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上任明發討逆令荀彧郭嘉分道行

20 上任明發討逆令 荀彧郭嘉分道行

在這次諸侯前來道賀過程中,亦有值得重點一提之處,袁紹所派之人名爲崔琰,容貌英偉,德高望重,品性高潔,爲後來曹操手下主事選撥官員的左膀右臂。

當然,崔琰的名聲現時只傳於冀州士族,劉曄也並不清楚這位名士底細。而他與荀彧的私交卻是極好的,此次往來幽州,雖只短短三日,卻將劉曄一系列動作全數看在眼裡,記在心間……

在劉曄任州牧之職前,大批派出的斥侯分別探聽的消息彙總後得出結論:

廣陽,漁陽,右北平,遼西四郡現時兵力分佈空虛,各地連先前防備各異族的部曲都被抽回,在鄒丹與趙雲帶領下會合,共計三萬人屯駐於北平;而公孫瓚南退則一路收攏士卒,共有四萬人駐於涿郡西南一百里處的易京,與冀州相鄰。

先前兵力最強盛時達到十五萬衆的公孫瓚如今實力大損,而袁紹此時亦趁火打劫將其於青州的殘餘勢力亦掃地出門,完全據有了冀,青州全部地盤,公孫瓚現時能完全控制的便只有右北平,遼西,涿郡三郡之地,兵力不足八萬。

劉曄在接任後第二日,也就是公元192年1月1日,元旦這一天下達了連續三條詔令:

一:派出原代郡軍隊中經驗豐富的數百校官趕赴屯駐長城的幽州六萬軍士大營,負責教習兵士,勤修苦練,着代郡歐冶勝之兵器司三月內打造出足夠裝備爲其換裝;提高士卒晌俸,統一爲五百錢每月,各級將校亦有很大提高。此令一出,邊關兵卒頓時歡呼,軍心穩固,對於劉曄擁護之意立時堅定。

二:召回原本被公孫瓚驅逐的各處官吏,再淘汰其中或是田氏嫡系,或爲無用之徒,只留在薊城中待命。

三:發佈討逆令,明確宣示遼東公孫度自立叛亂,後將軍公孫瓚以上犯上謀逆。劉曄將親領兵馬破之!

此三令齊發後,劉曄隨後又發驀兵令,要求一如代郡招兵規格,年滿十四歲,三十歲以下者皆可參軍,不過兩日間,應者雲集,得兵三萬兵,劉曄便停止了驀兵,將新兵再交由齊周訓練,政事託於劉虞,田豐輔之。

張飛領從代郡開拔過來的一萬兵馬守備薊縣。

諸事安定後,劉曄於1月5日親率整合完畢,更吸收了此戰俘虜中精壯八千人的四萬大軍,打明旗號直向北平開去,隨軍將領爲典韋,周方,謀士則爲戲志才,初降便如此重用,自然令戲志才心中感動,效死之意定下,也令他人對劉曄如此魄力側目。

崔琰清楚地記得,出發前一日,並着爲他等使節送行,舉行了僅有的一次大宴,自有袁術手下使臣陳紀問劉曄道:“明公如此光明正大往攻叛逆,難道不怕公孫瓚於北後大舉進攻?何況冬季嚴寒,雪厚愈尺,並不利於行軍?”

此時劉曄朗聲大笑道:“哈!若彼有此膽色,吾有上將張翼德足可令其聞風喪膽。非吾看輕他公孫瓚,只怕他經此大敗,不會有絲毫心思救援部將!至於行軍之事,吾北地豪傑之士又豈畏區區難事?兵貴神速,趁彼整合未定,士氣大喪之時攻之,一戰可定,否則,君自何知……”

陳紀喏喏而退,但崔琰卻對此很不以爲然——軍國大事者,豈能如此看輕敵手?

直到他回到鄴城,見到荀彧細說此話,卻被其一番解釋點醒,對於劉曄頓時高看許多:“季珪所見卻屬謬論,想劉幽州新任之時,自需有大功以振威儀。討伐公孫瓚於北平殘部勢在必行,但其公佈天下,不僅出師堂正,更有疑惑公孫瓚之用,想他公孫瓚性好疑嫉,自然會再顧慮劉幽州此次是否誘敵之計,不敢輕易動作,畢竟他現時兵力大損,已然輸不起。可況南方還有袁冀州虎視乎?而行軍困難正好又給他臺階可下,劉幽州此所謂萬全魄力之計也!”

荀彧這番話的確正解,將劉曄深藏心思說了個明白,同時,他心裡對於劉曄這位力挽狂瀾,擊敗不可一世的公孫瓚的“安平侯”也是深感佩服。原本因爲劉虞被圍,危在旦夕;劉曄千里進兵、前途渺茫下心中那失望而又無奈的想法全數拋去,也將投靠現時正在廣爲招納賢才的曹操念頭熄去。

再怎麼說,劉曄總是名正言順的漢室宗親,所有行事都顯出對漢室的忠誠,如此正與荀彧心中興扶漢室念頭完全相合,作出這個決定當然正常。

現在袁紹對他早就不聞不問,所謂效周公之禮賢下士也被他看了個明白清楚,荀彧在這一點上同另一個人想法是一至的,在荀彧感到自己理想有望實現後,便興高採熱地去找那位同他皆言袁紹“徒具周公禮賢皮毛,外寬內嫉”的高才,這個人正是與劉曄一別三年有餘的郭嘉!

郭嘉爲何會來到袁紹這裡,有人說是辛評,郭圖爲其故友,盛情相邀下難以推辭,實際情況呢?後面再細說。

只說當他聽說荀彧有別樣想法後,一貫表情平靜淡然的臉上也乍然現出驚愕:“文若前日已言同意與嘉共回穎川,待機輔佐曹兗州,爲何僅是過了幾日便又有決定,君非朝秦暮楚之人,其中究竟如何?”

荀彧面上收斂喜意,表情堅定地淡然答道:“奉孝早知吾之心意在於匡扶漢室,重現大漢威儀,今有劉幽州在北地,自然不需捨近求遠,投奔曹公。”

“劉幽州?”

郭嘉這近半月來只稱病閉門府中,除卻親近幾人外,皆不待見,卻是不知劉曄接任幽州牧之事,待細聽荀彧解釋後,心中一驚,沒想到劉曄這位大師兄前番還處境尷尬,翻手間便已掌握大勢,郭嘉知曉劉曄“失憶”往事,對於劉曄也確有幾分兄弟之情,但是當他想到師門一條規則時,眉頭緊鎖,最後看着容光煥發,鬥志昂揚的荀彧默然道:“文若定心,嘉多勸也無意,然於友立場可說汝一點:劉子揚將來前途未必光明!文若隨吾齊投曹公,卻是堂正萬全之計。”

荀彧搖頭毅然道:“彧向來佩服奉孝才學,然此事卻不敢苟同,想劉幽州年紀輕輕,行事更是極有魄力,前途光明與否是由人定,怎可一言否之?今接吾弟友若消息,袁冀州將領大軍前往青州,欲將公孫瓚於青州勢力全數掃滅,此是爲離開最佳機會!特來向奉孝告之,道不同強求亦屬無用,這便別過,祝奉孝能一展才學抱負……”

逢得此種情形,深知荀彧“王佐之才”的郭嘉面上再無絲毫平日瀟灑不羈模樣,表情有些黯然地嘆息道:“固吾之願亦然,祝君如意……”

公元192年1月8日,荀彧和郭嘉兩位頂尖人才趁着袁紹親自領軍平定青州時,各帶着親屬離開鄴城,卻是各分南北而走,分道揚鑣。

那麼,他們的命運在這一次不同的選擇上最終會走向怎樣的歸宿呢?

15 獻帝年幼有雄心二荀念迥各行事18 賊衆怎敵騎兵勇孔融開城迎援兵13 暫且緩過蔡琰事再至天使名劉和第24章 劉曄封王第12章 收降呂布28 圍彭城曹操心喜截援軍夏侯衝陣10 才女劉郎入洞房佳話流傳千古揚第21章 帝皇親兵22 佯攻解作操練事不聞趁夜進兵時第22章 按步就班18 代郡城加緊措施司徒府連環尹始12 月夜靜思遇偷襲劉曄幸得張飛助第13章 張遼之屬31 換裝備誓師出擊分將令會營當陽31 兩軍對峙彭城外曹劉針鋒互往來09 箕關戰罷處置間是非分明性情顯05 赴任途中動心思夜投小村知郡情23 東門兵變驟然發田楷趙雲齊上陣21 狼煙未熄戰不停英雄悲歌唱黃昏05 斬索落橋典韋勇鐵騎破甲敵心寒23 子揚妙語退曹操傲骨仗劍闖歧途24 不同選擇不同命勢落千丈敗公孫第12章 收降呂布07 郡守府一番戰爭以誓辭巧救蔡邕15 獻帝年幼有雄心二荀念迥各行事01 百廢待興題難解劉曄喜聞荀彧投第10章 濮陽再敗32 攻營戰誘敵深入重騎兵首戰建功32 兩方默契虛廝拼劉曄勇將曹心驚34 聞變議和回退行陶謙宴語衆人驚15 暫別是爲將來計武將情誼子義奇第29章 各有謀略23 劉曄分兵固營寨胡族遇挫屠邊民03 會郭嘉知曉秘聞求教怎奈門規嚴05 聯盟散劉曹亦別歸途中得遇名醫04 典韋矢志破雄關萬事俱備待東風04 猛張飛形象由來靈帝封曄都亭侯20 重甲精騎再建功典韋勇武擒嚴善27 接密報陶謙變態送書信陳糜識勢09 破重圍誘敵功成關張斬帥並奪旗06 乞伏利再進對策誅木仁鮮卑議和32 兩方默契虛廝拼劉曄勇將曹心驚08 戲志才就事論事田元皓睿智本色25 飛將最終寄河內徐州爭戰將復起23 劉曄分兵固營寨胡族遇挫屠邊民26 遷民移居洛水畔施行屯田解隱憂第11章 記事(下)15 暫別是爲將來計武將情誼子義奇02 中平元年黃巾亂劉曄重生遇三英第13章 張遼之屬15 搜城三日無所獲無奈放棄議政策第18章 洛陽之變02 荀彧進獻統一計忠心耿耿爲漢室17 問裝備明定想法發詔令再求賢人第3章 初現端倪第34章 將欲親臨第20章 天子之事33 糜貞料準曹劉爭子揚閉營倚彭城21 管亥親留斷後路三家盡付招降信20 上任明發討逆令荀彧郭嘉分道行12 月夜靜思遇偷襲劉曄幸得張飛助第14章 大變前兆11 三月時劉曄出師過穎陽忽逢襲擊03 逢親兵出關求救得細節將戰箕關第33章 襄平陷落25 子揚擾心張飛戰一子錯亂局勢變08 安民招兵同時動處事有條不驚慌02 劉曄再定破關計李儒進獻抽薪策05 蘇張送馬贈鑌鐵劉關張各造奇兵28 田疇討得退兵詔劉曄震驚疑問生32 兩方默契虛廝拼劉曄勇將曹心驚15 搜城三日無所獲無奈放棄議政策06 得兵器武裝鄉勇劉曄三人探敵情10 袁紹公孫戰磐河趙雲荀彧皆定心16 任前路艱險渺茫吾卻要勇往獨闖29 諸多計較備兵事得知情況定戰心26 大勝獲得馬千數豈料惹出鮮卑盟13 公孫乍聞敵襲營笑談藐視代郡兵17 劉曄曹操細計較董卓李儒有商量11 諸侯會盟各心思曹操精明自清醒第17章 風雨欲來26 大勝獲得馬千數豈料惹出鮮卑盟15 鮮卑擾邊欲寇境劉曄掌印任都督14 先有袁術截劉和劉曄領命再出徵40 袁術貪心蛇吞象趙雲拍案令進兵25 子揚擾心張飛戰一子錯亂局勢變第17章 風雨欲來第23章 袁術稱帝08 豺狼至朝廷大亂檄文起諸侯討董05 赴任途中動心思夜投小村知郡情24 劉曄督軍破前鋒張飛念定乾坤謀27 接密報陶謙變態送書信陳糜識勢10 劉焉臥病思後事張鬆密報劉備逃第16章 孫乾爲使14 先有袁術截劉和劉曄領命再出徵14 州府爭劉虞爲難子揚怒果斷斬使第35章 決勝之地04 猛張飛形象由來靈帝封曄都亭侯14 蔡琰告之好消息劉曄三呼顯狂喜03 登堂入室會三英子揚且爲軍主薄
15 獻帝年幼有雄心二荀念迥各行事18 賊衆怎敵騎兵勇孔融開城迎援兵13 暫且緩過蔡琰事再至天使名劉和第24章 劉曄封王第12章 收降呂布28 圍彭城曹操心喜截援軍夏侯衝陣10 才女劉郎入洞房佳話流傳千古揚第21章 帝皇親兵22 佯攻解作操練事不聞趁夜進兵時第22章 按步就班18 代郡城加緊措施司徒府連環尹始12 月夜靜思遇偷襲劉曄幸得張飛助第13章 張遼之屬31 換裝備誓師出擊分將令會營當陽31 兩軍對峙彭城外曹劉針鋒互往來09 箕關戰罷處置間是非分明性情顯05 赴任途中動心思夜投小村知郡情23 東門兵變驟然發田楷趙雲齊上陣21 狼煙未熄戰不停英雄悲歌唱黃昏05 斬索落橋典韋勇鐵騎破甲敵心寒23 子揚妙語退曹操傲骨仗劍闖歧途24 不同選擇不同命勢落千丈敗公孫第12章 收降呂布07 郡守府一番戰爭以誓辭巧救蔡邕15 獻帝年幼有雄心二荀念迥各行事01 百廢待興題難解劉曄喜聞荀彧投第10章 濮陽再敗32 攻營戰誘敵深入重騎兵首戰建功32 兩方默契虛廝拼劉曄勇將曹心驚34 聞變議和回退行陶謙宴語衆人驚15 暫別是爲將來計武將情誼子義奇第29章 各有謀略23 劉曄分兵固營寨胡族遇挫屠邊民03 會郭嘉知曉秘聞求教怎奈門規嚴05 聯盟散劉曹亦別歸途中得遇名醫04 典韋矢志破雄關萬事俱備待東風04 猛張飛形象由來靈帝封曄都亭侯20 重甲精騎再建功典韋勇武擒嚴善27 接密報陶謙變態送書信陳糜識勢09 破重圍誘敵功成關張斬帥並奪旗06 乞伏利再進對策誅木仁鮮卑議和32 兩方默契虛廝拼劉曄勇將曹心驚08 戲志才就事論事田元皓睿智本色25 飛將最終寄河內徐州爭戰將復起23 劉曄分兵固營寨胡族遇挫屠邊民26 遷民移居洛水畔施行屯田解隱憂第11章 記事(下)15 暫別是爲將來計武將情誼子義奇02 中平元年黃巾亂劉曄重生遇三英第13章 張遼之屬15 搜城三日無所獲無奈放棄議政策第18章 洛陽之變02 荀彧進獻統一計忠心耿耿爲漢室17 問裝備明定想法發詔令再求賢人第3章 初現端倪第34章 將欲親臨第20章 天子之事33 糜貞料準曹劉爭子揚閉營倚彭城21 管亥親留斷後路三家盡付招降信20 上任明發討逆令荀彧郭嘉分道行12 月夜靜思遇偷襲劉曄幸得張飛助第14章 大變前兆11 三月時劉曄出師過穎陽忽逢襲擊03 逢親兵出關求救得細節將戰箕關第33章 襄平陷落25 子揚擾心張飛戰一子錯亂局勢變08 安民招兵同時動處事有條不驚慌02 劉曄再定破關計李儒進獻抽薪策05 蘇張送馬贈鑌鐵劉關張各造奇兵28 田疇討得退兵詔劉曄震驚疑問生32 兩方默契虛廝拼劉曄勇將曹心驚15 搜城三日無所獲無奈放棄議政策06 得兵器武裝鄉勇劉曄三人探敵情10 袁紹公孫戰磐河趙雲荀彧皆定心16 任前路艱險渺茫吾卻要勇往獨闖29 諸多計較備兵事得知情況定戰心26 大勝獲得馬千數豈料惹出鮮卑盟13 公孫乍聞敵襲營笑談藐視代郡兵17 劉曄曹操細計較董卓李儒有商量11 諸侯會盟各心思曹操精明自清醒第17章 風雨欲來26 大勝獲得馬千數豈料惹出鮮卑盟15 鮮卑擾邊欲寇境劉曄掌印任都督14 先有袁術截劉和劉曄領命再出徵40 袁術貪心蛇吞象趙雲拍案令進兵25 子揚擾心張飛戰一子錯亂局勢變第17章 風雨欲來第23章 袁術稱帝08 豺狼至朝廷大亂檄文起諸侯討董05 赴任途中動心思夜投小村知郡情24 劉曄督軍破前鋒張飛念定乾坤謀27 接密報陶謙變態送書信陳糜識勢10 劉焉臥病思後事張鬆密報劉備逃第16章 孫乾爲使14 先有袁術截劉和劉曄領命再出徵14 州府爭劉虞爲難子揚怒果斷斬使第35章 決勝之地04 猛張飛形象由來靈帝封曄都亭侯14 蔡琰告之好消息劉曄三呼顯狂喜03 登堂入室會三英子揚且爲軍主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