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兇手應該就是這個扶余海了,八九不離十。’
‘現在的關鍵是,得找出證據。’
李象心中琢磨着。
‘咚~’
長安鼓聲再起,進一步提醒着長安各街上的百姓抓緊歸坊回家,申時六刻了,距離截止時間申時末,只剩下了兩刻鐘時間。
‘從皇城到太極宮兩儀殿,需要一刻鐘時間,意味着我只剩下一刻鐘。’
李象暗吸一口氣,看向蘇定方,道:“有勞蘇將軍將此人請來一見,注意,是請,要客氣一些。”
蘇定方行禮:“唯”。
待蘇定方快步離去,在旁的狄仁傑凝聲道:“棘卿,假設這個扶余海就是兇手,可是其手背上的痕跡已毀,難以與扶余衝的屍首相證,而在沒有查到新的證據鏈之前,我們沒法將其定罪,也就無法將其囚禁,而只要後天上元節結束,這些外邦使者便可以離開長安了。”
自二鳳登基,一直都在以身作則、大力普法。
大理寺作爲大唐最高司法部門,又是這麼一樁天下矚目的案子,如果沒有證據而擅自扣下一國副使,等於公然違法,公然跟天子唱反調。
“嗯。”
李象點了點頭,接着道。
“狄仁傑,你將這新羅主使的屍首帶出去,並放出風聲,百濟主使被殺一案已告破,我將入宮面聖,稟報案情。”
“另外,將隨案的監察御史和刑部郎中請到這正堂側室。”
狄仁傑愣了片刻,隨即行禮:“唯。”
連是轉身去辦事了。
李象深吸口氣,隨便挑了把椅子坐下,調整了下脫臼的左胳膊,一邊等待一邊琢磨着,他要用最快的法子讓這扶余海露出馬腳。
不需要完全認罪,只要有馬腳,他就有理由把人扣下,證據可以慢慢搜。
約莫盞茶之後。
有着一身披麻衣、左手被絲絹纏繞住的中年胖子邁過門檻。
李象下意識擡眼望去,這中年胖子臉很圓,五官方正,耳垂很大,第一印象就給人很是舒服的親近感,這就是傳說中的好人臉。
這便是百濟副使扶余海,是扶余衝的親生獨子。
而同時,在這正堂的側室,狄仁傑請隨案的御史臺監察御史和刑部郎中落座。
“百濟副使扶余海,參見上邦棘卿。”
扶余海單手行禮,進而又道:“棘卿爲我父抓住兇手,實乃吾之恩公,家父在天有靈,必會感念恩公大德,請恩公受扶余海一拜!”
說着。
扶余海眼眶紅潤的再行禮,似乎沉浸在父親去世的痛苦之中,看起來怎一個‘孝’字了得。
“副使請節哀。”
“當下真兇已經落網,案情告破也只在朝夕之間,本卿即將入宮面見天子,但有一些案子細節尚需補充,還請副使襄助本卿。”
李象一副安慰之狀。
“棘卿所問,知無不言。”
扶余海直起身,用完好的右手抹了抹眼角的淚。
“尊父遇害之時,副使身在何處。”
似是閒談,李象隨口問着。
“昨日晨鼓閉,家父便是離館去見一位長安老友,我則是因爲手背燙傷,在客館中診醫休憩。”
話音落。
李象面露關心之色,道:“本卿也聽說了,副使傷的很嚴重,這都是我大唐的疏忽,可否給本卿看下傷口,畢竟副使是在我大唐受的傷,本卿作爲天子長孫,自是需要代表天子關懷。”
扶余海頓時一臉感動,倒也沒猶豫,隨即一邊嘶嘶抽着涼氣、一邊顫巍巍的把這左手上的絲絹一圈圈繞開,當手背上的燙傷映入李象眼眸剎那。
學了七年醫的敦煌郡公,笑了。
‘果然是這殺爹的玩意。’
“副使,我有一個問題,不知副使可否給本卿答案。”
李象開口道。
扶余海愣了愣,連忙道:“棘卿所問,下使自當是知無不言。”
“嗯。”
李象站起身來,一步一步,來到扶余海身前,僅有咫尺之遙,望着這張一臉無辜的好人圓胖臉,微笑着開口問道:“手刃自己的父親,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話音落。
扶余海神色驟然一變,不過頃刻間就是恢復,一臉忿忿道:“棘卿此話何意,難道棘卿懷疑是我殺了家父?”
“百濟國誰不知道我扶余海是大孝子,棘卿豈能這般冤枉於我?!”
李象笑了笑,拍了拍扶余海的肩膀,沒有再搭理,徑直朝着堂外走去,同時有着軍士快速涌入堂內,將扶余海給強行制住。
片刻後,傳來扶余海的叫吼聲。
“大唐棘卿胡亂栽贓,冤枉外使,陷害於我,本使要面聖!我要見天可汗!”
而走出正堂的李象,則是快步往館外走去,他要即刻入太極宮面見二鳳,只剩下最後一刻鐘了,分秒必爭。
從客館正堂側室,狄仁傑以及隨案的監察御史和刑部郎中快步跟了出來,只見監察御史和刑部郎中都是一臉急色,沒有證據豈能抓外邦使團副使?!
這可會引發國際風波!
正欲開口。
剛踏出館外,在軍士幫助下跨上一匹白馬的李象,偏頭看向追來的狄仁傑。
“方纔我與他交談之際,他說他的燙傷是扶余衝身死前所受,可我觀他的傷勢卻是在一個時辰之內所受,顯然,他在說謊。”
“在如此大案上說謊,本卿作爲主辦,便有理由將其羈押待審。”
“你帶人順着這扶余海的行動軌跡去查,他所做一切都只是爲了拖延至上元節,倉促之下,不可能將一切痕跡都抹去。”
“這裡我就交給你了。”
狄仁傑眼眸驚亮,同時有着一種被領導信任的雞血感,鄭重行叉手禮道:“狄仁傑絕不負棘卿所託!”
再擡頭。
李象已然是策白馬狂奔而去,在他身後的百騎司都是臉色難看,皇城之內,他們可不敢縱馬,紛紛是甩開兩條腿飛奔跟上。
“這,這這是什麼意思?”
跟着的監察御史和刑部郎中聽的一愣一愣,他兩完全沒聽懂李象話裡的意思。
狄仁傑笑了笑,看向這兩位重要的人證,道:“兩位隨狄某一查,便可知分曉了。”
“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