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換裝備誓師出擊分將令會營當陽

輝煌三國*正文 【31】換裝備誓師出擊 分將令會營當陽

九月中旬,當劉曄回到代郡時,接到不少好消息。?

首先,歐冶勝根據現有的鎧甲樣式,新打造出的一種被命名爲“筩袖鎧”的鐵鎧,亦是由鐵片交相編織而成,重約十五斤,但是前面不開襟,鐵片厚度亦有加強,穿着時得從頭上往下套,沒人幫助下着甲得花些時間,這種類似現代“T恤”的穿法倒是令劉曄頗爲驚奇了一番。同時,鐵盔“兜鏊”也被批量作出,這種半圓型的鐵製砵狀物能護住士兵頭部同時,後方、兩邊皆有葉片垂下保護後頸,面頰的“頓項”,重約五斤。兩者加在一起卻有二十斤重,適合另裝備盾牌的重步兵以及披甲槍戟兵。?

再有,樺木弓,騎兵弩,丈八騎兵槍皆已試驗完畢,性能皆合符劉曄要求,批量製作下,不過十天便可武裝八千騎兵,至於原定重騎兵制式馬鎧和便於騎士衝殺揮舞的兩分鎧卻是因爲生產力所限,再加上兩者都製作更爲煩雜,兵器製造司已是滿負荷運轉,故而劉曄只教三千原定爲重騎兵這些騎士皆着“筩袖鎧”,馬匹額前和正面頸下掛簡易製作的鐵板,這樣來加強正面防禦力;武器便是騎兵弩,丈八騎兵槍。其餘五千騎兵則依先前那般佈置,武器爲樺木弓,環首刀。?

劉曄掌權許久,自然知道漢時已有單邊馬蹬方便上馬,同樣,雖無成熟馬蹄鐵,卻多有木製的馬掌,可見從戰國時期大規模運用騎兵到現在,古人的思路亦在不斷完善,並非如後世所想那般此時依舊無馬蹬和馬蹄鐵。遊牧民族其實並非沒有鐵匠,像軻比能這樣重用漢人,特別是工匠的在那時,還真有不少。當時多有被流放或是避難迫不得已逃到塞外的漢族百姓,他們對於少數民族的文化以及工藝製作上作出了不少貢獻。先前遊牧民族箭頭多是動物製作,可到了漢時,已大多數用鐵製,可見其已掌握一定打造基礎。?

也正因爲這樣,極易被仿製可以加強騎兵控馬穩定能力以及舒適程度的雙邊馬蹬,高橋鞍,還有大大加強馬匹持久力的馬蹄鐵,劉曄都不曾着人作出,原因便是這些東西若被遊牧民族得去,對於現今缺少馬匹同樣缺乏合格騎兵的大漢來說,是真正不折不扣的災難。這些也只能留等後面,等劉曄有一定基礎,這才能考慮應用起來。畢竟那個時代真正傻到沒救藥的人並不多,創造是困難,但根據現有東西推測出它的用途,實在是極爲簡單的一件事。?

一共月餘時間,所有裝備被趕製出列裝全軍後,劉曄將鮮卑屠戮邊民事蹟傳報三軍百姓,所有軍中大旗皆換爲白色,上書“報仇雪恨”,“血債血償”。無論是士兵還是知曉此事後心有慼慼地百姓,都是對鮮卑部族恨之入骨,軍心士氣到達極點!?

十月初,就在長安大亂,局勢還沒有明朗時候,劉曄卻已作好進軍準備,而主動出擊鮮卑聯盟!?

三山北關下新築起中軍大營中,劉曄看着下面待命的衆將,抽出四道令箭道:“諸將聽令!典韋升虎騎校尉,統領重騎兵團,趙明副之;周方升越騎校尉,統弓騎軍團,閻方副之;你二人直屬於我,位階平級,以後多有配合之處,還需得多加交流纔是,可明白?”?

典韋,周方並着趙明,閻方皆是出列大聲喝道:“得令!”?

然後便各自上前接過令箭退回。?

前次戰事,閻方加督糧草卻沒上得戰場,他卻沒有怨言,有空便問諸將戰場情況,自己多加揣摩,劉曄看在眼裡,便給他現今親上戰陣機會。至於趙明,他則是私下求了劉曄,只願戰陣衝殺,聞聽重騎兵之事,當真是對了味口,也不計較會位列典韋之下。劉曄心裡雖然極不願意讓趙明這個跟他最久的兄弟親自上陣衝殺在前,可也知道一位武將宿命便是決陣沙場,趙明既然對於內政謀略不感興趣,那強求也是不好,劉曄也只得應了他,只教其身邊親衛多注意保護。?

“都尉齊周,着你統領後勤兵馬五千,並徵用之民夫萬餘督糧草,郭佔副之,此去曠野決戰,糧草事關緊要,必有鮮卑賊子會來劫截,亦只有都尉以及經驗豐富的郭校尉可讓吾寬心,汝等可願意?”?

劉曄嚴肅的目光從典韋,周方等四人面上劃過,最後稍頓一下,再抽出糧草官令箭後,落到齊周和郭佔面上。因爲糧草儲備問題,劉曄現今存糧已剩不多,故而多要靠幽州補給,這樣就需要一個鎮得住檯面的人主理此事,同樣,一旦劉曄出得山道,便將面對曠野決戰,就算他佈陣嚴密,敵人無法正面相抗,但是來去如風的鮮卑騎兵卻可以輕鬆的截取糧道!?

戰線拉得越長,對於後勤糧草的壓力便越重,可以說,決定這場戰爭勝負的關鍵有二,一是正面必須勝利,二便是糧草輜重必須穩定。?

思量再三,劉曄只得將此重任交給齊周這個最合適的人選主領。?

齊周面上稍稍一愣,卻沒想到輪到他卻是要當糧草官了,不過轉念很快便明白過來,知道劉曄這是最爲信任他的表現,當然無有不從,坦然上前與稍後出列的郭佔一起拱手大聲道:“得令!”再接劉曄手中令箭。?

郭佔也是明白人,從次劉曄解釋戰略意圖,到後來張飛大勝卻果然使局勢實際上變得更加糟糕,他便對劉曄深深信服,現在劉曄刻意點明,督糧草並非不讓他上前線殺胡族,反而會有不少胡人自己送上來,更兼得糧草事宜從來都是戰爭的重中之重,非主將不完全信任者,根本不得機會能任此職,當然也就欣然領命。?

劉曄見兩人皆是深明大義,滿意地點點頭,再抽令箭道:“張飛,着你領三山南關一萬九千將士,明日辰時開拔,與吾在當陽縣申時之前會合,不得有誤!”?

張飛出列大聲應命道:“得令!”?

……?

次日一早,於代郡以及三山關各留兩千五百和一千兵士,劉曄便再帶足三萬六千包括先期運輸糧草輜重的軍士出關,過北山道於下午未時出得道口,先傳令斥侯打探敵情,再落營紮寨後,便見得方圓數裡內,入目盡是忙碌的軍士,將營帳,繩索,鐵槌等等紮營所需物件從百多輛輜重車上卸下,十人一組,先安中軍帳,復依規劃,以中軍賬爲中心,縱橫留出數丈距離以供兵馬出入無阻,再次第安置帥帳,各種兵種營帳,糧草輜重安置營,最後紮營完畢便是加固周邊兩人多高的柵欄,四周營門建立角樓,箭樓,於營外也設拒鹿,拌馬索,陷馬坑等等針對鮮卑騎兵的等等防禦工事。不過兩個時辰便將一切完成,而此時走路途稍遠的南山道的張飛一軍亦按時到達,再入營中繳令。?

劉曄便教各將自去休息,先等斥侯回報敵情,再作安排。?

陳風跟在劉曄身邊,見到所有一切都是那麼陌生而又錯落有致,隱含規律,只覺心中似乎升起一個愈來愈強烈的衝動——若是如都督劉曄那般統領數萬兵士,征戰沙場那是何等精彩人生??

於是,他便將所見一切,特別是劉曄所作出指令,各種決策暗暗熟記,有空便在心底揣摩,從此便落下個時不時“走神”的毛病,多遭親衛長張明訓斥,反而劉曄是對他寬容一笑,從不追究,現時初來乍到的陳風不敢冒然將自己思想道出,便只在心裡感激劉曄大度,暗自發誓將來若自己有所成就,一定誓死效忠,絕無二心。?

其實把陳風從趙明手上要過來當自己親衛,劉曄便是存了想栽培他的心思,只願這個經逢大變,心思靈活又武力不弱的小子耳濡目染,將來能獨擋一面也是好事,畢竟人才只有欠缺的,哪會嫌多??

而劉曄這一動念,卻也使他在接下來戰爭遇到僵局時,恰巧有陳風提議……?

06 得兵器武裝鄉勇劉曄三人探敵情09 師事水鏡習兩月得諾典韋知自途18 出陣答話斥敵首兩方令下戰事起第14章 大變前兆15 搜城三日無所獲無奈放棄議政策15 獻帝年幼有雄心二荀念迥各行事24 不同選擇不同命勢落千丈敗公孫01 病牀三年悠悠過死亡豈便是終點19 戰陣沙場流血地爲活而戰不言輸17 劉曄曹操細計較董卓李儒有商量17 張飛初戰趙子龍惺惺相惜真英雄09 典韋大吼攪婚宴劉曄借勢搶佳人第11章 記事(下)26 處置降將有法度完畢諸事返州府第10章 莊凡記事13 暫且緩過蔡琰事再至天使名劉和30 王允掌權長安亂呂布敗陣投四方20 軻比能狼子野心長城內熱血將士第20章 天子之事17 問裝備明定想法發詔令再求賢人08 大興山初戰黃巾劉備冒進險喪命05 聯盟散劉曹亦別歸途中得遇名醫第6章 變亂再起05 赴任途中動心思夜投小村知郡情第27章 四面楚歌第10章 莊凡記事11 諸侯會盟各心思曹操精明自清醒06 猛張飛三戰惡來互勝負惺惺相惜07 逢契機劉曄爲難借敵策解圍學醫07 郡守府一番戰爭以誓辭巧救蔡邕22 袁詭孔辨搶先機回營諸將問事宜第24章 劉曄封王第18章 洛陽之變06 入代郡城守事件劉曄郡府逢蔡邕27 反思自身統帥道多事之秋大事件16 師出有名正義戰謀略得宜何懼敗14 排兵佈局暗無聲先殲白馬兩千人07 劉備知過先認錯定計盡顯梟雄色第6章 變亂再起10 緩急兩策驚羣座劉曄心起拜師念25 子揚擾心張飛戰一子錯亂局勢變07 談判間明暗交鋒白駒議名傳千古12 月夜靜思遇偷襲劉曄幸得張飛助24 三劉二袁孫陶爭狼狽公孫餘威存卷八劉曹聯盟第二五章30 王允掌權長安亂呂布敗陣投四方01 曹劉皆判遷都事擊掌爲誓定追擊第36章 計定待成08 大興山初戰黃巾劉備冒進險喪命11 三月時劉曄出師過穎陽忽逢襲擊第11章 飛將入徐07 劉備知過先認錯定計盡顯梟雄色07 郡守府一番戰爭以誓辭巧救蔡邕06 常言道知足長樂宴席間各有心思22 袁詭孔辨搶先機回營諸將問事宜30 彭城之內陶謙悔敗陣夏侯狼狽歸27 接密報陶謙變態送書信陳糜識勢27 接密報陶謙變態送書信陳糜識勢第29章 各有謀略06 貪生怕死鼠目光疏而不漏有公道第22章 按步就班19 戰陣沙場流血地爲活而戰不言輸第36章 計定待成26 遷民移居洛水畔施行屯田解隱憂16 親自出馬折節拜子義感動立時歸20 付兵子義迎家母細教子龍統帥謀29 諸多計較備兵事得知情況定戰心06 乞伏利再進對策誅木仁鮮卑議和09 破重圍誘敵功成關張斬帥並奪旗17 劉曄曹操細計較董卓李儒有商量10 緩急兩策驚羣座劉曄心起拜師念02 劉曄再定破關計李儒進獻抽薪策18 出陣答話斥敵首兩方令下戰事起31 兩軍對峙彭城外曹劉針鋒互往來03 逢親兵出關求救得細節將戰箕關17 黃巾圍攻都昌城袁劉援軍次第至第17章 風雨欲來14 三日不懈細照顧張飛脫險定心思卷八劉曹聯盟第二五章16 親自出馬折節拜子義感動立時歸01 病牀三年悠悠過死亡豈便是終點02 兩難時喜得田疇佈局終統兵北上第20章 天子之事10 劉焉臥病思後事張鬆密報劉備逃04 聞鮮卑殘暴行徑陳風悲諫逢轉機17 張飛初戰趙子龍惺惺相惜真英雄第2章 安徐回幽04 治政之道有精華劉曄半年升郡守26 遷民移居洛水畔施行屯田解隱憂04 趙明李政通文理左右雙翼初顯成05 入十月招賢隊返遇二賢劉曄心喜07 斬田裴明定軍心報信者緣來是他01 千里外代郡亭院才女蔡琰動心思第12章 收降呂布第36章 計定待成03 攻心之策破關隘子揚心驚識伏擊09 箕關戰罷處置間是非分明性情顯24 劉曄督軍破前鋒張飛念定乾坤謀15 暫別是爲將來計武將情誼子義奇26 遷民移居洛水畔施行屯田解隱憂
06 得兵器武裝鄉勇劉曄三人探敵情09 師事水鏡習兩月得諾典韋知自途18 出陣答話斥敵首兩方令下戰事起第14章 大變前兆15 搜城三日無所獲無奈放棄議政策15 獻帝年幼有雄心二荀念迥各行事24 不同選擇不同命勢落千丈敗公孫01 病牀三年悠悠過死亡豈便是終點19 戰陣沙場流血地爲活而戰不言輸17 劉曄曹操細計較董卓李儒有商量17 張飛初戰趙子龍惺惺相惜真英雄09 典韋大吼攪婚宴劉曄借勢搶佳人第11章 記事(下)26 處置降將有法度完畢諸事返州府第10章 莊凡記事13 暫且緩過蔡琰事再至天使名劉和30 王允掌權長安亂呂布敗陣投四方20 軻比能狼子野心長城內熱血將士第20章 天子之事17 問裝備明定想法發詔令再求賢人08 大興山初戰黃巾劉備冒進險喪命05 聯盟散劉曹亦別歸途中得遇名醫第6章 變亂再起05 赴任途中動心思夜投小村知郡情第27章 四面楚歌第10章 莊凡記事11 諸侯會盟各心思曹操精明自清醒06 猛張飛三戰惡來互勝負惺惺相惜07 逢契機劉曄爲難借敵策解圍學醫07 郡守府一番戰爭以誓辭巧救蔡邕22 袁詭孔辨搶先機回營諸將問事宜第24章 劉曄封王第18章 洛陽之變06 入代郡城守事件劉曄郡府逢蔡邕27 反思自身統帥道多事之秋大事件16 師出有名正義戰謀略得宜何懼敗14 排兵佈局暗無聲先殲白馬兩千人07 劉備知過先認錯定計盡顯梟雄色第6章 變亂再起10 緩急兩策驚羣座劉曄心起拜師念25 子揚擾心張飛戰一子錯亂局勢變07 談判間明暗交鋒白駒議名傳千古12 月夜靜思遇偷襲劉曄幸得張飛助24 三劉二袁孫陶爭狼狽公孫餘威存卷八劉曹聯盟第二五章30 王允掌權長安亂呂布敗陣投四方01 曹劉皆判遷都事擊掌爲誓定追擊第36章 計定待成08 大興山初戰黃巾劉備冒進險喪命11 三月時劉曄出師過穎陽忽逢襲擊第11章 飛將入徐07 劉備知過先認錯定計盡顯梟雄色07 郡守府一番戰爭以誓辭巧救蔡邕06 常言道知足長樂宴席間各有心思22 袁詭孔辨搶先機回營諸將問事宜30 彭城之內陶謙悔敗陣夏侯狼狽歸27 接密報陶謙變態送書信陳糜識勢27 接密報陶謙變態送書信陳糜識勢第29章 各有謀略06 貪生怕死鼠目光疏而不漏有公道第22章 按步就班19 戰陣沙場流血地爲活而戰不言輸第36章 計定待成26 遷民移居洛水畔施行屯田解隱憂16 親自出馬折節拜子義感動立時歸20 付兵子義迎家母細教子龍統帥謀29 諸多計較備兵事得知情況定戰心06 乞伏利再進對策誅木仁鮮卑議和09 破重圍誘敵功成關張斬帥並奪旗17 劉曄曹操細計較董卓李儒有商量10 緩急兩策驚羣座劉曄心起拜師念02 劉曄再定破關計李儒進獻抽薪策18 出陣答話斥敵首兩方令下戰事起31 兩軍對峙彭城外曹劉針鋒互往來03 逢親兵出關求救得細節將戰箕關17 黃巾圍攻都昌城袁劉援軍次第至第17章 風雨欲來14 三日不懈細照顧張飛脫險定心思卷八劉曹聯盟第二五章16 親自出馬折節拜子義感動立時歸01 病牀三年悠悠過死亡豈便是終點02 兩難時喜得田疇佈局終統兵北上第20章 天子之事10 劉焉臥病思後事張鬆密報劉備逃04 聞鮮卑殘暴行徑陳風悲諫逢轉機17 張飛初戰趙子龍惺惺相惜真英雄第2章 安徐回幽04 治政之道有精華劉曄半年升郡守26 遷民移居洛水畔施行屯田解隱憂04 趙明李政通文理左右雙翼初顯成05 入十月招賢隊返遇二賢劉曄心喜07 斬田裴明定軍心報信者緣來是他01 千里外代郡亭院才女蔡琰動心思第12章 收降呂布第36章 計定待成03 攻心之策破關隘子揚心驚識伏擊09 箕關戰罷處置間是非分明性情顯24 劉曄督軍破前鋒張飛念定乾坤謀15 暫別是爲將來計武將情誼子義奇26 遷民移居洛水畔施行屯田解隱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