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義與利治國?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趙桓的任務是幾乎完成不了的,若是他不強行廢除徭役,東府還可以通過壓榨百姓來搞錢,但是現在皇帝一句話,廢除徭役,東府的相公們就各個要崩潰了。

還好皇帝承諾兩年期限再廢除雜稅,如若不然,汪伯彥、唐恪等人真要上吊自殺了。

卻說這大宋的朝堂上,一時間是風雲詭譎,皇帝要改制的消息很快就透過了嚴密的皇城,傳播下去,一時間東京城內各處議論紛紛,各州縣的官員們穩坐官衙內,倒是不似京官那樣擔憂。

畢竟下面的人天高皇帝遠,影響也不算大,最多是東京來什麼政策,下面就怎麼做,至於做不做得了,那就不必去思考了,反正什麼事都先由上面的相公們頂着,再如何也輪不到自己一個小官頭上來,還是繼續去收自己的佃租吧,數數錢,玩玩女人,大宋的死活關我屁事!

至於具體怎麼改,卻還未有確切的消息透露出來,不過,現在能確定的是,這徭役是鐵定廢除了。

那運糧案便是因徭役而起,皇帝拿一千多顆頭顱向全天下表了決心,就算現在那些滿腦子都只有錢的官員,也不敢縱容下面的人公開對老百姓說要服徭役了。

最多是老百姓幹了活,先將工資扣下來,然後再找一些原因刁難說這活沒幹好,薪資要減半,總之,朝廷剝下來的錢,到老百姓手裡,那必須得刮幾層下來,不然怎麼能是一個合格的大宋官員呢?

與兩府的相公們議事完後,趙桓這個皇帝也一刻沒有閒着,他召見了秦檜。

“微臣參見天子萬安。”

“卿免禮。”

“謝天子,天子召見臣不知所謂何事?”

“卿以爲畢昇如何也?”

秦檜心神如閃電般運轉,從不知皇帝爲何問這話到估摸着猜想皇帝的意思,很快回答道:“回稟陛下,畢昇雖一介草民,地位不如仕子,然則起改良的印刻之術卻爲我朝文化傳承起了很大作用,同時,也在商業印刻上大大減低了原料損耗和時間損耗,此乃大功也!”

“卿以爲沈括如何?”

秦檜心中暗自鬆了一口氣,看來自己是猜對了,這位年輕的皇帝是要興工事,是以才提及畢昇,現在又提及沈括。

“存中先生大才,《夢溪筆談》乃曠世神作,若是後人勤加研習,可出第二個、第三個畢昇,臣以爲工事,乃利民利國也,朝廷當興之!”

“卿此話怎講?”

“陛下,臣以爲,當以義教化,以利治世,方可興國也!”

被秦檜這麼突然來的一句話整得有些懵逼,朕是在問你爲什麼這樣評價沈括和畢昇,你突然跟朕說治國的事,你這腦回路和朕差不多了。

“卿細細說來。”

“陛下,士大夫權柄之重,當以義教之,以法束之,方可重用,然陛下之志,乃是國富民富,如今百姓已食不果腹,爲求生存,變賣妻兒,何談義禮乎?”

“卿此言與畢昇、沈括有何關聯?”

“畢昇一介布衣,卻爲大宋製出能減損材料和節約時間的印製之術,其爲大宋貢獻之利不亞於朝堂某些忠義當頭的士大夫!”

趙桓心中一驚,覺得秦檜這人還真他孃的是個人才啊,難怪趙構朝那些人鬥不過他,這人的腦回路簡直是奔放到了極點,在利益教化如此嚴謹的大宋,居然能說出這番驚世言論。

趙桓也沒有立刻表態贊同秦檜,而是板着臉道:“如此說來,卿以爲忠義爲輕,利益爲重?”

“臣並非此意,士大夫權柄之重,當以義教之,以法束之,方可重用,然百姓已食不果腹耶,唯以利能富民,是以,朝廷當利禮結合,而非如君子們所言只去義乎!”

秦檜一番話說來,卻是爲自己也捏了一把冷汗,他這是在幹嘛?他這是在皇帝面前公開反對孟子的取義論,要知道,這大宋朝的士大夫,哪一個不視孟子爲聖人?雖然是半聖,但那也是精神領域的賢者,豈容你一個小小的左司諫在這裡胡言亂語。

當朝還好,畢竟經歷了宋徽宗一朝後,朝中的士大夫們的節操已經粉碎了一半了,若是放在神宗朝,那裡有一個道德楷模司馬光,若是這話傳到司馬君實耳朵裡,非聯合天下人批死你丫的,讓你丫遺臭萬年!

趙桓心中是頗有些贊同秦檜的說法的,禮儀教化自然是不可少,但若是那禮儀教化當飯吃,就特麼是扯淡了,大宋的很多老百姓已經夠慘了,你還天天跟他說,挺住啊,你是個好人!什麼?你餓了?想想聖人之言你就不餓了,想想你是有氣節的,你就不餓了!

君子們治國,雖然不是直接這樣,但其思想構架的底層邏輯不就是如此嗎?

就說司馬光那貨,他認爲自古以來治理國家的方法不過使百官各稱其職、委任而責成而已,使農民修養生息的方法不過是輕徭薄賦、蠲免欠付而已。

他認爲人存政舉,王介甫只要選擇優良的官員委任之,所有的政治弊端自然而然就消失了,如果官員不得優良之人,那麼你就是每天給他一個新法,最終也沒有什麼好結果的。

這就是司馬君實的政見,你看看他所有的理念都是建立在對別人品德的高標準上面,在他的心目中,人性是光輝的,他思考的出發點是以仁義治國,仁義在政治領域,卻偏偏不能讓老百姓有飯吃,最後淪爲了他自己的自嗨。

諷刺的是,他豎立了仁義的標杆,還在士大夫階層贏得了好名聲,大家相互效仿也就罷,偏偏仁義這東西最容易被人拿來當政治新裝弄權,蔡京就是抓住了這一點才春風得意的上位。

所以,秦檜說的,畢昇、沈括這樣的人,在對使國家百姓富裕的方面,其功勞是要大於司馬光之流的,因爲畢昇、沈括是解決了實際的問題,而不是用口號在治理國家。

這也是趙桓認爲可取的,人性這東西,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以禮儀來教化,用法律來約束,也會出現大量貪官,但是以實際貢獻做出考覈標準,方能興國。

當然,趙桓也不是完全否認了司馬光,至少他的《資治通鑑》是一本神作。

趙桓又問道:“如何能讓大宋多有沈括、畢昇?”

秦檜道:“廟堂之上多書生,工事之才起於民間。”

第二百四十六章從火繩槍到燧發槍,給陛下跪了!第三十二章大義凜然卻幹着害人之事的嘴臉第三百六十章江陵府的浪濤(七千字,求訂閱!求月票!)第六百九十八章定案第三十七章給朕拖下去千刀萬剮!第四百八十章維穩戰局第三十七章給朕拖下去千刀萬剮!第二百九十三章皇帝兵臨城下!第二百五十三章這麼賤的要求,不答應怪不好意思的!第五百七十七章歪主意第一百四十九章東南必反?第二百二十一章借刀殺人,一箭雙鵰!第三百一十三章洪州之戰!皇帝的重騎兵!第六百六十九章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三百零六章岳飛軍的強攻第四百七十八章鐵血鏖戰第一百五十三章無所不知的皇帝?第五百八十一章出城迎敵第四百八十章維穩戰局第四百二十三章草原雙雄,圍魏救趙?第二百五十九章應天書院案第二百四十八章不一樣的大宋第二十六章城樓風騷走位的皇帝第六百零五章大朝會第四百七十九章神擋殺神佛擋殺佛!第五十六章不要麪皮的君臣第三百二十四章即將失控的財團第三百三十六章曹昇必須死!第五百二十七章耿直的柔嘉第一百六十一章皇帝萬歲,新軍無敵!第四百二十六章在草原大殺四方第六百六十八章朕就沒指望他出兵!第三百八十八章大宋糧商們的噩夢(第一更,求訂閱!)第十九章尋找一個叫岳飛的年輕人第一百四十七章恩威並施?第二百二十九章殺無赦!第一百三十四章陳旉農書第六十七章宋金談判第五百四十五章圍殺叛軍第四百七十八章鐵血鏖戰第四十九章完顏宗翰想議和?第六百二十六章秦檜的爲官之道第六百九十三章家書第二百六十章徹查四大書院第二百八十二章皇帝親征第三百一十章皇帝的野路子第三十五章勤王之師第四百六十七章全國動員,八十萬大軍北伐第六百九十章康王的雄心第一百二十五章一律打入死牢第六百三十七章挑撥第三百一十二章崩潰邊緣的夏主第一百四十一章微臣救駕來遲第一百章仁慈的皇帝?正直的大臣?第三百一十九章趙桓對日本國的“待遇”第六百五十七章薛東來與塞爾柱的盟約第五百七十六章一箭雙鵰的事第四百六十八章岳飛和完顏兀朮的對戰第六百四十二章官商第五百九十六章府中有貴客?第四十六章黎城大捷!第四十二章興師黎城戰婁室第五百一十八章血染平原第六百三十章朕要西征第一百二十八章渣渣韓世忠和精銳淮陽軍?第三百七十五章西南大陸是大宋最大的糧倉(第二更,求訂閱!)第四百六十六章北伐金國!第五百零一章苟且的完顏宗翰第五百七十八章草原上的異動第四百二十八章分兵北海第一百零八章大宋未來的教育第六百零六章慫恿第三十九章兩河戰役拉開第六百六十七章內亂第四百六十四章金國又玩政變?第三百五十二章是他!就是他!第二百零一章交趾十萬大軍入侵!第二十六章城樓風騷走位的皇帝第四百七十六章蕭水之戰第一百八十三章發怒的皇帝(三千三百字的中章)第七十八章朕來說幾點第一百八十三章發怒的皇帝(三千三百字的中章)第三百四十四章暴亂(五千字大章)第五百一十六章這麼想死的嗎?第六百四十章皇帝對簿公堂第五百零六章千刀萬剮第六百二十九章耶律大石VS塞流柱聯軍第四百八十六章西線決戰第三百三十章皇帝又不是保姆!第一百九十六章趙桓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第二百七十二章屍山血海第三章謝大海,你幫太師一把!第五百二十二章君臨上京第三百八十九章東京城糧商們的反擊第四百七十二章宋軍細作第十七章全面備戰第六百四十七章耶律大石稱臣?第四百零一章种師道的安排第四百六十七章全國動員,八十萬大軍北伐第三章謝大海,你幫太師一把!
第二百四十六章從火繩槍到燧發槍,給陛下跪了!第三十二章大義凜然卻幹着害人之事的嘴臉第三百六十章江陵府的浪濤(七千字,求訂閱!求月票!)第六百九十八章定案第三十七章給朕拖下去千刀萬剮!第四百八十章維穩戰局第三十七章給朕拖下去千刀萬剮!第二百九十三章皇帝兵臨城下!第二百五十三章這麼賤的要求,不答應怪不好意思的!第五百七十七章歪主意第一百四十九章東南必反?第二百二十一章借刀殺人,一箭雙鵰!第三百一十三章洪州之戰!皇帝的重騎兵!第六百六十九章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三百零六章岳飛軍的強攻第四百七十八章鐵血鏖戰第一百五十三章無所不知的皇帝?第五百八十一章出城迎敵第四百八十章維穩戰局第四百二十三章草原雙雄,圍魏救趙?第二百五十九章應天書院案第二百四十八章不一樣的大宋第二十六章城樓風騷走位的皇帝第六百零五章大朝會第四百七十九章神擋殺神佛擋殺佛!第五十六章不要麪皮的君臣第三百二十四章即將失控的財團第三百三十六章曹昇必須死!第五百二十七章耿直的柔嘉第一百六十一章皇帝萬歲,新軍無敵!第四百二十六章在草原大殺四方第六百六十八章朕就沒指望他出兵!第三百八十八章大宋糧商們的噩夢(第一更,求訂閱!)第十九章尋找一個叫岳飛的年輕人第一百四十七章恩威並施?第二百二十九章殺無赦!第一百三十四章陳旉農書第六十七章宋金談判第五百四十五章圍殺叛軍第四百七十八章鐵血鏖戰第四十九章完顏宗翰想議和?第六百二十六章秦檜的爲官之道第六百九十三章家書第二百六十章徹查四大書院第二百八十二章皇帝親征第三百一十章皇帝的野路子第三十五章勤王之師第四百六十七章全國動員,八十萬大軍北伐第六百九十章康王的雄心第一百二十五章一律打入死牢第六百三十七章挑撥第三百一十二章崩潰邊緣的夏主第一百四十一章微臣救駕來遲第一百章仁慈的皇帝?正直的大臣?第三百一十九章趙桓對日本國的“待遇”第六百五十七章薛東來與塞爾柱的盟約第五百七十六章一箭雙鵰的事第四百六十八章岳飛和完顏兀朮的對戰第六百四十二章官商第五百九十六章府中有貴客?第四十六章黎城大捷!第四十二章興師黎城戰婁室第五百一十八章血染平原第六百三十章朕要西征第一百二十八章渣渣韓世忠和精銳淮陽軍?第三百七十五章西南大陸是大宋最大的糧倉(第二更,求訂閱!)第四百六十六章北伐金國!第五百零一章苟且的完顏宗翰第五百七十八章草原上的異動第四百二十八章分兵北海第一百零八章大宋未來的教育第六百零六章慫恿第三十九章兩河戰役拉開第六百六十七章內亂第四百六十四章金國又玩政變?第三百五十二章是他!就是他!第二百零一章交趾十萬大軍入侵!第二十六章城樓風騷走位的皇帝第四百七十六章蕭水之戰第一百八十三章發怒的皇帝(三千三百字的中章)第七十八章朕來說幾點第一百八十三章發怒的皇帝(三千三百字的中章)第三百四十四章暴亂(五千字大章)第五百一十六章這麼想死的嗎?第六百四十章皇帝對簿公堂第五百零六章千刀萬剮第六百二十九章耶律大石VS塞流柱聯軍第四百八十六章西線決戰第三百三十章皇帝又不是保姆!第一百九十六章趙桓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第二百七十二章屍山血海第三章謝大海,你幫太師一把!第五百二十二章君臨上京第三百八十九章東京城糧商們的反擊第四百七十二章宋軍細作第十七章全面備戰第六百四十七章耶律大石稱臣?第四百零一章种師道的安排第四百六十七章全國動員,八十萬大軍北伐第三章謝大海,你幫太師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