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二章:微服出巡

“陛下所言有理!”

徐崇光混跡官場這麼久,自然懂得要順着方向捋驢毛纔不會被撩蹄子。

陸承啓知道他開始耍滑頭了,也不揭穿。這時候沒有其他人,認了也就認了。要是日後陸承啓決意要“滅佛”,他不表態便是,陸承啓也奈何不了他。現在江南要他主持,腰桿也硬了許多,小皇帝也不會因此臨陣換將吧?

做了三年皇帝,陸承啓也看得出徐崇光的心思,自然不會點破。而他的本意,也不是要“滅佛”,而是抑佛。佛教本意是勸人向善,這個很好,可以聽信一二。但不吃葷腥,不娶老婆,不生子翤,這就不行了。人人都覺得當和尚好,去當了和尚的話,大順還能發展嗎!要想進步,就必須抑佛。抑佛很簡單,控制度牒數量,不宣傳佛教,開徵和尚稅賦,自然也就少人了。

當然,這也可能“誤中副車”,甚麼道教、正一教等等都可能被誤傷,那也是沒辦法的事。宗教這個東西,信的人自然信,不信的人自然也就不信,沒什麼好爭的。陸承啓慶幸的是,這個時代的讀書人,都是很少信教的,皆爲他們讀的是聖賢書,《論語·述而》上有云:子不語怪力亂神。就是說要對鬼神敬而遠之。敬而遠之了,又怎麼會去信呢?

要是真正信神的話,他們也只信聖人。比如子曰:“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於四海,無所不通。”要是用神佛來理解這句話,肯定是不通的。那“通於神明,無所不通”是什麼意思呢?神明是指知人之所不知者爲神,見人之所不見者爲明。《黃帝四經·經法·名理》:“神明者,處於度之內而見於度之外者也。”通於神明,即通於道。聖人通於神明瞭,所以爲聖。也就是說,儒家的宗旨,歷來都是成神成聖的。但是這個神,這個聖,和一般意義上的神、聖不同。他不是神仙,而是凡人,他沒有通天徹地之能,卻能通曉人間世事。只有一個人,真正地以身作則,又把這“道”給傳下去了,他就是神明通達,成聖了。這個“道”又是什麼呢?《論語·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也就是說孔子的道理不是他發明的,而是轉述上古聖人的話。因爲這個道理,是上古聖人發現的,而不是發明創造的。華夏幾千年能經久不衰,就是因爲聖人層出不窮!

這就是中華文明的奧秘所在,人通過學習,能成神成聖,所以漢人只敬祖宗。一些神佛,也是祖宗化身而來的。但佛教傳入中原後,這一切似乎變得混亂了,所以纔有晉代儒釋道之爭。也是這時候,佛教才真正融入中原文化裡面,開始宣傳因果造化,勸人向善,以圖來世好報。但是這有消極的一面,多爲下層普通百姓所接受。特別是民不聊生之時,百姓更願意寄託在此上面。可這與華夏文明有所衝突,皆因儒家講究“入世”,輔佐君王,教化百姓,而不是一味避世。

所以華夏幾千年有個很有意思的現象,亂世時佛教興,盛世時佛教反而偃旗息鼓了。想想也是,人人都能活下去了,生活美滿了,有工作做了,哪裡有時間去信佛啊!

這個道理,讀書人都懂,唯獨有些統治者不肯醒來,所以他們要追求長生。徐崇光作爲一個儒學大家,自然也明白這個道理。從內心上講,他也是很不屑佛教的。就拿前朝詩人韓愈的一句話來說:“佛本夷狄之人,與中國言語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臣君之義,父子之情,故不宜敬奉……”

韓愈還打趣道:“佛如有靈,能作禍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說明對於佛教,儒家的態度一向是不齒的。但不齒是不齒,佛教代表的是勞動階層的信仰,儒家再勢大,也徒負呼呼,只能抑制一下,卻不能真正“剷除”了。陸承啓知道,存在即是道理,佛教既然能在中國有市場,肯定有它一套的。至於爲何後來基督教沒有市場,估計是大家也信不過外來的洋和尚吧!

陸承啓跟徐崇光又講了一些江南的事,徐崇光便告退了。徐崇光現在是諸事纏身,便有三頭六臂也不夠用,自然不會在垂拱殿多待。陸承啓樂得清閒,看了看天色,發現已經快到中午了。

心念一動:“今日是初八,想來有廟會,不如出去看看?”他也好久沒出過宮了,也想近距離觀察一番民情,便喚來高鎬、王彥宸,帶上幾個御前侍衛,也不用換衣裳,讓一個內侍去坤寧殿告訴周芷若行蹤後,就從延福宮出了皇宮,直接到了長安城的大街上。

“今日果然熱鬧非凡!”

щщщ¸ тt kān¸ ¢O 來到市集上,陸承啓看着各色小販,竟有種錯覺,這是回到後世了。賣小吃的、賣日用品的、賣姻脂水粉的……應有盡有。陸承啓心裡嘲弄道:“要是在後世,這裡肯定被城管重點照顧!還是這個時代有人情味啊,連馳道都故意選擇避開市集,不至於和百姓搶道……”

想了想後世那些不作爲的城管,陸承啓除了嘲諷還是嘲諷。城市規劃得不合理,也不懂變通。要是像眼前這樣,形成了聚集效應,小販扎堆,哪裡會有人去別的地方做生意?堵不如疏,古人都明白,後世的人卻越活越回去了!

到了大莊嚴寺前,更是人聲鼎沸,雖時近中午,太陽毒辣,可也擋不住熱情的百姓。

陸承啓注意到,一些僧人打扮的“牙人”,在聯繫買家顧主做“生意”。看了一會,突然想起一事,陸承啓擠進去問一個小販道:“小哥,生意如何啊?”

這小販二十五六的年紀,但古人顯老,可能只有二十一二的樣子。“官人,小的做些買賣,也是養家餬口。廟會興旺,收入也還行……”小販爽朗地回答道。(未完待續。)、++本站打造免費無錯誤無廣告小說app上線啦!已經有300萬的道友選擇了本站app,各種網友經典書單推薦!不用再擔心書荒問題!關注微信公衆號xhsjyd(按住三秒複製)下載小說客戶端【

第九百三十三章:明教造反第七百五十一章:無立足之地第十四章:酒樓見聞第一百零四章:落荒而逃第八百二十九章:擬國書第一百九十一章:太原王家第七百四十七章:風生,水起!第六百二十四章:王家到京第七百三十三章:進入視野第五百八十九章:稅劵第八百六十七章:招安第十二章:制定俸祿第六百零九章:席間試探第八百六十九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一百二十五章:犯法同罪第三百八十六章:舉棋不定第四百九十七章:元正大朝第四百一十九章:處置第二百五十一章:異想天開第八百四十章:獻俘第二百二十四章:仵作第五百七十七章:學院派和實戰派第三百二十三章:往事如煙第一百九十一章:太原王家第一百三十一章:秉燭夜談第九百五十九章:百姓歸心第三百五十八章:給窮人一個希望第二十四章:蘇軾蘇子瞻第五百一十五章:小登科第四百零一章:還是錢的問題 上第五十四章:辦報第626章:考個科舉不容易啊!第九百二十六章:大獲全勝第九十九章:捷報傳來第六十八章:兵貴神速第一百零八章:皇家御膳第633章:再起波瀾第二百九十四章:國子監辯道 一第四百五十一章:攤牌第三百一十七章:官廨第四百七十七章:好漢第三百四十八章:功比諸葛第七百零六章:初顯威力第七十八章:騎兵當步兵第九百三十四章:走了方臘、王虎第四十九章:春闈第六十四章:錢荒第五百九十四章:天人交戰第七百八十四章:悄然撤軍第五百七十九章:取爾人頭!第九百五十六章:大勝第二百三十章:尊慈太后第七百七十四章:彈劾李誡第五百零四章:皇上的人情第三百八十章:整合廂軍第八百四十一章:碰撞第六百七十六章:先帝諡號第八百一十四章:血債已償第七百九十六章:心中不安第六百一十一章:道路不通第九百四十六章:大勝?這只是第一步!第九百四十四章:一邊倒第三百六十六章:出城第一百四十八章:攻訐第六百五十六章:渡海而來第四百七十八章:潰敗第三百五十四章:遼國困局第四十九章:春闈第627章:制科第三百八十九章:拉攏第七百二十一章:盛世著典第八百八十九章:入不敷出第四百七十三章:如何佈陣第九十八章:戰後總結第六百八十五章:蒙學第一人第二百七十六章:文無第一第五百九十九章:開源之法第一百五十四章:朕之竇後第七百九十八章:圍而攻之第九百一十六章:打是一定打第八百二十八章:議和?遲了!第二十章:走上正軌第二百三十九章:金錢卦第二百六十章:剪綵 上第四百八十六章:萬國來朝第七百三十六章:英州風水第八百九十一章:明教復現第五百九十二章:太后意屬第九百三十章:討遼檄文第六百六十七章:端木遺風第七百八十二章:奉旨調動第一百零四章:落荒而逃第二百零八章:常平倉 下第三百五十八章:給窮人一個希望第一百六十五章:教唆第六百三十七章:封彌謄錄第七百五十六章:雙喜臨門第四百一十六章:天子腳下第五百九十五章:下不爲例!第四十四章:科技獎與保護法
第九百三十三章:明教造反第七百五十一章:無立足之地第十四章:酒樓見聞第一百零四章:落荒而逃第八百二十九章:擬國書第一百九十一章:太原王家第七百四十七章:風生,水起!第六百二十四章:王家到京第七百三十三章:進入視野第五百八十九章:稅劵第八百六十七章:招安第十二章:制定俸祿第六百零九章:席間試探第八百六十九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一百二十五章:犯法同罪第三百八十六章:舉棋不定第四百九十七章:元正大朝第四百一十九章:處置第二百五十一章:異想天開第八百四十章:獻俘第二百二十四章:仵作第五百七十七章:學院派和實戰派第三百二十三章:往事如煙第一百九十一章:太原王家第一百三十一章:秉燭夜談第九百五十九章:百姓歸心第三百五十八章:給窮人一個希望第二十四章:蘇軾蘇子瞻第五百一十五章:小登科第四百零一章:還是錢的問題 上第五十四章:辦報第626章:考個科舉不容易啊!第九百二十六章:大獲全勝第九十九章:捷報傳來第六十八章:兵貴神速第一百零八章:皇家御膳第633章:再起波瀾第二百九十四章:國子監辯道 一第四百五十一章:攤牌第三百一十七章:官廨第四百七十七章:好漢第三百四十八章:功比諸葛第七百零六章:初顯威力第七十八章:騎兵當步兵第九百三十四章:走了方臘、王虎第四十九章:春闈第六十四章:錢荒第五百九十四章:天人交戰第七百八十四章:悄然撤軍第五百七十九章:取爾人頭!第九百五十六章:大勝第二百三十章:尊慈太后第七百七十四章:彈劾李誡第五百零四章:皇上的人情第三百八十章:整合廂軍第八百四十一章:碰撞第六百七十六章:先帝諡號第八百一十四章:血債已償第七百九十六章:心中不安第六百一十一章:道路不通第九百四十六章:大勝?這只是第一步!第九百四十四章:一邊倒第三百六十六章:出城第一百四十八章:攻訐第六百五十六章:渡海而來第四百七十八章:潰敗第三百五十四章:遼國困局第四十九章:春闈第627章:制科第三百八十九章:拉攏第七百二十一章:盛世著典第八百八十九章:入不敷出第四百七十三章:如何佈陣第九十八章:戰後總結第六百八十五章:蒙學第一人第二百七十六章:文無第一第五百九十九章:開源之法第一百五十四章:朕之竇後第七百九十八章:圍而攻之第九百一十六章:打是一定打第八百二十八章:議和?遲了!第二十章:走上正軌第二百三十九章:金錢卦第二百六十章:剪綵 上第四百八十六章:萬國來朝第七百三十六章:英州風水第八百九十一章:明教復現第五百九十二章:太后意屬第九百三十章:討遼檄文第六百六十七章:端木遺風第七百八十二章:奉旨調動第一百零四章:落荒而逃第二百零八章:常平倉 下第三百五十八章:給窮人一個希望第一百六十五章:教唆第六百三十七章:封彌謄錄第七百五十六章:雙喜臨門第四百一十六章:天子腳下第五百九十五章:下不爲例!第四十四章:科技獎與保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