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鰲拜陷陣(下)

這時劉肇基把手的戰刀一揮代替軍令,御營三千鐵騎如頓開鎖的蛟龍,三千鐵騎迸蹄而出,如飛似箭,讓過輕火器營和馬步營,迎着韃的鐵蹄衝殺來。

儘管這三千鐵騎都配有雙武器,弓箭和長槍,但此時他們都沒取弓箭,因爲距離很近,這種雙方飛馬對衝,眨眼間是近身格殺,已經沒有弓箭的用武之地了。

因此三千鐵騎手現在是清一色的長槍,長有丈五,三千甲士排着長隊,戰馬的衝擊力,加他們自身的武力,形成了一道又一道無堅不摧的槍牆,以戰馬的速度衝入韃子的陣營。

頓時衝在前面的韃子紛紛被捅了蛤蟆,後面的韃揮舞刀槍來戰,但盪開刺來的一杆槍兩杆槍,卻蕩不開刺來的三杆槍四杆槍,於是紛紛又被洞穿落馬。

剩下的韃子一看這支隊伍戰法特別,趕緊調整衝鋒隊形,或以退爲進,或折返衝鋒,仗着他們精通騎戰,輕騎疾進,作戰隊形變幻無常,與三千鐵騎糾纏在一起。

但是這次他們衝不動了,因爲他們能衝破一道槍牆,緊接着還有第二道,能衝破第一道槍牆的堪稱驍勇將士,第二槍牆則是他們斃命牆,但是他也決不後退,雙方在伊河畔混戰起來。

御營鐵騎保持着隊形,數道槍牆共進共退,但他們不同於鐵甲連環馬,相互之間沒有鐵索相連,這樣更機動靈活,遇有傷亡可以及時填補。

隨着時間的推移,地韃子的屍體逞加速度增加的趨勢,河對岸高坡鰲拜看到此處臉得意早沒了,取而代之的是勃然大怒,三十剛出頭的他兩腮已經虯髯如針了,包子似的眼睛兇光四射,倒提金絲大環刀拍馬衝下高坡,要親自衝鋒陷陣。

鰲拜頭頂銅盔,身披銅甲,坐下一匹油光發亮的大黑馬,身材魁偉的他提着大刀縱馬飛奔,不亞如天神下界一般威風。

但這可不是他一個人在衝鋒,除了他和身後千名衛隊之外,左側配合他的有前鋒主力巴牙喇,右側配合他的有大將遏必隆,鰲拜居,三支隊伍四千餘韃子作爲第二梯隊衝過伊河前來助陣。

巴牙喇和遏必隆,一個正黃旗,一個鑲黃旗,是鰲拜帳前的得力干將,他們三個皆擅長騎馬射箭,身先士卒的三悍將一看距離差不多了,他們把大刀掛好,取下弓箭,啪啪啪,箭無虛發,特別是鰲拜,他也會三箭連發,三箭射出,三箭皆。

因此,弓弦響處,明軍鐵騎紛紛應聲落馬。

明軍御營鐵騎的槍牆連着數名將士箭倒地,像是一道利刃被斬出了數道豁口,明軍鐵騎一陣騷動,還沒等這幾道豁口自動“癒合”,鰲拜、巴呀喇和遏必隆三匹馬像閃電一樣便殺到了。

此時他們手的弓箭早收起來了,每人手一口大刀,大刀起落處,隨着空道道厲閃,御營鐵騎又倒下一大片。

將乃兵之膽,韃子們看到三位主將親自衝鋒陷陣來了,士氣大漲,一個衝鋒,三千御營傷亡慘重,隊形也有些亂了。

在戰場左側數百米外一道山嶺,朱由崧看得屏氣凝神,臉色沉重。

賀宣嬌先沉不住氣了,“陛下,這支韃子太彪悍了,御營鐵騎怕是要撐不住了。”

柳春紅心也提到了嗓子眼,她和賀宣嬌本是水師營的將領,這次聽說朱由崧又要到河南親征韃子,賀宣嬌和柳春紅都要隨駕前往,朱由崧便答應了。因爲現在水師營沒什麼戰事,因爲九江一戰,水師營傷亡較重,好在這邊沒有水戰,朱由崧令鐵臂蒼龍和鄭彩兩位水師頭領在江邊整頓兵馬,補充兵員,訓練水師,整修戰船,原地待命。

朱由崧也樂意帶着他們倆,把他們編入御前親衛,這樣朱由崧與賀宣嬌,李全和柳春紅可以經常見面,並肩作戰了。

李全兩位美女都沉穩沒有說話,不過鄭大木說話了,跟着朱由崧打了幾仗,現在這位歷史的民族英雄鄭成功也練成了泰山崩於前而不驚的氣質,聽賀宣嬌和柳春紅的話,他不以爲然道:“不要過早下結論,陛下早運籌好了,御營天下無敵,劉大人指揮有方,不要只看眼前,再說不還有忠貞營嗎?此戰只會勝不會敗,鄭某相信陛下。”

“但是陛下的御營都不成,忠貞營能成嗎?難道他們御營還厲害?我可不信!”賀宣嬌撇着小嘴,也許她對這個乾妹妹馬金花天氣厭煩,此時充滿了懷疑,柳春紅也奴隨主意地點點頭表示贊同賀宣嬌。

聽着他們小聲議論,朱由崧沒有說話,兩隻眼睛機警地盯着嶺下面的戰場。

白桿兵到底行不行,朱由崧心裡當然有底。秦良玉的威名可不是白得的,這是歷史戰功卓著的民族英雄,唯一被單獨載入史冊的巾幗女將軍、軍事家、抗清名將,這些金光閃閃的後世威名和被崇禎加封的一大堆官職可不是白得的,那是她帶着白桿兵真刀真槍衝殺出來的,遼東大淩河一役,殺得韃子聞風喪膽,京畿救駕勤王屢敗流賊,縱橫沙場四十年,平生只有四川夔州一敗,但這不是因爲秦良玉的失誤,更不是白桿兵的過錯,而是當時的四川巡撫邵捷春用兵無方,不聽秦良玉之計,導致夔州戰敗,也是在那一戰神弩將張令老將軍喪命,致使獻賊佔據了川成了氣候。

因此朱由崧對馬氏兄妹這隻隊伍很有信心,理由充分,這也是此時他能夠坐懷不亂的一個原因。

“大人,我們殺過去吧,不要貽誤了戰機。”馬金花再次向劉肇基請令。

“是啊大人,我們衝吧。”馬萬年也等不及了。

劉肇基一看的確是忠貞營衝鋒的時候了,成敗再此一舉。再次將長刀在空一揮,“忠貞營,出擊!”

馬金花和馬萬年聽了高興壞了,兩個指揮使一馬當先,率三千白桿兵像一股疾風向韃子的陣營卷地而去。

第173章 說服第540章 西京談判(中)第179章 重兵壓境第311章 大戰吳三桂第75章 我說話就是聖旨第28章 集體請辭(中)第276章 不許投降,全部誅殺(二更)第319章 死裡逃生第770章 大明臺灣總督(一更)第203章 兩路用兵收復失地第631章 金蟬脫殼(上)(三更)第738章 中荷大海戰(3)(三更)第766章 血戰赤嵌城(5)(五更)第898章 圍城打援(上)(二更)第791章 解不開的仇疙瘩(二更)第249章 左良玉之死(三更)第39章 嶄露頭角的鄭大木第661章 反間計第108章 拿酒來!第529章 潼關大戰(中)第770章 大明臺灣總督(一更)第789章 朝鮮來使(五更)第892章 兵困盛京(一更)第103章 大戰高傑第435章 親征山海關第520章 忠孝難兩全第295章 范文程獻計(二更)第803章 營救湯若望(3)(四更)第96章 他跑不了!第807章 營救湯若望(7)(三更)第233章 武狀元竟然皇上(三更)第454章 火併(下)第167章 兩不相欠第663章 兵變第412章 多爾袞潰敗第625章 大敗李定國(上)第360章 血戰刑場(下)第623章 對箭(下)第11章 召對第428章 韃子出關第261章 放韃子上岸(二更)第665章 李定國歸順第926章 沙俄對大明宣戰(一更)第827章 重大發明(五更)第670章 老張要翻本第581章 李過遭擒第309章 吳三桂中計(4)第824章 張冠李戴(二更)第353章 朕不能失信於民第897章 朕得表彰她一下了(一更)第658章 恩釋沐天波第44章 追殺(1)第555章 敬畏之心第755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798章 折劍立誓(二更)第824章 張冠李戴(二更)第826章 李自成夫婦(四更)第273章 鄱陽湖大戰(6)第857章 李自成大戰多爾袞(上)(一更)第315章 白桿兵再顯威第593章 追殺張獻忠(下)第407章 潛城(下)第383章 飛劍救美(一更)第216章 射不出去的箭第930章 南安俯首(一更)第381章 一劍抵四猛(二更)第690章 大破鐵甲象軍(上)第149章 三路判軍大潰敗(下)第640章 劍指大西京師第774章 強國大計(上)(五更)第484章 牛金星擺陣第827章 重大發明(五更)第197章 決不做遁逃之君第820章 以武會友(一更)第20章 籌劃(求收藏求推薦)第373章 誰和你是兄弟?第720章 施琅巧使連環計第684章 半斤八兩之才第2章 三身一體第444章 陳圓圓已死,刑畹芳重生(一更)第48章 馬士英伏法第422章 智取真定府(中)第641章 孫可望出兵第21章 錦衣暴動(上)第575章 真是難爲陛下了第846章 朕要給大清送一份厚禮(二更)第12章 早朝第434章 非坐北京不爲明帝(三更)第818章 不簡單的女人(一更)第90章 馬肉第791章 解不開的仇疙瘩(二更)第444章 陳圓圓已死,刑畹芳重生(一更)第249章 左良玉之死(三更)第66章 造反第261章 放韃子上岸(二更)第486章 破陣救人(1)第884章 錦州會戰(5)(一更)第750章 文藝復興堡(下)第727章 談判(上)第484章 牛金星擺陣
第173章 說服第540章 西京談判(中)第179章 重兵壓境第311章 大戰吳三桂第75章 我說話就是聖旨第28章 集體請辭(中)第276章 不許投降,全部誅殺(二更)第319章 死裡逃生第770章 大明臺灣總督(一更)第203章 兩路用兵收復失地第631章 金蟬脫殼(上)(三更)第738章 中荷大海戰(3)(三更)第766章 血戰赤嵌城(5)(五更)第898章 圍城打援(上)(二更)第791章 解不開的仇疙瘩(二更)第249章 左良玉之死(三更)第39章 嶄露頭角的鄭大木第661章 反間計第108章 拿酒來!第529章 潼關大戰(中)第770章 大明臺灣總督(一更)第789章 朝鮮來使(五更)第892章 兵困盛京(一更)第103章 大戰高傑第435章 親征山海關第520章 忠孝難兩全第295章 范文程獻計(二更)第803章 營救湯若望(3)(四更)第96章 他跑不了!第807章 營救湯若望(7)(三更)第233章 武狀元竟然皇上(三更)第454章 火併(下)第167章 兩不相欠第663章 兵變第412章 多爾袞潰敗第625章 大敗李定國(上)第360章 血戰刑場(下)第623章 對箭(下)第11章 召對第428章 韃子出關第261章 放韃子上岸(二更)第665章 李定國歸順第926章 沙俄對大明宣戰(一更)第827章 重大發明(五更)第670章 老張要翻本第581章 李過遭擒第309章 吳三桂中計(4)第824章 張冠李戴(二更)第353章 朕不能失信於民第897章 朕得表彰她一下了(一更)第658章 恩釋沐天波第44章 追殺(1)第555章 敬畏之心第755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798章 折劍立誓(二更)第824章 張冠李戴(二更)第826章 李自成夫婦(四更)第273章 鄱陽湖大戰(6)第857章 李自成大戰多爾袞(上)(一更)第315章 白桿兵再顯威第593章 追殺張獻忠(下)第407章 潛城(下)第383章 飛劍救美(一更)第216章 射不出去的箭第930章 南安俯首(一更)第381章 一劍抵四猛(二更)第690章 大破鐵甲象軍(上)第149章 三路判軍大潰敗(下)第640章 劍指大西京師第774章 強國大計(上)(五更)第484章 牛金星擺陣第827章 重大發明(五更)第197章 決不做遁逃之君第820章 以武會友(一更)第20章 籌劃(求收藏求推薦)第373章 誰和你是兄弟?第720章 施琅巧使連環計第684章 半斤八兩之才第2章 三身一體第444章 陳圓圓已死,刑畹芳重生(一更)第48章 馬士英伏法第422章 智取真定府(中)第641章 孫可望出兵第21章 錦衣暴動(上)第575章 真是難爲陛下了第846章 朕要給大清送一份厚禮(二更)第12章 早朝第434章 非坐北京不爲明帝(三更)第818章 不簡單的女人(一更)第90章 馬肉第791章 解不開的仇疙瘩(二更)第444章 陳圓圓已死,刑畹芳重生(一更)第249章 左良玉之死(三更)第66章 造反第261章 放韃子上岸(二更)第486章 破陣救人(1)第884章 錦州會戰(5)(一更)第750章 文藝復興堡(下)第727章 談判(上)第484章 牛金星擺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