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9章 理想和現實

“不知貴國對德國人設計的航空巡洋艦有什麼看法,根據我國海軍掌握的資料,這種航空巡洋艦極力壓縮了戰艦的炮戰能力,增強航空能力,一艘標準排水量1.5萬噸的航空巡洋艦可以搭載20架以上的艦載機。在我國海軍高層看來,這樣的戰艦無論是彌補艦隊航空兵力的不足還是執行破交任務都十分不錯。”在詢問完航空母艦的相關事宜後,丹尼爾又引入了下一個議題。

對於海上航空力量缺乏的意大利海軍來說,這確實是一個非常有誘惑力的設想。而且作爲有殖民地的國家,意大利派駐在厄立特里亞和索馬里的駐外艦隊需要一艘旗艦,用戰列艦和航空母艦作爲旗艦顯然有些浪費,而如果安排一艘航空巡洋艦的話,則同時兼顧了航空戰力和較強的炮戰能力,所以意大利海軍也想看看能否搞出一級航空巡洋艦作爲海外艦隊的主力。

“如果在小規模交戰中,航空巡洋艦會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需要說明兩點的是,第一,航空巡洋艦的航空戰鬥力肯定不如同排水量的小型航母。而且會差很多。第二,航空巡洋艦的炮戰能力肯定弱於同級別的巡洋艦。這裡炮戰能力不僅僅單純說的是火炮數量,同時防禦力也會差一個檔次。當然如果說標準的重巡洋艦和航空巡洋艦直接的小規模交戰的話,航空巡洋艦的飛機還是完全可以壓制普通巡洋艦的。而因爲飛機的存在,偵察和對戰場的感知能力上也是航空巡洋艦更強。”對於航空巡洋艦,嚴博勳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總體而言,航空巡洋艦卻是在海戰中的表現比普通巡洋艦強,但是如果考慮到巡洋艦在必要的時候要執行夜戰和對地掩護任務的話,那麼航空巡洋艦因爲火炮數量和裝甲上的問題就不如後者了

。這也是爲何華夏寧可選擇在條約結束後補航空母艦而不選擇使用火炮數量偏少防護較弱的航空巡洋艦的根本原因之一。

“作爲一個設計師,你應該明白,哪怕給你1萬6千的噸位。讓你設計一艘裝載着至少6門10寸級別火炮,航速32節以上。並且可以起降20架飛機,同時裝甲可以抵禦10寸級別火炮的戰艦是根本不可能的。”嚴博勳直言不諱的說道,防空巡洋艦的短板是顯而易見的。因爲在噸位一定,其它裝備一定的情況下,厚重的裝甲是通過削減防護面積來獲得的,重點防護爲何最終能取代全面防護的根本原因就在於對核心艙的保護。

“一艘戰艦必須把一下東西納入到核心艙的保護之中,鍋爐艙、輪機艙。主炮、彈藥庫、輔機艙包括髮電機以及相關設備。(歷史上的委內託淚流滿面了,電機艙在裝甲盒外面。)”說到這裡。嚴博勳頓了頓。“但是航空巡洋艦不一樣,他還要把額外增加的航空燃油艙以及航空彈藥放入到裝甲盒之中。同時爲了容納更多的飛機,整個機庫就必須儘可能的長,如果是守衛佈置主炮的話,以主炮之間的長度來設置裝甲盒的話,那麼這個長度可能十分的驚人。”

“根據我國和貴國對德國巡洋艦的瞭解,他們的巡洋艦長度很有可能在210米以上,預計的機庫長度加上升降機應該有120米,再加上前後炮塔的防護,整個防護長度將達到驚人的150米左右。而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把他們的飛行甲板鋪設到炮塔上面,其長度也不過160米左右。如此長的裝甲帶,必然會極大的削弱防禦力。華夏的重巡洋艦的防護長度也不過110米上下。你可以想象一下。這艘戰艦即使可以超出一些噸位,又能有多好的防護呢?”嚴博勳反問道。

如果說華夏費點力氣能讓戰艦做到在正常交戰距離免疫一般10寸級別火炮的話,那麼德國人是肯定做不到讓航空巡洋艦免疫10寸級別火炮的,能做到全部裝甲帶免疫7寸級別火炮就不錯了!要知道,歷史上的傾斜裝甲也不過是免疫一般英美日的8寸炮而已,而且距離較遠才行。嚴博勳很難相信德國人1.5萬噸級別(超噸位是肯定的。)航空巡洋艦在保證20架飛機的搭載量的情況還可以讓長達150米左右的裝甲盒擁有傾斜裝甲的防護!即使少了幾門主炮依然不行。所以航空巡洋艦搞幾艘可以,但是如果要想當主力的話,則會極大削弱一國的對陸支援和夜戰能力。

嚴博勳這番話通過丹尼爾對意大利海軍的影響還是很大的,至少打消了他們打算跟風建大量航空巡洋艦的打算。德國人選擇大量建造航空巡洋艦是有原因的。他們需要在大西洋上與潛艇和陸基飛機一起破交,強調偵查能力以及最強的攻擊力。所以他們需要航空巡洋艦。但是意大利海軍就不一樣了。他們的作戰區域是在地中海,基本上白天可以獲得意大利空軍的支援和己方海基航空兵的協助。晚上的話就要提防可能的夜戰了。唯一能用得上的地方可能就只有位於東非的殖民地了,所以意大利最多建造2艘就夠了,建的太多了反而會影響艦隊的夜戰實力。當然,如果非要讓航空巡洋艦可以抵禦對方的10寸級別艦炮的話,那麼只有增加噸位了,至於具體增加多少,華夏也沒研究過。

就在嚴博勳和丹尼爾在討論未來意大利海軍的發展的時候,雷德爾主持的航空巡洋艦計劃也遭到了挫折。其原因正如嚴博勳所預料的那樣,防護太差了,一向注重防護的德國海軍部實在無法接受一艘連級別的火炮都無法防住的巡洋艦,“雷德爾先生的巡洋艦面對各國的重巡洋艦簡直就是一層紙

。即使考慮到航向角的因素,也無法防禦正常交戰距離射來的10寸級別火炮,如果是炮戰的話,只要對方的炮彈能命中核心艙,那麼結果幾乎是必穿的!”一名德國設計師這樣評價航空巡洋艦。

雷德爾出身參謀,本身並不懂得造艦,他能看到航空巡洋艦的能力,但是並不知道這些能力背後的代價!在他的計劃中,航空巡洋艦應該是一款航速和普通巡洋艦持平,火力偏弱,但是同時具有一定航空能力的艦種。但是縮減了3門主炮後換來的重量實在無法平衡拉長裝甲盒長度後帶來的防禦壓力。於是乎德國設計師們表示,自己最多能做到讓戰艦水平裝甲防禦500kg高爆彈和側弦裝甲防禦7寸火炮的水平。再高就真的不行了。

不過就在雷德爾被來自海軍內部和造船廠兩方面的責難弄得焦頭爛額的時候,已經升任大艦隊司令的希佩爾海軍元帥力排衆議表示了對雷德爾計劃的支持,這倒不是處於對雷德爾這個晚輩的關照,畢竟任何關照也不能比數億馬克的費用和數萬噸的戰艦噸位更重要,希佩爾認同雷德爾計劃的根本原因在於對德國戰略的需要,因爲在主力艦隊南下地中海進而攻略南亞的過程中,德國海軍確實需要一種多面手戰艦來儘可能的牽制協約國海上兵力同時儘可能的破壞交通線。沒有航空巡洋艦,德國海軍又會用什麼呢?用艦隊航母加主力艦?拜託,同盟國海軍本來就是弱勢,要是還這樣分散主力艦隊的話,那不是找死嗎?所以即使這些航空巡洋艦是脆皮,也必須造!戰略上要求已經高於戰術了。要是萬一和對方巡洋艦進入炮戰被擊沉的話,那德國海軍也只能自認倒黴了。

不過海軍設計局的報告依然對同盟國海軍建設造成了一定的影響,除了德國海軍還堅定的執行航空巡洋艦建造計劃外,奧匈帝國和土耳其都對這種優勢和劣勢同樣明顯的戰艦產生了動搖,相對於德國海軍龐大的規模,奧匈帝國和土耳其的每一艘主力艦都是十分寶貴的。而且從作戰任務上來看,他們也沒有責任承擔北大西洋的破交任務。所以在幾經躊躇之後,他們分別降低了航空巡洋艦的建造數量,奧匈帝國打算建造2艘,而土耳其只建造1艘。

“總有一天,你們會認識到航空巡洋艦在戰爭中的巨大作用的。即使他的防護脆弱,但是他絕對是最適合北大西洋破交作戰的戰艦,他將是公海艦隊絞死英國的最重要的一根繩索。”雖然遭到了多方面的質疑和反對,但是雷德爾不想放棄他的計劃和夢想。他甚至於對於未來的升遷都不在乎了,舍爾元帥曾經多次暗示,如果雷德爾願意,在結束了航空巡洋艦的建造工作後可以考慮將其調往海軍總參謀部任職,但是都被他婉言拒絕了。

而在雷德爾的努力下,第一艘航空巡洋艦埃姆登號於1戰停戰後5年終於下水進行舾裝(因爲某些原因,文中不能出現1920年以後的年份,所以我就直接用戰後xx年來描述了,本位面中1戰結束是1919年。)這艘戰艦將作爲實驗品來爲後續建造的航空巡洋艦積攢經驗。而伴隨着幾年來德國經濟和國力的回覆和發展,德國國力已經遠超了同時期的英國,僅次於美國和華夏。一個比開戰前更強悍的德國出現在世人面前。

感謝書友owen偶、zhouyu1976、hukaikaka的打賞~~~,以及書友空晨、f663026、王趨曰下士、9527的月票支持~~~~。

第1437章 大西洋啓示錄1第863章 最終的計劃與準備第1039章 各個擊破第1330章 呼嘯長空3第613章 快速艦隊之間的較量!第54章 北洋的反應第750章 心急的希臘人第373章 計劃第264章 棄子第581章 俄荷聯合艦隊第883章 失控第1278章 巨人殺手第277章 擱淺的巨鯨第1197章 制導武器的必要性第1497章 打穿他們!第380章 遠東海權第1371章 猶豫的俄國人第855章 盟友的力量第31章 論勢(一)第1080章 公海艦隊的 改造和新建第858章 貓之殤第364章 巡洋艦的黃昏第208章 平壤防禦圈第439章 日本海收網第842章 調停與陰謀第1523章 決戰拉開序幕!第1086章 坎寧安的首勝第1227章 精簡版or豪華版?第802章 這就開打了?!第72章 後勤問題第271章 日軍最後的攻勢第894章 猛攻第60章 翁師傅的對策第1155章 交鋒1第930章 固執的威廉第1194章 莫斯科的夜晚第952章 拉人入夥第510章 飛艇和潛艇第1074章 華夏新式坦克第160章 北洋大閱第1236章 蛟龍入海第676章 四打六第1031章 航空巡洋艦第702章 代號“發電機”第90章 初見鄧公第267章 馬卡諾夫的囑託第953章 準備行動第401章 北洋艦隊出動第1392章 後續第209章 這算攤牌嗎?第868章 拼命第905章 最後的廝殺第102章 煩躁的荷蘭人第1187章 對攻戰第616章 計劃的完善第532章 超限戰第771章 被鄙視的法國武器第554章 德國人的謀劃第1209章 艦載雙發飛機第1278章 巨人殺手第1088章 捉襟見肘第209章 戰前準備第1349章 勝利or深淵?第1441章 法蘭西最後一戰第476章 如何收場第895章 兵臨城下第991章 諸神的黃昏3第752章 標準化戰列艦第567章 各懷鬼胎第1528章 看不見的博弈第610章 劇本不是這樣的!第732章 破交攻略第867章 主力接戰第1344章 長腳湯姆第74章 自動武器的搭配第830章 大出血第989章 餘響第68章 困境依舊第1061章 德國未來戰鬥機第59章 戰艦挖潛計劃第62章 談判桌外的合作第581章 俄荷聯合艦隊第10章 拜會布林(三)第1337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5第1340章 出擊第824章 意大利海軍出擊第72章 後勤問題第609章 海狼在行動!第1272章 折戟第408章 定計第1432章 華夏海軍總動員第1441章 法蘭西最後一戰第1100章 八方雲動第89章 徐氏步兵班(二)第1379章 大戰爆發第847章 震驚的美國人第604章 與西班牙人的談判第209章 戰前準備第1204章 超重裝甲航母?第1468章 夜戰1
第1437章 大西洋啓示錄1第863章 最終的計劃與準備第1039章 各個擊破第1330章 呼嘯長空3第613章 快速艦隊之間的較量!第54章 北洋的反應第750章 心急的希臘人第373章 計劃第264章 棄子第581章 俄荷聯合艦隊第883章 失控第1278章 巨人殺手第277章 擱淺的巨鯨第1197章 制導武器的必要性第1497章 打穿他們!第380章 遠東海權第1371章 猶豫的俄國人第855章 盟友的力量第31章 論勢(一)第1080章 公海艦隊的 改造和新建第858章 貓之殤第364章 巡洋艦的黃昏第208章 平壤防禦圈第439章 日本海收網第842章 調停與陰謀第1523章 決戰拉開序幕!第1086章 坎寧安的首勝第1227章 精簡版or豪華版?第802章 這就開打了?!第72章 後勤問題第271章 日軍最後的攻勢第894章 猛攻第60章 翁師傅的對策第1155章 交鋒1第930章 固執的威廉第1194章 莫斯科的夜晚第952章 拉人入夥第510章 飛艇和潛艇第1074章 華夏新式坦克第160章 北洋大閱第1236章 蛟龍入海第676章 四打六第1031章 航空巡洋艦第702章 代號“發電機”第90章 初見鄧公第267章 馬卡諾夫的囑託第953章 準備行動第401章 北洋艦隊出動第1392章 後續第209章 這算攤牌嗎?第868章 拼命第905章 最後的廝殺第102章 煩躁的荷蘭人第1187章 對攻戰第616章 計劃的完善第532章 超限戰第771章 被鄙視的法國武器第554章 德國人的謀劃第1209章 艦載雙發飛機第1278章 巨人殺手第1088章 捉襟見肘第209章 戰前準備第1349章 勝利or深淵?第1441章 法蘭西最後一戰第476章 如何收場第895章 兵臨城下第991章 諸神的黃昏3第752章 標準化戰列艦第567章 各懷鬼胎第1528章 看不見的博弈第610章 劇本不是這樣的!第732章 破交攻略第867章 主力接戰第1344章 長腳湯姆第74章 自動武器的搭配第830章 大出血第989章 餘響第68章 困境依舊第1061章 德國未來戰鬥機第59章 戰艦挖潛計劃第62章 談判桌外的合作第581章 俄荷聯合艦隊第10章 拜會布林(三)第1337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5第1340章 出擊第824章 意大利海軍出擊第72章 後勤問題第609章 海狼在行動!第1272章 折戟第408章 定計第1432章 華夏海軍總動員第1441章 法蘭西最後一戰第1100章 八方雲動第89章 徐氏步兵班(二)第1379章 大戰爆發第847章 震驚的美國人第604章 與西班牙人的談判第209章 戰前準備第1204章 超重裝甲航母?第1468章 夜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