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邀宴

王楓見崇禎沒有因自己擅自殺了大小劉而怪罪自己,不禁讓他大鬆了一口氣,對於自己能保留一條小命,這是比領雙俸祿和一個尚書頭銜好上太多了。

既然崇禎讓王楓指揮山東戰後安置的工作,他也不客氣當場勒令各地官員該幹嘛的就去幹嘛,幹不好就撤換掉,上次宴會那招殺手鐗搞得山東各級文武官員人心惶惶,當下不需欽差特地吩咐,每個官員對災民都多了一份關心,安置、重建、施糧、放工、重新丈量田地,還田於民,免費提供稻種、菜種給農民栽種,致力幫助貧苦百姓迴歸本來的生活,山東呈現一副欣欣向榮的新氣象。

而山東衛所從本來的八個衛所只剩下三衛,大約剩三萬人,加之大小劉餘部兩萬總計只剩五萬多人,山東守備力大爲降低,在皇帝的默許下,王楓把吳國棟調入山東都指揮使司,任都指揮使和練民團使,然後安排王佐聖擔任他的副手,負責訓練和招募。

在王楓的建議下,崇禎把太子侍講方以智提拔爲山東布政使、兵科給事中範叔泰任山東按察使,這兩個任命一出來,讓朝堂上那些老臣目瞪口呆地楞了好久,這兩個六、七品的小官,居然直接外放成了二、三品的地方大員,這是燒一輩高香也求不來得呀!

王佐聖和範叔泰都是張國維一手提拔的人才,張國維回京任右都御史後,便將這兩個得意門生交給王楓。

王佐聖,字克仲,南直隸長洲人,年甫弱冠就中二甲第七名進士,被崇禎提拔爲庶吉士,他在翰林院苦苦蹲了好幾年,才被張國維推薦到了山東承宣布政使司內,任一個照磨的小官吏,好歹總算是有個出路,只是到了山東以後還是讓他被埋沒了許久,今日被王楓拔擢爲都指揮同知兼任練民團副使,這才讓他有出頭的一天。

王佐聖雖是文人出身,但卻是個十足十的儒將,吳國棟屬於行動派,王佐聖屬於理論派,個性一個外向耿直,一個沉穩內斂,對於衛所的改革和練民團的培養,一人負責訓練一人負責管理倒也相得益彰,這一武一文配合得妥妥當當,眼下兩人正在諸城訓練新兵,合力改革山東境內兵員頹廢的情形。

範叔泰和王佐聖是同科進士,不過他年紀比王佐聖大了十多歲,爲人正直不阿,秉性剛毅,當初他入京應試時得罪了當朝首輔大學士溫體仁,惹得溫大學士故意在閱卷時將他的名次貶爲三甲。

大明朝殿試錄取考生分爲三等,稱作三甲,一甲僅錄取三人,依次爲狀元、榜眼、探花,稱‘進士及第’,在於‘史’的意味,二甲錄取若干,稱‘進士出身’,在於‘子’的意味,三甲同樣錄取若干,稱‘同進士出身’,在於‘集’的意味,世人統稱錄取者爲‘進士’。

一般人可能會覺得三甲就三甲,好歹還是個同進士出身,怎麼算都還是進士,要是溫大學士再缺德一點,可能連個進士都沒得當還得坐牢,但是範叔泰偏偏不肯,他自視才學淵博,經史子集無一不窺,斷然不可能只是個三甲,當下自然是不相信,後來也不知道是怎麼鬧騰的,鬧到太和殿上傳到了崇禎的耳裡,當下崇禎命禮部重新閱卷,這才改爲二甲頭名,好歹也是殿試第四名,這才還他一個公道。

王楓聽完張國維介紹後,不禁微笑心想:“這就叫作……會吵的小孩有糖吃嗎?溫體仁也算厚道了……雖然把他冷凍在兵科,但是倒也符合他敢說直言的性格,當言官倒也不算埋沒他,只是就他的個性來講……在朝廷上一定得罪了不少人,難怪當了快十年的官還是一個小小的給事中,敢情他連周延儒都得罪了?”

王楓嘴角揚起滿意的微笑:“連換了首輔都沒機會擡頭,可見他這人多麼討人厭……這山東衆官吏就需要範叔泰這種黑麪包公來管管。”

王楓打算在‘倚翠樓’設宴犒賞龍衛軍將領和山東各級文武官員,嘉獎他們這幾日爲了災民如此辛苦操勞,順便歡送張國維回京述職和歡迎新任山東布政使的方以智。

自從上回那次鴻門宴殺人立威之後,山東衆官員對於欽差邀宴這件事都產生一種莫名的恐懼和排斥,但是又不能不給欽差這個面子,恰巧山東正值人民流亡,土地大量荒蕪,社會經濟凋敝,百業俱廢的時期,機敏一點的官員都藉口推說公事繁忙不克前來,而那

些個性木訥遲鈍的只好硬著頭皮答應赴宴。

欽差驛館內王楓正與方以智和張國維坐在後廳閒話家常,一個親兵走進稟告道:“大人,請帖都已送達,這是名單。”親兵遞出一張紅色請帖。

王楓接了過來,看着遞送回來的名單,只見上頭註明會前來赴宴的官員,不過是名單上總數的三分之一而已,不禁蹙眉苦笑道:“看樣子……上次那般雷霆手段着實讓那些官員嚇得和鵪鶉一樣,敢情連膽子都嚇沒了?”

方以智一身大紅官袍,上頭繡著二品錦雞補服,一臉笑意地微笑道:“哈哈哈……玉堂啊玉堂……你這就叫作物極必反呀!這回是真心邀宴反倒使人疑竇了,嘖嘖,你這個欽差真是糟糕至極呀!”

王楓一副不甘示弱表情,嘴角微揚道:“欸……密之,你這樣說可就不對了,請帖上早就註明這是替你接風洗塵的邀宴,是他們不給你這個上官面子,與我何干?”

方以智輕笑道:“嘿嘿……你可別忘了,這山東境內就屬你的官最大了,爲何是我的關係?玉堂你還是認命點想辦法挽救你在衆官吏心中的形象吧!你儀表不凡的俊俏臉龐上,現在已經籠罩一層比包黑子還黑的煞氣了。”

王楓聞言苦笑心想:“敢情現在我比包青天還令貪官污吏恐懼就是了?可不知百年之後會不會有唱戲的,在戲臺上唱一出,白麪王青天智取花臉大小劉的戲曲……”

方以智收起笑容正色道:“打擊酷吏固然不錯,不過凡事太過總是不好,你別以爲那些地方官吏在朝廷上都沒有靠山,要是你把這些地方官吏都得罪了,難保朝堂上那些大臣不會爲難你,縱使你現在聖眷正隆,難保不會有落魄的一天,到時便是他們落井下石的時候。”

王楓輕鬆靠坐在太師椅上,微笑道:“死豬不怕滾水燙,要是真有那一天,想必我也死無全屍了,何必在乎那些欲加之罪,“虎死留皮,人死留名”那是那些注重名聲的清流學子所講究的,我可不在乎那些百年之後的虛名,凡事但求無愧於心而已。”

張國維透過王楓眼眸中流露出清明澄澈的眼神得知,王楓方纔那番言詞並非特意地謙虛做作,而是真的確實有那種覺悟,他心有感觸不禁想:“他不過才甫弱冠之齡,居然就有此等覺悟……枉費我比他多活了三十多年……我心境居然還不如一個年輕人。”

方以智聞言暗想:“真是看不透他……學問來講……或許他比不過定生和闢疆,個性上也不如我和朝宗穩重踏實,個性時而輕挑時而天真,行事向來都喜歡另闢蹊徑,真沒想到他會說出這般大義凜然的話來。”

王楓見他們兩人都不說話,便微笑道:“不過這樣子總不是辦法……看樣子還是得密之和張大人親自出馬才行,我可是一點魅力都沒有了。”

方以智聞言一笑道:“呵呵,好!那我就和張大人替你走這一遭了。”

在方以智和張國維極力奔走下,那羣鵪鶉官員終於是消除疑慮前來參加宴會,王楓包下了整座‘倚翠樓’,用來招待山東近百位文武官員。

今晚吃的便是花酒,官員之間的宴會本來就可邀娼妓相陪,今日由欽差帶頭狎妓更讓那些官員更無拘束,加上倚翠樓內名妓如雲,濟寧四大名妓就有三個落籍在此,一時間席上鶯鶯燕燕往來不斷,細聲軟語在耳,酥麻地令那些道貌岸然的父母官,頓時都不知道自己身處何地,只覺好似身處在九重天之外,腦袋中都是輕飄飄的感覺。

這酒宴也吃了許久,有些官員早就拉着姑娘不知道上哪忙活去了,一些不好此道的官員也儘自己心意後,吃完酒席就告辭離去,王楓身邊相熟的官員只剩下方以智和陳彬而已。

王楓見席上除了已經醉倒的官員以外,其他的大概都已經抱着美人暖被窩去了,見這兩個心腹知己,整晚下來酒也喝不多也沒有帶姑娘陪宿,他醉醺醺的俊臉詭異地一笑道:“你們兩個酒也不多喝些……嗯……天晚了也不去睡……你們兩個究竟想搞什麼?”

陳彬見王楓的表情就明白他暗指什麼,苦笑道:“回稟欽差……呂大人不在,卑職要負起保護你的責任。”

王楓皺鼻質疑道:“不是吧?你都還沒娶妻……我嚴重懷疑你……”

陳彬眉頭跳了幾下,苦聲道:“大人……”

“呵呵”王楓笑了幾聲,轉頭問方以智道:“嘿嘿……那密之應該是怕大嫂……”

方以智白了他一眼道:“這裡就你最沒資格說這句話,方纔那個羅姑娘纔剛靠近你的身旁,你就急着找藉口讓她走人,惹得姑娘家羞愧就躲了回去,我還真要懷疑你有寡人之疾。”

被方以智無意間猜中自己懷有暗疾,王楓不禁哽了一口氣,頓時臉上感到一陣燥紅,好在臉上被酒力醺得通紅,並不顯得太過顯眼,他輕咳一聲:“咳,嗯……天也晚了,你們也早點休息吧,陳彬你不用保護我了,你自己找樂子去吧,我去找那個羅妍姑娘。”

陳彬見王楓說完就離開了宴廳,不禁充滿疑惑地看向方以智,只見方以智也是一副疑惑的表情,兩人不禁面面相覷,內心均是充滿疑問地想:“這傢伙怎講一講就認真起來了呀?”

這‘倚翠樓’乃是濟寧最有名、最高檔的青樓,整棟建築處處都是雕樑畫棟,富麗堂皇的模樣,庭院內迴廊九曲,其中幾座小樓別具精巧雅緻,潔白地磚沿着小橋流水鋪設成一條小路,路旁安置了幾座石燈籠,燈籠長廊穿過一片桃林,一棟日式和室建築便在其中,林葉搖曳,清雅幽閉,四周靜得令人悠然清淨、心曠神怡,王楓微醉的腦袋瓜子,頓然一陣清醒.

王楓依照小茶壺的指示尋到了羅妍的住所,見眼前這棟由檜木搭建的和風建築,不禁暗想:“難怪那個小茶壺說我一定找的到……這種和室建築,在整個大明朝應該找不到第二間吧……”

“嘟”王楓朝聲音方向看去,只見石頭圍成的水池邊,有一個類似石頭假山的擺設,水流順着水道流入竹筒中,竹筒裝滿水之後把水傾倒下來,倒完的空竹因爲平衡的關係,撞擊一旁的石頭而發出聲響,對於這種日式建築,王楓倒也沒放在心上,自己還活在現代時就看多了,只是擺在古老的大明朝那可就稀罕的緊。

王楓回頭看向庭院中那間和室,只見隔扇(兩面紙糊拉門)上透著一個姣好的曲線,只見裡頭那人衣帶輕扯,肩若削成,腰如約素,睜眼仔細一瞧,端是一個穠纖合度的窈窕身材,脫衣的動作帶着一股優雅的美態,酒力帶着氣血上涌,王楓只覺有些口乾舌燥,不禁乾嚥了一口唾沫,他徵徵地看了幾眼,忽然急忙用力地搖了搖頭,清醒一下意識,退後幾步打算走開。

“哈啾”一陣夜晚的寒風徐徐吹來,王楓瞬間打個寒顫,鼻子一癢,噴嚏就忍不住打了出來。

“糟了!”王楓瞬間知道不好,腳步當場大步跨出去想快速逃離現場。

“誰!”羅妍甜糯的聲嗓中帶點驚恐的顫音。

王楓聞言連忙停下腳步,垮著一張臉勉強道:“羅姑娘……是我。”

“……”

羅妍在裡頭遲疑了半晌才問道:“欽差大人?”

王楓清咳一下道:“咳,正是在下。”

羅妍語氣中帶點喜悅道:“大人在倚翠樓內一切自便即可,大可不必在外頭吹冷風,要是大人貴體有恙,那便是奴家的過失了,大人請進房說話吧。”

“咳!還請姑娘先把衣裳穿上……”王楓透過紙門上的影子,看見羅妍似乎還裸著上身。

“嘻嘻”

王楓繼續透過紙門上的影子,見羅妍似乎慢慢地穿起衣裳,不知道她是否有意挑逗,王楓總覺得她舉止間透著一種嫵媚誘人的感覺,他忽然想起有人說過……“若隱若現總比裸體來得有誘惑力,吃不到的永遠比吃到的美好”,敢情是自己多想了?

“大人可以進來了……”羅妍甜甜的嗓音響起,在王楓胡思亂想的時候她已經把衣服給穿上了,她跪坐着拉開隔扇,嘴角噙著甜美的微笑。

“呃,喔……”王楓回過神來,坐在木廊上脫下長靴,走進鋪着疊蓆(榻榻米)的室內,只見房內擺設簡單,牆板上頭掛著幾幅字畫,房內還有一個描金木框屏風,絲質屏風上頭繡著一朵含苞青蓮,在煙波浩渺的湖水中顯得孤芳自賞,想必後頭是羅妍私密的場所,整間和室散發出清爽宜人的氣氛,整體給人一種寧靜和諧的感覺,樸素典雅的視覺感受,讓人一眼就知道是充滿東瀛氣息的傳統房間。

(本章完)

第八十三章 訓練計劃第一百四十二章 地道戰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定國的計策第一百六十二章 詭異的伏擊戰第十六章 懵懂上京第六十二章 京中大變第九十七章 盛京風波第一百六十五章 四面楚歌第一百六十八章 廣寧戰役(2)第五十四章 劉宗敏親自帶兵迎戰第一百五十四章 鄭家父女第一百七十章 廣寧戰役(4)第一百二十六章 惶恐的南京第三十二章 工欲善其事第一百六十章 戰爭進行時第十一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一百四十七章 連環計第四十章 收網第一百零四章 紅娘子的誘惑第一百四十四章 地雷的威力第一百六十三章 詐城成功第四十四章 邀宴第三十九章 安內攘外(下)第十四章 答案揭曉第一百四十七章 連環計第一百二十六章 惶恐的南京第一百七十一章 廣寧戰役(5)第一百四十五章 謀義州第一百三十九章 皇太極的鬱悶第一百零六章 紅娘子的復仇第二十九章 炙手可熱第七章 緣來如此第一百四十章 皇太極的邀請第一百三十三章 凱旋第一百四十三章 新的大戰來臨第六章 復社聚會第一百六十二章 詭異的伏擊戰第一百一十八章 南京叛亂第一百三十章 左府家丁第四十八章 崇禎召見第一百一十六章 新皇登基第十一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六章 復社聚會第一百二十七章 軟禁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定國的計策第八十四章 刺殺洞明第八十九章 層出不窮第五十八章 賑災晚會籌集善款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軍壓境第十九章 存疑第一百四十二章 地道戰第一百四十章 皇太極的邀請第五十五章 大勝歸朝第一百六十九章 廣寧戰役(3)第二十三章 除夕夜團圓第三十二章 工欲善其事第六十八章 田秀文癡心錯付第十三章 福禍難料第一百四十九章 定計第一百七十章 廣寧戰役(4)第九十章 窩裡反第七十六章 備忘錄第八十八章 紙上談兵第一百一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變故第十五章 兒女情長第九十二章 聲名大噪第六十七章 與田府聯姻第一百三十八章 皇太極的到來第二十五章 春坊開講第一百七十二章 廣寧戰役(6)第七十九章 洞明大師第三十四章 觀音寺第一百七十二章 廣寧戰役(6)第十章 賣弄本事第九十六章 關外看客第一百七十三章 廣寧戰役(終)第五十三章 如此草包第十五章 兒女情長第一百一十二章 西安大戰(三)第一百四十章 皇太極的邀請第七十三章 穩定民心第五十一章 白蓮教強收徒第一百六十五章 四面楚歌第七十六章 備忘錄第十一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一百六十八章 廣寧戰役(2)第六十一章 開倉放糧災民救第二十六章 酒樓紛爭第五十四章 劉宗敏親自帶兵迎戰第一百四十七章 連環計第一百四十六章 糜爛的寧遠戰局第一百七十一章 廣寧戰役(5)第三十九章 安內攘外(下)第五十章 與太子論朝政第八十一章 皇帝的怒火第三十六章 修成正果第三十六章 修成正果第一百四十七章 連環計第一百五十九章 重返遼東第一百二十八章 變局
第八十三章 訓練計劃第一百四十二章 地道戰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定國的計策第一百六十二章 詭異的伏擊戰第十六章 懵懂上京第六十二章 京中大變第九十七章 盛京風波第一百六十五章 四面楚歌第一百六十八章 廣寧戰役(2)第五十四章 劉宗敏親自帶兵迎戰第一百五十四章 鄭家父女第一百七十章 廣寧戰役(4)第一百二十六章 惶恐的南京第三十二章 工欲善其事第一百六十章 戰爭進行時第十一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一百四十七章 連環計第四十章 收網第一百零四章 紅娘子的誘惑第一百四十四章 地雷的威力第一百六十三章 詐城成功第四十四章 邀宴第三十九章 安內攘外(下)第十四章 答案揭曉第一百四十七章 連環計第一百二十六章 惶恐的南京第一百七十一章 廣寧戰役(5)第一百四十五章 謀義州第一百三十九章 皇太極的鬱悶第一百零六章 紅娘子的復仇第二十九章 炙手可熱第七章 緣來如此第一百四十章 皇太極的邀請第一百三十三章 凱旋第一百四十三章 新的大戰來臨第六章 復社聚會第一百六十二章 詭異的伏擊戰第一百一十八章 南京叛亂第一百三十章 左府家丁第四十八章 崇禎召見第一百一十六章 新皇登基第十一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六章 復社聚會第一百二十七章 軟禁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定國的計策第八十四章 刺殺洞明第八十九章 層出不窮第五十八章 賑災晚會籌集善款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軍壓境第十九章 存疑第一百四十二章 地道戰第一百四十章 皇太極的邀請第五十五章 大勝歸朝第一百六十九章 廣寧戰役(3)第二十三章 除夕夜團圓第三十二章 工欲善其事第六十八章 田秀文癡心錯付第十三章 福禍難料第一百四十九章 定計第一百七十章 廣寧戰役(4)第九十章 窩裡反第七十六章 備忘錄第八十八章 紙上談兵第一百一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變故第十五章 兒女情長第九十二章 聲名大噪第六十七章 與田府聯姻第一百三十八章 皇太極的到來第二十五章 春坊開講第一百七十二章 廣寧戰役(6)第七十九章 洞明大師第三十四章 觀音寺第一百七十二章 廣寧戰役(6)第十章 賣弄本事第九十六章 關外看客第一百七十三章 廣寧戰役(終)第五十三章 如此草包第十五章 兒女情長第一百一十二章 西安大戰(三)第一百四十章 皇太極的邀請第七十三章 穩定民心第五十一章 白蓮教強收徒第一百六十五章 四面楚歌第七十六章 備忘錄第十一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一百六十八章 廣寧戰役(2)第六十一章 開倉放糧災民救第二十六章 酒樓紛爭第五十四章 劉宗敏親自帶兵迎戰第一百四十七章 連環計第一百四十六章 糜爛的寧遠戰局第一百七十一章 廣寧戰役(5)第三十九章 安內攘外(下)第五十章 與太子論朝政第八十一章 皇帝的怒火第三十六章 修成正果第三十六章 修成正果第一百四十七章 連環計第一百五十九章 重返遼東第一百二十八章 變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