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捉賊

雷爹和花姐都不欲大辦他們的婚事,便是板牙奶奶堅持,也不過只請了老街上來往密切的幾家街坊鄰居而已。等正月十三那天,宋家老爺子帶着孫輩們躲到宋家別莊上時,雷爹和花姐的親事早已經結成了。

當天宋老爺子就提着賀禮登了門,瞪着雙眼怒道:“這麼大的事怎麼都不事先說一聲兒?怎的,不拿我們兩家當通家之好了怎的?!”又衝姚爺怒道:“別人削尖了腦袋想往我家裡鑽,你們倒好,老二這一升官,你們倒不打算認我這老朋友了怎的?!”

卻原來,那年宋老爺子好不容易同意放二老爺下場一試,他原以爲兒子必不會中的,不想宋二老爺竟中了,雖說差一點點就要滑到三甲榜上,到底仍是個進士老爺。然後二老爺就被分到某個小縣裡做了一縣主簿。所謂“時勢造就英雄”,宋家老爺子雖不認爲兒子有什麼才學,二老爺卻正如王朗所說,確實有些才幹的。任着主簿的當年,那縣裡就逢着山洪,偏縣令老爺叫那山洪捲走了,羣龍無首的情況下,宋家二老爺站出來頂了縣令之職,組織上下一心救災。事後因功升遷,他便頂了那殉職的縣令。如此太平了一年不到,不想去歲轄下又鬧起水災。那年山洪過後,二老爺積極督促鄉民興修水利,因此,周圍的州縣都再次遭了災,唯獨他轄下的縣裡安然無恙。兩廂裡一對比,立時便顯出二老爺的政績來,因此年底時,吏部一紙調令,將二老爺調去任了戶部主事一職。雖是從六品,升官有限,到底是京官了。

小小的徐縣何時出過這樣的“高官”,因此,這升官的消息隨着年前最後一份邸報傳到縣城後,宋家這個年就不曾過得安生。宋老太爺原就是個狷介性情,哪裡肯應酬那些聽到消息跑來溜鬚拍馬的人,都等不得過完元宵節,便打點行裝,帶着孫兒孫女們來別莊裡躲清閒了。

說起二老爺,老爺子的語氣裡雖然還是充滿了不屑,那不屑裡卻多少透出點隱約的自豪來。只是,老爺子一輩子“高瞻遠矚”慣了,如今在他眼裡不成器的兒子居然成了京官,這不禁叫老爺子很是一陣憂國憂民,生怕自家“纔能有限”的兒子誤了國事,負了皇恩……

他跟姚爺抱怨着種種擔憂時,宋大和宋三已經圍着雷寅雙等人,把家裡最近的熱鬧給衆人都說了一遍。宋大帶着興奮嚷嚷道:“我大伯已經派人進京收房子去了,我娘說,等開春路上好走了,我們一家就都要進京去。”

“收房子?”小靜一陣好奇,“你家在京裡有房子?”

宋三笑道:“當年遷都的時候,我爺爺應着朝廷的號召在京都置了所宅子的。只是我家又沒個人在京裡,那房子不過是一直租給別人住着罷了。那時候我奶奶還在,總說我爺爺這是亂花錢,卻再想不到如今竟用上了。聽說如今京裡是寸土寸金,想在京都置產極不容易的。”

說着,她一扭身,撲過去抱住雷寅雙的胳膊,蹭着她的胳膊不捨道:“我既想着京城的熱鬧,可又捨不得姐姐們。要是姐姐們能跟我們一起進京就好了。”

宋二姑娘坐在一旁,帶着自以爲隱藏得很好的高高在上,看了她妹妹一眼,又看看三姐等人。

如今隨着年歲漸長,三姐的脾氣也再不像小時候那般犀利暴躁了,便是宋二姑娘的眼神叫她心裡起了毛,到底隱忍了不曾說什麼失禮的話。

等宋家人走後,雷寅雙一陣奇怪,問着三姐和小靜,“今兒宋二的眼怎麼不圍着健哥兒打轉了?”

三姐和小靜對視一眼,都笑了起來。

雖說宋二姑娘宋欣瑜跟雷寅雙同齡,過了年不過才十二歲。可雷寅雙跟她一比,簡直就是個孩子。這會兒雷寅雙的眼裡纔開始意識到一點男女的分別,那宋二姑娘卻早已經知道操心起自己的婚嫁大事了。

要說這宋二姑娘,因着出身的關係,自小想法就多。且她又深受她那姨娘的影響,深深認同着她姨娘所謂“女人家雖不能挑自己的出身,卻可以藉由婚事改變身份地位”的想法,因此,雖然她年紀尚幼,卻已經知道該如何替自己的未來謀劃了,一雙慧眼更是早早就帶上了稱砣,悄悄衡量着身邊出現的各色兒郎們。

一開始,當李健和小兔出現在她的眼前時,兩人的小模樣確實曾叫二姑娘動了動心腸的,可她姨娘還有另一句至理名言:“種桃兒不如摘桃兒。”便是衝着二人那上不得檯面的出身,就足以叫她壓抑下那顆“知慕少艾”的□□了。直到去年秋天,李健以十四歲的幼齡考中秀才……

宋二姑娘從小就知道,以她這庶出的身份,將來是沒辦法跟嫡出的三妹妹比肩的,她的婚事最大的可能,就是跟鄉紳家裡同樣庶出的子弟相匹配。便是她運氣好,最多也不過嫁個秀才公就到頭了,再往上,只怕人家要挑剔她的出身的。如今出來個李健,卻是桃兒纔剛剛結成,還尚未有人來摘取。最妙的是,近兩年來,她爺爺對李健等鴨腳巷的孩子們都有着半師之恩,所以她輕易就能從她爺爺那裡知道,李健和小兔都是前途無量的少年,只不過小兔一直無心仕途,不像李健那般“求上進”,而且她爺爺更是斷言,這李健將來的成就,斷不會低於她那“因一時僥倖才得來個縣令之位”的父親。

經過一番認真考量,便是有點遺憾的是,李健的模樣到底不如雷小兔可人,宋二姑娘仍是決定要伸手去摘了那桃兒。只是,宋二姑娘自恃已是官家女兒,自不可能降低身份去俯就一個客棧少東家的,因此她對李健的態度,卻是極具技巧的、於悄然無形中慢慢地改變着——若說她之前在李健面前擺着的,是種凜然不可侵犯的“高嶺之花”風姿,那麼如今她則是一種“雖有些距離,但你若有心,只要努一點力,也未嘗不可摘取”的風中百合般的欲拒還迎。

只是,她這姿態尚未能夠擺出個效果,京裡就忽然傳來消息,說她父親竟升官了,且還是京官……原聽慣了祖父的貶詞,一直相信着父親必定要終老於縣令任上的二姑娘這才驚覺到,原來自家正走在上升的路上,那京裡還有一片廣闊的天地在等着她……於是,跟着祖父再次回到江河鎮上時,二姑娘便又悄悄變身回原來那朵凜然不可侵犯的“高嶺之花”了。

要說鴨腳巷裡,除了憨直的小老虎外,幾乎人人都是人精。宋二姑娘的這點心路變化,她自以爲無人知曉,卻不知道早落進了小靜等人的眼裡。只是,如今小靜對自己執着淑女的最高標準,輕易再不肯說別人一句是非的,也約束着三姐不許她再像之前那般口吐惡言,因此,當雷寅雙那般問起時,她和三姐都只笑而不答。

不過雷寅雙也不是個真傻的,回頭託着腮默默思量了一會兒,她大概也就摸清了二姑娘的想法。

其實一直以來,雷寅雙對衆人所鄙視的“妾”都並沒什麼惡感。她曾跟小兔說:“真正的罪魁禍首是納妾的男人,幹嘛一個個不指責那個男人,倒來爲難一個沒辦法替自己做主的女人?”因此,對於“妾生子”的二姑娘,其實她心裡多少也是抱着點同情的——畢竟二姑娘落到如今這不上不下的尷尬境地,並不是二姑娘本身的責任,不過是她的出身帶來的“原罪”而已——可話說回來,便是二姑娘再可憐,她也沒個權利把被雷寅雙視若親兄長的李健當盤菜似地挑撿着。小老虎自來就護短,如今想明白宋二的心思,她能高興纔怪!也虧得她不知道二姑娘在心裡也曾琢磨過小兔的,不過因着小兔的“不求上進”纔沒生出別的心思,不然,總認爲小兔沒個自衛能力的小老虎,還不知道要怎麼爲她的小兔弟弟出頭呢!

宋二姑娘的那點想頭,在鴨腳巷衆人眼裡就是個笑話,但誰都不曾因此而疏遠了宋家。畢竟他們有意交結的,是宋家爽朗沒心眼兒的宋大郎和那玲瓏剔透的宋三兒,以及那多才多藝又風趣幽默的宋家老太爺。

宋家人來到江河鎮時,正是正月十三。所謂“十三上燈,十八落燈”,便是江河鎮前後不過兩條街,仍是煞有介事地擺出個燈市來——其實也就是鎮上人家自娛自樂,各自在門前扎個花燈爭個彩頭罷了,和城裡那正而八經的燈市自是不能比的。

但對於宋家人來說,這卻是極有野趣的一件事。聽着鴨腳巷的孩子們宣傳鎮子上的燈市,宋家從老到小,人人都起了興味,於是天剛擦黑,從宋家老太爺起,竟是人手一盞自己畫的花燈,全都聚集到了龍川客棧門前。

宋家人的燈,是莊子上養的篾匠扎的,那畫則是宋家太爺畫的,因此一拿出手,那份不同俗物的雅緻,立時叫雷寅雙等人亮了眼。至於雷寅雙他們的燈,則和鎮子上的孩子們一樣,全都是自己動的手。比如小老虎的老虎燈和小兔的兔子燈,便是小兔親手扎的骨架,雷寅雙給糊的紙。若不是那老虎燈頭上有個王字,以及那兔燈上貼着對紅眼睛,說他倆扎的是兩隻老鼠怕也有人肯信的。

雷寅雙眼饞着三姑娘手上那貓戲彩蝶的素紙燈籠,三姑娘卻眼饞着雷寅雙手裡那隻被她糊得花花綠綠的老虎(鼠)燈。於是二人一陣嘀咕,便各自交換了手裡的燈。然後兩人便手拉着手兒地在前頭領着路,帶着後面一串的人馬,沿着老街往廟前街上去走百病了。

一路走着,雷寅雙一邊跟宋三說笑着。那宋三兒回頭看看一直默不作聲跟在她倆身後的小兔,嘆着氣對雷寅雙道:“只怕今年再看不到你倆扮金童玉女了。”

這是江河鎮的舊俗,二月十九觀音生日時,江河鎮裡會有個擡觀音的儀式——便是擡着觀音大士像遊鎮一週求個平安。

照着舊例,鄉鄰們還會在鎮子上挑出兩個清秀童子扮了觀音大士前的金童玉女。小兔來的那一年已經過了端午,自是沒趕上擡觀音的日子,但第二年,鎮上的女人們全都不約而同地將他推舉爲玉女的人選。小兔哪裡肯依,百般倔強後,還是里正老爹想到關鍵處,忽悠着玩心正盛的雷寅雙上去扮了金童,小兔這才委委屈屈地扮成個玉女。偏他倆那個年紀時,原就生得有點顛倒了,這扮相一出來,竟是人人都說他們就是活脫脫的金童玉女——雖然扮金童的那個其實是個女孩,扮玉女的那個倒是個男孩……這般一扮,二人就連着扮了兩年的金童玉女。今年小兔早早就對小老虎咬死了牙,說是打死再不肯上去了。雷寅雙則因連着扮了兩年的金童,她也有點玩膩了,便答應了小兔,誰來忽悠也不理。

雷寅雙這般說時,宋三兒立時就笑開了,拿手颳着臉羞她道:“你還好意思說,你那話再算不得準的!去年你也這麼答應小兔來着,可人家拿什麼新鮮主意一忽悠,你可不是又心動了?”又回頭笑話着小兔道:“小兔哥哥也是,去年也咬死了牙說打死不上去的,結果你一點頭,他不也乖乖跟着上去了?”

“今年真打死不上去了,”雷寅雙道,“我都十二了,再上去要惹人笑話的。”

宋大在後面聽到,便笑話着她道:“奇了,你居然也怕人笑話?我還當你臉皮厚得能跑馬了呢!”

雷寅雙一聽,立時把那精緻的燈籠往宋三兒手裡一塞,挽着衣袖就要去找宋大的麻煩。

宋大哈哈笑着拔腳就跑,卻不想跟路邊的一個少年人撞在了一處。

少年人衝宋大喝了聲:“看着點!”

宋大自知自己有錯在先,忙衝那少年抱歉地笑了笑,道歉的話還尚未出口,那少年已經急匆匆地轉了身。

宋大原還不以爲意,只當他有什麼急事,小兔卻是忽地眉頭一擰,驀地上前一把捉住那少年的胳膊。

少年嚇了一跳,立時尖聲叫了起來:“你抓我做什麼?!”

小兔卻並沒有看向那個少年,而是看着宋大問道:“摸摸你錢袋可還在。”

宋大一愣,趕緊往懷裡一摸,果然發現懷裡的錢袋不見了。“這……”

他看向那個被小兔捉住的少年。

少年人約十五六歲的模樣,麪皮倒是生得挺白淨的,偏兩道掃帚眉使得他的面相帶着股兇悍之氣。明明這少年的個頭要比小兔高出好大一截,且生得明顯也比小兔要粗壯,偏偏他的一隻手臂被小兔捉住後,竟怎麼也掙脫不出來。

少年又掙了掙,見實在掙脫不得,卻是忽地不掙扎了,扭頭就猛地往小兔懷裡一撞,喝道:“你什麼意思?想說我是小偷嗎?拿賊拿贓,你拿出證據來!”說着,又推了小兔一把。

雷寅雙一見便不幹了,過去一把擒住那少年仍想往小兔身上招呼的手,怒道:“是不是賊,搜一搜賊贓也就知道了!”

那少年人冷笑一聲,道:“我憑什麼給你搜?你說我是賊我就是賊了?我還說他纔是賊呢……”

他話音未落,小兔臉色忽然一變,對雷寅雙道:“你抓牢了他,我懷疑他把誠哥兒的錢袋塞到我身上了。”

這邊爭執起來,早驚動了周圍同樣走百病的街坊們,於是一個個都紛紛圍了過來。後面邊緩慢走着邊看着各家做的奇形怪狀燈籠的三姐等人,聽到街坊說那邊“虎爺抓住個賊”,立時全都不看燈了,也趕緊靠了過去。

人羣裡,小兔皺着眉頭將手往衣襟裡一探,竟真的從懷裡掏出個錢袋來。

“這、這是我的……”

宋大一看就大叫出聲。等他喊出聲後才意識到,他不該出聲的,便趕緊收了聲。

只是,到底已經晚了。那少年人一聽便衝着圍觀的人們大聲嚷嚷了起來,“大爺大娘叔伯嬸孃們都來替我做個主嗨,自個兒偷了人東西,倒來栽贓於我……”

雷寅雙哪容得他將這屎盆子扣在小兔頭上,立時喝了聲“放屁”,捏着那少年的手腕一旋,便叫那少年一陣連連慘號。

立時,少年的慘叫聲便響徹了整個大街。

三姐他們還沒能擠進人堆裡,忽然就聽得人圈裡面又傳出一個婦人尖利的嗓音。那婦人哭嚎道:“沒得活路了喲,我們孤兒寡母好端端在路上走着,竟叫人污衊成賊了,這是不能活了喲。幾位大爺要是看我們孤兒寡母不順眼,拿了老婆子的命去便是,只求高擡貴手放了我兒子,老婆子給你磕頭了喲……”

三姐一聽,道了聲,“快!”和三姐靠近站着的李健聽到,趕緊在前面開着路,引着嬌小的三姐跟在他身後,終於從人縫裡擠了進去。

等他們到了圈內一看,便只見一個衣衫縫補得已經看不出一塊完整地方的婆子正抱着小兔的腿哭嚎着,雷寅雙則反擰着一個少年的手腕。那少年身上倒是穿得極齊整,竟是沒半點補丁,只嘴裡在污穢不堪地罵着雷寅雙,惱得雷寅雙更加用力地擰着他的手腕,擰得那少年又一陣殺豬似的慘號。

婆子見狀,便放了小兔要過來撲打雷寅雙。小兔哪裡能叫她打到雷寅雙,趕緊再次橫身攔住那個婆子。

見這裡鬧得不像,三姐趕緊過去喝道:“雙雙,先放了人再說。”

“他罵我,還罵小兔!”雙雙惱道。

李健過去,將手放在雷寅雙的手上,安撫着她道:“先放了人再說。”又低聲道,“這麼多人看着呢。”

雷寅雙不甘地瞪了那少年一眼,悄悄在那少年的關節處戳了一指頭,這才鬆開手。

少年哪經得她那一手指,立時號叫着軟倒在地上。

那婆子也顧不得去撲打雷寅雙了,過去抱着大兒一陣哭嚎外,又拉過一直呆呆站在一旁的小兒子,掐得那纔不過兩歲的孩子尖着嗓子就是一陣嚎哭,她嘴裡則不絕口地罵着什麼富貴人家欺壓貧苦,要當街逼死孤兒寡母的話,惱得雷寅雙差點忍不住又要動手去打人。

小兔趕緊一把將她拉了回來,低頭看着那少年冷笑道:“你這一手該叫‘移花接木’吧,被人撞破行竊,便將行竊之物塞到別人懷裡栽贓,可見你是個老手了。”

“呸,”那婆子極靈敏地爬起來,撲過去就往小兔臉上啐了口濃痰。虧得小兔如今功夫不差,飛快地閃開了。婆子罵道:“大家可都有眼睛看到的,那賊贓明明是從你自個兒身上掏出來的,怎麼就成了我兒子偷的了?你說這話也不怕天打雷劈的!”

“你說這話纔不怕天打雷劈呢!”雷寅雙惱道,“明明是你兒子撞了誠哥兒後,誠哥兒的錢袋纔不見了的。明明就是你兒子偷的,竟還栽贓到小兔身上,一個個也不怕被天雷劈死的!”

小老虎不會吵架,左右不過一句學着那婆子的“被天雷劈死”。三姐聽不過去了,便過來攔着她,看着婆子冷笑道:“且別吵吵,是非總有論斷的地方,大不了叫人往城裡跑一趟,喊個捕快過來。上了大堂,堂上的大人們多的是手段判個是非清白。”

跟在三姐身後擠進人堆的小靜立時伏到板牙耳邊一陣嘀咕,於是板牙在人堆裡叫道:“叫什麼捕快,我爹在家呢。我爹在衙門裡可不是白當差的,這點小案子,手到擒來。”

李健則又吊起了他的書袋子,道:“偷盜爲一,栽贓爲二,兩罪並罰,按大興律法……”

他還沒說出按大興律法該判何刑,那婆子便又哭嚎了起來,當街撒潑打滾地直嚷嚷着“欺負寡婦人家”。

姚爺和宋老太爺好不容易擠進人堆裡時,看到的便是這麼對峙着的一幕。

“怎麼回事?”姚爺出聲問着三姐。

三姐叫了聲“爺爺”,纔剛要把事情始末給姚爺說一遍,那哭嚎着的婦人卻忽地沒聲兒了。

蔡婆子在街上原曾遠遠地看過三姐,當時只覺得她的眉眼有點眼熟,卻是不敢貿然相認,這會兒忽然看到姚爺,再聽着三姐叫他“爺爺”,立時便知道自己沒有認錯了人。於是她一骨碌從地上爬起來,指着姚爺便尖聲叫道:“好你個鬼師姚長生,你若不肯認當年的親事也就罷了,大不了兩邊退了親便罷,我們家寶兒也不會死纏着你家三姐,偏你竟設此毒計要害我兒性命,你可還有天良?!”

她這般一叫,姚爺頓時就僵住了。

周圍圍觀的百姓則是一陣交頭接耳:“什麼鬼師?”“姚長生又是誰啊?”“難道是姚醫?”“可姚醫不是叫姚長久嗎?”

第一章·不做小白菜第72章 ·進京第一章·不做小白菜第八十章·千秋盛典第二十六章·敲詐第五十八章·過客第三章·兔哥第十章·我跟你走第一百三十三章·出嫁第四十八章·訂親第一百四十六章·熊孩子第三十六章·示警第一百一十五章·坦白第三十三章·份子錢第九十一章·馬場第一百零五章·武狀元和文探花第五十七章·小子丫頭第一百三十九章·奪-權第一百四十八章·回京第五十六章·踏香第八章第四章·姚爺爺第三十章·秘密第八十二章·賜宴第十八章·龍川客棧第一章·不做小白菜第一百三十章·斑衣娛親第一百一十五章·坦白第一百一十一章·家暴第二章·收留第二十八章·雙胞胎第七十七章·朋友第一百四十二章·野戰第六十六章·進京第十五章·秘密第五十四章·捉賊第二十五章·探聽第十九章·小書生第三章·花掌櫃第一百三十章·斑衣娛親第十一章·透視眼第七十五章·憨人憨福第一百一十八章·哀兵第一百三十章·斑衣娛親第一百零五章·武狀元和文探花第一百二十九章·出征第五章·鴨腳巷第二十二章 ·大公子第四章·姚爺爺第十二章·姚爺的思慮第三十章·秘密第四十八章·訂親第三章·花掌櫃第五十五章·三姐的婚事第十五章·秘密第四十三章·誤會第三十八章·療傷第四十九章·約架第一百三十章·斑衣娛親第二十六章·敲詐第九十二章·小女婿第一章·虎爺第一百二十四章·做媒第六十一章·逸哥兒第72章 ·進京第二十七章·畫影圖形第八十四章·玩具第一百三十七章·教導第三十八章·療傷第八十四章·玩具第五十一章·兩年後第七十三章·進宮第四十八章·訂親第四十七章·名節第一百一十章·報仇第三十八章·療傷第三十四章·梅花小刀第八十三章·熱鬧第二十九章·打牙祭第五十五章·三姐的婚事第一百二十二章·狼變第九十六章·奉旨道歉第五十九章·闖營第二十九章·打牙祭第八十七章·進學第四十八章·訂親第三十七章·遇襲第四十六章·上墳第二章·誰家的孩子第三十四章·梅花小刀第三十三章·份子錢第一百章·提線木偶第六十五章·福星第一章·虎爺第一百二十六章·吵架第一百四十四章·虎威第三十四章·梅花小刀第七十六章·小抄第六十六章·進京第五十二章·竈王爺
第一章·不做小白菜第72章 ·進京第一章·不做小白菜第八十章·千秋盛典第二十六章·敲詐第五十八章·過客第三章·兔哥第十章·我跟你走第一百三十三章·出嫁第四十八章·訂親第一百四十六章·熊孩子第三十六章·示警第一百一十五章·坦白第三十三章·份子錢第九十一章·馬場第一百零五章·武狀元和文探花第五十七章·小子丫頭第一百三十九章·奪-權第一百四十八章·回京第五十六章·踏香第八章第四章·姚爺爺第三十章·秘密第八十二章·賜宴第十八章·龍川客棧第一章·不做小白菜第一百三十章·斑衣娛親第一百一十五章·坦白第一百一十一章·家暴第二章·收留第二十八章·雙胞胎第七十七章·朋友第一百四十二章·野戰第六十六章·進京第十五章·秘密第五十四章·捉賊第二十五章·探聽第十九章·小書生第三章·花掌櫃第一百三十章·斑衣娛親第十一章·透視眼第七十五章·憨人憨福第一百一十八章·哀兵第一百三十章·斑衣娛親第一百零五章·武狀元和文探花第一百二十九章·出征第五章·鴨腳巷第二十二章 ·大公子第四章·姚爺爺第十二章·姚爺的思慮第三十章·秘密第四十八章·訂親第三章·花掌櫃第五十五章·三姐的婚事第十五章·秘密第四十三章·誤會第三十八章·療傷第四十九章·約架第一百三十章·斑衣娛親第二十六章·敲詐第九十二章·小女婿第一章·虎爺第一百二十四章·做媒第六十一章·逸哥兒第72章 ·進京第二十七章·畫影圖形第八十四章·玩具第一百三十七章·教導第三十八章·療傷第八十四章·玩具第五十一章·兩年後第七十三章·進宮第四十八章·訂親第四十七章·名節第一百一十章·報仇第三十八章·療傷第三十四章·梅花小刀第八十三章·熱鬧第二十九章·打牙祭第五十五章·三姐的婚事第一百二十二章·狼變第九十六章·奉旨道歉第五十九章·闖營第二十九章·打牙祭第八十七章·進學第四十八章·訂親第三十七章·遇襲第四十六章·上墳第二章·誰家的孩子第三十四章·梅花小刀第三十三章·份子錢第一百章·提線木偶第六十五章·福星第一章·虎爺第一百二十六章·吵架第一百四十四章·虎威第三十四章·梅花小刀第七十六章·小抄第六十六章·進京第五十二章·竈王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