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 似曾相識

因爲不同的地理環境,在中國的大地上出現了農耕與遊牧的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當然,還要算上漁獵。這幾種不同的文化都對華夏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因爲夏商周三代的連續性和斷裂性問題,有很多學者曾做出自己的判斷。有學術觀點認爲商是外來的遊牧文明,這是因爲夏與商之間有着巨大的斷裂性。

商時期的各種技術發展迅速,甚至可以說是忽然就出現的,沒有發展過程,比如車,學者們進行了無數次的挖掘,可是在早於殷墟的地層就是沒有發現車。故而有學者認爲商人來自其他地區,而新疆克爾木齊文化的發現也證明了在絲綢之路尚未形成的時候,古文明之間就存在着交流往來。

加上魯查申墓葬所出土的古代戰車,學者們推斷商來自中原之外,是夏的征服者。

這個觀點是否正確,尚且沒有定論,而這又誕生出了一個新的問題,那就是匈奴的起源。太史公認爲匈奴就是當初的夏人後裔,這個說法也不算是太史公扯淡,因爲在匈奴自己的傳說裡,夏桀之子淳維在夏朝滅亡後,率領夏朝部分遺民逃至北部,通過略先進其他部落的高科技來逐漸吞併其他部族,從而形成匈奴。

而在關於匈奴起源的考古挖掘中,也有學者曾驚訝的指出夏和匈奴文化的共同性。

無論過去如何,而在此時,匈奴卻是中原各國最大的敵人,在匈奴不曾見過以前,東北亞草原各部被許多大小不同的氏族部落割據着,這些部落互相爭鬥,形不成太大的規模,匈奴將部落聯盟的概念帶到了這裡,嗯,這個部落聯盟也就是學術們認爲的夏朝政治制度...隨後,在草原上出現了三個比較大的部落聯盟。

分佈在草原東南地區的,是東胡部落聯盟(有學者認爲是蒙古先祖之一),分佈在貝加爾湖以西的,是丁零部落聯盟(有學者認爲是維吾爾先祖之一),分佈在陰山南北包括河套以南的,正是匈奴聯盟。當然還有其他的部落聯盟,只是與中原的距離稍遠。在此刻的匈奴,已經開始逐漸強大了起來。

秦國出兵的消息,匈奴是很快就知道了的,雖然他們知道的時候,敵人都已經接近了陰山,可是這也讓他們做好了準備,爲了防止分散性的部落被強大的的敵人逐一擊破,在得知這個消息之後,匈奴單于就下令讓各部落聚集起來,應對強大的敵人,左賢王,右賢王也開始率領自己的部落民衆進行聚集。

而沒有戰鬥力的婦孺老人則是會帶着牲畜遠離戰場。

先前李牧那一戰,讓匈奴人心驚膽戰,十幾年都不敢再南下劫掠,而如今敵人的將軍還是昔日那個李牧,匈奴人完全不敢大意,有幾個部落首領提出撤退,他們雖然有聚集地,但是並非不可以拋棄,他們完全可以不與敵人正面交戰,這提議剛出來,匈奴單于就拒絕了。

倒不是因爲這讓他覺得羞恥,只是他覺得,這是一個擊敗敵人的好機會。

原先李牧大敗匈奴,是利用策略,先讓他們變得盲目,等到他們來到雁門之後再關門打狗,而如今,卻是李牧主動帶着軍隊出征,離開了那高大的城牆,匈奴單于認爲這是自己的好機會。當今這位單于,並非是一般人,他喚作頭曼...他正是匈奴從原始社會走進奴隸社會的單于。

匈奴在他的治理,逐漸形成了北方草原上的霸主,頭曼這個詞,在如今很多民族的語言裡也是代表着“萬”這個量詞,發音類似:“tuman”。在當初,大概就是指萬人之上的這麼一個概念,而單于並非是匈奴本身的叫法,發音類似:“tanrkot”,在近代民族的語言裡的意思是“天子”,直譯是上天所期待的。

所以說,頭曼單于,萬王之王?坐在營帳內,僞“萬王之王”正在與自己的勇士們商談要如何擊敗自己的敵人。

想起李牧這個敵人,頭曼單于就有些膽寒,當初他的父親率領軍隊攻打趙國,被李牧當頭一棒,逃回國內,沒多久就病死了,說起來,李牧還是頭曼的殺父之敵,可是頭曼本身對父親也沒有什麼好感,他認爲自己的父親就是個無能的懦夫,李牧殺了他,自己才能早早的即位,自己甚至應該感謝李牧。

“單于,一直本分的敵人忽然發動進攻,這意味着上天的懲罰...肯定是因爲我們怠慢了祭祀啊。懂得與上天交流的巫說:單于的兒子剛剛出生,就有敵人前來討伐我們,這代表着不祥,您可以殺了您今年出生的兒子來祭祀上天。”,懂得占卜的巫認真的對單于說道。

頭曼聽聞,不由得笑了起來,他搖着頭,笑着說道:“沒有想到,一個沒有長出牙齒的孩子,居然還能引發這樣的戰爭?我將您叫來,是爲了商談如何擊敗我們的敵人,不是爲了祭祀神靈,戰爭和祭祀雖然都很重要,可是要先戰爭,勝利之後才能祭祀,請您不要忘記這一點。”

“唉,您這個剛出生的兒子冒頓,遲早都會給您帶來禍患,這就是上天的告誡...”,巫搖着頭,嘆息着,卻沒有繼續勸說頭曼,頭曼看向了自己的幾個勇士,他認真的說道:“李牧是個強大的敵人,我們不能犯下老單于所犯下的大錯,我們要重視他,他剛剛離開城牆,來到草原,如今不能跟他強行交戰。”

“我們放棄如今的地盤,邊打邊退....”,頭曼剛開口,就有勇士憤怒的說道:“您怎麼能不戰而逃呢?難道李牧就這麼讓您害怕嗎?”

頭曼看都沒有看他一眼,繼續說道:“我們要消耗他們的糧食,要不斷的騷擾他們,讓他們沒有辦法休息,沒有時間來拉着他他們的駿馬去飲水,等到他們人困馬乏,失去糧食,準備返回的時候,我們就可以趁機襲擊,將他們全部留在草原上,我很尊重李牧,故而我要將他的頭蓋骨取下來,做成酒樽,以此表達我最大的敬意。”

【看書福利】送你一個現金紅包!關注vx公衆【書友大本營】即可領取!

這還不是頭曼胡說八道,匈奴人與秦人也有共同點,他們都喜歡砍人頭,不同的是,秦人砍頭是爲了軍功,而匈奴砍頭似乎是因爲祭祀,他們不止砍敵人的頭,有些時候也會砍自己人的頭來祭祀。例如單于死了,他的妻就要被祭祀...而他們通常會將那些尊貴的頭顱留下來做成酒器,以表示自己的勇武和對對手的敬意。

這個習慣後來被諸多草原民族所繼承....

頭曼單于針對敵人的狀態,制定了邊打邊退的騷擾戰術。李牧想要勾引敵人的想法還沒有開始就破產了,當趙康和司馬尚帶着軍隊來到草原的時候,基本上所遇到的都是匈奴的小股軍隊,他們靠着自己的騎射本領,迅速襲擊,射上幾輪箭矢後就迅速逃離...趙康和司馬尚看着自己的步兵,緊咬着牙,卻是無能爲力。

他們追不上敵人。

而匈奴的這種騷擾戰術完全不給趙康任何的休息時間,無休止的騷擾,嚴重的影響到了行軍速度,還有軍隊的士氣,被動的捱打卻不能還手,這實在是讓人憋屈...不過,趙康和司馬尚還是有成果的,一方面,他們沿路攻佔了不少的“城池”,或者說是匈奴的集合點。

匈奴在立國之後,就在各地設立城池,他們的城池非常的簡陋,並沒有高大的城牆,可是有簡單的防禦措施,通常都是爲了防禦其他部落聯盟的劫掠的,近代出土的很多成果也證明匈奴並非是人們想象中的遷徙帝國,他們有着固定的疆域,有着明確的疆域分化,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官吏來治理。

頭曼單于不喜歡祭祀,故而他將從各地抓來的奴隸放在這些聚集點,讓他們來爲匈奴人耕作,以此增加匈奴本身的力量。而在如今,這些簡陋的城池大多都是空着的,匈奴人直接捨棄了這裡,趙康偶爾也能遇到來不及被遣散的匈奴人,還會遇到逃亡的奴隸,趙康不斷的前進。

同時,趙康也通過自己所得到的駿馬,組織了一批騎兵,想要對匈奴人的騷擾進行反擊。趙康的軍隊規模很大,也正是因爲這樣,匈奴人可以從四面八方展開騷擾襲擊,趙康爲了應對這樣的騷擾,將步兵和弓弩手合理的安排,以各部都尉爲首,可以不等待命令而進行反擊。

趙康將原本凝固的軍隊分成了無數個小軍隊,司馬尚最初是非常反對的,這樣太冒險,很有可能會出現巨大的傷亡,乃至影響如今的戰略,可是在趙康執意下達命令後,情況就有所好轉了。當匈奴騎兵奔馳而來,準備射箭的時候,秦國的都尉就急忙下令,步兵高高舉起盾牌,弓弩手急忙射箭,幾個都尉相互配合,一同攻擊。

而其餘部隊則是繼續前進,這不影響前進速度,卻會帶來被吃掉小股軍隊的風險,可是司馬尚驚訝的發現,秦國基層軍官的個人素質相當之高,他們幾乎不會犯下什麼大錯,跟趙國軍官比起來,秦國的屯長就趙國就可以帶着五千人去打仗了!!這並不誇張,因爲秦國的軍官都是從沙場裡殺出來的,自己奪來的職位,職位越高,實力也就越恐怖。

其餘國家不敢施行的戰略,秦國就敢執行,也就是因爲這種高素質化軍隊的緣故,秦國本身就是一支軍隊,軍官當然是非常優秀的。

這麼一來,匈奴人的騷擾卻變成了秦人趁機吃肉,匈奴人看着秦人肩上人頭,眼裡冒着光,秦人看着匈奴人肩上人頭,眼裡也是無比的火熱...雙方就這樣小規模的開始砍頭,當秦人適應了匈奴襲擊戰法後,匈奴騎乘着駿馬,往往還沒有來得及射箭,就被箭矢所籠罩,連人帶馬留在原地。

秦人冷笑着,驚喜不,我手裡的弓弩射程比你遠啊!

頭曼單于很快就發現了不對,因爲外出騷擾的匈奴騎兵們的傷亡忽然變大,甚至有一去就不回來的,這讓他非常的驚懼,沒有想到,這個李牧帶着步兵,都能對自己造成這樣大的傷害,頭曼單于停止了騷擾戰術,他開始親自帶着騎兵,前往迎擊“李牧”,趙康自然是不知道這一點的。

當趙康的軍隊離開陰山,前往王庭的道路上,趙康終於知道了什麼叫做無邊無際的騎兵。

放眼望去,趙康所能看到的都是騎兵,幾乎所有趙康能看到的地方,都是騎兵,軍隊急忙開始列陣,準備應對遠處的敵人。頭曼單于眯着雙眼,看着遠處的秦國軍隊,一聲令下,騎兵們開始了衝鋒,當數十萬騎兵同時奔馳的時候,彷彿整個地面都要裂開,耳邊全部都是馬蹄聲,秦國士卒們第一次見到這樣的架勢,心裡也是有些慌。

而趙康的臉上,則滿是驚喜,他獰笑着拔出武器,對身邊的司馬尚說道:“太好了,終於將匈奴人給引出來了,李牧將軍呢?您覺得他在什麼地方?”,司馬尚搖了搖頭,他肅穆的說道:“他們的打法,跟中原的戰爭不同,你不要大意...”,“他們不會直接衝擊,而是從軍隊兩旁擦肩而過,然後用弓箭來進行射殺,以此往返,對不對?”

趙康笑着問道。

司馬尚瞪大了雙眼,看着他,問道:“你怎麼會知道?”

“這是最適合他們的打法...”

司馬尚忽然發現面前這個年輕人似乎有着鬼神一樣的戰爭嗅覺,就在遇到敵人的這一刻,趙康變得截然不同,他沒有大吼大叫,也沒有激動暴躁,他變得前所未有的平靜,微笑着,看着遠處的敵人,臉上滿是謙遜...司馬尚被嚇了一跳,當初他在丹水與秦人血戰的時候,似乎遠遠的看過這個表情...

“司馬尚將軍,請您指揮弓弩手,讓他們分成四列,面朝四方...”

“唯!”,司馬尚即刻接令,隨即又感覺不妥,不對啊,自己跟他都是副將,是平級啊!

趙康打量着遠處的敵人,看着奔馳而來的騎兵,瞬間打出了數十道旗令。

第兩百六十二章 弱小就是最大的錯第兩百七十五章 齊國有賢臣第兩百五十七章 與寡人恭候馬服君歸家第三百二十章 明君還是昏君?第十二章 應侯妙計安天下第三百五十九章 如果有那麼一天第兩百六十五章 該給他們什麼爵位呢?第九十八章 趙軍大敗第三百三十六章 揮劍決浮雲第四百零二章 豐邑一無賴!第三百六十八章 有才無德第四百四十二章 問農第四百八十二章 仁慈而強大的戰士第兩百二十六章 學術大辯論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規模集團軍作戰第五十八章 旗幟再現(感謝秋風細雨的盟主)第三百三十七章 伐馬服君書第一百二十章 帶來毀滅的王令第七十章 魏不只有信陵君第四百零三章 趙門弄墨第三百零一章 絕望的百姓需要救星第一百六十七章 雜家學派集大成者,括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河戰役我和我的家鄉第三百七十九章 三員猛將第三百三十八章 馬服君與聯軍的碰撞第四百九十章 魏國的老酒鬼,你聽到了嗎?第一百零二章 請您活捉白起第三百五十三章 戰鬥與戰略第一百三十二章 投其所好第三百五十一章 爲什麼要生下我呢?第三百三十三章 驅逐姬丹第八十七章 秦人誠不我欺第四百八十章 南征百越第一百二十八章 驅逐出境第四百二十二章 馬服君所代表的東西第三百九十五章 王頭槌!王頭槌!第兩百二十九章 虞卿啊,虞卿第四百四十八章 一王天下交響曲第兩百一十二章 清君側第一百四十七章 一王天下的戰略第兩百九十二章 呂不韋之德第三百零二章 白起再世第二十章 趙相齊人田單第五百零一章 一人一嘴可滅一國第三百一十四章 趙孝成王第三百四十七章 家人第兩百二十六章 學術大辯論第一百五十五章 別傷害寡人的馬服君第四十四章 人盡其用第三百五十八章 內亂第一百七十七章 如此微不足道的我第四百三十九章 愚民還是教育?第八十八章 戰事結束第四百五十一章 城內城外第三百九十八章 報應第三百七十四章 將成爲大父的括第八十六章 請降第五百章 什麼叫縱橫家啊第兩百零一章 應侯之禍第四百三十四章 從不曾滅亡的六國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父,我錯了第四百零七章 似曾相識第兩百二十八章 您是第六種蛀蟲!第六十三章 劍指北方第四百九十六章 空蕩蕩的活着第四百五十一章 城內城外第三百四十六章 年輕的秦王與年邁的呂不韋第三百章 條件滿足,已成功激活第四百五十章 我本咸陽一老農第三十章 一舉必要多得第三百五十七章 天子一怒第三百六十九章 你無恙?第兩百一十七章 聖賢光環第八十二章 最老的趙國質子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父,我錯了第六十四章 會巫術的使者與瘋了的趙人第三百七十一章 屬於戰場的天才第四百六十章 不該是這樣第一百九十二章 仁義武安君第三百九十章 所謂戰神第一百二十四章 故雖有名馬第四百七十九章 現在知道了嘛?第五百零二章 回家第六十章 重新編制第四十九章 得道者多助第兩百五十四章 請離開邯鄲!第三百三十章 趙括家的混世魔王第三百九十六章 這只是開始第三百一十章 趙家三兄弟第九十六章 白起,白起,白起第四百八十八章 永別了,最後一位國相第十四章 家有慈母第一百五十七章 馬服子的幸福生活第一百一十一章 騎劫的帶兵初體驗第三百九十九章 馬服山的愛情傳說第一百七十六章 寡人也想一王天下第兩百一十五章 來不及了第三百五十七章 天子一怒第兩百一十一章 不幸之人
第兩百六十二章 弱小就是最大的錯第兩百七十五章 齊國有賢臣第兩百五十七章 與寡人恭候馬服君歸家第三百二十章 明君還是昏君?第十二章 應侯妙計安天下第三百五十九章 如果有那麼一天第兩百六十五章 該給他們什麼爵位呢?第九十八章 趙軍大敗第三百三十六章 揮劍決浮雲第四百零二章 豐邑一無賴!第三百六十八章 有才無德第四百四十二章 問農第四百八十二章 仁慈而強大的戰士第兩百二十六章 學術大辯論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規模集團軍作戰第五十八章 旗幟再現(感謝秋風細雨的盟主)第三百三十七章 伐馬服君書第一百二十章 帶來毀滅的王令第七十章 魏不只有信陵君第四百零三章 趙門弄墨第三百零一章 絕望的百姓需要救星第一百六十七章 雜家學派集大成者,括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河戰役我和我的家鄉第三百七十九章 三員猛將第三百三十八章 馬服君與聯軍的碰撞第四百九十章 魏國的老酒鬼,你聽到了嗎?第一百零二章 請您活捉白起第三百五十三章 戰鬥與戰略第一百三十二章 投其所好第三百五十一章 爲什麼要生下我呢?第三百三十三章 驅逐姬丹第八十七章 秦人誠不我欺第四百八十章 南征百越第一百二十八章 驅逐出境第四百二十二章 馬服君所代表的東西第三百九十五章 王頭槌!王頭槌!第兩百二十九章 虞卿啊,虞卿第四百四十八章 一王天下交響曲第兩百一十二章 清君側第一百四十七章 一王天下的戰略第兩百九十二章 呂不韋之德第三百零二章 白起再世第二十章 趙相齊人田單第五百零一章 一人一嘴可滅一國第三百一十四章 趙孝成王第三百四十七章 家人第兩百二十六章 學術大辯論第一百五十五章 別傷害寡人的馬服君第四十四章 人盡其用第三百五十八章 內亂第一百七十七章 如此微不足道的我第四百三十九章 愚民還是教育?第八十八章 戰事結束第四百五十一章 城內城外第三百九十八章 報應第三百七十四章 將成爲大父的括第八十六章 請降第五百章 什麼叫縱橫家啊第兩百零一章 應侯之禍第四百三十四章 從不曾滅亡的六國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父,我錯了第四百零七章 似曾相識第兩百二十八章 您是第六種蛀蟲!第六十三章 劍指北方第四百九十六章 空蕩蕩的活着第四百五十一章 城內城外第三百四十六章 年輕的秦王與年邁的呂不韋第三百章 條件滿足,已成功激活第四百五十章 我本咸陽一老農第三十章 一舉必要多得第三百五十七章 天子一怒第三百六十九章 你無恙?第兩百一十七章 聖賢光環第八十二章 最老的趙國質子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父,我錯了第六十四章 會巫術的使者與瘋了的趙人第三百七十一章 屬於戰場的天才第四百六十章 不該是這樣第一百九十二章 仁義武安君第三百九十章 所謂戰神第一百二十四章 故雖有名馬第四百七十九章 現在知道了嘛?第五百零二章 回家第六十章 重新編制第四十九章 得道者多助第兩百五十四章 請離開邯鄲!第三百三十章 趙括家的混世魔王第三百九十六章 這只是開始第三百一十章 趙家三兄弟第九十六章 白起,白起,白起第四百八十八章 永別了,最後一位國相第十四章 家有慈母第一百五十七章 馬服子的幸福生活第一百一十一章 騎劫的帶兵初體驗第三百九十九章 馬服山的愛情傳說第一百七十六章 寡人也想一王天下第兩百一十五章 來不及了第三百五十七章 天子一怒第兩百一十一章 不幸之人