爐第1248章 戰爭爆發第27章 北洋的反應第1494章 乘風之神!第116章 英國人來了第688章 輕鬆的首戰第176章 東海上的血案第478章 炮擊海參崴第719章 攻擊開始第431章 陷阱第512章 無畏時代的開啓第838章 磨刀霍霍的美國第73章 飛旋的火龍第1497章 打穿他們!第444章 落幕第453章 態勢第1045章 德國陸軍的戰略1第1531章 窗臺行動第370章 飲鴆止渴第533章 別看不起舊貨!第1378章 世界的另一端第517章 傑里科的選擇第1334章 血火藍天4第654章 德國人的援助第331章 楊用霖的決斷第777章 貝蒂的思考第55章 海軍痼疾第1121章 圍殺第25章 信任危機第91章 嚴博勳第277章 擱淺的巨鯨第23章 準備第1071章 鏖戰第176章 東海上的血案第883章 失控第1066章 鑄造中堅2第1166章 空中壓制第213章 全線進攻第1041章 蘇默VS葉銘第1278章 巨人殺手第1192章 如芒在背第1334章 血火藍天4第123章 陸軍改革第10章 拜會布林(三)第1160章 質詢第208章 平壤防禦圈第493章 穹甲復古流第318章 制定計劃第152章 最後的資金!第945章 戰鬥還是撤離?第1228章 一起上吧第1370章 更好的選擇第1112章 血灑長空第1398章 抓狂的協約國第1271章 長角犀牛第1313章 持續惡化第374章 決戰聖地亞哥第608章 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內!第1487章 裝甲啓示錄(4)第790章 生來就是死對頭第144章 塵埃落定第1511章 致命的碰撞第3章 崛起中的日本海軍第1032章 條約巡洋艦歷史第851章 交易與善後第611章 潛艇戰與反潛第371章 俄國人的陰謀第510章 帕森斯的福音第511章 潛艇戰和反潛體系第1323章 南北夾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