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憨人憨福

宮裡規矩大,凡事都有個條條框框,覲見的時辰也都是事先訂死了的。當初太監來宣旨時就已經跟雷家人說了,他們需得於辰時三刻進宮,且只能在宮裡逗留一個時辰,巳時三刻就必須出來。

可顯然這規矩是約束別人的,對宮中最是尊貴的二位,這規矩自然就不是規矩了。

到了巳時三刻,太后仍是抓着雷寅雙的手不放,一個勁地問着她江葦青的事。雷寅雙正說着她如何帶着小兔上山抓鳥摸魚打牙祭時,外面太監宣着皇帝到了……於是,等雷家人終於出宮時,便聽得那城牆上正撞鐘報着午初時刻。

雷家人告退,小兔江葦青自然也沒理由再在宮裡逗留了,便婉拒了太后留他下來用午膳的打算,緊跟着雷家人的腳後面出了宮。

宮門外,雷爹騎在馬上,正等着花姐和雷寅雙上馬車時,忽然就看到江葦青從宮門裡面追了出來。他一皺眉,纔剛想圈馬過去攔下江葦青,江葦青已經直直跑到了馬車車窗前,隔着車窗問着已經上了馬車的雷寅雙:“九表哥和十表哥跟你還說了什麼?”

“沒有啊,我不喜歡那個九皇子。”雷寅雙直言不諱道。

剛纔雷爹和江葦青跟着天啓帝來到慈寧宮時,一開始大家還在說着江河鎮上的事,可不知怎的,九皇子忽然就提起雷寅雙在慈寧宮門口評說內侍索要賞銀之事來,又極巧妙地把他那番有關官員貪腐的話嫁接到她的那段話後面,叫天啓帝誤以爲所有的話都是雷寅雙說的,把雷寅雙大大地讚揚了一回。

雖然得了讚揚,可雷寅雙總覺得哪裡怪怪的,便當即指出,那最後一句話其實是九皇子說的,她不敢貪功。

她這句話一出,當時便感覺到場面有那麼一瞬微妙的凝滯。雖說緊接着天啓帝就把九皇子也大大誇獎了一番,雷寅雙卻總感覺到,她似乎壞了什麼好事一般。

“怎麼?有什麼問題嗎?”跟過來的雷爹問。

江葦青點點頭,道:“我們回去細說。”

於是,原本不想讓江葦青跟着他們一同回府的雷爹也只得點頭了。

回到細柳衚衕,除了板牙爹爹去了衙門外,鴨腳巷的衆人居然都在。

見花姐和雷寅雙下了車,板牙娘和板牙奶奶趕緊迎了上去,還沒進得正院,花姐就在板牙娘板牙奶奶一口一聲地追問下,說起皇宮裡的熱鬧來——彷彿那被皇家氣派壓得心底生怵的人不是她一般。

雷家這一回進宮,是得了許多賞賜的。小靜和三姐圍着那些賞賜之物一陣讚歎時,雷寅雙不無遺憾地道:“也就只能看着罷了,換不來錢的。這上面都有皇家的印記。”

小靜立時扭頭笑着她俗。

正說着,宮裡內侍來宣旨了,卻是雷爹的任命正式下來了。

雷爹得的官職,把衆人全都嚇了一大跳。

“不至於吧!”再次偷懶沒去衙門的姚爺都忍不住驚呼出聲了。

在宮裡時,雷寅雙就已經聽天啓帝說起過對她爹的任命。只是,她一個鄉下丫頭,進京纔不過五六天而已,對朝中的官職品級幾乎一無所知,如今見姚爺都那麼吃驚,她才覺得不對,便把江葦青拖到一邊,問着他究竟。江葦青便小聲給她解着惑。

卻原來,金吾衛是負責守衛皇城的,直接管着皇帝的出入安危。那都指揮使則是金吾衛的最高長官,從二品的銜。歷來擔任這一要職的,都是深得天子信賴的重臣近臣,偏雷爹纔剛進京,擔不得“近臣”二字,且衝着他那麼一段“黑歷史”,似乎連個“重臣”二字也擔不得……不僅擔不得,嚴格說來,他更應該是天啓帝提防着的人才對……

姚爺忍不住小聲道:“聽說西南那邊仍是不太平,仍有人打着舊時大龍軍和應天軍的旗號在生事。皇上如此對你,怕不僅僅是因着對你的看重,也有……”

“也有‘千金買骨’之意。”雷爹接着姚爺的話道。他也早想到了。

“不過,”姚爺搖着頭又是一陣感慨:“皇上竟敢如此用你,卻是再想不到的是。可見那位果然是個有胸襟的……”

二人對視一眼,卻是不禁都想起那位真正的雷爹來。比起這一位,那位輸得也不冤枉……

雷爹一陣沉思,忽然扭頭問着和雷寅雙頭湊頭說着小話的江葦青,“世子剛纔在宮門外說的話,是什麼意思?”

江葦青只得住了跟雷寅雙的小聲嘀咕,擡頭答着雷爹道:“宮裡的人消息總是要比外面靈通一些,我看九皇子那麼做爲,怕是已經先一步知道了您的任命,這是想給雙雙賣個好的。偏雙雙沒領他的情。”

姚爺自是不知道慈寧宮裡的那一段,雷寅雙見江葦青和她爹都不是那種擅長說故事的,便搶着把九皇子如何擡着她說話的事給姚爺學了一遍,又道:“也不知道他那是有意還是無意,把話說得那麼模糊,叫皇上誤以爲那句話是我說的了。我想着小兔說過,那宮裡的人個個都生着副玲瓏心肝透明脾胃,看着說好時未必就真是爲了你好,而且我也不喜歡白佔人便宜,就沒順着他說,而是把實話告訴了皇上。”

她頓了頓,不解地一偏頭,“不知道爲什麼,我那麼說了之後,好像惹到誰不高興了。可我仔細看了看,又沒看出什麼人不高興了。”

姚爺看看她,忽然擡手一拍她的腦袋,笑道:“你呀,憨人憨福。”

雷寅雙摸着腦袋一陣不解。

姚爺則又看着江葦青,道:“你說還是我說?”

江葦青對姚爺謙遜一笑,道:“您老。”

姚爺點點頭,對雷爹道:“原當皇上不過給個閒差的,卻再想不到竟是把你安插在如此要緊的位置上。這樣一來,情況就不同了。你可知道,上個月萬壽節時,朝中御史上奏章請立太子之事?”

雷爹一陣搖頭。那會兒他們還在江河鎮上呢。

姚爺嘆了口氣,便把事由給雷爹說了一遍。

雷寅雙對朝政並不感興趣,纔剛想站起身走人,江葦青卻按了一下她的肩頭,低聲道:“你也聽着。”

“我又不上朝聽政,我聽着什麼?”雷寅雙不解道。

江葦青皺起眉,俯到她耳旁小聲道:“我看九殿下找上你,不僅是因着你爹,許還因着你在宮牆內跟我舅舅相遇時,我舅舅對你的態度。”

“怎麼了?”雷寅雙也沒覺得這有什麼啊。

江葦青看看她,只說了四個字:“投其所好。”

雷寅雙只是懶得動腦筋,見小兔不肯明說,她也只得勉爲其難地動了動腦筋,於是立時便明白了,江葦青的意思是說,九皇子看到她在皇帝和太后面前都挺得巧的,所以才故意給她賣個好。偏她還不領情,倒一下子把九皇子的心思就這麼表露在人前了……

那邊姚爺已經給雷爹說完朝上的紛爭,道:“雖然皇上覺得自己正千秋鼎盛,可怎麼都是年過半百了,加上皇子們漸漸都大了,難免心思浮動。”

江葦青道:“以前沒說,是覺得許沒那個必要,如今因着雷爹爹的這個差使,只怕您一家都會成爲他們關注的一個重點。”他看着雷寅雙和花姐重申道:“特別是女眷。如今情況不明,他們自己不能出面,最常用的手法,便是在內眷中下功夫。”

話說天啓帝極是能生,膝下光皇子就有十六個之多,公主倒是隻一個,且於戰亂時就已經夭折了。這十六個兒子中,最大的便是前些年早亡的太子;最小的,去年纔剛剛出生。大興律規定,皇子滿十四歲後便要封府出宮。封府出宮的皇子纔有資格介入政事。因此,不算那夭折和不滿十四歲的小皇子們,如今夠資格爭一爭那太子之位的皇子,就有六位之多。

自來立嗣,或論嫡庶,或論長幼。偏偏那已故的元后只生了先太子一個,太子亡故後,便再無嫡出一說。而若說要立長,先太子之後是二皇子年歲最長。只是,二皇子自生下來就先天不足,如今一年裡倒有大半年是在病牀上度過的。剩下的幾個皇子中,年紀次長的四皇子生母卻只是個才人,且爲人庸碌。再往下便是六皇子了。六皇子生母是如今執掌六宮的徐貴妃,不管論年紀還是出身,似乎都是他最爲合適,偏他性情桀驁,不得天啓帝的喜歡。再往下,是今年剛二十歲的七皇子。七皇子的生母是德妃娘娘,其性情豪爽,行事幹練,曾被天啓帝誇稱“性情最像自己”,可謂是如今立嗣的最熱門人選。剩下的兩位皇子都是今年纔剛滿十六歲的小皇子。一位是和六皇子一母同胞的九皇子了——便是今兒招惹雷寅雙的那一位——雖然天啓帝不喜歡其親兄長,卻對這個長得酷似自己的兒子頗爲喜愛。最後一位是十皇子,其生母淑妃早亡,是德妃娘娘將他一手帶大的,所以一般都將他視作是七皇子的附庸……

“就是說,”差點被衆皇子們給弄暈了頭的雷寅雙一陣翻眼,最後對江葦青總結道:“歸根到底,就是貴妃娘娘跟德妃娘娘,在爭未來的太后之位嘛……”

此時姚爺已經拉着雷爹去外書房繼續給他講解朝政去了,花姐也和板牙奶奶板牙娘敘話去了,只雷寅雙等小輩們還坐在花廳裡。

她這麼一說,小靜立時皺眉喝了她一句:“瞎說什麼呢!”

江葦青則一臉寵溺地看着雷寅雙,笑道:“這話就在家裡說說吧,出去說,會惹麻煩的。”

雷寅雙白他一眼:“當我白癡啊!不是因爲你們,我才說得這麼直白的嘛!”

李健和三姐對視一眼,卻都是一陣無語。

對於江葦青的告誡,雷寅雙其實頗有些不以爲然的,只道:“便是這些人有意跟內眷交好又能如何?什麼時候朝廷許女人當官了,只怕巴結我們還有些用處,不然都是白搭。”

江葦青道:“別人看的可不是你能不能在朝堂上幫着他說話,他們看到的是你家裡和他那一派系親近……”

他話還沒說完,就叫雷寅雙不感興趣地揮着手打斷了。她翻着眼道:“真是麻煩,哪有你說的那般厲害!我與人相交,只看那人值不值得相交,至於他是什麼身份,什麼地位,與我何干?難道說,我跟某個皇子成了朋友,便表示我爹就是他那一派系的了?若朝裡的大人們看問題都如此膚淺,那我得替皇上一掬同情之淚了。這皇帝當得,也忒累了!”

江葦青哪裡不知道,她的性情直接,原就不愛這些彎彎繞,所以才如此抗拒。“我是怕你吃虧。”他柔聲道。

“我娘說過,不貪便宜不吃虧。”雷寅雙立時一豎她那白生生的小拳頭,看着他盈盈笑道:“就像今兒的事,九皇子那裡再如何,我只守着我該守的本分,多一分我也不要。當然,少一分也不行。該如何我就如何,我行得正坐得正,還怕了誰不成?!便是誰給我下套,真叫我吃了什麼虧,大不了我揍回來就是!”

江葦青看看她,默默嘆了口氣,趁着小靜扭頭吩咐茶水,李健又和三姐在低聲說着什麼,沒人注意他倆的當兒,飛快地伸手一撥她額頭的劉海,道:“算了,你隨意吧,大不了我替你看着些。”

這話雷寅雙愛聽,抓下他的手笑道:“看,萬一我有什麼差池,不是還有你嘛。”她不想再跟人討論這些讓人心煩的事了,便扯開話題道:“如今覲見也覲見過了,家裡也收拾妥了,我想明兒去街上看看,你可有空?”

“有。”江葦青一口答應着。

李健回過頭來,正好聽到,立時在一旁提醒着他道:“不是說明兒你父親要過來拜訪的嗎?”

江葦青一怔。因着雷家忙着宮裡的覲見,所以鎮遠侯過來拜訪答謝之事便拖了下來。雷寅雙是個女孩兒家,自然不用出去應酬鎮遠侯,可作爲被搭救一方的江葦青,卻是不得不到場的。

於是第二天,鎮遠侯帶着兩位公子和一大車禮物來雷府答謝雷家搭救之恩時,小兔的救命恩人早坐着馬車,跟閨蜜們上街玩去了。

作者有話要說:

第一百二十三章·曲水流觴第一百零七章·江葦青的算計第一百三十五章·下馬威第一百三十八章·扮豬吃老虎第一百一十三章·惹禍精第七十七章·朋友第一百四十八章·回京第八十六章·帝王心術第一百一十九章·賞春宴第六章·尋仇記第一百三十章·斑衣娛親第六十七章·迎客第三十八章·療傷第十四章·活着的聲音第一百一十七章·翻牆第七十五章·憨人憨福第四十九章·約架第一百四十六章·熊孩子第八十四章·玩具第一百四十八章·回京第四十八章·訂親第一章·不做小白菜第七十二章·四分亭第一章·不做小白菜第一百二十二章·狼變第十八章·龍川客棧第三章·花掌櫃第一百一十一章·家暴第五十章·結交第一百一十四章·暴走第三十三章·份子錢第一章·虎爺第十章·我跟你走第八十章·千秋盛典第九十一章·馬場第五十二章·竈王爺第十九章·小書生第九十八章·守陵人第一百一十六章·釜底抽薪第一百一十九章·賞春宴第一百一十章·報仇第一百一十五章·坦白第一百二十七章·買豬看圈第一百三十三章·出嫁第一百二十九章·出征第一百四十二章·野戰第三十四章·梅花小刀第四十七章·名節第十九章·小書生第一百零八章·受傷第七十二章·四分亭第三十三章·份子錢第八十一章·花將軍第一百一十九章·賞春宴第七十六章·小抄第一百一十六章·釜底抽薪第二十章·無事獻殷勤第七十五章·憨人憨福第一百三十八章·扮豬吃老虎第一章·虎爺第九十章·一力降十會第六十六章·進京第九十五章·爭風吃醋第一百零三章·下注第七十六章·小抄第一百四十五章·詭計第九章·情報第八十七章·進學第一百零六章·招蜂惹蝶第七十二章·四分亭第一百零八章·受傷第七十四章·覲見第三十五章·守望相助第六十二章·遷怒第六十八章·十里長亭(上)第一百三十六章·認親第一百零二章·私會第一百三十章·斑衣娛親第三十章·秘密第一百章·提線木偶第二十章·無事獻殷勤第四十七章·名節第六十八章·十里長亭(上)第九十五章·爭風吃醋第五十四章·捉賊第一百四十章·頂罪第三十九章·審案第九十九章·三姐的親事第五十二章·竈王爺第一百零一章·待價而沽第一百一十七章·翻牆第一百三十二章·凱旋第三十五章·守望相助第十八章·龍川客棧第三十七章·遇襲第一百一十六章·釜底抽薪第九十七章·生辰禮第一百一十九章·賞春宴第一百二十四章·做媒第一百二十三章·曲水流觴
第一百二十三章·曲水流觴第一百零七章·江葦青的算計第一百三十五章·下馬威第一百三十八章·扮豬吃老虎第一百一十三章·惹禍精第七十七章·朋友第一百四十八章·回京第八十六章·帝王心術第一百一十九章·賞春宴第六章·尋仇記第一百三十章·斑衣娛親第六十七章·迎客第三十八章·療傷第十四章·活着的聲音第一百一十七章·翻牆第七十五章·憨人憨福第四十九章·約架第一百四十六章·熊孩子第八十四章·玩具第一百四十八章·回京第四十八章·訂親第一章·不做小白菜第七十二章·四分亭第一章·不做小白菜第一百二十二章·狼變第十八章·龍川客棧第三章·花掌櫃第一百一十一章·家暴第五十章·結交第一百一十四章·暴走第三十三章·份子錢第一章·虎爺第十章·我跟你走第八十章·千秋盛典第九十一章·馬場第五十二章·竈王爺第十九章·小書生第九十八章·守陵人第一百一十六章·釜底抽薪第一百一十九章·賞春宴第一百一十章·報仇第一百一十五章·坦白第一百二十七章·買豬看圈第一百三十三章·出嫁第一百二十九章·出征第一百四十二章·野戰第三十四章·梅花小刀第四十七章·名節第十九章·小書生第一百零八章·受傷第七十二章·四分亭第三十三章·份子錢第八十一章·花將軍第一百一十九章·賞春宴第七十六章·小抄第一百一十六章·釜底抽薪第二十章·無事獻殷勤第七十五章·憨人憨福第一百三十八章·扮豬吃老虎第一章·虎爺第九十章·一力降十會第六十六章·進京第九十五章·爭風吃醋第一百零三章·下注第七十六章·小抄第一百四十五章·詭計第九章·情報第八十七章·進學第一百零六章·招蜂惹蝶第七十二章·四分亭第一百零八章·受傷第七十四章·覲見第三十五章·守望相助第六十二章·遷怒第六十八章·十里長亭(上)第一百三十六章·認親第一百零二章·私會第一百三十章·斑衣娛親第三十章·秘密第一百章·提線木偶第二十章·無事獻殷勤第四十七章·名節第六十八章·十里長亭(上)第九十五章·爭風吃醋第五十四章·捉賊第一百四十章·頂罪第三十九章·審案第九十九章·三姐的親事第五十二章·竈王爺第一百零一章·待價而沽第一百一十七章·翻牆第一百三十二章·凱旋第三十五章·守望相助第十八章·龍川客棧第三十七章·遇襲第一百一十六章·釜底抽薪第九十七章·生辰禮第一百一十九章·賞春宴第一百二十四章·做媒第一百二十三章·曲水流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