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大宋的戶籍,治大國若烹小鮮

唐恪連忙道:“陛下聖明,如此以來,我大宋不出十年,四海昇平,陛下之功,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徐處仁卻道:“趙相公,恕某直言,此四策便是飲鴆止渴,功在當下,罪在千秋!”

趙桓一聽徐處仁的話,頓時來了精神。

比起自己天天追着他們後面跟他們說,你這個政策不合理啊,按照你這樣窮人會越來越窮,富人會越富,直接根據自己想要的結果定目標會更省力。

例如徐處仁是太宰,政事堂大佬,真正的帝國首相。

你有一個很重要的任務,給朕將中原下戶的收入翻倍,方法你自己去想。

只要定了這個目標,政事堂在策劃各種富民的政策的時候,都會以此爲指導,一旦跑偏了,徐處仁就會站出來指正出來。

這就根本不需要趙桓天天像保姆一樣伺候着了。

如此這般,趙桓才能從具體的事物中抽身出來,去多思考帝國最高戰略和所有的資源如何合理調配。

宋朝在戶籍相對來說還是非常人性化的,廢除了賤籍,一共分了三類。

一類是主戶,二類是客戶,三類是特殊戶籍。

其中主戶是占人口最大比例的,主戶分五等,主要劃分依據是田產,其他僅僅作爲參考,所以五等主戶一般是指鄉村戶。

一二等是上戶,主要是大地主級別的。

這類人是趙桓重點要找的對象,因爲這類人在全國數量極少,只佔了5%左右,卻和官戶一起,佔有了大部分資源,包括錢、土地、政策、特權等等。

趙桓穿越過來的時候,據周朝給過來的數據統計來看,上戶和官戶佔有了全國百分之85%以上的土地,且他們是免徭役的。

這樣的社會結構,方臘造反,似乎也說得過去了!

三等是中戶,中小地主以及富裕農民,相當於後世的中產階級,這類家庭的數量在整個大宋也不過才10%不到。

因爲年年征戰,通貨膨脹,冗官現象又日益嚴重,經濟危機進一步加深,在神宗時代,就已經有許多中戶破產,王安石再來了一波變法,破產的中戶頃刻之間暴漲。

縮成了現在這樣的比例。

四五等便是下戶了,包括自耕農或田地少甚至沒有田地需要幫他們種田生存的佃農,他們佔全國人口的60%以上。

剩下的就是客戶和特殊戶。

客戶就是流動人口,一般是破產的農民去城裡打工戶口,這類人佔約7%左右。

特殊戶又分爲就是形勢戶、官戶、軍籍、寺觀戶和雜戶。

客戶和特殊戶中的一些戶籍共同組成了城市人口,被稱爲坊郭戶,其中雜戶便是那些手工藝人,例如紡織廠的妹紙們!

城郭戶口又分了上五等和下五等,下五等就是城市裡的“貧困人口”,兩極對立。

這就是大宋的人口結構。

其中上戶、形勢戶和官戶都是皇帝重點要找的對方,因爲這些人的數量少,卻佔了國家大部分的資源,形成了巨大的壟斷局面,使貧富差距越來越大。

讓那些下戶、客戶、雜戶的生存越來越難。

而趙鼎的《銀行於大宋商貿四策》的制定,也是參考了大宋人口結構的。

趙鼎處於風險的把控,對上戶和城郭上五等戶的貸款政策非常寬鬆,中戶相對也能待一些,但下戶、客戶、雜戶等城市“弱勢”羣體,想要找銀行貸款,幾乎不可能。

趙桓心知肚明,卻問道:“徐愛卿,你此話怎講?”

徐處仁一副正義凜然的嘴臉道:“朝廷已經明令禁止官員通商,便不說官戶和形勢戶,就說這大宋皇家銀行借貸的政策,對待鄉村上戶、坊郭上五等戶來說,甚爲寬容,從鄉村中戶便開始縮緊,鄉村下戶和坊郭下五等戶要借錢幾乎是不可能了。”

“如此說來,農村戶口的下戶只能靠自己種一點點地來存錢過生活,坊郭下五等戶,要在資產上積累到城市上五等戶後,纔有資格貸款,一個下坊郭下五等戶要達到上五等戶,按照現在的物價和收入來算,不吃不喝也要二十年,人這一輩子又有幾個二十年?”

“陛下曾經教誨吾等,國富亦要民富,不可能一味只追求總量,完全無視了百姓真正想要的!”

徐處仁一番話說完,趙桓忍不住想鼓掌,但礙於身份,剋制住了。

看來這任務還是要下對,目標定錯了,自己要累死,目標定對了,許多事自己都可以少操心。

唐恪卻道:“徐相公言之有理,但若是朝廷將錢借給了鄉村下戶和坊郭下五戶,風險大增,這些人並無從商經驗,許多人連字都不認得,若是朝廷下這類人借了錢,不要說利息,便是本金也收不回來,一旦發生這種狀況,若是引起了民間恐慌,存錢的百姓們不信任銀行了,要來取錢,而朝廷的錢又減少了,事態便嚴重了!”

“若是朝廷要造錢,民間貨品並未增加,交子將面臨降值的風險,進一步引起民間對交子的恐慌,如此,後果不堪設想!”

雖然也知道其中利害,但被唐恪這麼一說出來,趙桓心驟然一緊。

金融可是國家經濟的頂層存在,若是金融出現了問題,可比打一場敗仗還要可怕。

但徐處仁哪肯啊,唐恪只顧着自己的商業總體量,但徐處仁身爲首相不僅要照顧商業體量,還有坊郭下五戶和鄉村中戶和下戶的收入任務。

“聖人云:中庸之爲德也,其至矣乎。”徐處仁繼續道,“當不偏不倚,方爲聖道,如此過分偏袒另一方,乃是飲鴆止渴!”

見徐處仁和唐恪產生了爭論,一邊的趙鼎道:“陛下,兩位相公皆有其道理,是臣考慮不周,臣在進宮的路上,遇到了一些小事,卻是能說明其中之理。”

“愛卿速速說來聽聽。”

趙鼎便將書館的事說了一遍。

趙鼎道:“陛下,無論是鄉村中下戶,還是坊郭下五戶,都希望能改善自己的生活,他們也渴望讀書,渴望知道更多,從而能有能力賺更多錢,過更好的生活。”

“所以,陛下的書館和農學速成館皆爲民利,朝廷當有專門的人來管理、完善這方面,來幫助相對弱勢的百姓。”

“徐相公所言極是,中庸乃聖人之道,治大國如烹小鮮,朝廷當不偏不倚,輕重相宜。”

趙桓不由得點頭,確然如此。

治大國如烹小鮮,這是一句至理名言。

朝廷既不能對坊郭上五等戶傾斜太多,也不能對下五等戶給予太少。

當然,同樣的道理,也不能一味去扶持下五等戶,恰到好處即可。

若是一味扶持給予,將養出一幫懶惰的國民,若後世的希臘、西班牙、巴西等這些國家一般。

北宋可是標準的皇宋啊,皇權極大的朝代第五百九十七章白刀子進紅刀子出第二百七十四章太原城內戰一觸即發!第三百九十七章單挑楊再興?(第三更,求訂閱!)第三百七十章皇帝的肩膀!(第四更,求訂閱!!!)第二百八十一章朕意已決!第四百五十一章正面的殲滅戰,李寶滅三佛齊第六百八十八章朕沒要他們的腦袋,已經是仁慈了!第一百六十二章碾壓南方,大獲全勝!第二百一十二章清洗廣南西路第五百五十一章換血第二百八十四章吳玠征討党項右路軍第七十二章副都幽州?第一百八十九章趙桓的精英間諜!第六百九十四章聖武皇帝陛下諭旨第七十六章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第三百四十二章不受控制的黃河第二百八十二章皇帝親征第一百四十一章微臣救駕來遲第六百九十五章扶大廈之將傾第八十三章百家大世疏第五百八十八章大宋的忠臣!第二百四十章皇帝的意志!秦州大清洗!第一百零四章大驚小怪,哪有改制不死人的?第六百一十六章作死第五百七十一章動手第四十七章活剮袁煥第六百五十六章薛東來的說辭第一百八十六章挑戰皇帝?幕後到底是誰?第二百二十七章滲入軍方?第五百七十一章動手第二百二十二章趙桓的貼心小棉襖第三百八十章岳飛的前妻(第一更!)第二百七十九章西北急報!人定勝天!第四十五章殺紅眼的宋軍!第二百三十二章活着不好嗎?第二十四章朕願意砸大把銀子在軍器監第四百七十章對對對!我們是來投誠的!第七百零四章西方的使者第三百一十八章殺雞儆猴第八十五章爭論第三百四十章宋金遼的新局面(六千字大章)第六百零五章大朝會第四百二十九章隴右淪陷,鐵血宋軍圍殺拜不花第二百二十七章滲入軍方?第六百六十章總督閣下,那是敵軍的武器第四百一十五章威懾日本和高麗,都給朕乖乖跪着!第三百七十二章趙佶的反擊(第二更,求訂閱!!!)第五百九十一章小女子願以身相許第六百六十九章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三十六章堅壁清野與議和第四百八十七章前鋒攻殺第二百七十八章崔氏夷族!第二百七十章韓世忠那個渣渣!被山賊追着跑!第一百一十六章“不務正業”的朝廷?第二百三十三章勁爆的消息第三百七十二章趙佶的反擊(第二更,求訂閱!!!)第三百五十二章是他!就是他!第五百零四章御駕第一百七十七章交子的保值費?第一百零五章洛陽暴走第二十七章把朕的顏面都丟盡了!第十五章康王趙構第五百八十五章鬱悶的耶律大石第六百零四章鞍山鐵礦第四百九十八章詭變第六百七十八章全軍出擊第三百五十章改良蒸汽機車第一百六十六章扶持?第二百二十六章解決改田爲桑的問題第四十八章軍糧緊急第四十七章活剮袁煥第三百四十二章不受控制的黃河第四百七十四章完顏宗弼的兵力部署圖第三百一十四章兵臨興慶府,大宋將帥們欲抓狂!第四十四章天子親上陣第五百八十二章聲東擊西第三百四十六章金錢玩家趙桓!第五百八十五章鬱悶的耶律大石第一百七十四章腦子轉得很快啊!第五百零六章千刀萬剮第一百五十二章南方格局第二百零九章天子的意志!岳飛三千鐵騎北擊賊敵!第二百三十五章和善的皇帝?第三百六十一章岳飛的抉擇第一百一十五章國富與民富?第二百七十五章兩軍正面衝殺第六百一十二章君臣相知第八十四章新的軍政和稅政第一百八十三章發怒的皇帝(三千三百字的中章)第二百四十九章窮人就不能讀書嗎!第九章坐立不住的趙佶第四百一十章滿朝皆驚第二百一十二章清洗廣南西路第三百四十八章點燃大宋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火焰!第七百章進入了第二階段第三百六十七章宗室的命運之變第九十九章退朝第五百六十七章第三百三十五章火藥還可以這麼用?
北宋可是標準的皇宋啊,皇權極大的朝代第五百九十七章白刀子進紅刀子出第二百七十四章太原城內戰一觸即發!第三百九十七章單挑楊再興?(第三更,求訂閱!)第三百七十章皇帝的肩膀!(第四更,求訂閱!!!)第二百八十一章朕意已決!第四百五十一章正面的殲滅戰,李寶滅三佛齊第六百八十八章朕沒要他們的腦袋,已經是仁慈了!第一百六十二章碾壓南方,大獲全勝!第二百一十二章清洗廣南西路第五百五十一章換血第二百八十四章吳玠征討党項右路軍第七十二章副都幽州?第一百八十九章趙桓的精英間諜!第六百九十四章聖武皇帝陛下諭旨第七十六章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第三百四十二章不受控制的黃河第二百八十二章皇帝親征第一百四十一章微臣救駕來遲第六百九十五章扶大廈之將傾第八十三章百家大世疏第五百八十八章大宋的忠臣!第二百四十章皇帝的意志!秦州大清洗!第一百零四章大驚小怪,哪有改制不死人的?第六百一十六章作死第五百七十一章動手第四十七章活剮袁煥第六百五十六章薛東來的說辭第一百八十六章挑戰皇帝?幕後到底是誰?第二百二十七章滲入軍方?第五百七十一章動手第二百二十二章趙桓的貼心小棉襖第三百八十章岳飛的前妻(第一更!)第二百七十九章西北急報!人定勝天!第四十五章殺紅眼的宋軍!第二百三十二章活着不好嗎?第二十四章朕願意砸大把銀子在軍器監第四百七十章對對對!我們是來投誠的!第七百零四章西方的使者第三百一十八章殺雞儆猴第八十五章爭論第三百四十章宋金遼的新局面(六千字大章)第六百零五章大朝會第四百二十九章隴右淪陷,鐵血宋軍圍殺拜不花第二百二十七章滲入軍方?第六百六十章總督閣下,那是敵軍的武器第四百一十五章威懾日本和高麗,都給朕乖乖跪着!第三百七十二章趙佶的反擊(第二更,求訂閱!!!)第五百九十一章小女子願以身相許第六百六十九章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三十六章堅壁清野與議和第四百八十七章前鋒攻殺第二百七十八章崔氏夷族!第二百七十章韓世忠那個渣渣!被山賊追着跑!第一百一十六章“不務正業”的朝廷?第二百三十三章勁爆的消息第三百七十二章趙佶的反擊(第二更,求訂閱!!!)第三百五十二章是他!就是他!第五百零四章御駕第一百七十七章交子的保值費?第一百零五章洛陽暴走第二十七章把朕的顏面都丟盡了!第十五章康王趙構第五百八十五章鬱悶的耶律大石第六百零四章鞍山鐵礦第四百九十八章詭變第六百七十八章全軍出擊第三百五十章改良蒸汽機車第一百六十六章扶持?第二百二十六章解決改田爲桑的問題第四十八章軍糧緊急第四十七章活剮袁煥第三百四十二章不受控制的黃河第四百七十四章完顏宗弼的兵力部署圖第三百一十四章兵臨興慶府,大宋將帥們欲抓狂!第四十四章天子親上陣第五百八十二章聲東擊西第三百四十六章金錢玩家趙桓!第五百八十五章鬱悶的耶律大石第一百七十四章腦子轉得很快啊!第五百零六章千刀萬剮第一百五十二章南方格局第二百零九章天子的意志!岳飛三千鐵騎北擊賊敵!第二百三十五章和善的皇帝?第三百六十一章岳飛的抉擇第一百一十五章國富與民富?第二百七十五章兩軍正面衝殺第六百一十二章君臣相知第八十四章新的軍政和稅政第一百八十三章發怒的皇帝(三千三百字的中章)第二百四十九章窮人就不能讀書嗎!第九章坐立不住的趙佶第四百一十章滿朝皆驚第二百一十二章清洗廣南西路第三百四十八章點燃大宋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火焰!第七百章進入了第二階段第三百六十七章宗室的命運之變第九十九章退朝第五百六十七章第三百三十五章火藥還可以這麼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