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明軍撤退

這一仗共殲滅大西軍三萬四千餘人,其俘虜一萬二千餘人,傷亡九千餘衆,汪兆林帶着四五千殘餘逃往鳳凰山,餘者下落不明,城的四萬大西軍這樣交代了。

朱由崧僅用微小的代價便拿下了大西京師,明軍只傷亡了一千多人馬,連紅衣大炮等重火器都沒用,時間只用了半天,對這樣一座堅城來說,可謂是閃電般的速度。

這也是朱由崧帝王生涯最爲經典的戰役之一。

拿下成都之後,朱由崧傳旨,善待大西軍將的家小,成都是張獻忠的老窩,包括張獻忠老婆女兒三宮六院宮女太監等等,以及武百官的家小都在城,如果沒有朱由崧這道明確而及時的旨意,這些人肯定慘遭屠戮了,現在只是派明軍把他們看起來,只要他們不跑成。

但是朱由崧知道,關鍵的一戰是在鳳凰山,端了大西軍的老窩只是出其不意,張獻忠的主力尚未被消滅,鳳凰山一帶還有大西軍二十多萬,大戰惡戰還在後面,如果接下來的鳳凰山這一戰失利了,成都肯定會得而復失,滅亡大西的計劃會破產,這些天的運籌的努力白費了。

因此朱由崧一點也不敢掉以輕心,僅在城休整了一天人馬,第二天天不亮,朱由崧帶着兩萬人馬開撥了,方向是往東趕往鳳凰山。

出兵剛剛佔領這樣一座大城,戰後事宜自然很多,朱由崧留下小將張環鎮守成都,處理戰後事宜,給他三萬大軍,朱由崧僅帶了兩萬人馬開赴鳳凰山。

朱由崧之所以給張環留大半兵馬,是因爲戰後事宜繁雜,要安撫城百姓,看押俘虜及張獻忠高層將領的家小,救治傷號,掩埋屍體,打理戰利品,堅守城池,這些都需要軍隊。

特別是堅守城池,是重之重。朱由崧輕而易舉地拿下了成都,只是採用了以假亂真的詐城之計,算是僥倖成功,而成都南部西部的廣大地區包括雲貴一帶現在還是大西軍的天下,他們要來了勤王之師,復奪了成都前功前嫌了。

因此,朱由崧才留下重兵強將鎮守成都。但是話又說回來了,三萬人馬也不算什麼重兵,要守住這樣一座大城,兵力並不充足。但是成都是張獻忠的老窩,這一戰城防(主要指外城)並未受到破壞,城高池深,城厚堅如磐石,六座城門均有吊橋和千斤閘,還有輔城,城頭大西軍的紅衣大炮赫然尚存,連彈藥都是完好無損的。

因此,守這樣一座固若金湯之城,只要把三萬人馬用好了,短期內也是萬無一失的。

朱由崧臨行之時還叮囑張環,“如有賊兵來複奪城池,不管來多少人馬,只需堅守,萬不可出城浪戰,此城事關重大,一絲一毫馬虎不得,千斤重擔啊。”

現在這座城的戰略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如果朱由崧走後,成都再被大西軍復奪回去,丟一座城事小,鳳凰山下的這一場關鍵性的戰鬥會化主動爲被動,明軍將會面臨腹背受敵的險地,大有一招不慎,滿盤皆輸的危險。

張環當然知道眼前成都的戰略地位,因此他牢牢記下,並對朱由崧立下了軍令狀:“微臣記下了,請陛下放心,城在人在。”

安排妥帖城後緒事宜之後,朱由崧親率兩萬大軍,包括三千白桿兵,兩萬大軍不算多,但也不算太少,浩浩蕩蕩,迎着晨星,向着朝陽升起的方向而來……

平東王孫可望奉了張獻忠的旨意,率六萬大西軍出成都向東急匆匆開往鳳凰山,二百餘里的路程,孫可望只兩天便開到了鳳凰山南麓,有探馬來報,這裡離鳳凰山下的明軍大營不足六十里了。

孫可望讓隊伍停下,立即命令人騎快馬鳳凰奏報陛下張獻忠,說自己已經到達指定位置,什麼時候開始圍殲明軍大營全憑陛下的旨意了。

當天午後,張獻忠在鳳凰山插旗嶺便接到了孫可望的奏摺,喜出望外,立即傳旨今晚定更定天,兩路大軍齊出聯動,算孫可望的六萬人馬,除了張獻忠的御營之外,全山動員,出動二十五萬人馬打算一舉將山下的明軍大營端掉,然後揮師東進,在萬縣一帶與李定國部完成對朱由崧的圍殲。

旨意傳出,有人騎快馬又回來曉諭南山下的孫可望,鳳凰山二十萬大軍早已經做好了準備,幾十萬軍隊磨刀霍霍,虎視眈眈,等着天黑了。

張獻忠躊躇滿志,分派完之後,連一向不好奉承的左丞相嚴錫命也對張獻忠伸出了大拇指,讚不絕口,“陛下洪福齊天,妙計天成,這一下那個弘光帝恐怕插翅難飛嘍。”

“哈哈哈……”張獻忠朗聲大笑,大鬍子亂顫抖,震得營帳之的空氣也跟着顫動起來。他彷彿看到朱由崧的人馬始料未及,一場混戰之後,朱由崧在萬縣陷於絕境束手擒的情景。

正這時,有人跑進來跪報:“陛下,明軍提前撤退了。”

“哦,跑了?龜兒子的,鼻子真靈啊,朕看爾等往哪跑,傳旨的朕意,情況有變,各營人馬提前行動,全線追擊,務必全殲!”

在張獻忠看來,這是山下的明軍大營探知了孫可望的人馬,提前識破了他們的意圖,欲感到情況不妙想撤退,但是已經晚了,你們已經陷入了朕給爾等部下地天羅地,現在前後左右,水陸,四面八方全是朕的聖軍,爾等已經陷於大包圍之,僅剩下方圓幾百裡的一個供你們折騰,這十萬明軍與你們的陛下朱由崧一同覆滅只是個時間問題,還想跑,這次看你們往哪跑!

火紅的太陽還未落山之時,大西軍提前行動,山十九萬大西山從水和陸兵分幾路,跟泥石流爆發一樣衝了下來。山的幾路人馬是在明營的西部,劉秀的水師營從鳳凰山北面的鳳凰灣出擊,掐斷明軍的歸路。

與此同時,孫可望的六萬大馬像一把尖刀,從鳳凰山南麓直插嚮明軍的側後。

這等於鳳凰山下的這支明軍三面受敵,西部、北部、和南部全部大西軍,現在明軍只能往東撤退,而且孫可望的人馬意圖很明顯,從南而來,直插東南,這是明軍的側後,真要把東面的口封死,這樣一來,鳳凰山下的明軍真成了甕捉鱉了。

現在這十萬明軍正成與大西軍賽跑……

第274章 萬馬千軍中的孤家寡人第451章 鄭彩變節第137章 劉良佐接旨第915章 帝王闖山寨(1)(二更)第127章 東林發難(爲書友1481113850加更)第326章 夜半大戰第180章 嬌客竟然是皇上第230章 對戰巾幗佳人第502章 智取虎牢關(2)(三更)第300章 白桿兵初顯威第784章 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三更)第706章 營救鄭成功(1)第288章 朕練劍的時辰到了第511章 李自成突圍(4)第408章 以人換人第318章 馬寶沖帳(下)第871章 洪承疇的忠心(上)(二更)第914章 發現老巢(一更)第80章 高傑怒了第853章 遠征軍初戰告捷(二更)第530章 潼關大戰(3)(一更)第575章 真是難爲陛下了第267章 漢奸不好當第757章 赤嵌城談判(上)第383章 飛劍救美(一更)第86章 混戰第310章 炮火漫天,流矢如雨第319章 死裡逃生第519章 飛劍對飛刀第385章 救人(三更)第120章 劍斬高進庫第326章 夜半大戰第343章 孫之獬的下場第479章 原武之戰(5)第361章 佟養甲慫了第821章 捕快差役(二更)第426章 寧完我與范文程(下)第506章 臣妾不後悔!第301章 三雄戰鰲拜第328章 阿濟格敗退(上)第898章 圍城打援(上)(二更)第885章 錦州會戰(6)(二更)第727章 談判(上)第487章 破陣救人(2)(二更)第551章 牛金星之死第325章 多鐸阿濟格齊出兵第188章 劉澤清接旨第442章 一片石之戰(6)第130章 江陰三公任職京營(下)第886章 錦州會戰(7)(一更)第187章 李化鯨的下場第133章 練兵(下)第216章 射不出去的箭第640章 劍指大西京師第501章 智取虎牢關(1)(二更)第175章 欺負第640章 劍指大西京師第668章 七星山獻忠投自成(下)第719章 山大王對陣帝王(4)第275章 有朕在就有嬌兒在第8章 適應宮廷生活第383章 飛劍救美(一更)第584章 大西軍受阻第909章 對侵略者不能慣着(二更)第313章 釋放吳三桂第730章 全部擊沉第332章 和談第576章 誤會第753章 大明使者第897章 朕得表彰她一下了(一更)第558章 奉旨造反第304章 給吳三桂挖坑(下)第715章 吃進去的,全給朕吐出來第103章 大戰高傑第206章 比箭(上)第1章 我是皇上了?第790章 出兵漠西(一更)第79章 兵困鳳陽第52章 一碼歸一碼第221章 真是難爲錢謙益了第161章 以儆效尤第78章 三路用兵第901章 圍城打援(4)(一更)第430章 高碑店劉宗敏中計第454章 火併(下)第775章 強國計劃(下)(六更)第72章 劍斬馬得功第6章 探視第632章 金蟬脫殼(中)(四更)第669章 一劍沖天第779章 膽大包天(三更)第281章 強渡長江(3)(四更)第697章 攻取漳州第530章 潼關大戰(3)(一更)第447章 弘光大帝坐北京(2)第106章 李成棟出兵第886章 錦州會戰(7)(一更)第737章 中荷大海戰(2)(二更)第525章 宋獻策歸順第307章 吳三桂中計(2)
第274章 萬馬千軍中的孤家寡人第451章 鄭彩變節第137章 劉良佐接旨第915章 帝王闖山寨(1)(二更)第127章 東林發難(爲書友1481113850加更)第326章 夜半大戰第180章 嬌客竟然是皇上第230章 對戰巾幗佳人第502章 智取虎牢關(2)(三更)第300章 白桿兵初顯威第784章 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三更)第706章 營救鄭成功(1)第288章 朕練劍的時辰到了第511章 李自成突圍(4)第408章 以人換人第318章 馬寶沖帳(下)第871章 洪承疇的忠心(上)(二更)第914章 發現老巢(一更)第80章 高傑怒了第853章 遠征軍初戰告捷(二更)第530章 潼關大戰(3)(一更)第575章 真是難爲陛下了第267章 漢奸不好當第757章 赤嵌城談判(上)第383章 飛劍救美(一更)第86章 混戰第310章 炮火漫天,流矢如雨第319章 死裡逃生第519章 飛劍對飛刀第385章 救人(三更)第120章 劍斬高進庫第326章 夜半大戰第343章 孫之獬的下場第479章 原武之戰(5)第361章 佟養甲慫了第821章 捕快差役(二更)第426章 寧完我與范文程(下)第506章 臣妾不後悔!第301章 三雄戰鰲拜第328章 阿濟格敗退(上)第898章 圍城打援(上)(二更)第885章 錦州會戰(6)(二更)第727章 談判(上)第487章 破陣救人(2)(二更)第551章 牛金星之死第325章 多鐸阿濟格齊出兵第188章 劉澤清接旨第442章 一片石之戰(6)第130章 江陰三公任職京營(下)第886章 錦州會戰(7)(一更)第187章 李化鯨的下場第133章 練兵(下)第216章 射不出去的箭第640章 劍指大西京師第501章 智取虎牢關(1)(二更)第175章 欺負第640章 劍指大西京師第668章 七星山獻忠投自成(下)第719章 山大王對陣帝王(4)第275章 有朕在就有嬌兒在第8章 適應宮廷生活第383章 飛劍救美(一更)第584章 大西軍受阻第909章 對侵略者不能慣着(二更)第313章 釋放吳三桂第730章 全部擊沉第332章 和談第576章 誤會第753章 大明使者第897章 朕得表彰她一下了(一更)第558章 奉旨造反第304章 給吳三桂挖坑(下)第715章 吃進去的,全給朕吐出來第103章 大戰高傑第206章 比箭(上)第1章 我是皇上了?第790章 出兵漠西(一更)第79章 兵困鳳陽第52章 一碼歸一碼第221章 真是難爲錢謙益了第161章 以儆效尤第78章 三路用兵第901章 圍城打援(4)(一更)第430章 高碑店劉宗敏中計第454章 火併(下)第775章 強國計劃(下)(六更)第72章 劍斬馬得功第6章 探視第632章 金蟬脫殼(中)(四更)第669章 一劍沖天第779章 膽大包天(三更)第281章 強渡長江(3)(四更)第697章 攻取漳州第530章 潼關大戰(3)(一更)第447章 弘光大帝坐北京(2)第106章 李成棟出兵第886章 錦州會戰(7)(一更)第737章 中荷大海戰(2)(二更)第525章 宋獻策歸順第307章 吳三桂中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