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殺人誅心

趙王八年,趙國以信陵君爲將,率精兵八萬,攻上黨,以解楚國的危機。

魏王在平原君的勸說下,派趙人毛遂爲將,帶兵五萬,從韓國過三川攻往上黨,韓王增兵兩萬,與魏國合兵。三國聯軍攻往上黨,秦國上下皆驚,以五大夫王陵爲將,率兵增援上黨,阻擋三國聯軍。

此刻的秦國主力軍隊卻聚集在南陽周圍,通過汝水來與楚人對峙,卻是楚國將軍景陽收的殘兵,擊潰了陳都周圍的秦人部隊,將防線推進到了汝水,反攻上蔡。景陽將軍雖然經歷了一次大敗,可是這並沒有讓他變得消沉,甚至,這讓他變得更加的精明,作戰期間,他是滴酒不沾,身先士卒,帶着楚軍猛攻,一舉消滅了佔據在陽城,鄧方面的秦軍偏師。

從地域上看,從上黨,到三川,再到南陽,秦國與諸侯們的對峙線已經是延綿數千裡,景陽在拉攏了潰兵之後,又因爲有着春申君部署在巨陽方面的援軍,再次有了與白起叫板的兵力,加上三晉十五萬的援兵,在兵力上再一次佔據了優勢。而白起也必須要分兵三川上黨,以免後方空虛,被魏無忌所攻破。

雙方的戰場逐漸擴大,大戰一觸即發。

魏無忌出征的那一天,趙括親自前來,爲他送行,其實,趙王是很想讓馬服君來爲將的,畢竟,馬服君屢次擊退了白起的進攻,是趙王最爲仰賴的將軍,可是,魏無忌並不同意,他以自己更適合來指揮趙魏聯軍爲理由,請求趙王以自己爲將,趙王也就只好答應了他。

趙王也是親自來爲魏無忌送行,在魏無忌離開的時候,他還是緊緊握着魏無忌的手,既是要他保重,又笑着給他說:寡人聽聞秦國的王陵是個有才能的賢人..還有他的副將鄭安平,上黨的郡守王稽...趙王幾乎是可以背出對方的將領名單的,這令魏無忌哭笑不得,並且答應趙王,有機會一定要將他們抓過來。

趙王本來想讓廉頗來擔任魏無忌的副將,不過,廉頗並不樂意,他心高氣傲,哪怕自己與魏無忌的關係不錯,他也不願給比自己年幼的魏無忌來做副將,趙王只好改以樂間爲副將,樂間倒是沒有這樣的傲氣,先前在韓國,他被白起擊破了一次,這讓他感到巨大的恥辱,發誓要向秦人復仇。

當趙括站在校場之外的時候,趙國的將士們歡呼着,就是趙王親自來送他們,他們都不曾如此的激動,認出了趙括的將士們,紛紛看着趙括的方向,趙括回以微笑,將士們就更加激動了,趙括笑着,目送着這些年輕人開開心心的朝着上黨出發,心裡卻實在不是滋味,他不知道,這些人,最終會有多少人能活着回來。

他忽然有種衝動,想要起身攔住趙王,告訴他,讓自己爲將。帶着這些勇敢的趙人,完成一王天下的壯舉,可是當趙括清醒過來的時候,冰冷的現實擊碎了他的所有幻想,趙國不是秦國的對手,這不是靠幾次戰爭的勝利就能改變的事情,秦國在根本上,就已經與諸國不是一個級別的了。

最先進的制度,使得秦國不會失敗,無論在戰場上遭遇多少次的失敗,秦國都能緩過來...而他們的制度,是其他國家複製不來的,或許,各國少了一個能快刀斬亂麻的商鞅,如果可以讓趙人少一些災難,趙括倒是願意去當那個趙國的商鞅,哪怕最後是以身死爲代價,可問題是,現在已經太遲了。

秦國商鞅的變法,到如今,已經是進行了一百零二年。整整一百年的變法,讓秦國在各方面領先諸國,無論是在戰爭,或者內政,外交,秦國的統一,並不是一個偶然,他是一個長期的積累,從量到質的改變。趙括心裡明白,哪怕自己當了趙國的商鞅,秦國也不會給趙國一百年的變法時間。

而擁有優越制度的秦國,甚至還會主動的吸取各國所表現出的先進制度,不會停下進步的腳步。

這讓趙括非常的絕望。

那是一種面對這個時代的趨勢下的深深的無力感,他愈發的感受到自己的渺小,無能爲力,他在趙國內想要設立監察制度,受到所有人的反對,而秦國,此刻已經完成了初步的監察制度,他所想要保護趙國的舉動,好似都在推進着趙國的滅亡。

而最令趙括痛苦的是,這具趙國年輕武士的身軀裡,卻是一個來自數千年後的靈魂,在那個靈魂看來,這個時代所有的人,都是自己人,他無法狠下心來殺戮秦人,或者是燕人,楚人...趙括從前帶領士卒與諸國交戰,可是,最後他還是放走了那些俘虜,就是因爲這個原因。

趙括又會想,自己是否該拋棄一切趕往秦國,幫助秦國統一這個天下,徹底的讓戰爭結束。可是,他腦海裡又瞬間會出現很多的面孔。母親,魏無忌,許歷,藺相如,樂毅,廉頗,騎劫....那些信任自己,幫助自己,愛護自己的人,又該如何面對他們呢?

趙括站在高處,看着遠處漸漸沒有蹤影的趙國大軍,風吹過,使得他的衣裳都鼓了起來,隨風作響,他皺着眉頭,心裡懷着的是天下的疾苦,揹着手,遙望着遠方,似乎是在尋找着希望。

弟子們站在周圍,他們盯着站在高處的老師,這場景,似乎有些美?

“老師...您在看什麼?”

“未來。”

“什麼樣的未來?”

“一個偉大的未來。”

趙括再次帶着弟子們返回學室,在這期間,他與弟子們共同編著的第一本書,《稅賦說》,正式完成,《稅賦說》,是趙括與弟子們一同編寫出來的關於稅賦的一部書,也是趙括來到這個時代後所完成的第一部學說著作,其中共包含十二章節,每個章節,都是以問答的形式,是趙括與弟子們的對答經過。

從稅賦的基本原理,對稅賦的詮釋,到稅賦的幾種形式,發展歷程與未來的趨勢,一直到各國事蹟上的稅賦法的優劣,以及最爲重要的,該如何合理的進行徵稅等...因爲趙括的弟子們來自與各地,他們提供了一個準確的本國稅賦形式,加上趙括的很多暢想,這部書格外的全面,甚至,趙括通過數學來計算出了各國的稅收變化,有着嚴謹的計算。

這個時代的數學並不像趙括所想的那麼落後,在貴族們所接受的基礎教育裡,數學是佔據着重要地位的。這個時代的人對數學有着很濃厚的興趣,趙括驚訝的發現,自己的弟子們已經是掌握了完備的十進位置值制記數法,算籌這種先進的計算工具也已經出現,網文裡穿越者用來裝逼的乘法表,這些貴族弟子們也是知道的。

基礎的四則運算就更不用說,甚至是分數,面積測量等方面,他們也不弱,當下的數學知識主要是以方田(平面幾何圖形面積計算)、粟米(穀物糧食的按比例折換)、差分(比例分配問題)、少廣(開平方,開立方)、商功(土石工程,體積計算)、均輸(合理攤派賦稅)、方程、贏不足(雙設法問題)、旁要(勾股)...

趙括有些時候都覺得,這些人的數學可要比自己厲害多了。

正是因爲有這些知識,在進行對稅賦的運算的時候,弟子們也幫上了大忙,趙括直接用阿拉伯數字進行運算,他進行運算的方式在被弟子們學習之後,加快了他們運算的效率,弟子們非常的驚訝,沒有想到老師在算學的方面也有如此深的造詣,於是乎,紛紛開始跟趙括請教起數學難題。

趙括顫抖着解答了幾道,便再也答不上來了...這也太難了。

趙括的弟子們將《稅賦說》抄寫了幾遍,當然,都是以自己國家的文字,趙括安靜的看着他們抄寫,他只能期待,自己的這些努力能起到一些作用,能讓各國都改變當下這樣不合理,殺雞取卵一樣的稅率。在完成《稅賦說》後,趙括又帶着弟子們鑽研起了關於吏治的內容。

趙括將自己所知道的舉孝廉,九品中正制,科舉制,甚至是公務員考試,都詳細的羅列了出來,與弟子們進行探討,又羅列各國的人才選舉法,官吏的升遷法,進行優劣的比對...

就在趙括忙着搞學術的時候,邯鄲裡再一次流淌起了暗流。魏無忌的離開,似乎又讓一些人看到了希望,他們就好像是發現家貓已經離開的老鼠,從黑暗裡偷偷的鑽了出來,露出獰猙的牙齒,想要美美的飽餐一頓。

平陽君的府邸裡,趙豹低着頭,在思索着長安君的提議。長安君就坐在他的面前,躍躍欲試,有些急不可耐,趙豹就要平靜的多,他思索了片刻,搖着頭,說道:“不行...我害怕這麼做會造成戰爭的失利,魏無忌帶着趙國的士卒正準備與秦人交戰,我雖然很想要趕走他,可是不能在這個時候跟他作對,我會支持他,在他凱旋之後,再對付他。”

長安君一愣,隨即有些惱怒的說道:“上君將他當作心腹,他在邯鄲,我們又有什麼機會呢?若是不趁着現在做好安排,您一定會因爲這件事而後悔的!”,趙豹挺直了腰,認真的看着長安君,他說道:“不可,若是趁着魏無忌不在邯鄲,對他動手,這是小人的舉動,是不顧趙國安危的行爲,我是不會同意的。”

長安君長嘆了一聲,低着頭,一言不發。

趙豹站起身來,又對長安君說道:“沒有我的命令,不許你擅自動手,趙國是趙氏的趙國,若是趙國滅亡,我們就連奴隸也不如,你要記住!”,他吩咐完,這才離開了內室,長安君站起身來,恭恭敬敬的俯身行禮,送走了趙豹,他這才起身,臉上卻滿是不屑,這位伯父啊,什麼都好,就是太過膽怯。

這讓長安君又回憶起了往事,當年,父親給自己安排了一個懦弱的婢,自己總是想辦法來嚇唬她,後來,因爲厭惡她的尖叫,自己就割掉了她的舌頭...長安君臉上帶着一副笑容,唉,都是年少時做出的荒唐事啊,還記得,當初父親勃然大怒,想要懲罰自己,自己抱着母親哭,最後什麼懲罰都沒有,只是換了一個新的婢。

既然伯父不敢去做,那自己就替他去做吧,大不了,到時候再抱着母親的靈位哭就是了。

等到夜晚,長安君悄悄離開了這裡,趕往了一處城內的別院裡,在這裡,早有人在等待着他,人數並不少,他們都是小心警惕的坐在院落內,躲在夜色裡,長安君大搖大擺的走了進來,大聲的說道:“我帶着平陽君的命令!!”,衆人紛紛朝着他大拜,長安君靦腆的笑着,急忙朝着他們回禮。

.............

景陽站在汝水沿岸,死死的盯着遠處,他永遠也不會忘記,他在對面所承受的恥辱。楚國一向有着覆軍殺將的習慣,可是,景陽並沒有自殺,或許,如今還不是時候,景陽在韓國略作休整之後,迅速帶着人馬來到了陳都,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朝着駐守着陳都的年輕將軍項燕俯身長拜。

項燕非常的驚訝,衆人也是不解。

景陽說:這是爲項先將軍而拜,自己當初沒有聽從他的建議,是自己害死了他。

項燕並沒有責怪景陽,他看起來有些沉默,他生性就是如此,在兄長戰死之後,他就更是沉默,他帶着自己的士卒聽從景陽的安排,景陽在拉攏了各地的潰兵之後,再次組織出了軍隊,一路推進到了汝水,此刻,他隱約能看到河對岸升起的炊煙,景陽不敢再冒進,帶着人拒岸而守,這一次,他沒有再殺死那些受到秦人威脅的楚人。

景陽知道自己該做什麼,趙國與魏國準備從上黨進攻,那他就必須要把白起的主力拖住,將主力部隊拖在楚國境內,給與趙魏聯軍一個打敗秦人的機會,爲了這一點,景陽將兵力主要分佈在了上蔡和鄧城,方便他能隨時出擊,打斷秦人主力的北上。

“嗯?”

景陽忽然看到了水面上的船隻,他有些驚訝的站起身來,看向了遠處,不知何時,水面出現了很多的船隻,正在朝着楚軍這裡緩緩行駛而來,景陽還沒有吩咐,楚人就已經做出了防守的姿勢,拿出了弓弩,對準了遠方。

景陽眯着雙眼,看着遠處。

秦人若是進攻,不該是用這樣小的漁船吧?

似乎,有些不對啊?

ps:哇,頭暈眼花的,感覺真的很影響創作...打了兩天針,也沒有好起來,不知道是怎麼了,看來我該運動減肥了....

第二十五章 遠不如趙第五百零二章 回家第三百八十九章 中山王第四百六十八章 黃石公第四百零八章 安得猛士兮第兩百七十六章 孔子的後人第兩百六十六章 請您來擔任國相第兩百二十八章 您是第六種蛀蟲!第一百五十五章 別傷害寡人的馬服君第一百三十章 趙國第一養雞大戶第十一章 睚眥必報第四百八十一章 趙括的軟肋第三百零二章 白起再世第一百一十八章 魏醋王第三百二十八章 戰爭與友誼第三百三十七章 伐馬服君書第一百二十三章 詭計多端馬服君第三百四十三章 韓國的滅亡(上)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父,我錯了第兩百八十章 紙!紙!紙!第四十章 初戰第一百三十章 一個結巴的韓國青年第四百九十三章 擡起頭來迎接死亡第兩百四十三章 長安君之死(下)第一百七十九章 終結者?穩固者?第一百二十章 帶來毀滅的王令第兩百九十一章 會是第二個昭襄王第三百九十七章 什麼是楚王啊?第四百零五章 北擊匈奴第兩百七十六章 孔子的後人第三百零七章 信陵君之哀第四百三十六章 若有來生第四百九十二章 趙括家的草原雄主第三百一十五章 賢人啊,郭開第一百四十四章 魏無忌的血色盛宴第兩百四十六章 風起雲涌第三百六十三章 墨家大師括第三百九十一章 馬服第一百五十九章 趙括與刺客第四百七十七章馬服君的新孫第三百二十六章 父親的眼淚是看不見的第一百二十四章 武安君與信陵君的初次邂逅第一百一十一章 騎劫的帶兵初體驗第九十三章 有您這樣的賢人在第一百六十二章 守衛韓國的楚人第兩百二十二章 《馬服書》之年第三百六十八章 有才無德第三十五章 攔路送糧第兩百八十章 紙!紙!紙!第兩百零二章 我們的瑰寶第五十三章 一個輪子的車第兩百五十四章 請離開邯鄲!第三百零六章 讓我給你一個擁抱第兩百八十四章 秦王登基了,秦王逝世了第四百四十章 穿越者指南:從園長到校長第三百四十七章 家人第三百二十九章 劇辛之死第四百四十九章 皇帝第兩百八十八章 臥薪嚐膽的韓王第兩百零七章 趙括的愛情第五百零一章 一人一嘴可滅一國第兩百六十四章 《桃山論》第一百一十章 馬服君與武安君的初次邂逅第三百四十二章 廉頗老矣,尚能....第三百三十四章 亡秦啊!!第九十七章 武安君上陣第兩百一十五章 來不及了第四百六十六章 黃老之學第四十九章 得道者多助第一百一十四章 楚國的冬季第十三章 殺身成仁(感謝鬼、欲的盟主)第四百五十八章 漢才秦用第一百六十一章 未來的秦王與未來的范雎第五十四章 趙國可伐也第三百九十八章 報應第四百四十二章 問農第四百一十七章 主力與偏師第兩百九十七章 五國聯軍第一百六十九章 趙七月第一百六十七章 雜家學派集大成者,括第一百八十六章 有賢人範子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父,我錯了第三百六十四章 墨家新鉅子第一百三十四章 塑料父子情第四百四十九章 皇帝第三百八十三章 河中金魚第四百零七章 似曾相識第一百五十章 但使雲中飛將在第一百六十九章 趙七月第四百二十章 家人第三百二十二章 悄無聲息的改變第一百九十五章 殺人誅心第一百二十八章 羣英璀璨的趙國第兩百三十四章 百家爭鳴第七十四章 魏有龍陽君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河戰役第十七章 趙李論戰第三百一十一章 嬴政登基第三百三十五章 馬服君的歸來第二十六章 孰不能死
第二十五章 遠不如趙第五百零二章 回家第三百八十九章 中山王第四百六十八章 黃石公第四百零八章 安得猛士兮第兩百七十六章 孔子的後人第兩百六十六章 請您來擔任國相第兩百二十八章 您是第六種蛀蟲!第一百五十五章 別傷害寡人的馬服君第一百三十章 趙國第一養雞大戶第十一章 睚眥必報第四百八十一章 趙括的軟肋第三百零二章 白起再世第一百一十八章 魏醋王第三百二十八章 戰爭與友誼第三百三十七章 伐馬服君書第一百二十三章 詭計多端馬服君第三百四十三章 韓國的滅亡(上)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父,我錯了第兩百八十章 紙!紙!紙!第四十章 初戰第一百三十章 一個結巴的韓國青年第四百九十三章 擡起頭來迎接死亡第兩百四十三章 長安君之死(下)第一百七十九章 終結者?穩固者?第一百二十章 帶來毀滅的王令第兩百九十一章 會是第二個昭襄王第三百九十七章 什麼是楚王啊?第四百零五章 北擊匈奴第兩百七十六章 孔子的後人第三百零七章 信陵君之哀第四百三十六章 若有來生第四百九十二章 趙括家的草原雄主第三百一十五章 賢人啊,郭開第一百四十四章 魏無忌的血色盛宴第兩百四十六章 風起雲涌第三百六十三章 墨家大師括第三百九十一章 馬服第一百五十九章 趙括與刺客第四百七十七章馬服君的新孫第三百二十六章 父親的眼淚是看不見的第一百二十四章 武安君與信陵君的初次邂逅第一百一十一章 騎劫的帶兵初體驗第九十三章 有您這樣的賢人在第一百六十二章 守衛韓國的楚人第兩百二十二章 《馬服書》之年第三百六十八章 有才無德第三十五章 攔路送糧第兩百八十章 紙!紙!紙!第兩百零二章 我們的瑰寶第五十三章 一個輪子的車第兩百五十四章 請離開邯鄲!第三百零六章 讓我給你一個擁抱第兩百八十四章 秦王登基了,秦王逝世了第四百四十章 穿越者指南:從園長到校長第三百四十七章 家人第三百二十九章 劇辛之死第四百四十九章 皇帝第兩百八十八章 臥薪嚐膽的韓王第兩百零七章 趙括的愛情第五百零一章 一人一嘴可滅一國第兩百六十四章 《桃山論》第一百一十章 馬服君與武安君的初次邂逅第三百四十二章 廉頗老矣,尚能....第三百三十四章 亡秦啊!!第九十七章 武安君上陣第兩百一十五章 來不及了第四百六十六章 黃老之學第四十九章 得道者多助第一百一十四章 楚國的冬季第十三章 殺身成仁(感謝鬼、欲的盟主)第四百五十八章 漢才秦用第一百六十一章 未來的秦王與未來的范雎第五十四章 趙國可伐也第三百九十八章 報應第四百四十二章 問農第四百一十七章 主力與偏師第兩百九十七章 五國聯軍第一百六十九章 趙七月第一百六十七章 雜家學派集大成者,括第一百八十六章 有賢人範子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父,我錯了第三百六十四章 墨家新鉅子第一百三十四章 塑料父子情第四百四十九章 皇帝第三百八十三章 河中金魚第四百零七章 似曾相識第一百五十章 但使雲中飛將在第一百六十九章 趙七月第四百二十章 家人第三百二十二章 悄無聲息的改變第一百九十五章 殺人誅心第一百二十八章 羣英璀璨的趙國第兩百三十四章 百家爭鳴第七十四章 魏有龍陽君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河戰役第十七章 趙李論戰第三百一十一章 嬴政登基第三百三十五章 馬服君的歸來第二十六章 孰不能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