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三月時劉曄出師過穎陽忽逢襲擊

輝煌三國 11 三月時劉曄出師 過穎陽忽逢襲擊

九月十九,是劉曄在司馬徽處學習整整三月的時候,這一天,劉曄再來拜見。如往常一般,司馬徽問過前兩天教劉曄細讀的《孫子兵法》後,卻是擡起頭來,認真看着劉曄面龐半晌後道:

“子揚可記牢這盤殘棋,有朝一日能尋找到白子勝利之法,自會有感於心。三月之期今日正好,從今往後,子揚若再來便是客人身份,吾亦再無甚可教你了!”

“請恕曄愚鈍,吾以爲老師還未曾正式教曄謀略之道,怎算出師?”

劉曄心下疑惑,來此之初,他便說明是學習謀略之術,卻不想三月時日,卻全是學習兵法政要……

“子揚當局者迷也!汝細想一遍經歷戰事,現今有何想法?”

司馬徽面含微笑,起身反問劉曄道。

“莫非……子揚謝過老師苦心教誨之恩!老師教授方法實是出人意料,思謀略一道,本就是依附於兵事內政而生,似乎無形而有道。如今老師只教其根本,不講其虛形,實乃高明之極也!”

劉曄經這一提醒,腦中瞬間轉過念頭,果然如今看先前那諸多戰事,卻是能輕鬆想出數條可行之計應對,而不似先前那般多依靠後世所知歷史。如今的他終於跨過了重要一步,本身能力足以作爲一流謀士,如此一來,劉曄便不再需要爲歷史終將完全改變,自己優勢愈來愈小無法支撐下去而擔心!

一念想通,再看向司馬徽那睿智的眼眸,劉曄心裡頓時波瀾起伏,古人的智慧終究是不能小看,這世間先不說藏龍臥虎名聲不顯者,只說那許多頂尖名士謀臣,以此觀之皆不能掉以輕心應對!

心裡暗自反省,劉曄同時恭敬地再對司馬徽拜過幾禮,然後便依其吩咐,退身而去……

“我從未見先生如此高興過呢!劉曄師兄真那麼討人喜歡麼?他以後會很了不起嗎?”

小童見司馬徽一直望着劉曄離去方向怔怔出神,終忍不住問道。

“虎兒你有所不知,我這一套教授方法,完全是師門一脈相傳,只是十數年前,終是因爲那件事我等三人分開,大師兄與二師兄兩人勢成水火,倒是兩不相幫的我身份尷尬起來……”

司馬徽眼中閃過一絲追憶神彩,待看見小童眼中那迷惑不解的神色,終是自嘲一笑,想這等事一個十歲小童又哪裡會明白了?他遂趁着心情好索性直接答道:“當年吾等三人,二師兄學習最快,卻是近四月方纔初成,而子揚卻是比他還快了二十餘日!如此可見,只要他以後時常自省,累積經驗,不出十年之內,其必可政能安邦,謀能平天下!”

這小童小名喚阿虎,因其家族與司馬徽有舊,故而送年齡便聰明玲俐的他來司馬徽身邊,讓他學習數年,到十五歲再行歸家。劉曄與他這三月來自是說過不少話語,卻是來去匆匆,從未細問其姓氏。

卻不想這小童以後號爲“冢虎”,正屬“臥龍鳳雛冢虎幼麒”中那位——與孔明幾番鬥智的司馬仲達!

這時,年幼的司馬懿將眼中高山仰止的老師認真評價劉曄的話語深深地記在了腦中……

當劉曄回到襄陽城外華佗暫時寄居房中時,已是日落之時,天色漸晚。

劉曄將不需再去學習謀略消息告之華佗,聽其吩咐再過兩日便要往江夏一帶行醫。經過這三月來仔細觀察,華佗終於完全放下懷疑心思,不再藏私,欲要傾囊相授。

想之前劉曄那般高貴身份,卻甘願師事他這“賤民”,這本就很難讓人理解。三月朝夕相處,足夠看穿一切僞裝,華佗已然相信劉曄確如他所言,“數月不得迴歸家府,是真心爲醫道而來。”

此時的華佗只有一位大弟子,於江東一帶行醫,當時醫者屬於“工匠”賤類,現在有位“落難”的大人物真心願意學習,索性便認真教了,說不準將來有一日,讓後面醫者得福,地位提高也算正理……

兩月多時間,劉曄終日盡在華佗悉心教導下,先後歷江夏,九江等地,終於在華佗不時感嘆下完全將理論知識記住,正在這時,他們也接到孫堅欲再與劉表開戰,兩家皆緊張戰備消息。現今劉曄跟從華佗已有近七月時間,思及幽州只怕日久生變,他便直接告之華佗,需得迴轉北地。

堅持繼續在江東一帶行醫的華佗拒絕了劉曄一同北上提議,臨行前將親筆整理編成二十餘卷書冊授與劉曄,其中自有他幾十年醫學經驗,常見病情診療等等。

劉曄感激之下請華佗爲此書命名,最終名爲《青囊書》。

收好這本寶貴的醫書,劉曄拜別華佗後,與胡六一道,小心繞過現今黃巾餘亂四起州縣,多從人跡罕至處穿州過縣,往北而行。

這一日間,來到穎陽地界,劉曄認清日頭方向,再問過當地百姓道路後,沿密林而行,卻不想,正行間忽然一股極強的危險感傳來,劉曄趕忙拉着胡六俯身避過,只聽得“嗖!嗖!”兩聲連響,再看時,已見得兩枝羽箭從頭頂飛過,直直插入身後樹幹,發出兩聲脆響後,箭桿顫動不已,可見其力量之強!

“誰人偷襲於我!有膽且出來講個分明,否則休怪吾槍下無情!”

劉曄與胡六對視一個眼神,兩人同時起身,分別藏身於旁邊大樹後,胡六輕輕撥刀出手,劉曄細細聽着動靜,半晌後見到卻無偷襲者半分動靜,劉曄便揚聲問道。

“哼!不過便是官家走狗,何必遮遮掩掩,直說你二人是爲我周某項上人頭而來便是!有種你們便出來,看吾箭疾還是汝等腿快!”

片刻後,一個冷冷的聲音在七十米左右響起,那卻是一個小山包,面向劉曄這邊五十米內皆無阻礙,只有幾從低矮灌木,其上有幾塊石頭交錯接連,想來那人便是藏身其後,佔據制高點。

劉曄這一聽便知其中只怕有隱情,想來這條路卻是最近通向大城許縣,若是再退回去,便要再繞行百里,他當然心裡不願,於是便出口問道。

“兄臺,只怕有些誤會!現今你不敢下來,吾亦未必會上去,容你我細說一番如何?”

第27章 四面楚歌02 荀彧進獻統一計忠心耿耿爲漢室40 袁術貪心蛇吞象趙雲拍案令進兵08 接收三縣理後事初建牧場爲馬匹01 千里外代郡亭院才女蔡琰動心思第9章 獻帝還都08 安民招兵同時動處事有條不驚慌17 張飛初戰趙子龍惺惺相惜真英雄02 乍聞郭嘉至代郡劉曄驚奇速回歸第24章 劉曄封王27 慈不掌兵古賢訓火燒連營十萬兵第28章 再出計略08 大興山初戰黃巾劉備冒進險喪命07 劉曄改動文試題典韋一力敗三甲14 州府爭劉虞爲難子揚怒果斷斬使第3章 平復遼東第10章 濮陽再敗18 賊衆怎敵騎兵勇孔融開城迎援兵26 陳宮張邈迎呂布徐州陶謙請劉曄10 風景宛若往昔時喜聞君郎迴歸日02 中平元年黃巾亂劉曄重生遇三英第20章 天子之事18 陣前三英戰呂布依計傷人再敗兵06 入代郡城守事件劉曄郡府逢蔡邕11 諸侯會盟各心思曹操精明自清醒26 處置降將有法度完畢諸事返州府23 東門兵變驟然發田楷趙雲齊上陣第3章 平復遼東22 知陰謀曹操爲難衆謀士事急束手24 劉曄督軍破前鋒張飛念定乾坤謀09 師事水鏡習兩月得諾典韋知自途04 猛張飛形象由來靈帝封曄都亭侯13 匹馬出營戰千軍溫酒斬將傳美名18 代郡城加緊措施司徒府連環尹始03 攻心之策破關隘子揚心驚識伏擊26 大勝獲得馬千數豈料惹出鮮卑盟27 反思自身統帥道多事之秋大事件第21章 帝皇親兵第35章 決勝之地01 劉備辣手滅活口劉曄初稱安平君第10章 濮陽再敗21 管亥親留斷後路三家盡付招降信第3章 再聞喜訊06 猛張飛三戰惡來互勝負惺惺相惜02 軻比能聞敗驚急乞伏利陽謀對策02 中平元年黃巾亂劉曄重生遇三英第11章 飛將入徐10 風景宛若往昔時喜聞君郎迴歸日第28章 再出計略15 搜城三日無所獲無奈放棄議政策12 月夜靜思遇偷襲劉曄幸得張飛助25 子揚擾心張飛戰一子錯亂局勢變06 猛張飛三戰惡來互勝負惺惺相惜25 子揚擾心張飛戰一子錯亂局勢變10 緩急兩策驚羣座劉曄心起拜師念第10章 濮陽再敗第28章 再出計略第29章 各有謀略第3章 再聞喜訊第31章 宣戰遼東第29章 各有謀略23 東門兵變驟然發田楷趙雲齊上陣03 制管亥巧救劉虞知身世原來如此21 徐無細說進兵由大軍圍攏北平城第31章 宣戰遼東第1章 戰局變化23 東門兵變驟然發田楷趙雲齊上陣12 月夜靜思遇偷襲劉曄幸得張飛助第6章 蒼天黃天38 袁術不滿壓徐州趙雲受命迎頭擊第6章 變亂再起第5章 拉開序幕02 劉曄再定破關計李儒進獻抽薪策09 箕關戰罷處置間是非分明性情顯27 反思自身統帥道多事之秋大事件04 聞鮮卑殘暴行徑陳風悲諫逢轉機08 接收三縣理後事初建牧場爲馬匹19 軻劉各自細謀劃幽燕北地戰雲密19 戰陣沙場流血地爲活而戰不言輸第30章 暫時落幕第23章 袁術稱帝06 得兵器武裝鄉勇劉曄三人探敵情20 重甲精騎再建功典韋勇武擒嚴善38 袁術不滿壓徐州趙雲受命迎頭擊02 軻比能聞敗驚急乞伏利陽謀對策01 千里外代郡亭院才女蔡琰動心思02 逢黃巾圍攻劉虞曉利害定計破敵23 子揚妙語退曹操傲骨仗劍闖歧途17 黃巾圍攻都昌城袁劉援軍次第至26 遷民移居洛水畔施行屯田解隱憂14 先有袁術截劉和劉曄領命再出徵17 任丘遭遇敵截攔逆天一戰前奏曲13 公孫乍聞敵襲營笑談藐視代郡兵第4章 結盟之議第5章 拉開序幕04 趙明李政通文理左右雙翼初顯成27 反思自身統帥道多事之秋大事件03 逢親兵出關求救得細節將戰箕關13 暫且緩過蔡琰事再至天使名劉和07 用田豐代郡漸興歷數月大變乍起
第27章 四面楚歌02 荀彧進獻統一計忠心耿耿爲漢室40 袁術貪心蛇吞象趙雲拍案令進兵08 接收三縣理後事初建牧場爲馬匹01 千里外代郡亭院才女蔡琰動心思第9章 獻帝還都08 安民招兵同時動處事有條不驚慌17 張飛初戰趙子龍惺惺相惜真英雄02 乍聞郭嘉至代郡劉曄驚奇速回歸第24章 劉曄封王27 慈不掌兵古賢訓火燒連營十萬兵第28章 再出計略08 大興山初戰黃巾劉備冒進險喪命07 劉曄改動文試題典韋一力敗三甲14 州府爭劉虞爲難子揚怒果斷斬使第3章 平復遼東第10章 濮陽再敗18 賊衆怎敵騎兵勇孔融開城迎援兵26 陳宮張邈迎呂布徐州陶謙請劉曄10 風景宛若往昔時喜聞君郎迴歸日02 中平元年黃巾亂劉曄重生遇三英第20章 天子之事18 陣前三英戰呂布依計傷人再敗兵06 入代郡城守事件劉曄郡府逢蔡邕11 諸侯會盟各心思曹操精明自清醒26 處置降將有法度完畢諸事返州府23 東門兵變驟然發田楷趙雲齊上陣第3章 平復遼東22 知陰謀曹操爲難衆謀士事急束手24 劉曄督軍破前鋒張飛念定乾坤謀09 師事水鏡習兩月得諾典韋知自途04 猛張飛形象由來靈帝封曄都亭侯13 匹馬出營戰千軍溫酒斬將傳美名18 代郡城加緊措施司徒府連環尹始03 攻心之策破關隘子揚心驚識伏擊26 大勝獲得馬千數豈料惹出鮮卑盟27 反思自身統帥道多事之秋大事件第21章 帝皇親兵第35章 決勝之地01 劉備辣手滅活口劉曄初稱安平君第10章 濮陽再敗21 管亥親留斷後路三家盡付招降信第3章 再聞喜訊06 猛張飛三戰惡來互勝負惺惺相惜02 軻比能聞敗驚急乞伏利陽謀對策02 中平元年黃巾亂劉曄重生遇三英第11章 飛將入徐10 風景宛若往昔時喜聞君郎迴歸日第28章 再出計略15 搜城三日無所獲無奈放棄議政策12 月夜靜思遇偷襲劉曄幸得張飛助25 子揚擾心張飛戰一子錯亂局勢變06 猛張飛三戰惡來互勝負惺惺相惜25 子揚擾心張飛戰一子錯亂局勢變10 緩急兩策驚羣座劉曄心起拜師念第10章 濮陽再敗第28章 再出計略第29章 各有謀略第3章 再聞喜訊第31章 宣戰遼東第29章 各有謀略23 東門兵變驟然發田楷趙雲齊上陣03 制管亥巧救劉虞知身世原來如此21 徐無細說進兵由大軍圍攏北平城第31章 宣戰遼東第1章 戰局變化23 東門兵變驟然發田楷趙雲齊上陣12 月夜靜思遇偷襲劉曄幸得張飛助第6章 蒼天黃天38 袁術不滿壓徐州趙雲受命迎頭擊第6章 變亂再起第5章 拉開序幕02 劉曄再定破關計李儒進獻抽薪策09 箕關戰罷處置間是非分明性情顯27 反思自身統帥道多事之秋大事件04 聞鮮卑殘暴行徑陳風悲諫逢轉機08 接收三縣理後事初建牧場爲馬匹19 軻劉各自細謀劃幽燕北地戰雲密19 戰陣沙場流血地爲活而戰不言輸第30章 暫時落幕第23章 袁術稱帝06 得兵器武裝鄉勇劉曄三人探敵情20 重甲精騎再建功典韋勇武擒嚴善38 袁術不滿壓徐州趙雲受命迎頭擊02 軻比能聞敗驚急乞伏利陽謀對策01 千里外代郡亭院才女蔡琰動心思02 逢黃巾圍攻劉虞曉利害定計破敵23 子揚妙語退曹操傲骨仗劍闖歧途17 黃巾圍攻都昌城袁劉援軍次第至26 遷民移居洛水畔施行屯田解隱憂14 先有袁術截劉和劉曄領命再出徵17 任丘遭遇敵截攔逆天一戰前奏曲13 公孫乍聞敵襲營笑談藐視代郡兵第4章 結盟之議第5章 拉開序幕04 趙明李政通文理左右雙翼初顯成27 反思自身統帥道多事之秋大事件03 逢親兵出關求救得細節將戰箕關13 暫且緩過蔡琰事再至天使名劉和07 用田豐代郡漸興歷數月大變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